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辽东地区高家峪组地层中,由于地层岩性中的含墨性,形成的高极化率异常值(低电阻率异常值)往往高于(低于)矿致异常值,严重影响了物探方法找矿效果,有的地区甚至无法开展物探找矿工作.本文以钓鱼台金银矿找矿为例,通过对矿区的地层岩性结构、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容矿地质构造的分析,进行岩矿石电性测定,采用激电中梯和音频大地电磁组合方法进行综合探测,建立起含墨地层岩性的异常响应模型,并对矿致异常进行正确的识别和划分,经钻探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碳同位素值的波动变化与沉积环境、海平面升降及地层界面突变等地质事件相对应为理论依据,开展碳同位素地层研究,建立了各组值域划分标准,解决碳酸盐岩地层缺乏标准生物化石情况下,地层归属难确定的问题。指出奥陶系自下而上碳同位素曲线呈现稳定-上升-正漂移的过程。其中,下统蓬莱坝组—鹰山组δ~(13)C值范围为(-4.2~-0.2)×10~(-3),始终为负值;中统一间房组δ~(13)C值范围为(-0.4~0.6)×10~(-3),以分布在零值附近为特征;上统恰尔巴克组—良里塔格组δ~(13)C值范围(0.7~3.1)×10~(-3),均为正值。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巴楚典型露头剖面与麦盖提斜坡井下奥陶系碳同位素地层与岩石地层对比研究,提出麦盖提斜坡中部及东部断洼区发育上奥陶统,除东部断裂带外,普遍残存下奥陶统顶部泥晶灰岩段。  相似文献   

3.
在兴安金石金矿外围 4号分散流异常区 ,通过地电化学提取金测量法 ,查明测区存在 5个走向规模小于 5 0 m的金异常区 ,W( Au) 最大值为 72 .4× 10 - 9,高出背景值十几倍 ,并藉综合土壤吸附汞测量 ,高精度磁测和激发极化法等多种物化探方法来确定这些异常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 ,提出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在金的地电提取高异常区、高汞量异常区、高磁性异常区、低视电阻率异常区和中等视极化率异常区的“三高一低一中”的找矿模式。确定测区的北北东角 (右下角 )一带具备有利的金矿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4.
物探综合方法在吉林省安口镇金矿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着重论述了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吉林省安口镇金矿勘查过程中,从己知区物探方法有效性的确定,到在未知区物探综合异常(视极化率ηs异常,视电阻率ps异常,磁测△Z异常、土壤Au测量异常)解释的应用效果。并用典型矿段的物化采异常特征,建立了地球物理方法在该区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福建李坊大型重晶石矿床围岩中发育层状硅质岩,为了研究硅质岩的成因,本文对14件硅质岩样品进行了硅、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δ(~(30)Si)分布范围为-0.3×10~(-3)~+0.1×10~(-3),平均值为-0.1×10~(-3);δ(~(18)O)分布范围为10.6×10-3~18.9×10-3,平均值为14.7×10~(-3)。基于该层状硅质岩的δ(~(30)Si)和δ(~(18)O)分布范围特征,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认识,该硅质岩应为原生沉积成因,二氧化硅来源于热水沉积;根据燧石-海水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估算石英的形成温度为100.2℃—198.7℃,平均值为146.0℃,即该硅质岩形成于热水沉积,暗示李坊重晶石矿床形成于热水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罗平富乐铅锌矿区地层及矿石进行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梁山组样品 ΣREE值25.91×10-6~108.40×10-6,δEu值0.35~0.73,δCe值0.64~1.35.具Eu负异常和Ce弱正异常;阳新组碳酸盐岩样品 ΣREE值0.82×10-6~6.75×10-6,δEu值0.15~0.97,δCe值0.22~0.62,具Eu负异常和Ce负异常;玄武岩样品 ΣREE值204.17×10-6~290.57×10-6,δEu值变化范围0.91~0.97,δCe值1.02~1.03,Eu异常和Ce异常不明显.峨眉山玄武岩、阳新组、梁山组岩石与矿石REE配分模式比较区别明显,暗示成矿物质并非这些地层提供另有其它来源;梁山组及含矿地层阳新组样品为轻稀土富集型,并具有Eu负异常,暗示地层可能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7.
