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北地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在现今地质构造上属滨太平洋构造域,前中生代属于古亚洲洋构造域.在近年来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概要分析了该区区域地层划分对比争议、火成岩岩石组合及形成年代格架、大型变形构造时空演化特征、大地构造格局等.通过加强地质调查研究对这些问题逐步加以解决,将为全区资源与环境区划、勘查与开发更新基础地质依据,并将东北地区地质研究推向国际地学前沿.  相似文献   

2.
野外实践教学在地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克拉玛依所处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塔里木与西伯利亚三大板块的交汇处,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长期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褶皱构造、大型纵向走滑断裂构造发育,广泛发育晚古生代花岗岩侵入体和蛇绿混杂岩带,沉积地层连续、完整,沉积构造典型、特征显著,古生物化石丰富,白杨河深切峡谷、河流阶地地貌以及乌尔禾魔鬼城雅丹风蚀地貌各具特色,西北缘油砂矿、紫砂矿、金丝玉等矿藏储量丰富。区域内的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貌、矿产资源等为克拉玛依工程教育基地各院校的地学类相关专业的野外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一个理想的野外地质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南祁连盆地石炭─保罗系地质剖面的研究,依据古构造格架、基底特征、构造变形、岩浆活动、沉积建造特征、古生物群特征以及地层发育程度和接触关系等,把该盆地石炭─株罗系划分为3个地居区,并在地层区划的基础上讨论了南祁连盆地石炭一株罗纪原盆地环境格局及石油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江西宁都丹霞地貌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电磁测深和野外地质调查,从物质基础、构造作用和外营力作用等方面阐述江西宁都丹霞地貌景观的地质特征,探讨丹霞地貌主要的成景地层和形成模式,并与东南部邻近地区典型丹霞地貌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宁都地区丹霞地貌的成景地层主要是晚白垩世河口组和塘边组,地壳抬升使红层暴露于地表,在流水侵蚀、崩塌等地质作用下,塑造了如今的丹霞美景。与东南部邻近地区典型丹霞地貌对比,发现受地理条件和丹霞地貌发育演化阶段控制,宁都丹霞地貌与东南部邻近地区典型丹霞地貌既具有共同性,也具有其独特性。新生代以来,该区整体缓慢抬升,白垩纪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期间,受NE—NNE向断裂带活动影响,发育切割红层的多级断裂和节理。宁都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降雨量丰富,在赣江及其支流共同作用下,不同的岩性组合经差异风化剥蚀形成赤壁丹霞和红层丘陵地貌景观。这对进一步开发和保护地学旅游资源,支撑赣州脱贫攻坚工作,以及对比研究中国东南部地区丹霞地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祁连盆地石炭—侏罗纪地层区划及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南祁连盆地石炭-侏罗系地质剖面的研究,依据古构造格架,基底特征,构造变形,岩浆活动,沉积建造特征,古生物群特征以及地层发育程度和接触关系等,把该盆地石炭-侏罗系划分为3个地层区,并在地层区划的基础上讨论了南祁盆地石炭-侏罗纪原盆地环境格局及石油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相关资料和前人研究的整理、分析,从概念内涵、理论框架、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关键环节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对生态地质勘查的认识。在青海省高原高寒整体自然地理、气候背景下,结合煤盆地地质、生态地质环境敏感问题、勘查开发活动强度等因素,梳理、分类、总结了青海省典型的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并由此提出四种典型生态地质勘查模式。最终,基于生态地质勘查视角的传统地质勘查技术方法的实践应用,在经费高效利用、工作效能提高、生态地质环境扰动降低、地质成果最大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异常压力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盆地演化时间长, 近期构造活动剧烈, 构造应力场复杂, 地层异常压力高且分布极不规律, 对构造的形成演化及对油气的成藏过程影响极大.据实测资料和间接估算数据所展示的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分析了砂砾岩地层和泥岩地层在压力成因和分布等方面的差异, 从不同渗透性地层内压力形成的机制和分布特征的角度讨论了控制和影响现今压力分布的地质因素.准噶尔盆地南缘存在的极高地层压力是在压实作用、构造挤压作用所形成的地层高压背景下, 叠加了近期因断裂活动和背斜构造快速形成所引起的他源高压而形成的.沉积相带分布、压实作用、构造应力、地层的形变和断裂的活动过程等都明显地影响了压力的演化和分布.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对青海省内不同含煤盆地资源赋存地质规律的认识,结合赋煤构造单元划分和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将青海省划分为沙漠戈壁、草甸湿地、高原山地、冰川河源和高山河谷五大生态赋煤区,研究和分析了不同赋煤区的资源、生态和经济特征,提出研究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柴北缘沙漠戈壁生态赋煤区下一步资源勘查勘查开发的重点区域,祁连山草甸湿地生态赋煤区需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开展资源勘查开发,其他分区的资源均在资源、经济与生态方面不同时具备条件。  相似文献   

