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气象学会航空、航天专业委员会于11月1日至5日,在兰州召开了1988年度气象保障与航空、航天安全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3人(青年人超过半数),共收到论文84篇,大会报告28篇,其余56篇进行了书面交流和展阅。会议重点围绕航空与航天气象保障、天气预报、气象观(探)测和资料加工处理等自动化方面的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航空、航天天气预报定量化、  相似文献   

2.
一、航空气象机构的组织概况日本的航空气象工作由气象厅直接领导,各级航空气象机构是气象厅组织系统的一部分,没有独立的航空气象业务系统。在东京管区气象台之下设有一个航空地方气象台,作为航空气象业务的中枢。另有9个航空气象站,53个机场分站和82个为航空提供天气实况的气象通报站。这些部门分别隶属于各管区气象台、地方气象台和气象站领导。航空气象业务工作的全盘计划由总务部的航空气象课制定,航空天气预报和通信业务由预报部负责,气象仪器、观测技术和气候资料整编由观测部负责,有关航空气象的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工作由气象研究所负责。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 4月 1 6日至 1 9日 ,民航西南地区航空气象论文交流会在成都召开。民航西南空管局副局长张瑞庆同志、四川省气象局副局长 (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钟晓平同志光临指导。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四川省气象局的专家 ,民航西南空管局气象业务的各级领导 ,民航飞行学院的气象同行 ,论文作者共计 3 7人。会上共交流论文 2 6篇 ,论文内容涉及航空气象服务、航空天气分析与预报、航空气象设备、航空气象探测及资料管理。四川省气象局的专家、成都空军气象同行还介绍了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技术 ,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新一代气象预报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4.
许鑑明 《气象学报》1935,11(6):297-298
本年九月六日至十三日,以波兰政府与该国气象局长J.Lugeon博士之柬邀,举行国际气象会议於波京华沙,由荷兰气象局长E.vanEverdingen教授主席,此项开会消息,已载本刊第十一卷第四期,惟内容如何,未经披露,兹特录其决议要项如下: 大会以鉴於航空气象上每临时发生重要问题,有不及交大会讨论即须确定办法者,特添设一委员会,专司气象组织之维持发展诸事宜。此外会中大部工作,皆由各专门委员会分别担任,各委员会先期於华沙但泽两地分别研究,拟具报告,及正式会议席上,不过将各种报告再加讨论,以定去取,或加修改而已。计议案中之最可注意者,  相似文献   

5.
气象与航空     
吕炯 《气象学报》1935,11(2):69-75
近年以来,自各国航空事业突飞猛进而后,航空气象之研究与组织,日益完备。良以测候之组织不严密,天气之变化,无从推测,各地之气象状况,亦不能明辨。如此而欲求其航空之安全,盖亦难矣。欧美先进国家,有鉴于此,对于航空天气部之组织,力求精密完备,每一飞机场,均设有天气部,专司测绘天气图,预报天气,与驾驶员以天气上之指导(?)航空天气部之事务极忙,因欧美航空事业特别发达,夜间亦有定期飞航,故天气部之工作,昼夜不停,在飞行航线上,又广设测候所,对于天气之观测,时时报告中央航空天气部,随时检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气象学会天气与航空气象专业委员会于 1993年12月16—17日在景德镇昌河飞机工业公司联合召开学术交流会.有省气象台、南昌气象学校、空军、民航、洪都、昌河和各地市气象台等单位的代表35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8篇.其中15篇进行了大会交流.交流的内容涉及天气与航空的各个方面.有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有预报方法的研究成果,有气象条件与航空关系的分  相似文献   

7.
新书架上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AVIATION WEATHER SYS-TEM》(第二次航空天气国际会议文集)美国气象学会出版,1985年,376页。会议于1985年6月19日到21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召开。本文集反映了第一次会议(于1981年召开)后四年来航空工作的新进展。其中包括近年新开发的观测系统,以及在改进航空预报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航空活动离不开气象保障,从人类开始进行航空活动,气象与航空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飞机在空气的海洋中飞行,无时无刻不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这些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由于航空技术的发展,某些曾对航空活动有较大威胁的气象因素的影响正在减小。同时,航空活动也遇到了过去未曾遇到的问题,因此对气象工作者不断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民用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 ,航空气象也得到了发展 ,特别是经过“八 五”、“九 五”的建设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了航空气象事业的迅速发展。民航气象卫星传真广播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民航气象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实现了情报传递自动化 ,资料分析智能化 ,产品制作和对外服务半自动化 ,整个业务运行程序和工作内容标准化 ,基本上与国际接轨 ,航空气象服务有了质的飞跃。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航空气象服务部门更应该加强和航空用户的交流 ,提高他们理解和运用航空气象产品的能力 ,实现航空气象…  相似文献   

