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宝玉  王宝瑜 《地质论评》1985,31(6):512-517
1964年杨式溥增系统论述过新疆婆罗科努山北坡中石炭世地层和腕足类化石。有关该区床板珊瑚资料尚没有正式描述。1974年笔者随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原四分队,在精河县南部基夫克河上游地区呼独克达板东侧共同测制了中石炭世剖面,采集了大量(竹蜓)类、腕足类和珊瑚化石。床板珊瑚经鉴定有6属7属,其中新种6个,旧种1个。描述这批珊瑚化石,对于确定该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贵州石炭、二叠系床板珊瑚化石数量丰富,分布广泛,层位稳定,是划分对比石炭,二叠纪地层的重要化石之一。近几年来,笔者搜集和研究了我队历年来在区调工作中所采集的标本,已在《西南地区古生物图册一贵州分册》一书中报导了贵州石炭,二叠系床板珊瑚化石23属124种。但是,对化石的地层和地理分布还缺乏系统的总结。本文试图根据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大量实测剖面及有关单位的工作成果,对贵州石炭、二叠系床板珊瑚化石的地层和地理分布作一次总结,以期对石炭、二叠纪地层划分,对比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贵州独山的泥盆系发育良好,珊瑚化石十分丰富,它们在地层划分对比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早在1948年,王鸿祯、李广源首次报道了产自独山等地泥盆系的几种珊瑚化石。 解放后,特别是最近的十多年间,有关贵州独山泥盆纪四射珊瑚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取得了累累硕果。 1974年,南京古生物所编著的《西南地区地层古生物手册》中刊载了16种采自独山泥盆系的四射珊瑚。  相似文献   

4.
新疆天山地区石炭纪地层十分发育,化石丰富,其中尤以天山西部的昭苏县阿克沙克、尼勒克县胡吉尔台和天山东部的托克逊县马鞍桥、哈密县的雅满苏等地石炭系发育更为完善,层序清楚、富含化石、且保存完美,是研究石炭纪地层比较理想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地层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收集了大量的地层和古生物资料,为石炭纪各统界线的划分打下了基础。本文试图从1966、1978和1979年区调大队地层分队和第六地质大队测制的地层剖面和所采集的四射珊瑚论述新疆天山地区早—中石炭世的过渡层及其时代归属。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床板珊瑚化石,论证了新疆博罗科努山北坡精河县和霍城县境的“志留系石灰岩组”上部地层层位为上奥陶统,首次确定该区上奥陶统的存在。同时,还描述了上奥陶统呼独克达板组的床板珊瑚6属11种,其中有新种7个,旧种4个。这些资料的发表,不仅填补了该区奥陶纪珊瑚研究的空白,而且对该区奥陶纪地层时代的确定及与邻区的对比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西南地区的志留系地层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西南地区地层小结”中对该区志留系地层作了新的划分和对比,得出了新的结论。其中贵州部分涉及到黔北及黔东凯里地区的情况。此后,笔者于1974年根据贵州贵阳乌当、都匀、三都等地的资料,把黔南地区志留系地层与黔北,黔东的情况进行了对比〈下表〉。随着对地层划分、对比工作的不断深入,对贵州志留纪的沉积相,厚度变化情况以  相似文献   

7.
王增吉 《地质论评》1983,29(6):499-505
本文研究的珊瑚化石是新疆石油管理局赵治信等同志于1975年在新疆叶城、皮山等地采集的。该区石炭纪地层发育良好,化石丰富,尤其四射珊瑚颇多。作者只研究了该区上石炭统复体四射珊瑚4属6种,其中5新种;下二叠统下部1新属1新种。按珊瑚化石所在层位自下而上为:  相似文献   

8.
新疆的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较为发育,全疆各地都有,化石十分丰富、但出露面积不大,分布亦较零星。在奥陶纪和志留纪介壳相地层中含有比较多的四射珊瑚化石。通过参加编制西北地区古生物图册新疆分册工作,笔者对解放以来新疆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工作中积累的大量地层古生物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本文是在综合上述大量资料,特别是在未刊资料的基础上,试图对新疆四射珊瑚化石在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中的分布及其特征作一探讨,从中总结出某些规律,以利于区域地  相似文献   

9.
木札尔特河剖面横贯西南天山,北起昭苏县夏塔乡,南至温宿县破城子煤矿.剖面全长约100km,西邻托木尔峰和汉腾格里峰,其地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70年代后期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沿该河曾进行过1:1万比例尺剖面测量,中国科学院托木尔峰科学考察队在该区也曾进行过路线地质调查,他们在该区均划出了前寒武系、志留-泥盆系及石炭系.由于剖面上缺乏古生物化石依据,致使对该区地层层序和构造性质认识不一.1990年6月至9月新疆地质矿产局地质矿产研究所天山剖面研究队重新沿南北木札尔特河进行了综合地质剖面研究,首次在木札尔特河上游冰河两侧的碳酸盐岩地层中采到十分丰富的动物化石,其中  相似文献   

