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宁吐拉苏地区硅化岩型放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硅化岩型金矿赋矿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酸性火山灰凝灰岩段;含矿岩石主要为硅化凝灰质砾岩和硅化凝灰岩;具有低品位、大矿量、埋藏浅、层控性明显的特点;成矿期分为原生沉积富集、水热交代蚀变、表生氧化淋滤三期;包裹体少而小,以液相成分为主,气液比5%~10%;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含有少量岩浆水,盐度N/w(MaCl)0.39%,pH值5.5,Eh值-0.8~-1.2V;成矿温度88℃~98℃,成矿压力59×105Pa,成矿深度230m左右,属浅成低温水热系统金矿。  相似文献   

2.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 焦家金矿带是区内最主要的金矿床分布区, 黄铁矿是焦家金矿成矿作用的贯通性矿物, 是主要的载金矿物之一。本次工作采集了焦家断裂带深部2700~3000 m内的矿体及矿化体样品, 对黄铁矿进行了晶体形态、主量元素、微量元素、EMPA面扫等研究工作。各个成矿阶段的黄铁矿晶体形态标型研究表明, 成矿I阶段黄铁矿自形-半自形, 颗粒较细小, 以细粒的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为主; 成矿Ⅱ、Ⅲ阶段黄铁矿自形-半自形, 颗粒较粗大, 以立方体为主, 含少量五角十二面体, 具有较多的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聚形晶; 成矿Ⅳ阶段黄铁矿主要以继承性的细粒立方体黄铁矿为主。各个成矿阶段的主、微量元素有显著的差异, 焦家深部成矿流体成矿早期Ⅰ阶段富Co、Ni, 贫Au, 成矿温度较高, 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 温度逐渐降低, 成矿Ⅱ阶段的成矿流体中含有一定量的伴生中温金属元素Ag、As、Te、Cu等, 成矿Ⅲ阶段中, 成矿温度进一步降低, 成矿流体逐渐转化为贫Co、Ni, 富Au及其伴生金属元素Ag、As、Te、Cu、Zn、Pb、Sb等。根据电子探针(EMPA)面扫描, 区分两种黄铁矿类型, Py1型黄铁矿, 富Co、Ni, 贫As、Pb等元素; Py2型黄铁矿, 主要为富As, 包裹部分被溶蚀的Py1型黄铁矿; 通过对焦家金矿带黄铁矿的晶体形态、主量元素、微量元素、EMPA面扫等标型特征进行详细研究, 对于深部找矿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独山锑矿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氧、硫、氢、碳、铅等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地球化学的研究;指出独山锑矿成矿温度低(1OO~200℃).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成矿作用以构造裂隙充填型为主;系大气降水低温热液型矿床.该类矿化是地洼区构造活化成矿的一种典型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4.
