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保山市山乡金矿位于保山—镇康多金属成矿带北段的核桃坪矿集区,矿区的金矿体产于北东向区域断裂旁侧的次级破碎带中。矿体围岩蚀变有碎裂状硅化、褐铁矿化,近矿围岩为寒武系地层沙河厂组,属构造控矿明显的。构造蚀变岩型、角砾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毛坪铅锌矿近矿围岩为泥盆系及石炭系,矿体受猫猫山倒转背斜核部构造控制。自矿体向外热液蚀变依次为:铅锌矿化带-黄铁矿化带-方解石化带-白云石化带。根据热液蚀变分带特征,推测现有矿体东侧可能出现新的铅锌矿化。  相似文献   

3.
罗松场铜矿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断层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为上三叠统小定西组(T_3xd)中-基性火山岩,矿体围岩蚀变见有青盘岩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矿床成因类型为中高温热液(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宏达-李家堡子金矿床是产于清原太古宙早期混合花岗岩破碎蚀变带中的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矿床赋存于北东向大断裂的次级构造中,赋矿围岩为太古宙混合花岗岩,围岩蚀变为一套中低温热液蚀变组合,主要有硅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方解石化.矿体的形成与太古宙混合花岗岩以及印支期花岗岩的多期次“脉动式”侵入有关,尤其与印支期花岗岩关系密切.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控矿因素、确定找矿标志,认为断裂构造、太古宙混合花岗岩及中生代印支期花岗岩是该矿床的重要控矿因素,可以利用构造特征、表生氧化特征和蚀变特征等找矿标志对研究区及外围进行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5.
贾林柱  郑萍  张赋 《地质与资源》2012,21(5):441-445
白乃庙铜矿床产在察汉敖包褶皱束与白乃庙褶断束之间东西向隐伏的白乃庙深大断裂带部位.矿床Ⅳ、Ⅴ、Ⅵ矿段矿体产于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白乃庙组五岩段绿片岩内,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构造及地层层位控制,与围岩界线呈渐变过渡关系.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平行或斜列式产出,具有膨大、分支特征.铜矿化作用与硅化、黑云母化、绢云母化蚀变作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火山气液矿床叠加次火山热液型.  相似文献   

6.
寨里—司前一带位于闽西北萤石成矿带内。区内萤石矿(床)点众多,主要分布于燕山期酸性花岗岩接触带附近及花岗岩体内,少量位于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矿体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产状与断裂产状一致。矿体直接围岩为硅化破碎蚀变岩,间接围岩为花岗岩、黑云斜长变粒岩,少量为火山碎屑岩。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次为绿泥石化、叶腊石化等。该区萤石矿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古尔金矿床位于一大型韧性剪切带的次级构造中,容矿围岩为石炭系岛弧火山岩.矿体由蚀变千糜岩和糜棱岩化火山岩的矿化富集地段组成.矿体产状与陡倾的糜棱岩带一致,围岩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从矿体中心到围岩存在明显的构造-蚀变-矿化分带现象.成矿作用具多阶段性,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火山岩.韧性剪切带不仅控矿,而且韧性变形变质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成矿作用.提出了康古尔金矿构造地球化学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云南巍山县扎村金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近南北向推覆断裂F_(24)构造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均为具有碎裂岩化和角砾岩化构造碎屑岩;矿体的蚀变类型为石英-白云石-黄铁矿型;矿体中的金主要以单矿物自然金的形式存在;扎村金矿属构造破碎带控矿的中-低温混合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陕西略阳高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金矿产于泥盆系三河口组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中,矿体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产出部位与超基性岩有关,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黄(褐)铁矿化绢云片岩夹碎裂白云岩是主要含矿岩石,硅化、黄(褐)铁矿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是主要的围岩蚀变,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赋存状态以粒间金为主,次为裂隙金,包裹金。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质学报》2019,(4):550-555
铜厂坡铜铁矿位于会理岔河锡铁铜银矿集区内。矿体产于前震旦系会理群力马河组二段褐灰色石英片岩构造破碎带或层间破碎带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产状与控矿构造基本一致。矿石主要为含铜菱铁矿、含铜褐铁矿。矿床属于构造热液型。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50-555
铜厂坡铜铁矿位于会理岔河锡铁铜银矿集区内。矿体产于前震旦系会理群力马河组二段褐灰色石英片岩构造破碎带或层间破碎带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产状与控矿构造基本一致。矿石主要为含铜菱铁矿、含铜褐铁矿。矿床属于构造热液型。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铜厂坡铜铁矿位于会理岔河锡铁铜银矿集区内。矿体产于前震旦系会理群力马河组二段褐灰色石英片岩构造破碎带或层间破碎带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产状与控矿构造基本一致。矿石主要为含铜菱铁矿、含铜褐铁矿。矿床属于构造热液型。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南桐柏地区银洞坡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宗恒  鄢安禄 《现代地质》1999,13(1):105-110
银洞坡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元素含量变化与歪头山组的地层层序、岩石类型密切相关,不同层位、不同岩石类型之间,成矿元素明显不同。歪头山组中上部炭质绢云石英片岩Au、Ag含量最高,成为金银矿体的直接赋矿围岩,变粒岩及云母石英片岩中成矿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它们与炭质绢云石英片岩共同构成矿源层。矿石的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矿石均为蚀变的构造岩,蚀变作用导致成矿元素显著带入,而对稀土元素的迁移影响不大。根据元素水平及垂向分带序列,认为成矿热液的运移以渗流作用为主,渗滤作用为辅。根据矿体不同标高的元素比值,建立了地球化学评价标志,为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云南元江县龙潭金矿矿体呈脉状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主要为不同期次的花岗斑岩、花岗岩和中元古界昆阳群黑山头组(Pt_2hs)板岩、砂质板岩。矿化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铅锌矿化等。矿体的形成具有多因素、多期次的成矿特点。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充填矿床。  相似文献   