9.
地质标本作为地质历史和地学研究的见证物,是地质生产、研究与教学的核心材料和基础资源,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服务之基,更是博物馆数字化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回顾总结中国地质博物馆十多年的数字化实践,以及横向对比国内外博物馆领域的数字化工作基础上,并结合测绘、光谱等领域的最新进展,进一步明确了数字标本的概念,数字标本的来源不局限于对现有标本的数字化,可超越传统标本尺度空间的限制,直接到标本采集点面向地质体进行无损采集,从而极大地开展标本采集、典藏、研究与科学传播工作。利用环拍-摄影测量法、矩阵拍摄法、拼接拍摄法等方法,对地质体进行大尺度的数字采集、后期加工形成数字地质体,因其具有地质体野外产出的空间关系、纹理特征、质地色泽等视觉特征,等同于在虚拟空间中再现了野外地质体,实现了地质体的数字化典藏,随着数字地质体的量的积累,孤立的地质体连成片,理论上讲可以实现典藏地壳。数字地质体不仅具有对已有地质体的数字化保护意义,而且具有科研、科普价值。自主研制的地质标本三维影像获取系统基本上解决了地质标本三维数字化存在的表面纹理信息清晰度低、高光材质及透明材质效果差、后期人工干预工作繁琐与艰巨这三个关键问题。最后,指出了当前数字标本正经历着由三维到多维的蝉变,综合分析了现代信息提取技术获取蕴藏在实体地质标本中专业信息的可行性,展望了多维数字标本实现的技术手段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样子哨盆地位于龙岗隆起北西部,具有多时代叠加沉积,多期次构造演化特征。地层主要由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组成,沉积中心由北东向南西转移;区内褶皱构造发育,上元古界褶皱构造以全形紧密褶皱为主,古生界褶皱构造以全开阔线形复式褶皱为主;盆地找矿前景较好,在南西部具备形成矽卡岩型多金属矿的地质条件,南东部沿盆缘断裂具备形成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地质条件,盆地中部中生界煤系地层也较发育。  相似文献   

11.
试论地质大市场的构成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春花  王平 《江西地质》2001,15(4):311-315
地质行业需要一个包括矿业市场在内的更广泛的地质大市场,地质大市场由地质项目市场、地质大市场由地质项目市场、地质资本市场、地质劳务市场和地质成果市场四部分组成,并初步论述了这四个市场。提出在地质大市场建设初期应采取两降低两抬高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需求,通过市场择优淘劣,确保成果质量,使地质大市场得以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地质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本文述及了因自然地质因素引起的地震灾害、火山灾害、滑坡灾害等,以及因人为地质因素引发的水污染灾害、水库失事灾害、水土流失、沙漠扩大灾害等诸方面内容,指出在今后应重视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罗利锐  刘志刚  闫怡冲 《岩土力学》2011,32(Z1):614-0618
总结了超前地质预报的作用和发展现状,分析了超前地质预报认识上的误区和各种探测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概念,阐述了隧道所在地区地质分析技术、隧道不良地质体超前预报技术、重大施工地质灾害临近警报技术包含的内容。系统的工作步骤为,利用地质分析技术结论以及地质复杂程度分级标准对探测区段的围岩进行地质复杂程度分级,针对不同级别的地质复杂程度,制定与其对应的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方案,并注意现场工作中动态控制的应用。以厦门海底隧道F3风化深槽为例,对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内容及工作步骤进行了应用。提出了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发展方向。研究旨在完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使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能真正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4.
初论地质异常   总被引:79,自引:16,他引:79  
赵鹏大  池顺都 《地球科学》1991,16(3):241-248
  相似文献   