撒岱沟门钼矿床位于河北省境内,是该区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钼矿床,矿体分布于二长花岗岩体内,钼矿化主要与微斜长石化、硅化、白云母化关系密切.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撒岱沟门钼矿床主要发育3种类型的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含CO2三相包裹体和CO2包裹体.成矿前与成矿期后流体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分剐为280℃~452℃、5.4%~18.4%NaCl eq和153℃~279℃、3.9%~9.7%NaCl eq;成矿期流体中3类包裹体都发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0℃~370℃,盐度4.3%~14.4%NaCl eq;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撒岱沟门钼矿床石英中的δD为-82‰~-98‰,δ18OH2O为0.1‰~6.2‰,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有大气水的混入.成矿流体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3个阶段的流体演化:早期岩浆脱水、脱气,成矿期不混溶作用和晚期大气水混合,其中,流体的不混溶作用时辉钼矿的沉淀成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岫岩县东堡子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辽宁岫岩县东堡子金矿含金硅化体及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发育程度一般 ,且粒度偏小 ,大于 10 μm者所占比例较少 ,以液体包裹体为主 ,少部分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化学成分属K+ (Na+ ) SO-24 (Cl-)型 ,气相成分以H2 O、CO2 为主。均一温度及冻结温度表明金矿的成矿温度低 (90~ 2 40℃ ) ,成矿部位浅 (2 0 0~ 5 0 0m ) ,成矿流体盐度低 (0 35 %~ 6 17% )。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 ,但不排除部分火山成因的岩浆水混入。该金矿为与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
吴家湾金矿是汉阴北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金矿床,处于南秦岭石泉神河韧性滑脱逆冲推覆带。对其进行野外地质研究发现,吴家湾金矿赋矿层位为梅子垭组第一岩性段第四岩性层(S1m41),岩性主要为含碳绢云片岩夹硅质岩;控矿构造主要为RFa和RFb 2条顺层韧性剪切带,大致可分辨出S1、S2及S33期构造面理,S0几乎全部被置换,S2期变形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金矿体主要于该期形成的韧性剪切带中产出。在地质研究基础上,可将吴家湾金矿区石英脉划分为3期,对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纯气相、纯液相及三相包裹体较少见;均一温度范围介于176.8~344.4℃,集中于230~280℃。盐度范围为0.35%~13.51%,集中于2%~10%,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流体捕获深度在1.38~3.47km,集中于1.5~2.8km,于中浅部成矿。S2期石英脉流与成矿关系紧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240~280℃,为主成矿期流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气液两相包裹体液相成分以H2O为主,含少量CO2和CH4;气相成分主要为CO2,其次为CH4、N2及H2S;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含CO2的H2O CO2体系包裹体。对汉阴北部不同地区流体包裹体的性质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0~260℃,盐度为6%~10%,在这个区间内有利于成矿。  相似文献   

7.
延边地区金(铜)成矿系列的成矿流体中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其中δ18O的范围为-10×10-3~+5×10-3,δD的范围为-120×10-3~-40×10-3。小西南岔金铜矿床早期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为典型的斑岩型金铜矿床;刺猬沟、五凤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闹枝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之间的过渡型。该成矿系列的典型矿床硫、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具有幔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双朋西金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测温学及铅、硫同位素等的分析,研究其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并探讨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结果表明:①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包裹体液相成分阳离子以Na+、K+、Ca2+为主,阴离子主要以SO2-4、Cl-为主;气相以H,2O、CO2为主.②双朋西金铜矿床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等盐度、中等密度、中等压力的流体.③铅同位素206Pb/204Pb为18.058~18.710,207Pb/204Pb为15.581~15.641,208Pb/204Ph为38.191~38.531;δ34S值(‰)变化范围为+3.1~+6.2,平均值为+4.42;综合分析认为,本区铅、硫同位素来源应为壳幔混合源.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平度市大庄子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山东省平度市大庄子金矿含金硅化体及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发育程度一般,且粒度偏小,包裹体大小多为6~12μm,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二相包裹体、液相包裹体(LH2O LCO2),见少量三相包裹体(LH2O LCO2 GCO2).化学成分属K (Na )-SO4-2(Cl-)型,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含一定量CH4、CO、H2S等还原性气体.均一温度表明金矿的成矿温度为中温(200℃~260℃),成矿流体盐度低(1.05%~4.96%).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变质水,并有大气降水的混合.  相似文献   

10.
吉林六批叶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金矿石石英内的原生、假次生包裹体的系统研究,查明流体包裹体主要是NaCl-H2O型,其次是CO2型.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温度为100℃~352℃;盐度(ω(NaCl))=0.88%~8.55%,密度为0.356~0.997g/cm3,估算成矿压力为48.83~71.29MPa,成矿深度为1.62~2.34km,属中深中温热液金矿床.成矿流体液相成分富含Na 、K 、Cl-、SO2-4及少量Mg2 和F-;气相成分以H2O为主,其次是CO2和少量的CH4、C2H6、N2及微量的H2S和Ar.依据成矿流体Na /K =1.32、Na /(Ca2 Mg2 )=100.61以及矿床与侵入体的关系进行判定,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初始混合岩浆水,并有变质水及大气降水叠加.  相似文献   

11.
