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解决沁源地震台防雷隔离供电系统故障频发的问题,改用太阳能直流供电系统直流输出。简要介绍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设计、安装及运行,运行结果表明,太阳能供电系统工作稳定,提高了仪器运行率和数据连续率,降低雷击概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野外地震台站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的需求计算方法,为野外地震台站太阳能供电系统部件的选型提供参考依据,并在青海地震台网野外地震台站太阳能供电系统建设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无人值守地震台供电的特点,采用太阳能供电方案。引入最长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作为设计的依据之一,并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太阳能辐射条件的因素,根据理论公式计算出蓄电池容量和太阳能电池板选配方式,最后给出了一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在虎门地震综合观测站的建设中,设计了一套以太阳能为主、发电机为辅的新型供电系统,解决了工作人员日常照明及地震仪器设备的交、直流用电问题。本文主要介绍该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测震台站大多数地处偏远山区,电网覆盖面有限,解决台站设备供电问题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山西省风能及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情况,提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电方式,并根据山西省内测震台站所用设备情况,设计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以解决无人值守台站设备的供电问题。该系统既可提高台站设备供电的可靠性,又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进 《华南地震》2012,(Z1):110-118
雅砻江流域中下游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一期)地震台站,全部采用太阳能供电。在台站房屋土建设计阶段,对传输天线、太阳能电池、蓄电池、地震计及仪器设备的架设与接入方式等台站机房布设内容,进行了前期的全面规划与技术设计,在房屋修建期间提前预埋预制,在台站安装调试时逐项实施,最终实现了台站室内外布设合理规范且整洁美观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遥测地震台现有供电基础,利用太阳能控制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能供电进行改造。太阳能电池方阵峰值功率为180W,蓄电池组容量为300A·h。改造完成后,台站的停电现象有所减少,防雷击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针对黄骅井近2年来受阴天及雾霾影响造成太阳能供电不足影响正常数据观测的情况,通过计算得到黄骅井须匹配约1200W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3块150Ah蓄电池即可保障黄骅井遭遇恶劣天气下连续6天正常运转;并进行了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能力对比实验,不同架设角度下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能力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比功率发电量要优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黄骅井等无人值守台站宜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供电;调节太阳能电池板架设角度可以改变其发电功率,但效果微弱,台站太阳能电池板架设在45°即可。  相似文献   

9.
为填补大别山区次声观测空白,设计并建设了大别山试验场次声台阵。台阵包含6个观测点,呈五边形分布。台阵供电采用太阳能系统,通信系统基于VPN系统架构,实现了数据的实时自动传输和FTP传输功能。台阵记录到了附近雷电事件及其变化规律,表明该次声台阵数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遥测地震台电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翔  舒优良 《内陆地震》2000,14(4):339-344
根据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建设的实践,参照国内其他史弟省局数字遥测台网建设的经验,总结了遥测地震台供电的特点,归纳出遥测地震台电源系统的几种参考模式,提出一套遥测地震台电源系统设计方案,根据理论计算,推导出太阳能电池板入蓄电池的实用选配公式,最后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1.
从设备功耗、气象条件、太阳能板、蓄电池规格等方面设计卫星传输方式所需电源方案,并用于实际传输。由3个月考核运行期的运行率表明:卫星传输方式的电源设计是成功的、合理的,保证卫星地震台站稳定可靠的运行。  相似文献   

12.
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是导致其损坏的主要原因。质子磁力仪电源系统向用户提供了防止过充电和欠充电的铅蓄电池浮充电源、避免过放电的终止放电报警器和恒流输出式地磁分量补偿电源。介绍了该电源系统的性能和特点,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调试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认为,使用该电源系统,不但可降低蓄电池的容量配制,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避免了充电和分量补偿电流调节的繁琐操作。  相似文献   

13.
在地震观测仪器设备的电源中,大量使用了蓄电池以保证地震监测仪器电源不间断供电,从而保证了地震观测数据的连续率。但是如何对蓄电池的性能进行在线检测呢?蓄电池电量监测智能传感器Sentinel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介绍了电量监测智能传感器Sentinel在攀枝花南山台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赵新民  李勇 《高原地震》2000,12(4):60-63
野外地震台应用固定式太阳电池组件系统,其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蓄电池组件的配置与太阳辐射量,平均发电量,年充电量密切相关,本研究了太阳辐射量,损失量,年充电量,组件串,并联功率计算公式,讨论了太阳能电池及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减轻雷击、电网波动对台站地震观测设备的损害,设计一套与市电物理隔离的供电系统,采用蓄电池组定时交替充放电的方式进行工作。该系统经过运行和改进后,对台站地震观测设备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简述福建遥测地震台网(站)仪器电源改造的几种方法。将原来使用的交流UPS电源供电改为直流电源模块供电;并就如何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充电效能,节约电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es have confirmed that changes in crustal stress can be monitored by the in situ bedrock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tress by temperature requires the high-precision and multi-channe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We have developed such a system, based on the several refinements. The key parameters o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mainly include:1)the accuracy is better than 1.0mK. At the 99.5%confidence level, the accuracy reaches 0.5mK. This system can be used to detect the change of magnitude of a few tenths to several MPa. The sampling period can be set, depending on remote control. The sampling period is usually set 5 or 15 minutes. 2)A system has up to 20 channels, and commonly uses for 8 or 12 channels. 3)This system has a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in low power consumption. The power is supplied by lead-acid battery with 12 volt. It is at least 2 years that a lead-acid battery, with contents of 120Ah12V, can supply the power for a system with 8 channels. In conclusion, multichanne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high precision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is designed and realized. Specially, the performance in low power consump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maintenance cost after the measurement station is constructed. Thi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provides a basic technology for monitoring changes in crustal stress with bedrock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无人值守台站仪器因为软件等原因造成的通讯故障问题,研制了以Arduino Uno为硬件基础的电源控制器,其主要特点是,在无人值守台站需要监控的仪器和供电电瓶之间安装控制器,并将控制器接入网络;在远程同一网段的计算机安装管理端,并保持打开状态,可以不间断地实施监控功能,对仪器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判断;并根据需要,实现多控制器的管理功能。经台站安装使用测试,表明设备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