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实施"211工程"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上水平、上质量、促改革、增效益、实施科教兴国的一个重大举措.这项工程的实施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技水平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立足于国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以学科建设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通过4年的建设有了较好的发展,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煤炭地质勘查技术近年来有着长足的发展,但矿井突水、冲击地压、瓦斯突出等事故仍时有发生,反映了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存在着"瓶颈"。为此,结合云计算、AI、工业互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国家提出的煤矿山地质保障2021初步形成、2025基本实现智能化的要求,提出了以"精细动态描述"为目标、以"过程"为对象的"过程数字勘查技术"概念,以及实施过程数字勘查的技术路径,包括"智能钻孔"、"智能勘查"、"智能勘查地质"、"矿山地质神经网络"、"智能矿山地质"。过程数字勘查技术可有效提升煤炭勘查和矿山开采的地质认识,为矿山超前预测、预报、安全生产等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为勘查地质和矿山地质向高度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综合化和技术集约化发展创造条件,填补智能地质空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量和田玉子料的表皮及玉肉的观察与分析以及子料薄片的镜下观察与红外光谱分析,对和田玉子料"肉"与"皮"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子料有以下几种表皮特征:皮色、"汗毛孔"、"砂眼"、裂纹、礓等,玉石内部的特征有礓、杂质、铁花等."皮"与"肉"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汗毛孔"的大小会反映玉质的粗细;"砂眼"说明内部有不稳定矿物,如黄铁矿出现处会在表皮形成凹坑;礓出现则往往内外相通,礓的分布特征与玉料品质相关,如星点分布,则严重影响玉石的均匀性.和田玉中的主要组成矿物透闪石也可能表现为礓,其在结构上与其周边玉石迥然不同,不同矿物种类,如透辉石、方解石亦可形成礓.裂纹出现并不都是缺陷,有时会形成沿裂隙分布的鲜艳皮色.以上这些对应关系对于和田玉子料的鉴定、评价以及设计加工都有理论或实践意义.当然目前这些还不能表征和田玉"肉"与"皮"的特征以及对应关系的全部,其中对应关系的原因也有待于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地质学中"天际线"地质规划工作需要,讨论城市建筑或大型工程建筑"应力泡"(或称建筑应力场)的几何学研究方法.在地层均质弹性假设条件下,针对圆形载荷构建"中心应力法"绘制简易的"应力泡"及图形速查法相关图版,实现对地下空间"应力场"的规划,从几何学上实现"应力泡"和地下空间"沉积地质模型"对接.讨论了"建筑载荷应力场"的内涵及应用意义,应力场存在两种"场"的表达方法,一个是应力迹线,一个是等应力线."应力泡"的理论内涵和功用涉及到地下空间沉积体的物性禀赋、全生命期建筑和地下应力场之间相互作用、(外加)"应力泡"和原位应力场的复杂的动态场变、地震动载荷与"应力泡"的相互作用、斜坡区地应力破坏、"应力泡"和流体场耦合动态变化等问题."应力泡"分析既可以用于已经建设城市的建筑应力场(包络线)空间结构,也可以预测规划城市或工程的理论建筑应力场.  相似文献   

5.
"水墨画"种翡翠是市场上出现的翡翠新品种,得名于其黑色不透明物质在无色的"地"上的不规则分布,形似水墨画。本文运用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水墨画"种翡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墨画"种翡翠矿物组成以硬玉和绿辉石为主,含有少量的斜长石、磁铁矿及黑色不透明杂质。黑色杂质和磁铁矿为导致该种翡翠产生黑色和不透明的水墨画状外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凤宝 《安徽地质》2010,20(2):150-152
地勘单位依靠其地质勘查技术优势,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到境外开疆拓土,勘查开发矿产资源,部分单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还有更多的单位要"走出去",现实需要及时总结经验,从操作层面研究"走出去"的具体实务。本文主要针对地勘单位实际,分析总结了地勘单位"走出去"应练好哪些内功,争取哪些支持,提出了"走出去"的国别选择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杨丽娟 《地质论评》2019,65(1):65010025-65010028
"Fossil"来源于拉丁文fossilis,最初用于指地中挖掘物。中文"化石"一词初为矿物、岩石的总称,或用作动词。西文"fossil"先后被汉译为塔形石、殭石等,汉语译名亦几经变化。本文根据晚清西学译著、近代刊物及教科书中关于化石的介绍,厘清了"fossil"一词译名的演变,指出中文将"fossil"译为"化石"并用于指地中生物遗迹的说法至20世纪初方才确定。  相似文献   

8.
羌塘盆地碳酸盐岩储集层"权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建华  纪友亮 《新疆地质》2008,26(2):159-162
根据羌塘盆地勘探现状,综合使用定量和定性数据,利用"权重"方法对侏罗系碳酸盐岩储集层进行分析和评价.选择影响储层性质的8种参数,包括定性参数(岩石类型、成岩相、储集空间),定量参数(厚度、孔隙结构、孔隙度和渗透率),首先对单因素进行评价,再根据对储层贡献的大小,确定各单因素加权系数,计算各剖面"权重"指数,对储集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该区是适用的,分析结果对下一步勘探具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数字城市"集成开发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整合现有各类城市信息资源和有效的集成城市各业务部门应用系统,需要建立一种高效管理城市各类信息资源和提供各种应用与服务的基础信息支撑平台,以满足"数字城市"信息基础平台建设的需要.利用MapGIS数据中心的数据仓库技术、功能仓库技术和搭建式二次开发技术,实现"数字城市"集成开发平台.该平台能提供统一的城市各类业务应用与服务系统,实现城市各类信息资源共享以及网络化的社会服务,最大程度地发挥我国城市信息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德日进"亚洲干极"理论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亚洲干极"是德日进总结中国北方中生代以来不断干旱化得出的观点.构造运动驱动气候变干是其主导思想.德日进关于中国新生代古地理演化的基本框架至今仍然适用,当代研究补充和深化了"亚洲干极"的理论,老第三纪行星风系的干热气候逐渐在新第三纪被季风气候取代,代表干旱气候的粉尘沉积逐步扩大空间范围,湖相沉积则逐渐收缩.22MaB.P.,8.5MaB.P.,3.6MaB.P.和1.2MaB.P.是"亚洲于极"逐步加强的关键时段.  相似文献   