西昆仑阿巴列克地区地层样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巴列克地区位于西昆仑铅、锌、铜等多金属矿带的中部,该区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为阐述成矿物质来源,本文系统测定了该区霍什拉甫组8条地层剖面82件样品的稀土元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其∑REE、∑LREE、∑HREE、Y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52~220.70)×10-6(、5.82~198.46)×10-6、(1.49~32.74)×10-6和(4.77~91.30)×10-6;绝大多数样品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均为典型的LREE富集型(∑LREE/∑HREE平均值6.57),轻重稀土分馏显著[(La/Yb)N平均值8.20],并具弱负Eu异常(δEu平均值0.77),Ce异常不明显(δCe平均值0.88)。对比研究发现,阿巴列克地区地层样品与西昆仑多金属矿带内其它四个代表性矿床(铁克里克、塔木、卡兰古、托库孜阿特)的岩石、矿石样品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较一致,表明该矿带众多矿床的成矿物质与围岩二者间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8.
蓬勃山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北西部,处于北山成矿带东段。石炭系绿条山组与白山组为主要赋矿地层,金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石英脉产出受断裂构造控制。工作组对蓬勃山地区1、2号测区展开激电中梯测量工作,发现数条规模较大的高阻异常带,暗示着其下隐伏石英脉,视电阻率在600~1 200Ω·m为识别隐伏石英脉的物探标志。多数高阻异常带并不具有明显的视极化率异常,因此其异常表现为无矿或弱矿化石英脉,但在1号测区的Ⅰ号高阻带出现较高的视极化率异常,具有高阻高极化异常特征,推测该隐伏石英脉可能含有较多的金属硫化物,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北祁连山石居里一带塞浦路斯型铜矿床岩矿石物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通过对石居里一带岩矿石物性测量,可知块状矿石视极化率最高,视电阻率最小,为明显低阻高极化显示。碳质板岩、网脉状矿石、含矿碧玉岩视极化率次之,视极化率6%~9%,视电阻率较高。其余硅质岩、碧玉岩、细碧岩、凝灰质砂岩为高阻低极化,视极化率一般在1%~3%。由物性参数看出,该区实施激电测量,寻找铜硫化物矿产的物性前提是具备的。碧玉岩磁化率为最高,变化值在1030×4π×10-6SI~17515×4π×10-6SI,平均值达4521×4π×10-6SI,次为细碧岩、凝灰质砂岩,磁化率平均为1000×4π×10-6SI,~2000×4π×10-6SI左右,其余碳质板岩、硅质岩、次生石英岩、不纯碧玉岩、矿石均为弱磁性,在几十至几百之间变化。由于矿体与碧玉岩紧密相关,且高纯度的碧玉岩更是比其他岩性见矿率高,故对于以碧玉岩为标志,以磁性寻找碧玉岩以达到间接找矿,物性前提是具备的。  相似文献   

10.
在兴安金石金矿外围4号分散流异常区,通过地电化学提取金测量法,查明测区存在5个走向规模小于50m的金异常区,W(Au)最大值为72.4×10-9,高出背景值十几倍,并藉综合土壤吸附汞测量,高精度磁测和激发极化法等多种物化探方法来确定这些异常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提出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在金的地电提取高异常区、高汞量异常区、高磁性异常区、低视电阻率异常区和中等视极化率异常区的"三高一低一中"的找矿模式.确定测区的北北东角(右下角)一带具备有利的金矿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1.