夏锐  邓军  卿敏  王长明  李文良 《岩石学报》2013,29(4):1358-1376
青海大场金矿田位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晚古生代-中生代浊积盆地褶断带内,是川陕甘交接地区的一个超大型矿田.矿床受NW向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赋矿围岩为三叠系炭质砂板岩,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和辉锑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和方解石.金的赋存状态以微细粒金为主.大场金矿田矿石中流体包裹体主要为盐水溶液包裹体(W型)、少量的含CO2包裹体(C型)和富CO2包裹体(PC型)组成.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180~ 200℃)、低盐度(2%~ 5% NaCleqv)、成矿深度为7.9 ~ 12.3km的特征.气、液相成分测定显示气相成分以N2、CO2 O2、H2O为主;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Ca2+、Na+、Li+、K+为主,阴离子以富SO42-、Cl-、NO3-、F-为特点,成矿流体属Ca2++ Na++SO42-型,有机碳参与了流体成矿作用.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δD=-62%~-106%,δ18OH2O=3.1%~ 10.5%,说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建造水,也有岩浆流体的加入.根据大场金矿田成矿地质背景、流体特征及演化和成矿的构造背景和机制,本文首次提出大场金矿为类卡林型金矿,为研究该区金矿成矿作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夏勇 《矿产与地质》1992,(4):313-317
羊石坑汞矿是80年代后期勘探的大型汞矿床,矿床位于川黔汞矿带北部,矿体以细脉、网脉浸染状为主。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温度120~250℃,成矿流体盐度为10.6%(NaCl),流体沸腾发生在250℃左右,包裹体圈闭的最小压力为40×10~5Pa,成矿深度约为400m。结合成矿构造环境、构造演化、探讨了构造改造成矿机制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玉勒肯哈腊苏中型斑岩铜(钼)矿是新疆准噶尔北缘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上的一个重要矿床.主要赋存于闪长玢岩中,少量在北塔山组火山岩及似斑状石英二长岩中,矿化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和浸染状,围岩蚀变主要为钾化、硅化、绢云母化和青磐岩化.主成矿阶段石英中包裹体类型为纯气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液体包裹体、含液体CO2的三相包裹体和含CO2两相包裹体五种.主成矿阶段成矿温度主要集中于140~340℃,流体盐度在3.06%~ 14.97%之间,密度集中于0.61~1.01 g/cm3.成矿流体的气体成分以H2O、CO2为主,其次为N2、CH4、C2H6;液相成分阳离子以Na+为主,其次为Ca2+、K+、Mg2+;阴离子以SO42-为主,其次为C1-和F-.单个石英包裹体拉曼谱测试表明,主成矿阶段石英中包裹体具有明显的CO2谱峰,此外j丕有H2O(-OH)峰,部分具有CH4峰和N2峰.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H2O-NaCl-CO2-CH4(N2)体系.主成矿阶段的流体具有深源特征,成矿作用与斑岩有关,发生在浅成氧化环境.碳酸盐阶段方解石中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液体包裹体,少量气体包裹体.碳酸盐阶段具中低温(161~298℃)、低盐度(4.65% ~7.17%)和低密度(o.78 ~0.95g/cm3)的特征,反映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4.
甘肃塔儿石英脉型钨矿流体及氢、氧、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塔儿沟钨矿床位予北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的西南边缘,产出于距野牛滩岩体300~500 m的外接触带中,主要由夕卡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类矿体组成。石英脉型矿体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其为中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以NaCl- H2O低盐度体系为主,氢氧同位素研究说明成矿热液为岩浆水+大气降水的混合体;硫同位素研究反映了部分地层物质可能加入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5.
