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迷你问答系统(四)中我们解释了星星“眨眼”的秘密,但另一个问题也随即而来:星星为什么会发光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来了解一下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到底都是些什么吧! 首先数量最多的一闪一闪的是跟太阳属一类的恒星,另一些较为稳定的是太阳系的行星、卫星,还有少量一团团、一簇簇的是星云、星团和星系,另外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彗星、流星,除此之外还有些是人造天体。它们在星空中散发着光芒,构成了繁星闪烁的壮美夜空。虽然同是发光但又各具特色,让我们来逐一了解一下它们各自的发光机制和特点吧!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代是X射线天文学空前发展的时代,自美国的“乌呼鲁”卫星成功之后。世界上的各航天大国分别发射了自己的X射线卫星,累积有十几个之多。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地球     
我们的地球李恩杰行星地球孕育了生命,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摇篮。从古到今,人类在不断地探索着自己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力求了解它的运动、形状、大小和结构等。地球的形状及大小最早提出“地球是个球形”的人是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他们从几何图形中球...  相似文献   

4.
<正>X射线双星是包含一颗吸积致密星(黑洞、中子星或者白矮星)的双星系统,是宇宙中的重要天体.对它们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双星演化、吸积盘和致密星物理,而且也有助于对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历史甚至宇宙学模型的认识.本文的目的是讨论X射线双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涉及到Be/X射线双星、低质量X射线双星、极亮X射线源和激变变星.第1章我们简要介绍了双星演化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5.
怀念满天星     
解放 《天文爱好者》2009,(11):38-38
上了年纪的人恐怕几乎没有人不记得上海夏季晴日之夜的满天星,时夜,远在天边仅在咫尺的闪亮星星会把人们带进无限的遐想之中。在星空下乘凉时,孩童们天真地数着星星的数量,数着数着开始磕睡起来,也许在甜蜜的睡梦中他们还会继续没完没了地数下去;  相似文献   

6.
生命出现是天体演化的必然结果15世纪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引起了人们宇宙观的大革命。哥白尼学说的主要传播者之一,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毫不含糊地宣扬日心说并且提及”外星人”是否存在问题,他这样写到:“(宇宙中)存在着无数的太阳,存在着无数绕自己太阳运转的地球,就像我们的七个行星绕着我们的太阳运转似的……。在这些世界上居住着各种生物。”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Be星的基本特性.评述了近年来对Be星星周物质结构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了最新的关于Be星星周盘产生和变化的动力学模型.另外,对Be/X射线双星系统的研究也做了简要评述,重点论述了致密星与Be星延伸大气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观测和理论两个方面介绍了早型星星风的有关问题。在观测方面,给出了从射电、红外,可见光、紫外和X射线各波段得到的观测证据,并介绍了星风的两个重要参数、星风的终速和质量损失率。在理论方面,介绍了星风的基本方程,早型星星风的辐射压模型以及波动模型和非理想流模型。  相似文献   

9.
几千年来,无数的人们在仰望苍穹的时候,无不被在夜空中闪耀的繁星所吸引,赞叹造物主对人类的恩赐。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在满天的星斗中,除了少数的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有所变化外,其它的星星没有任何变化。于是人们给这些星星起了个名字,叫做恒星,意即永恒不变的星星。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恒星并非真的一成不变,只是它们离我们太遥远了,按照古代的观测条件,  相似文献   

10.
多年以前,当美国宇航局的天文学家们在规划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行星。因为行星的X射线太弱了。钱德拉的观测目标,首先是碰撞星、围绕黑洞炽热的旋涡、正在爆炸的恒星等等,总之一句话,激变的、高能的X射线源。 但是现在,行星却正在成为令科学家感兴趣的X射线源。比如说木星吧,已经在它的北极附近发现了脉冲式的X射线热斑(见本刊2003年第3期,“木星大红  相似文献   

