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的铁矿找矿勘探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还必须看到,当前铁矿、特别是可以直接入炉的优质富铁矿资源,还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大力寻找建设条件好的富铁矿,尽快突破富铁矿的找矿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分析我国的地质条件,结合国外的经验,我们认为前寒武纪风化淋滤型铁矿是富铁矿的重要类型之一,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对其他类型富铁矿也不能忽视.一、风化淋滤型富铁矿的基本地质特征据不完全统计,国外前寒武纪含铁石英  相似文献   

2.
上述各种成因类型的铁矿床,都可以产生富铁矿,但从目前我国和世界铁矿床的情况来看,能够在工业上构成较大、较富的重要矿床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二、铁矿床的主要类型1.前寒武纪含铁石英岩中的富铁矿床含铁石英岩型铁矿多半产生于寒武纪以前,而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铁矿床类型甚多,但规模较大、品位较高、质量较优者则是前寒武纪含铁建造中的富铁矿床,它占全世界富铁矿总储量的60~70%左右。而在前寒武纪富铁矿中,风化淋滤富铁矿占其总储量的99%左右,从而可知,在我国寻找风化淋滤型富铁矿床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4.
辽宁鞍山—本溪地区富磁铁矿床硫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言前寒武纪硅铁建造是我国最重要的铁矿类型.笔者对鞍本矿田主要富铁矿床——弓长岭二矿区、南芬、樱桃园等进行了硫同位素研究,同时结合地质观察划分了富矿类型,提出了硫同位素的组成特征作为富铁矿评价标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非洲某地富铁矿赋存于前寒武纪地层中,主要受区内复式褶皱控制,集中富集于背斜的轴部隆起地段.区内铁矿分为低品位铁矿和富铁矿两种,富铁矿主要为磁铁矿,赋存于硅铁建造层,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12.27%~61.49%,平均38.56%),次为赤铁矿(褐铁矿)(7.99%~43.16%,平均25.54%).依据富铁矿床地质特征,推测富铁矿是在缺氧的环境中以胶体络合物的形式在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前寒武纪沉积变质铁矿中风化壳富矿的找矿与研究,目前已受到一定的重视,并正积极开展工作.据现有资料分析,我国可供寻找裸露风化壳富铁矿的地区还不多,因而寻找为覆盖层保护的盲矿体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下面仅就风化壳富铁矿找矿工作中粘土研究的重要意义及某些实例谈谈笔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前寒武纪沉积铁矿的成因,是地质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化石》杂志一九七六年第一期刊登了一篇题为"铁细菌与富铁矿"的文章,通过介绍铁细菌与沉积铁矿的关系,说明铁矿的一种生物成因论,现摘其要点转介如下.科学工作者通过对某些新生铁矿的研究,发现它们多半不是由水体中简单的化学作用形成的,而是生活在沼泽湖泊中的铁细菌生物化学作用的产物.这种铁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形成细胞核,直径只有几到几十微米.它的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薄的"铁甲"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根据对世界各国富铁矿床的综合调查和考察研究,发现这些含富铁矿的大铁矿,差不多都是在“前寒武纪”地层中(主要是距今17-25亿年以前)形成的,如我国鞍山铁矿、苏联库尔斯克铁矿、澳大利亚哈默斯利铁矿、美国上湖铁矿、巴西卡腊贾斯铁矿以及朝鲜、印度和南非联邦(即阿扎尼亚)等一些著名大铁矿,它们的地层时代、矿石成分、矿体大小和矿床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前寒武纪变质铁矿成矿地质条件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概略讨论了吉林省前寒武纪地质演化与铁矿成矿作用的基础上,从含矿地层、原始沉积环境、变质作用、构造等对前寒武纪变质铁矿成矿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吉林省前寒武纪变质型铁矿完全受基底构造控制,含矿岩系原岩建造基本为海底火山建造;前寒武纪变质铁矿普遍经历了三期成矿作用;区域变质变形作用对矿床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前寒武纪含铁建造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许多贫铁矿和富铁矿与之伴生.这些矿床有许多相似之处,并形成诸如苏联的克里沃罗格、库尔斯克,美国的米萨比,印度的辛格胡姆、比哈尔,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巴西的米纳斯-吉赖斯,澳大利亚的哈默斯利  相似文献   

