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GPS网络RTK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介绍了GPS网络RTK的基本组成和原理,以及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本文的论证围绕四川省地震局VRS系统实例展开,结论表明VRS是一套非常稳定可靠的系统,能满足城市测量等高精度需求。该系统为城市建设部门、规划部门、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数据采集手段。  相似文献   

2.
关于在中国构建全球导航卫星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系统可以维持相应地区的高精度、3维、地心、动态坐标框架,提供集约化的定位和导航服务,成为当前国际和国内发展迅速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该系统可以广泛服务于国家大地基准、气象、地球动力学、地学灾害监测以及位置服务等领域。对在中国构建全球导航卫星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系统提出了方案,并从建设目的、建设原则以及建设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军民融合战略的背景和天基信息系统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建设军民融合卫星通信、遥感、导航(通导遥)一体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的重大战略意义,提出了中国定位、导航、授时、遥感、通信(positioning,navigation,timing,remote sensing,communication,PNTRC)一体的天基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构想,分析了系统建设目标、建设思路、路线图及应用前景,并对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PNTRC关键技术及相关建议,最后对中国PNTRC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构建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网及其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系统可以维持相应地区的高精度、三维、地心、动态坐标框架,提供集约化的定位和导航服务,成为当前国际和国内发展迅速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该系统可以广泛服务于国家大地基准、气象、地球动力学、地学灾害监测以及位置服务等领域。介绍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站在国内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站系统当前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在中国构建国家级GNSSCORS系统的目的、原则和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青海玉树地震后,国家测绘局迅速启动灾后重建测绘保障,在青海玉树地区建立了由10个固定连续运行站和5个流动基准站的参考站系统。详细介绍该系统建设的技术指标、建设方案,并对整体系统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灾后应急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可以满足灾后快速测图等应用。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建设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阐述了湖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系统组成、建设过程,同时对系统的测试结果、特点及关键性技术进行了说明,表明该系统完全达到和超过设计要求;最后,介绍了建成后的系统所能提供的技术服务及其未来的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戴升山  张进民等 《江苏测绘》2001,24(B06):21-24,32
本文从介绍建立江苏省GPS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着手,初步构思了系统的组成技术指标以及建设目标,探究了建立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该系统建成后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省域架构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重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超  余静  王斌 《测绘科学》2010,35(6):203-205,196
为了有效满足重庆市城乡建设管理对基础地理信息的强烈需求,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完成了从数据标准制定、质量检查、数据建库、管理维护、发布服务等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本文就在建设过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建设思路提出探讨,提出一个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和应用成功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海南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简称HiCORS)的建设背景、虚拟参考站技术的工作基本原理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详细阐述了该系统在常规测量中的大地测量、控制测量、地籍测量和宗地测量、数字地形图测量、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施工放样等应用以及测量技术要求,总结出网络RTK技术观测的基本条件,以及相比较于常规RTK的作业优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的空间决策支持模型集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苏理宏  黄裕霞 《遥感学报》2000,4(2):151-156
提出通过黑板集成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以模糊逻辑为基础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产生式规则表达知识,采用逆向推理,使之成为兼具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应用模型的集成化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使用该系统建立了重庆市区投资环境。使用该系统建立了重庆市区投资环境评价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挥重庆市GPS综合服务系统(CQGISS)的作用,对系统各类用户需求的服务进行不断补充和完善,开发的基于VRS技术的"重庆GPS实时测量平台"是对已有CQGISS的扩展,对于充分发挥CQGISS在城市建设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GPS综合服务系统的网络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RS)是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GPS发展的热点之一。对重庆市GPS综合服务系统(CQGISS)的网络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内部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电站建设和运行安全,小湾电站构建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基于GPS精确定位技术的工程变形监测系统,先后成功应用于小湾电站枢纽区工程边坡、大坝和水库库岸滑坡体的变形监测。介绍布设于上述工程部位的的GPS变形监测系统的架构组成、技术特点和监测成果,为水电工程建设GPS变形监测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建筑塔机臂尖GNSS动态监测模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鉴于传统的人工周期巡检方式存在诸多弊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建筑塔机臂尖动态监测模型。以GPS为例建立单历元快速定位模型,给出利用DUFCOM和DC算法相组合的整周模糊度快速确定算法(FARSE)的实现流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元位置偏差的臂尖垂向位移监测参数及预警参数构造方法。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利用GPS单历元快速定位模型解算获得了平面精度优于2 cm、高程精度优于4 cm的定位结果;基于该定位结果,从监测参数和预警参数两个角度验证了本文模型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全球定位系统(GPS)在航空遥感自动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着重叙述了GPS用于航空遥感定位的可能性和用机载GPS接收机按相位差分法进行航空遥感定位(空中三角测量)的一个典型试验结果。理论研究和实验表明,由于动态GPS定位技术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它可用于从1:500到1:10万比例尺的各种地形图和专题图制作,以及诸如坐标地籍等高精度点位测定。文中还展望了GPS技术在航空、航天遥感中进一步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简称CORS)技术不仅集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INTERNET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BD/GPS定位技术于一身,而且克服了常规RTK中要求基准站与流动站间距较近的缺陷,所以它将会是未来BD/GPS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就目前着手的兼容GPS/BD的CORS建设的科技项目,对多模系统的CORS建设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泰安市泰山区为例,介绍了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在新建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讨论了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建立城市区域控制网的方法,指出了在GPS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基线解算和网平差方面,进行了三维无约束平差计算和二维约束平差,分析了城市GPS区域控制网所能达到的精度。在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的基础上,结合人工干预的方法剔除误差,使之可以达到更高等级GPS网的测量精度要求,能够满足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测量成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G PS 与北斗伪距单点定位性能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北斗系统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区域服务以来其伪距单点定位精度,以及与G PS伪距单点定位精度进行比较,本文采用C++独立编写了G PS和BDS的伪距单点定位程序,并对武汉大学在亚太地区布设的北斗系统连续观测基准站网在2013年1月15日所采集的G PS和北斗的数据进行解算。通过比较G PS和北斗在一天中各个单历元解的散点分布,N、E、U方向的偏差,PDOP值和可见卫星数的变化,来比较GPS与北斗伪距单点定位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G PS与北斗的伪距单点定性能相差不大,G PS的定位精度可以保证15 m以内,而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优于20 m 。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空中目标飞行的特点及对其进行高精度测量的必要性基础上,基于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设计了一套空中目标飞行测量系统,提出了该系统在地面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并通过构建事后差分系统进行了静态精度验证和机载动态验证。  相似文献   

20.
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控制测量、地形测图,到施工放样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叙述了利用G PS定位技术建立矿区控制网的情况,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