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比分析了煤镜质组反射率人工测定与自动测定的各自特点,给出了与人工测定结果高度相关的自动测定方法和条件。测定结果表明,自动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好于人工测定结果。;区分能力与人工测定相当。  相似文献   

2.
针对部分应用单位在煤镜质体反射率测定中存在的对测定条件把握不准、对影响测定值准确性的因素理解不深等问题,提出了煤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必须遵守的仪器状态一致性与组分定位一致性原则,据此确立了仪器校正、样品测定和结果检验的方法与要求;分析了仪器线性度、稳定性、工作曲线、单色光、温度校正、视频窗口、油浸物镜与浸油、准焦程度和测定样品磨抛质量等对测定值准确性的影响与测定误差控制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测定值精密度分级的改进建议,以及用煤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结果指导企业生产可简化的仪器条件与测定过程,即:使用50倍干物镜;勿需546 nm滤光片;用有固定反射率值的镀膜玻璃替代宝石标准片;建立工作曲线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HCl-HNO3-HF-HClO4溶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铬铁矿中二氧化钛.本实验探究了样品溶液合适的测定酸度、共存离子的干扰以及选择合理分析线;并以测定了国家一级铬铁矿标样来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且测定12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4.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铜精矿及铜矿石中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郁 《吉林地质》2012,(3):101-102,133
通过对铜精矿及铜矿石中大量铜离子等多种金属离子对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干扰的消除,建立一种适合的溶样方法,选择了最佳的分析条件,克服了普通原子荧光法溶解样品的不足,本方法测定砷的检出限为1μg/g。本方法测定了3个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中砷的含量,测定值与推荐值吻合,确定方法适合铜含量比较高的样品中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不同方法(仪器)测定水中铀氡数值的可比性试验与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种水中铀含量分析方法和5种型号水中氡浓度测定仪器测定水中铀氡数值的配对试验进行了总结。确定了不同方法(仪器)测定值间的可比性,求出了测定值换算成标准值的修正式。为在区域铀矿水化学找矿资料整理中。进行不同方法(仪器)测定水中铀氡数值的一致性处理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测定方法的检测原理、工作条件、分析步骤,比较了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对每种方法的使用环境、测定范围、测定成本等进行了比对,分析了测试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与重现性。传统的EDTA滴定法相对于其他方法应用环境最广,测定范围最宽,测定成本最低,而自动电位滴定法较之成本略高,但这两种方法都适合测定水的总硬度。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在测定技术方面的进展,强调该仪器测定条件对测定元素曝光强度的影响以及对测定中各元素分析谱线的选择和干扰元素的影响;介绍了ICP-AES测定技术在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测定土壤、岩石、水洗沉积物、矿石样品、植物样品和水样样品中的元素时,应根据样品性质的不同和测定元素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消解体系(酸溶法、碱熔法和微波消解法)。在测定土壤、岩石和水洗沉积物样品时,比较了不同消解体系各自的特点,同时也对比了采用不同消解体系时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结果显示,酸溶法的检出限要明显优于碱熔法;在测定矿石样品时,对比了各元素在不同消解体系中的测定精密度,结果显示测定精密度均较好;总结了测定常见植物样品中无机元素的典型前处理方法以及ICP-AES测定水样中的元素全量和元素不同价态含量的方法。最后,对ICP-AES测定技术在地质行业的应用作了展望,相信ICP-AES还将在地质样品的分析中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佘小林  胡兰  刘军  陈波  黄勤 《岩矿测试》2009,28(4):373-375
对离子色谱法测定氯含量常用的IonPac AS14A保护柱和新型IonPac AS23分析柱进行对比实验,选择了IonPac AS23柱作为分析柱。解决了碳酸盐对氯离子测定的干扰,优化色谱条件,同时分析牛皮纸样袋中海底沉积物中的氯含量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拟定了准确测定牛皮纸样袋中海底沉积物中氯含量的方法。通过测定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中氯含量,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其相对标准偏差≤2.66%。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氧分压下合成了LaMnO3 λ、系列化合物,用XRD法进行了结构测定与分析,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Mn^4 含量,由测定结果计算晶胞参数,LaMnO3 λ中系数λ值和La^3 空位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内外广泛应用相图测定成矿压力的方法进行了评述。文中讨论了引起相图测定成矿压力不确切性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消除或减弱这些影响因素的措施,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利用相图进行成矿压力测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虹吸比重瓶” 测定粘性土粒度成份的方法,是我院已故副教授张忠胤于1959年,将移液管法测定粘性土粘度成份的原理,与比重瓶蒸馏水法测定土粒比重的原理相结合,创立了本法的原理与方法。我们在原有基础上作了改进设计。文中叙述了该法的原理和优点,通过17组试样的对比试验资料,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论证了该法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Casagrande法数学分析确定先期固结压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asagrande经验作图法是国际上通用的确定先期固结压力的方法,但其存在以下缺点:曲线绘制繁琐、若绘图比例不合适,则最小曲率半径点不易确定、人为判断误差较大。而工程中所采用的土工试验数据处理商用软件计算先期固结压力,其算法、精度分析是黑匣子,结果精度值得商榷。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要求,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1],采用3次多项式和最小二乘法回归拟合压缩曲线,并考虑绘图比例影响,编写程序确定先期固结压力,最后通过具体工程土工试验数据验证了程序求解不仅能避免经验作图法的缺陷,而且结果直观清晰。  相似文献   