10.
1980年我队进行地层断代总结时对原测“北石门子—泉脑沟山—旱峡”剖面重新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在原划为志留纪中统的泉脑沟山群之灰岩中系统采集了牙形刺样品,在其底部采得腕足类化石,部分层位中采集到了珊瑚化石。牙形刺样品经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分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中国二迭纪床板珊瑚化石分布广泛,数量丰富,层位稳定,是划分二迭纪地层,主要是早二迭世地层的标准化石之一。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地层古生物工作者就将其列为早二迭世的分带化石。新中国成立之后,二迭纪床板珊瑚化石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发表床板珊瑚7属55种。虽然这些资料仅代表我国二迭纪床板珊瑚化石的很小一部分,但就现有资料进行初步综合整理和研究,提出床板珊瑚化石在我国二迭纪地层中的分布规律和动物地理分区,对我国二迭纪地层划分和对比工作将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打柴沟组所获的复体四射珊瑚化石,证实了该区有相当于黔西南“龙吟组”的地层存在。  相似文献   

13.
云南盐津地区的志留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1975年,笔者在盐津、威信一带进行志留纪地层工作,测制剖面和采集大量的古生物。1977—1978年,我所102队在盐津、绥江地区对古生代地层也作了研究。本文总结1975—1978年的工作成果,提出滇东北盐津地区志留系的分层和对比意见,对志留系的生物群和沉积相特征作一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从四射珊瑚动物群的角度讨论了滇东曲靖地区志留系的地层划分及对比问题。并提出曲靖地区的中、晚志留世具有4个珊瑚化石组合。对部分四射珊瑚属种(其中包括9个新种,4个相似种和一个未定属种)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1986年2月27日—3月4日新疆地矿局在奇台县召开验收会议,对第一区调队提交的1:100万和1:20万区调成果,经评审后予以验收,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如下: 西昆仑布伦口—恰尔隆地区,通过1:100万修测建立了该区地层系统,首次发现早石炭世古生物化石,划分出卡拉巴西塔克组及库山河组;前人所划分的寒武—奥陶系、志留系,根据新获得古生物资料,分别修订为蓟县系和泥盆系;新发现矿点18个,各类异常49个。  相似文献   

16.
西秦岭武山杨河-礼县固城一带的原“泥盆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属于早石炭世的牙形刺、珊瑚和有孔虫化石,为该区地层的重新划分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这对于重新认识该区乃至整个西秦岭地区石炭纪古地理格局、地质演化历史、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地质局区测队和长春地质学院曾共同组成石炭纪地层专题科研队,在新疆东部地区哈密县牙满苏和托克逊县马鞍桥等地区测制了下石炭统剖面,系统地采集了化石。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要认真总结经验”及“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导,适应我国区域地质测量工作和普查找矿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此项室内整理与研究工作已在1973年夏季至1974年夏季按期完成,并提交了成果报告。  相似文献   

18.
贵阳乌当中奥陶世的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阳乌当中奥陶世地层,最早由乐森(王寻)研究,1959年发表了该地的剖面及一个珊瑚化石。1960年贵州工学院地质系在乌当黄花冲“宝塔组”中发现了一些扬子区同层位中的罕见的珊瑚化石,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林宝玉研究,属中奥陶统,其剖面和化石资科发表于1965年。在“宝塔组”之下是一套产Yangtzeella kweiyangensis的青灰色中至厚层泥质条带状灰岩和泥灰岩,贵州地层古生物工作队地层组(1977)及贵州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编图组(1982)把这一套地层命名为“十字铺组”,时代为中奥陶世,而穆恩之等(1979),杨绳武等(1980)将这套地层命名为牯牛潭组,时代为早奥陶世晚期,其上的地层称为黄花冲组,时代延续为整个中奥陶世至晚奥陶世早期,赖才根等(1982)“中国的奥陶系”中黔南  相似文献   

19.
陕西耀县桃曲坡中、上奥陶统及其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耀县桃曲坡的奥陶系最早由原地质部石油第三普查大队1964年作过工作,随后陕西省地质局区测队、西北大学以及一些石油部门的单位也在这里作了调查.1975年5月石油第三普查大队张根欣、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周志强和笔者在这里实测剖面,根据所采的腕足、珊瑚、三叶虫化石,认为这里除了中奥陶统,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层属于晚奥陶世同年7月,中国地质科学院林宝玉、赖才根和郭振明也在这里采得大量中和晚奥陶世珊瑚、头足化石.本文系综合历次成果提出奥陶系划分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东营凹陷深部“红层”地层划分方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岩石地层学“最优分割”数值计算方法 ,对由于缺少古生物化石资料而长期难以进行地层划分的山东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四段至中生界“红层” ,进行了岩石化学性质差异的最优分割划分。结合有限的古生物化石资料和标准地层剖面的岩石学特征 ,将分割的层序进行了地层归属标定 ,成功地将“红层”各个层属及亚层属划分出来 ,其科学性、合理性已为之后的勘探成果所证实 ,同时在东营地区最深探井———郝科 1井的地层划分中得到了运用。该方法为缺少古生物化石数据的“哑地层”划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