15.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矿化蚀变特征及其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矿田位于桂东南博白-岑溪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矿区围岩蚀变强烈,类型繁多,其中以矽卡岩化、硅化和帘石化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矿体至围岩明显有矽卡岩化-强硅化-弱硅化-石英、碳酸盐化的蚀变分带特征。作者根据赋矿岩性、矿化蚀变分布、矿体产出特征及相关物探工作,提出六塘-龙树垌和牛卫-水滴两个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照壁山铁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建立了找矿标志。研究发现:照壁山铁矿主要产于石炭系土坡组和臭牛沟组的砂岩、粉砂岩中,矿体主要沿着近EW向的断裂和裂隙分布,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具有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2中类型,围岩蚀变表现为硅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较强;铁矿的形成主要与中酸性岩浆的侵入关系密切,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矿床;近EW向的构造破碎带、弧形构造的扩容带、层间裂隙以及"硅钙面"附近是寻找铁矿的有利部位,在其深部还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朱世戎 《矿产与地质》2000,14(4):234-237
炮手营子银多金属矿床产于燕册期石英闪长岩中,矿体受构造和岩性控制,围岩蚀变和矿化集中发生在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形成的矿(化)体分布于EW向构造蚀变破碎带中,属岩浆期后中温热流型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8.
辽东青城子金矿集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古元古代辽吉裂谷带内,是我国重要的金富集区之一。白云金矿床是青城子金矿集区中具有代表性的矿床,其储量大、开采浅,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通过野外勘察、井下观察、资料收集及室内测试等方法,并采用野外情况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矿体的分布形态、围岩蚀变及成矿期的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矿床主要发育于辽河群盖县组云母片岩、变粒岩中,为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主体走向为EW向,向南中等-低角度倾斜,呈舒缓波状,具有尖灭再现等特点;矿体围岩蚀变发育并受断裂控制,主要为硅化、绢英岩化、石墨化、绿泥石化等;导矿和容矿构造主要为近EW向逆冲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构造。通过对成矿期控矿断裂解析及Au品位分布特征,厘定其成矿期构造应力场为NW-SE方向挤压,矿体向SW侧伏。  相似文献   

19.
甘肃新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忠 《矿产与地质》2010,24(3):204-209
新金厂金矿床含矿层位为下二叠统哲斯群下岩组火山岩段,主要岩性为玄武岩、英安岩。矿床中共有49条矿体,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透镜状;矿石自然类型为含金强氧化矿石。矿床控矿因素为构造、围岩、以及围岩蚀变,其中断裂构造是控矿的主要因素,它控制了矿体的展布范围和具体特征。矿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矿源层的存在、相互配套的断裂控矿系统、发育良好的围岩蚀变,因而形成了具有较高工业价值的矿床。总结出找矿模式为:围岩(矿源层)+断裂+蚀变,指出了区带、矿区及外围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基律纳铁矿床位于瑞典北部拉普兰地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产于中-基性火山岩中规模最大的磷灰石-磁铁矿建造矿床,也是欧洲目前唯一正在开采的特大型铁矿山。研究表明,基律纳铁矿床受构造-岩浆控制作用明显,多产在古元古代花岗质绿片岩体内。矿体与围岩呈整合接触,在两者的接触带上,普遍发育钠长石化和钾长石化;矿石以高度富集磁铁矿和磷灰石为特征。根据切割关系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其成矿年龄为1.9~1.88Ga。依据其地质背景、围岩蚀变分带性和成矿流体的组分特征,将该矿床初步认定为铁氧化物IOCG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