13.
曹文贵  张永杰  赵明华 《岩土力学》2006,27(Z1):774-778
在深入研究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基桩极限承载力变步长灰色预测方法基础上,针对现有基桩极限承载力灰色预测模型之基桩Q-S曲线导数与背景值确定方法的局限性与不足,结合Q-S曲线发展规律,提出了基桩极限承载能力的改进变步长灰色预测模型与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基桩极限承载力灰色预测方法的精度与可靠性。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并与同类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准确确定Kaiser点是研究声发射测量地应力的关键.通过对模拟岩心的水泥块进行单轴受压破坏过程的声发射试验,得到了试件在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应力、声发射强度、声发射累积数与时间的关系图.分别对试样用突变点法、最大曲率法、双切线法、重加载法(抹录不尽现象、两次加载相减法)、多方面综合判定法以及声发射强度信号的统计分析法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的方面认识了试样的Kaiser点的特性,总结并分析了确定Kaiser点的方法以及各自的适应性,并进行了优选.研究表明,试验确定了试样的物理特性,各种方法都能从不同角度和机理上解释Kaiser点现象,综合判定法能相对更加全面、准确地确定Kaiser点.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根据改进单纯形优化法建立了大米中微量元素镉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改进单纯形优化法的灵敏度比传统方法有所提高,实验次数少,线性关系良好。运用法对广东省韶关马坝、英德、增城、广州效区等地区出产生的大米进行了测定,并用标准加入法做回实验,回收率介于94.66%-103.30%。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碳酸盐岩地层中B元素分析困难的问题,采用HF—HNO,-HClO3-H3PO3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碳酸盐地层中的B元素。该方法的特点是,在溶样体系中加入适量H3PO4避免B元素的挥发损失,并对H3PO4最佳用量进行了试验。方法检出限3.8×10^-6(10SD),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准确度、精密度验证,精密度(RSD)小于6.44%,准确度(△1gC)小于0.087。该方法还可以同时测定Be、Ba、Cr、Cu、Co、Ni、Pb、Mo、V、Mn、Li、Zn、Ga等十几种元素,也适用于土壤、岩石、水系沉积物其它样品中B等多元素同时测定。运用该方法测试了西南天山哈拉奇地区碳酸盐地层中B、Co、Ni、Cu、Zn、Pb、Ba等元素,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和激电测深法,通过改变电极距、再根据物探综合参数确定地层岩性、破碎带及赋水层产状,依此确定井位和井深,取得良好找水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时晓兰  李月芳 《冰川冻土》2011,33(5):1114-1119
利用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建立了内标法测试雪冰样品中Li,Sr,Sb,Pb,V,Mn,Fe,Cu,Zn痕量元素的方法,给出了方法的检测限、测试精密度和扩展不确定度.通过测试国际标准参考水样SLRS-5来控制方法的准确度,并以标准参考水样SLRS-5和枪勇冰川雪冰中铅为例,详细评定了标准参考水样与实际样品的不确...  相似文献   

19.
确定土体动剪切模量的常用方法有规范法、Kumar法和自相关函数法,确定相应阻尼比的方法有规范法、Das and Luo法、Kokusho法、Kumar法和互相关函数法,为了分析不同方法所产生差异,实现定量化对比分析,笔者以福建标准砂(粒径为0.5~1.0 mm)为研究对象,采用不排水的应力控制动三轴试验,探讨不同的确定土体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方法的差异性,并给出了不同土体条件建议选用的方法。结果表明:1)3种方法确定动剪切模量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随剪应变的增大结果的差异逐渐增大,有效围压对结果的差异性有所影响,当剪应变为4×10-3,有效围压为100 kPa时,3种方法差异显著,相对误差最大接近20%;2)而5种方法确定阻尼比的结果差异显著,随着剪应变的增大,5种方法确定的阻尼比相对误差大体上均在迅速减小,只有规范法在有效围压为100 kPa时,其相对误差有较小的增大趋势;5种方法中,Kumar法确定的阻尼比最接近平均阻尼比,互相关函数法远高于平均阻尼比,Das and Luo法和Kokusho法确定的阻尼比基本一致但低于平均阻尼比。建议以后的工程应用中,加载方式为应力控制时,可采用自相关函数法确定动剪切模量,采用Kumar法确定阻尼比,二者确定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均最接近平均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对目前确定折射面法线深度t0方法的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目前方法求解时采用初等数学的方法,引进过程函数,计算过程繁杂;其次,求解时有两次近似操作,使结果误差增大;最后,在对法线深度曲线进行平滑时,采用手工偏移处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造成人工误差。故提出一种改进的确定折射面法线深度的方法。改进方法优点:采用高等数学方法,不存在目前方法中的过程函数,计算更简洁;消除了近似问题,减小了计算误差,计算结果更精确;改进方法用相邻平均法对法线深度曲线进行平滑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实现了全过程计算机处理。目前方法和改进方法对同一野外的勘探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勘探结果更符合真实折射波法线深度的变化,而且还可精确求出折射面倾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