10.
学术动态     
1986年10月25日至30日在青岛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气象保障与航空安全》学术讨论会。会议交流的论文,反映了近年来我国航空气象理论和预报技术的新进展,以及保障理论和保障方法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深化了常规的航空天气预报方法 由于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中小尺度天气学的发展,使常规的航空天气预报方法向着大、中、小尺度相结合的方向深入发展,加深了对某些天气系统的认识,探索了新的预报方法。不少论文紧密结合保障需要和实际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11.
吴晓宏 《广东气象》2013,35(3):54-57
在分析我国中南地区近年来航空气象服务能力与航空运行需求差距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提出的"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和中国民航局空管局拟定的"中国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框架",提出构建"中南地区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近5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并对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许鑑明 《气象学报》1935,11(4):193-194
世界各国气象代表机关作定期之集合,由来已久。本年九月五日至十二日第八次国际气象会议举行於波兰之华沙。事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曾接到请柬,邀派代表与会。但所中职员为职务所牵制不能出席,仅以书面对於各提案提出意见而已。兹将国际气象会议遇去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西藏高原三个机场航空气象保障工作进行了介绍、分析,望能对高原航空气象建设有所启示,对提高高原航空气象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民航运输业的飞速发展,航班量激增,航空器的性能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剧了重要天气对航班运行安全和效益的影响,使重要天气对航班运行的影响更为显著。简要阐述民航气象系统的三级服务机构设置,详细介绍了航空气象服务的用户,并从航空气象探测、资料收集与处理、预警预报产品、飞行气象情报的发布与国内国际交换和服务方式角度,介绍航空气象服务的现状;经过民航气象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和付出,基于现有的服务基础,构想航空气象服务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西南地区航空气象工作者几十年来兢兢业业 ,为保障飞行安全、正常做出了可喜的贡献。特别是近几年来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了航空气象事业的发展 ,整个业务运行程序和标准化工作 ,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同时 ,我们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挑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国外的气象服务公司必然进入我国 ,必然和我们争夺航空气象服务的市场。所以 ,我们现在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航空公司服务的思想 ,开拓进取 ,提高航空气象服务质量。我们必须明确 ,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航空公司 ,是飞行机组 ,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确保航空的安全、正常和效率。因此 ,我们…  相似文献   

16.
新西兰 新西兰政府从1861年就开始提供气象服务,1874年在海洋部建立了独立的预报服务系统。二次世界大战在1939年爆发时,气象服务又成为新西兰皇家空军的一项职责。军事和国内航空的发展,对于气象服务提出了大量的新需求。战后,气象与航空之间的这种联系就保持了下来,新西兰气象局(NZMS)成为具有部分航空职责的部门。从20世纪80年代起,  相似文献   

17.
1 民航气象服务民航气象业务是运用航空气象技术探测、处理和分发航空气象产品的过程 ,对象是航空公司及空中交通管制部门 ,通过连接气象数据服务终端 ,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所感兴趣的各种气象资料 ,包括数据库及卫星传真广播接收系统下传的所有资料及本场探测等资料。航空运  相似文献   

18.
这次会议,经过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已经结束了。方才,地区科委邓副主任的讲话很重要,把问题讲得很清楚,学会要为工农业生产翻两番、为气象工作开创新局面作出新贡献。同志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发展广西的气象事业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这次会议,是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的会议,是努力开创气象事业新局面的一次会议,也是检阅广西气象系统科研成果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规模之大,影响之远,是空前的。作为个人  相似文献   

19.
利用数值预报技术开发了包括背景资料自动采集传输、航空气象业务产品预报模块、产品后处理、产品的采集传输和内蒙古航空气象服务网站五个部分的内蒙古自治区航空气象预报服务业务系统。通过业务系统的开发达到给内蒙古气象部门内部承担航空气象服务的民航气象台提供技术指导和预报指导产品,提升为航空气象预报服务的能力和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总结学会工作经验,报告学科发展进程,选举理事会领导成员为中心内容的中国气象学会全国会员代表会议,于1986年12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第二十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近四年来气象学会的工作富有成效,进入了兴旺发展的时期。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探测、动力气象、天气、气候、卫星气象、农业气象、航空气象、气象电子技术等十个专业委员会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