达秧乡金、锑矿(化)点位于滇黔桂"金三角"的重要区域-册亨县,容矿地层为中三叠统边阳组第一段(T_2b~1)和许满组第四段b亚段(T_2xm~(4b)),赋矿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区内蚀变点、矿(化)点分布广泛,其中金地表最高品位达0. 51×10~(-6),且锑矿与化探异常套合较好。区内断层构造、褶皱构造发育,其中区域断层-板昌断层作为导矿构造,其旁侧次级断层为容矿构造。笔者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有望发现深部金、锑矿盲矿体,实现区域金、锑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区域地质特征为基础,对位于勉略锰成矿带东段的朱家河地区锰矿床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Mn异常呈不规则条带状沿南东向集中展布于上古生界金家河岩组绢云母石英片岩夹薄层状泥质灰岩中,长990~5 490 m,宽200~1 150 m,异常最大值52 601×10~(-6),平均值5 748×10~(-6)。高值异常区连续性好,强度高,峰值中心明显,且Mn与P、Cu元素有一定的共生组合与成生联系。通过异常查证已圈定出3条碳酸贫锰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绢云母石英片岩夹薄层灰岩中,控制长360~930 m,真厚0.82~1.63 m,锰品位10.39%~24.50%,含矿岩性为含锰石英片岩夹灰岩透镜。根据对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异常查证结果继而总结出了该区地球化学异常含矿性特征规律及找矿标志,以期为进一步扩大寻找优质锰矿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石墨矿具有低电阻高极化的特性,利用自然电位法与激电中梯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在口口尔图石墨矿区找矿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矿区具有自然电位负异常强度较高(Z1异常区最大异常值为-515.4mv,Z2异常区最大异常值为-207mv),视电阻率低的异常特征,自电异常与激电异常(J1~J2)重现性较好,"自电负异常、低阻高极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经探矿工程验证,在异常区内发现了3条石墨矿化带(Ⅰ~Ⅲ)、1条晶质石墨工业矿体(M3)、13条晶质石墨低品位矿体(M1~M2,M4~M14),含矿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片岩,其次为大理岩,圈定的两类异常与矿体具有很好的对应性,对寻找石墨矿起到了直接指导作用。同时,Ⅱ号石墨矿化带为区内成矿条件最好且规模最大,通过系统的工程控制,有望扩大现有矿体规模,提高矿石资源量级别,具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临江荒沟山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形成机制,笔者对矿区主成矿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中的铅锌矿石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包裹体均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属NaCl-H_2O体系,且成矿流体具有中温(209℃~276℃)、中盐度(1.98~16.34wt%)、低密度(0.79~0.96 g/cm~3)的特点;成矿压力约为16.8~33.0 MPa,成矿深度为1.68~3.30 km。氢氧同位素结果显示δ~(18)O_(H_2O)和δD值分别为3.3×10~(-3)~9.9×10~(-3),-115×10~(-3)~-74.8×10~(-3),结合碳氧同位素δ~(18)O-δ~(13)C图解说明成矿流体以幔源流体为主,可能有大气降水混入。硫同位素δ~(34)S值为2.6×10~(-3)~18.9×10~(-3),具有富集重硫的特点;铅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分别为15.43~15.57,15.25~15.33,34.88~35.07,说明成矿物质来源于珍珠门组地层,但不排除有深源物质混入。结合区域地质,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铅锌矿,形成于环太平洋体系向华北板块俯冲的构造背景下,形成时代为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15.
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和成矿阶段划分的基础上,选取三江成矿带北段查涌铜多金属矿床主成矿热液期的矿石样品,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氢氧同位素测试。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物中包裹体以富液相为主,均一温度为320~360℃,盐度w(NaCl,eq)=3%~5%,显示岩浆热液矿床的流体特征;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D=-110.0×10~(-3)~-95.5×10~(-3),平均-104.4×10~(-3),δ(~(18)O_(V-SMOW))=-2.2×10~(-3)~2.5×10~(-3),平均-0.6×10~(-3),表明其主成矿期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伴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  相似文献   

16.
