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大辽河的流域概况、防洪标准、水文站网等水文特性进行调查汇总的基础上,对浑河、太子河、海城河合成流量做了模拟预报,并对大辽河的潮汐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大辽河盘锦段洪水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21,(2)
为了确保和静县巩乃斯河防洪工程顺利进行,文章分析了巩乃斯河流域概况及洪水特征,以下游不远处某水文站为参证站,采用曲线适线法、水文比拟法、洪峰模数法分别对参证站洪水、堤防工程处设计洪水和施工分期9-3月洪水进行了探求,提出堤防工程处10年一遇洪水为129 m~3/s,分期9-3月洪水均值为33.7 m~3/s,为无水文资料区设计洪水计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黄河源区水文预报对龙羊峡、刘家峡等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的洪水资源化调度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水旱灾害防御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降水的地面观测严重匮乏、且缺少适用于高寒山区的专用水文模型,源区水文预报成为长期困扰黄河洪水/径流业务预报的难题。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高海拔缺资料地区的降水观测与降水预报、寒区水文模型构建与气象水文耦合系统集成、高原降水发生的气象成因与形成机制3个方面,评价了黄河源区水文预报的当前现状与技术水平,提出了黄河源区水文预报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指出新一代多源降水信息融合与同化、高寒区特殊产汇流模型构建、无缝隙气象水文集合预报、强降水与连阴雨的多影响天气系统解析等,是当前黄河源区水文预报的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杨静波  吴立愿  许钦  金君良 《水文》2021,41(2):51-55,100
随着全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工程项目的实施以及国家、广西水情预警发布管理办法的出台,在洪涝频繁、中小河流站点点多面广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广西河流预报任务由传统的预报增加至预警、预报双重要求成为近年来工作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及洪水水位涨率变化规律分析研究,根据“预测-预警-预报”河流预报模式,研究开发了适应此模式的河流预报方法和技术。2015年以来,此模式及方法技术广泛应用于广西河流预报中,实现大江大河、中小河流洪水科学预测预警预报,水文预报合格率均超过90%。同时有效延长洪水预见期,大江大河洪水预见期平均提前24h,中小河流洪水预见期平均提前5h。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小河流大多位于资料短缺的山丘区,洪水具有突发性强、汇流时间快、预见期短以及分布广的特点。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首要目的和任务是预警预报,预报方式应以自动预报为主,以实现及时预警,最大程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本文分析了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特点与难点,提出了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思路及实用预报模型与方法,开展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技术在新安江上游屯溪流域预警预报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当前所开展的全国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分布式水文模型是资料短缺地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有效方法,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洪水预报技术能够满足中小河流洪水自动预警预报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6.
彭艳  周建中  贾梦  曾小凡  唐造造 《水文》2014,34(3):11-16
以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度为目标,研究气象水文耦合机制,利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驱动分布式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水文模型,构建三峡库区陆气耦合洪水预报系统,并对2007~2008年期间四场暴雨洪水进行日滚动预报试验。结果表明,WRF模式在三峡库区内有着良好的短期降水预报精度,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陆气耦合洪水预报系统能有效延长三峡入库洪水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章四龙 《水科学进展》2006,17(5):653-657
由于预报模型的局限性和实时信息的不完善,洪水预报过程存在许多误差,而基于图形交互式修正技术是消除预报误差的有效手段。分析了水文预报过程交互式修正技术在洪水预报工作中的重要性,介绍了过程拟合平滑技术和样条插值技术,基于此基础上研究实现了以橡皮筋形式交互式修正水文预报过程的技术,并应用于洪水预报系统中。研究实例表明,该技术使用方便,有效地提高了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8.
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是当前国际水文科学中亟待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由于中小河流存在分布广、降水及下垫面空间异致性强、产汇流时间短、突发性强、水文资料欠缺等特点,因此预报精度较低,预见期短,预报难度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中小河流洪水预报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河流洪水形成机理、洪水预报模型、缺资料中小河流水文模型参数确定方法、洪水预报耦合降水预报等方面。对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相关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未来在多源信息高效融合、精细化洪水模拟、高精度降水预报等方面还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问与答     
问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的水文预报信息是如何向外发布的?(徐国顺)答洪水灾害是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为了预报和防治洪水都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各国发布洪水预报、警报信息的方式、途径大致相同。即由搜集水文信息和  相似文献   