11.
铁矿床的工业类型很多,但最重要、储量最大的,则是前寒武纪沉积变质铁矿.据报道,该类型铁矿占国外铁矿石总储量的60%以上,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富铁矿.国外对沉积变质型的富铁矿一直都很重视,近年来在找矿和开发方面进展较大.例如,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苏联库尔斯克铁矿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断续延长600多公里,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426亿吨(铁品位32~62%),其中富铁矿(铁品位54~62%)储量261亿吨,占全苏富铁矿储量的70%以上.克里沃罗格是苏联的另一个重要铁矿区,面积300平方公里,绵延长达100多公里,平衡表内铁矿石储量200亿吨,其中富铁矿约20亿吨.其他如美国的上湖地区,印度的比哈尔-奥里萨邦铁矿带,巴西的米纳斯-日赖斯,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地槽和巴芬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沉积矿产在各类矿产中占有很大比例。沉积铁矿(包括沉积变质铁矿)在世界铁矿总储量中约占80%,特别是大型富铁矿——前寒武纪铁硅建造富矿,全是沉积形成的。我国北方著名的宣龙式铁矿,南方的綦江式和宁乡式铁矿,也都是沉积生成的。在普查和群众报矿中,这类矿点所占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前寒武纪是中国铁矿重要成矿期,该时期的铁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56%。前寒武纪铁矿床类型可分(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与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和岩浆型铁矿床五类,再细分为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与细碧角斑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中浅变质铁矿床、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铁矿床等8个亚类。(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前寒武纪铁矿床的主要类型,其储量、矿产地和开采量均占全国首位,其中最主要的是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亚类,是前寒武纪的特征类型,是仅发育在前寒武纪时期的铁矿床。中国最古老的铁矿床形成于古太古代,新太古代是中国铁矿最重要的形成时期,此期间形成铁矿的储量约占全国铁矿总储量50%,矿床类型是与绿岩带有关的阿尔戈马型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陆块区和陆块边缘和内部的裂谷中,其成矿规模、成矿区域、成矿类型和成矿演化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14.
前寒武纪的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s,简称BIFs)主要形成于太古宙及早元古代,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储量最多的铁矿资源类型,其以富硅质和富铁质的条纹或条带交替出现为特征。辽宁省鞍山-本溪(简称鞍本)地区铁矿即为此类型,该铁矿位于华北地台东北缘胶辽台隆的西北部,区内地层由老至新为太古宙鞍山  相似文献   

15.
华明弟 《地质论评》1984,30(1):49-58
寒武纪以后的碧玉铁锰建造,近十余年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许多矿床与前寒武纪的阿尔果马型铁矿很相似。天山产有众多的碧玉铁、锰矿床,其中有的是我国知名的富铁矿床。产出时代是石炭纪或泥盆纪,以石炭纪为主,研究者们把它称之为“天山中、晚古生代碧玉铁锰建造”,认为与火山作用有关,属海底火山-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16.
风化淋滤型富铁矿,通常是指前寒武纪铁硅建造中的贫铁矿或含铁岩石受风化淋滤而形成的氧化富铁矿.这个过程包括二氧化硅的淋滤,含铁硅酸盐矿物的水合和水解,磁铁矿的假象赤铁矿化等.这种矿床属于大陆相地质建造的一部分,是由于大气(包括降水)和有机物作用于原岩而生成的.矿床的物质基本上是原岩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同时向深处逐渐转为新鲜的未风化的原岩,所以也叫风化壳矿床.风化壳的生成主要取决  相似文献   

17.
<正>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的弓长岭型富铁矿是我国重要的富铁矿类型之一,赋存于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中,弓长岭型富铁矿产于中、上鞍山群中,其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及绿片岩相(周世泰1994)。前人对富铁矿已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但其成因至今仍未有定论。关于富矿的成因主要有三种观点:1富矿是由贫矿经热液改造形成(程裕淇1957);2富矿为原始沉积,后期热液作用对富矿的形成意义不大(陈光远等1984);3富矿由菱铁矿经变质分解作用形成(李绍炳1979)。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范围内,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中除产出大量贫铁矿和富铁矿外,常共生和伴生许多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特别是金、锰、铅锌铜和镍以及硫铁矿等矿床,其中不少达到大型和超大型规模,其经济价值超过铁矿床本身,在一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前寒武纪鞍山式条带状铁建造除主要产出贫铁矿和少量富铁矿外,少数地区也已发现伴生金矿床。但目前已知多属于中小型矿床,大型金矿床和其他金属矿床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从综合找矿角度,应重视和加强这些矿床的研究和进一步寻找,一旦有新发现,一矿变多矿,在找矿中必将有重大突破。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目前对这些矿床的研究现状和基本地质特征,为目前我国的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扩大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9.
当结晶基底沿南南东-北北西走向断层断裂形成扁长地垒和地堑(通常所说的阿森特隆起)时,伊朗中央铁矿带的地质发育于晚前寒武纪开始了.下寒武纪大陆沉积物(红色粉砂岩)、泻湖(石膏)和浅海(硅质白云岩)沉积物不整合地覆盖在前寒武纪岩石之上.与这些沉积物伴生的是大部分为流纹岩株的火山岩(火成碎屑物、熔灰岩、熔岩)和块状磁铁矿.流纹岩-磁铁矿-白云岩名为埃斯福代(Esfordi)建造.与流纹岩有成因联系的富碱性地  相似文献   

20.
条带状铁矿(BIF)主要形成于中晚太古代-早元古代,是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耦合作用的产物,在地质历史上具有不可重复性。BIF铁建造及相关火山沉积记录了早前寒武纪丰富的地质、环境和生物演化的信息,一直是前寒武纪研究的重要主题。同时,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铁矿类型,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铁矿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