15.
申报建立林州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环境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州市2046km^2的面积内分布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四个地质时代的地层,三大类30种岩性的岩石,丰富的古生物化石,以及极富观赏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这些具有科学意义的多种地质旅游资源,通过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可以更好地得到保护,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如日中天的煤炭地质勘查单位也难以独善其身,其表现如下:煤炭需求量下降,直接造成煤炭资源勘查投资与项目减少;与基础施工项目相关的工程勘察、桩基检测、建材测试等业务大幅度减少;加工制造业特别是涉外企业经营困难,出口量骤减;房地产开发明显下滑及资金流转不畅等。随着中央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的实施,也为地质勘查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会,因此煤炭地质单位要适时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力求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主业,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拓展市场;二是加强矿权运作,推进探采一体化;三是实施大地质战略,拓宽服务领域;四是坚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7.
马涧桥组为晋宁运动形成的磨拉石建造,下与程浪群(Pt3c)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与莲沱组(Z1l )假整合接触,其英安质流纹岩锆石U-Pb法同位素谐和图的上交点年龄847±38Ma代表地层的形成年龄,下交点年龄213±19Ma代表地层的变形年龄。  相似文献   

18.
界沟煤矿位于淮北煤田南部,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a,新构造活动不强,构造稳定性较好。通过对界沟煤矿环境地质现状监测和调查,认为目前环境现状质量良好;对煤层开采后引起的地面沉降与塌陷、矿井污、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空气污染、噪声等对环境地质的影响进行了预测评价,预测地面沉降为12.0m,塌陷积水面积为9.25m^2,受影响的耕地为1316m^2,综合评价环境地质条件为不良即Ⅲ类;提出了采用煤矸石发电,对塌陷区回填复垦.对矿井排水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等环境地质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斜坡运动”的概念及将斜坡破坏后岩土体运动形式调查研究视为首要任务的观点,对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早期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首先,它丰富了岩土力学的研究内容,并使相关的测试技术得到提高。与此同时,由于增加了工程实践的机会,阻挡斜坡运动的支挡、锚固工程及拦截等工程技术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大量防治工程的实践表明,以斜坡破坏后的岩土体运动形式及局部应力场分析为重点的研究并不能揭示引起斜坡破坏的深层次原因,还可能对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学科的继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例如,1)接此观点进行类型划分时,将常见的斜坡破坏形式混淆或丢失;2)过分看重地形因素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3)对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及环境条件这些关键因素缺乏深入研究;4)许多人热衷干用简化的岩土力学模型代替经过长期物理化学作用过程的非均质的、非连续体的工程地质模型。此外,在思想方法上,“斜坡运动”观点尚存在着重大缺陷。为此,笔者建议跨越“斜坡运动”的研究阶段。将研究的重点前移,对引起斜坡破坏的结构缺陷及环境条件进行定性与量化关系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按照“地质工程的观点”进行防治措施的研究。笔者通过工作实践认为,这一技术路线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20.
针对后山煤矿的具体地质环境和采煤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采用区域调查法和地质环境综合判别法,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环境.根据最大下沉值、影响半径、斜率、曲率和水平变形、最大下沉角、开采影响传播角(α>50°)、冒落带高度值、导水裂隙带高度值等对研究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矿山受采矿影响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险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