11.
在早期的文章中,基于耀变体(Blazar)的知识,我们预言了在射电噪活动星系核(AGN)中心10 kpc范围内X射线喷流的存在.钱得拉(Chandra)卫星最近对低功率射电星系的X射线观测与我们的预言相一致.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kpc尺度喷流中的电子加速,并建议通过对强的FR Ⅱ射电星系中所预言的X射线喷流的钱得拉卫星的X射线的观测,来研究红的耀变体中的康普顿冷却以及在内部致密喷流和大尺度延伸喷流间环境的不同.以上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检验我们的关于射电噪活动星系核中kpc尺度X射线喷流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处理天文卫星COS-B的数据,我们首次获得了Cygnus X-3的γ射线像,并且发现了150—5000 MeV高能γ辐射与2—12keV X辐射强度的负相关现象,即X射线高态时的γ辐射比低态时弱. γ-X负相关现象可以用吸积盘X射线冕区中密集的X射线光子对γ射线的吸收作用解释.  相似文献   

13.
恒星耀发是剧烈的恒星活动过程,对恒星周围行星的大气构成和生命演化有重大影响.恒星耀发的辐射主要分布在光学和X射线波段,其中耀发时X射线波段流量可以增大数十至数百倍.M型耀星是最有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宿主恒星,因此,研究M型耀星的X射线耀发分布对寻找宜居的类地行星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也可以为即将发射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Ein...  相似文献   

14.
在早期的文章中,基于耀变体(Blazar)的知识,我们预言了在射电噪活动星系核(AGN)中心10kpc范围内X射线喷流的存在。钱得拉(Chandra)卫星最近对低功率射电星系的X射线观测与我们的预言相一致。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kpc尺度喷流中的电子加速,并建议通过对强的FRⅡ射电星系中所预言的X射线喷流的钱得拉卫星的X射线的观测,来研究红的耀变体中的康普顿冷却以及在内部致密喷流和大尺度延伸喷流间环境的不同。以上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检验我们的关于射电噪活动星系核中kpc尺度X射线喷流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来参观过 starry 和 yvonne 的天文小屋的朋友,对我们卧室的满天星效果赞不绝口。开关一开,就看到完全根据《全天星图2000》临摹的夏夜星空,满天繁星一闪一闪的,还可以变化颜色。躺在床上数星星,不可不谓一种浪漫、惬意的享受啊。天文同好们应该都有自己家里看到星空的想法吧?最开始我是买了 HOMESTAR PRO,平心而论,这种家庭天象仪的效果已经很  相似文献   

16.
《天文爱好者》2008,(4):50-51
千百年来,人们有着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天文学家正在努力回答这个问题。探测类太阳恒星周围是否存在行星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是人类迈向寻找地外生命的重要的一步。这些行星系统有可能也孕育着与我们相同的智慧生命和文明,另外研究行星形成所需的物理条件以及他们的存在对银河系乃至星系演化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天体物理学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童谣了,夜晚仰望星空看繁星闪烁,有没有在脑海中飘过这个问题:小星星们为什么会一闪一闪“眨眼睛”呢?  相似文献   

18.
人们所见天空中的星星几乎全部是恒星,而且许多是与太阳类似的恒星,它们的核心正熊熊燃烧着氢。通过多种天文观测手段(例如光谱学),人们可得到恒星的大气成分、光度、表面温度、质量、半径、磁场强度、自转情况等资料,然后运用物理规律和数学方法可以推算出恒星内部各种物理参量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9.
硬X射线能带 (2 0KeV~ 1MeV)是我们了解天体物理中高能辐射过程的一个好窗口。成像硬X射线望远镜可以提供更好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来研究硬X射线天体物理学。本文介绍了成像硬X射线望远镜在美国和欧洲的发展 ,这包括 :1 )EXITE2 ,由美国哈佛———史密松林天体物理中心设计和运行的一个光电开关成像硬X射线望远镜 ;2 )EXIST ,一个成像硬X射线全天巡天望远镜 ,将于 2 0 1 0年由ULDB (EXIST -LINE)或国际空间站 (EXIST -ISS)承载 ;3)HERO ,由NASA/MSFC建造的一个新的硬X射线光学仪器。  相似文献   

20.
<正>X射线是高能天体物理的重要研究波段,研究天体的X射线辐射对认识它们的形成和演化、限制宇宙中的恒星形成历史、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等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作者以X射线双星、特别是含有白矮星为致密吸积星的X射线点源为对象,通过数值计算和观测两种手段,研究这类源形成和演化中的一些重要过程、演化产物、和Ia型超新星可能的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