10.
许继军  杨大文  蔡治国  金勇 《水文》2008,28(1):32-37
长江三峡区间因暴雨形成的洪水峰高量大,对三峡水库的防洪安全和运行调度的影响很大.本论文依据三峡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采用基于GIS的机理性分布式水文模型,来模拟三峡区间入库洪水,以尽量减少洪水预报中的不确定性.利用近期建成的78个自动雨量站网监测的小时降雨信息作为模型的输入,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大多数洪水过程的模拟精度较好,但也有的模拟结果较差,其中降雨信息缺失是洪水预报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自然变迁及陆表生境改变,极端天气频发且呈现出多尺度时空变异特征,对其进行预报和预警一直是气象水文领域关注的焦点。临近预报可较准确地预报未来短时间天气显著变化,是当前预报强降水等极端事件的主要手段。从基于天气雷达0~3 h外推临近预报、融合数值模式0~6 h临近预报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临近预报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雷达外推算法的发展进程、雷达外推预报与数值模式预报融合技术进展,指出"取长补短"的0~6 h融合预报在提高降水预报精度、延长降水预见期等多方面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进一步探寻及提升融合技术是未来融合预报发展的核心。将临近预报以气象水文耦合的方式引入水文预报是从源头提高水文预报精度、保障水文预报效果的主要途径,总结了现阶段主流耦合方式、空间尺度匹配技术、水文模型不确定等陆气耦合中的关键问题,阐述了外推临近预报、融合临近预报作为水文预报输入的研究进展,明确了融合临近预报在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度中存在优势,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梁家志  章四龙 《水文》2006,26(3):60-62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在水文情报预报领域里的推广应用,全国水文情报预报业务系统得到很大的发展,相继开发建设了满足业务需求的业务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水文情报预报业务系统,包括查询系统、会商系统和洪水预报系统等。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天气局洪水预报分级检验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学文  张瑞芳 《水文》2003,23(4):30-35
介绍了美国国家天气局洪水预报分级检验系统的主要内容,该系统将洪水视为一个事件或一组事件,根据历史水文资料的分析,将预报站点发生的洪水分为6个等级,即无洪水、小洪水、中等洪水、大洪水、接近历史最高记录洪水、超记录洪水。一次洪水在退水之前或许跨越数个等级。如果某次洪水事件没有预报正确,可以计算出其误差,这是一个事件误差,而不是水位或洪峰误差。对所获取的资料做简单的统计分析后,以图表表示,对洪水预报效果做出评价和检验。  相似文献   

14.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在气象及水文长期预报中已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但在短期洪水预报中并不多见。本文将此法用于短期洪水预报是一种尝试。虽然该文还存在建立预报方程采用资料的年限比较短等问题,但作为一种方法介绍出来,供从事短期水文预报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6,(3)
滹沱河多年干涸、下垫面变化大,并且自献县枢纽建成后,很少发生较大洪水,实测大水资料缺少,给预报带来很大困难。利用上下游相关法或者单一河道洪水演算已无法达到预报要求。对此,在滹沱河预报中提出了霍顿饱和下渗与马斯京根分段连续演算方法相结合的河道洪水演算方法来解决预报精度问题。当发生大洪水时,泛区滞洪,将作为水库调节来水,献县枢纽洪水预报同时还要进行调洪演算,以预报泛区水位及枢纽出流情况。洪水预报分析资料是基于96.8洪水的实测及考证水文资料。该方法利用当前水文数据对参数进行实时校正滚动预报,解决了沧州上游黄璧庄水库泄洪至滹沱河洪水预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柳州市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于2000年1月14~16日在广西柳州市通过了由广西水利厅组织的初步验收鉴定。该系统工程建设规模为1:1:5:4:65,即1个中心站(柳州)、1个分中心站(河池)、5个超短波中继站、4个卫星热备份中继站、65个水文雨量遥测站;计算机广域网及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土建工程:中心站楼房、自记水位台等,开发了洪水预报模型软件。该工程1997年10月开工,1999年4月建成,投入试运行。工程总投资1649.85万元。柳州市洪水预警预报系统通过初步验收鉴定@陆建华  相似文献   

17.
杨罗 《水文》1994,(2):55-59
山东省洪水预报方案编制及洪水作业预报探讨杨罗(山东省水文总站)一、编制洪水预报方案有关问题的探讨洪水预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进行洪水作业预报的基本依据。如何编制科学合理且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洪水预报方案,是水情预报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就笔者参加我省...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1,(5)
熊岳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洪水和枯水相差悬殊,多年平均径流量6 675万m~3,量级较大的洪水一般出现在7-9月。以流域范围内的熊岳水文站为例,对水文站应对超标准洪水的测报方案设计进行研究,并对洪水后期处理措施进行总结归纳,并根据熊岳站缆道测洪能力和下游防汛工作需要,确定流量1 840 m~3/s、水位13.50 m以上洪水为该站超标洪水。当出现超标洪水流量时、可采用电波流速仪、浮标及比降面积等方法进行测流。在后期处理超标准洪水造成的损失时,应做好水工程修复和水文调查工作,加强组织保障,以解决超标准洪水造成的后果,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由中国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和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国际洪水预报与管理新技术高级研讨班”2003年9月16~1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举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流域机构从事水文预报的技术人员43人参加了研讨班。本次研讨班正值由中山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和武汉大学联合举办的“GIS及R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中的应用”国际会议召开之际,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比利时、英国等国的专家为学员们做了专题报告。研讨班旨在向我国水文工作者介绍国外在洪水预报与管理方面的新技术,以推进洪水预报与管理新技…  相似文献   

20.
黄晓明 《地下水》2019,(1):164-166,186
洮河是黄河上游一条重要河流。岷县水文站是洮河中游控制站,担负着水文资料收集和为当地防汛提供水文情报预报的工作,同时对下游城市及河道水库有洪水预警预报责任。本文结合洮河上、中游流域特性,经过大量实测水文资料分析研究,根据上下游相应水位(流量)预报法建立了流量线性回归关系,由上游下巴沟水文站及区间入流得出关系式为Q岷县=Q上合+3. 91 Q多坝+41用于洮河岷县站洪水预报,经模型精度评定和实际作业预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有较广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