11.
李婷婷 《地下水》2005,27(4):293-295
陕西三门峡建库以来,渭河下游灾害额发.近年来通过渭河下游治理工程的建设实施,减轻、减缓了洪涝渍、盐碱灾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流域"的探讨和开发建设已逐步提上日程,目前"数字黄河"工程已经启动,"数字渭河"的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分析,提出渭河治理的发展方向是要依托工程建设,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从建设渭河"数字防汛"开始,逐步实现"数字渭河"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安徽庐江泥河铁矿的发现和开发,实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找矿重大突破,其创立的"泥河模式"、"泥河速度"引起行内、学界、政府、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泥河铁矿的发现和"泥河模式"的诞生进行了回顾总结,诠释了"泥河模式"的内涵和创新点,结合国土资源部开展的改革发展大讨论和泥河铁矿勘查开发的实践经验,揭示了"泥河模式"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测试方法对"昌化田黄石"样品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研究,并结 合寿山田黄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昌化田黄石"样品主要以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为主,主要矿物组成为地开石,并含有部分高岭石、高岭石-地开石的过渡物和微量明矾石,其成分和结构与寿山产田黄石基本一致。因此,本文提出了对田黄石定义的建议,即凡产于坡积层或田坑中,具有"细、洁、润、腻、温、凝"之"六德标准"且主要由地开石等高岭石族矿物组成的透有黄色调的块状独石均可称为田黄石。  相似文献   

14.
地质资料对地质勘查、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地质资料也是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重要参考资料.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质资料管理体制、管理内容和方法改革是"十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实现地质资料管理的现代化、服务社会化是"十五"期间和今后10年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这是我们关注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工程")创新发展的第二个年头. 2021年,我们曾以年度创新增刊的形式,报道了这家基本与共和国同龄的"老牌央企"的创新成果及发展经验等.作为我国电力工程服务行业的"国家队"和"排头兵",中电工程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紧扣时代脉搏,厚植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创新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正由"地学大国"向"地学强国"迈进.海外华人地球科学家也对此十分关注,组织了PACES (Professional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hinese Earth Scie nces), 以各种实际行动支持祖国地学事业的发展,并愿为之作出积极贡献.作为PACES支持祖国地学事业发展的行动之一,由南京大学和PACES组织发起,于今年6月在南京大学举行" 地球结构、演化和动力学"系列学术讲座.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三江"并流区地质灾害发育机制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纪以来,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受喜马拉雅山进入强烈抬升阶段,"三江"及其各级支流强烈下切,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几大山脉地形地貌在各种外力地质作用下进行改造和演化。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过程产生"崩"、"滑"、"流"危害。根据动力因素与抗力因素的组合特征和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全区地质灾害发育可归为4个类区:现代冰雪剥蚀区(Ⅰ)、植被覆盖构造剥蚀地貌区(Ⅱ)、河谷峡谷荒漠区(Ⅲ)、河谷峡谷植被覆盖区(Ⅳ)。其中Ⅲ、Ⅳ两区是地质灾害强发区和集中区。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取决于2方面:①形成地质灾害的自然地质作用强度;②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的关联度。"三江"并流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对策是,对影响人类活动、生存环境、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调查,分区(类)研究,系统防治。对人类活动频度高的地质灾害重发区-河谷峡谷区,要建立地质灾害预防预报系统,保障人类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耄耄之年,风闻"引江济太"之说(即引长江水治理太湖之意).搞了几十年的专业工程,粗听有理,详究无考,三思后发现这个"济"字大有后患之嫌.事关千秋万代,不说难以静心.  相似文献   

19.
"蓝色风暴"与"红色革命"——论创建新的"大陆构造学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旗 《岩石学报》2008,24(1):77-86
60年代兴起的板块构造学说如一场"兰色风暴"席卷全球,开创了地球科学的新纪元。但是,板块构造学说也存在许多难以解释的问题,板块构造学说解决不了大陆地质问题。大陆有不同于海洋的特点,大陆需要有新的理论。为此,美国构造学家在2002年率先提出了超越板块构造(beyond plate tectonics)的思想,开辟了地球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者的研究发现,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不了花岗岩问题,应当另辟蹊径,开展一场"红色革命",创建有别于板块构造学说的新的大陆构造学说。作者指出,板块构造不是全球构造,板块构造 地幔柱构造也不是全球构造,板块构造 大陆构造才是全球构造。文中回顾了中国大陆构造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建议将大陆的形成与演化、大陆构造与板块构造的关系、陆壳与地幔的关系和大陆变化与环境、生态、人居的关系作为大陆构造学研究的4个目标,提出4项研究任务,并建议以中国东部活化和青藏高原抬升两个课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文中还探讨了大陆构造学研究的前景,分析了中国在创建新的大陆构造学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指出开创新的大陆构造学说,需要国家的大投入,思想的大解放和人才的大引进。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氧化铁锰矿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蓝山式"氧化铁锰矿形成条件(基底构造、沉积盆地、矿源层、自然地理条件和新构造改造等)的分析,探讨了"蓝山式"氧化铁锰矿的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