延边地区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金成矿系列的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δ(18O)=-10×10-3~+5×10-3,δ(D)=-120×10-3~-40×10-3。小西南岔金(铜)矿床早期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成矿晚期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为典型的斑岩型金铜矿床;刺猬沟、五凤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水岩作用比值W/R=0.2~2,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闹枝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之间的过渡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原生晕垂向分带理论为指导,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棉花坑铀矿床9号脉垂向上原生晕特征进行研究,查明成矿及伴生元素组合特征,建立元素垂向分带序列。结果表明,U、W、HREE、Pb为棉花坑铀矿床主要成矿元素,矿头晕以Cu、Zn、Ni为主,矿尾晕以Sr、Ba、Bi为主。通过对棉花坑铀矿床原生晕特征的综合分析,指出了该矿床-480m以下仍具有很大找矿潜力,并总结了热液型铀矿深部成矿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17.
王蕾 《铀矿地质》2011,(6):331-336,369
矿物包裹体在形成过程中保存了所在地质环境及不同阶段的物理化学条件信息,并且其形成后没有外来物质的加入和自身物质的带出,因此对流体包裹体进行分析是研究成矿地质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相山铀矿田邹家山、沙洲矿床为例,采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法计算矿床的成矿深度和剥蚀厚度。结果表明,邹家山矿床成矿深度320~1640m,剥蚀厚度320~416m;沙洲矿床成矿深度38~1425m,剥蚀厚度190~240m,大体上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Haas(1976)图解法在沙洲矿床成矿深度研究中比较接近合理,邵洁涟等(1986)的经验公式法在邹家山矿床成矿深度研究中最为合理,Bischoff et al.(1991)T-ρ相图法误差均较大。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大兴安岭地区是古生代古亚洲成矿域与中生代滨太平洋成矿域相互叠置的重要成矿区带,具有潜在的找矿前景.本文根据该地区的这一特殊的成矿地质环境,对矿床(点)分布、矿床类型、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各成矿区带的成矿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进行了找矿前景分析,提出了以找大矿、富矿和找隐伏矿、半隐伏矿为主的找矿思路,并指出了本区找矿重点和找矿方向,提出了矿产工作的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19.
笔者利用显微测温、成分及氢氧同位素测试对大西沟金矿流体包裹体参数以及成矿流体性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结果显示,大西沟金矿与矿化关系密切的石英中,包裹体可以分为气体包裹体、气液包裹体、液体包裹体3种类型,其中气液包裹体、液体包裹体最为常见.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175℃~275℃,盐度为2%~7%,流体密度为0.804~0.959g/cm3,成矿深度为1.01~2.24 km.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O2;包裹体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Na+为主,Ca2+、K+次之,阴离子以SO42-、Cl-为主,仅含微量的F-.石英中δO水值是2.1%~5.8‰,δD值为-87‰~-103.67‰.反映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通过气体逸度的计算,大西沟金矿成矿流体中金主要以[Au(HS)2]-络合物的形式迁移,混合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是导致金沉淀与富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焦家金矿成矿流体的时空演化特性,在焦家金矿①号和③号矿体纵深450 m的剖面上采集矿化样品,对不同阶段、不同深度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以及成矿流体特征垂向对比研究.结果 显示,成矿早阶段石英主要捕获H2O-CO2型包裹体,其完全均一温度为271~359℃,盐度为6.0%~ 10.0% NaCleqv,XCO2为0.1~0.15.主成矿阶段石英中捕获大量H2O-CO2型、H2O型和CO2型包裹体,它们的完全均一温度为198~315℃,盐度为6.5%~8.5% NaCleqv.成矿晚阶段石英中只发育H2O单相和气液两相包裹体,其完全均一温度为102~ 188℃,盐度为0.2%~3.8% NaCleqv.研究显示,焦家金矿成矿流体与其他胶东金矿成矿流体特征与演化过程一致,且在纵深450 m剖面上保持不变.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发现,胶东金矿具有统一的流体来源,但成矿物质显示出更为复杂的来源,应有源于沉积地层的物质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