湘西—黔东是我国重要的铅锌成矿区,具有类似的成矿地质背景。但是,贵州境内铅锌矿化的规模远不如湘西,何种原因导致这种差异性成矿尚不清楚。本文开展黔东卜口场、嗅脑和克麻铅锌矿床成矿期热液方解石稀土元素(REE)研究,并与区带上(花垣、牛角塘)和国内典型超大型铅锌矿床(会泽、金顶)进行对比,为认识成矿物质来源提供制约。卜口场、嗅脑和克麻矿床方解石具有一致的REE_(SN)配分模式,其ΣREE含量低(1.6×10~(-6)~22.5×10~(-6)),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有弱负Ce异常(δCe_(SN)=0.62~0.81)和正Gd和Y异常(δGd_(SN)=0.78~1.23;δY_(SN)=0.99~1.78),指示成矿流体中的REE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寒武系第二统清虚洞组碳酸盐岩。花垣和牛角塘矿床方解石ΣREE含量较高(平均为28×10~(-6)和24×10~(-6)),暗示富REE流体加入或者成矿流体与REE含量高的基底岩石发生过水岩反应。金顶和会泽矿床方解石ΣREE最高(平均为78×10~(-6)和73×10~(-6)),具有正Eu异常(δEu_(SN)平均值为1.11和1.55),指示成矿流体在地壳深部或基底经历过高温水岩作用。综合分析认为,黔东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赋矿的碳酸盐岩地层,而花垣、牛角塘、会泽和金顶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或与富REE的基底岩石发生过强烈水岩反应,这可能是超大型-大型铅锌矿床形成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涞源县木吉村铜(钼)多金属矿田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吉村铜(钼)矿田位于太行山脉中、北段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涞源哑铃状杂岩体连接处西侧上盘拆离带的次级断陷盆地中,主要由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铁铜矿和外围热液脉型铅锌矿构成,是河北省目前探明的唯一大型铜(钼)多金属矿田,找矿远景巨大。鉴于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在研究矿床成因和指导找矿中的重要作用,对木吉村矿田主要矿床矿石中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辉钼矿、磁铁矿、石英和石膏等单矿物进行了硫、铅、碳、氢、氧、硅、铼等同位素测定、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矿田中硫同位素主值域δ34S=-3.5‰~3.2‰,主平均值为0.3‰;铅同位素206 Pb/204 Pb=15.566 0~17.072 0,平均为16.547 0,207Pb/204Pb=15.031 0~15.523 0,平均为15.258 0,208 Pb/204 Pb=36.292 0~37.375 0,平均为36.721 0;碳同位素δ13 C为-2.94‰~-2.18‰,平均为-2.62‰;硅同位素δ30 SiNBS-28值域为-0.3‰~0.2‰,平均0.0‰;辉钼矿w(Re)为(23.65~266.50)×10-6,平均值为142.33×10-6;δ18 OH2O值为-10.64‰~7.70‰,极差为18.34‰,平均值为-1.47‰,较标准岩浆水值稍低,δD值为-148.4‰~-89.0‰,极差为59.4‰,平均值为-113.7‰,略低于岩浆岩δD值域。从而认为,木吉村矿田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球深部,成矿溶液以岩浆水为主,部分来自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8.
苏扣林  丁兴  郭宇  石晓龙 《中国地质》2021,48(1):161-172
广州市增城地质公园发育有大量的燕山期安山岩和流纹岩,由于缺少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这些火山岩的成因和所代表的大地构造意义一直未明确。文章对上述火山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全岩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安山岩具有安第斯型火山岩特点,显示Nb、Ta、Sr和Ti的亏损,Isr值介于0.70332~0.7144,平均值0.7092,岩石稀土总量较低(ΣREE=158.9×10^-6~215.0×10^-6),平均值186.8×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弱((La/Yb)N5.06~9.87),平均值7.01,Eu负异常不明显(δEu=0.80~1.38),平均值δEu=0.94。流纹岩具有高钾特点,有明显的Ba、Sr、P、Eu、Ti负异常和Pb、Yb正异常,其Isr值介于0.71393~0.73650,平均值0.72615,岩石稀土总量较低(ΣREE=93.4×10^-6~481.5×10^-6),平均值285.7×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弱((La/Yb)N=0.65~9.51),平均值4.35,Eu负异常很明显(δEu=0.01~0.03),平均值δEu=0.02,全岩Rb-Sr同位素年龄为(112±12)Ma。综合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增城地质公园安山质-流纹质火山岩均属壳幔混合成因,其中安山岩以幔源为主,而流纹岩则以壳源为主,分别形成于早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俯冲碰撞挤压的构造背景下。这对华南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的深入认识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门源县铜厂沟金矿床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为受构造蚀变破碎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属于高品位小型金矿床,资源面临枯竭。通过野外工作,在矿区西部新发现一条矿化蚀变带,通过3条剖面样品分析,矿化蚀变带有明显的地球化学显示,原生晕样品中金含量最高在(0.2~4.5)×10-6,次生晕土壤样品金含量最高为0.1×10-6,且银也有明显的异常显示。各种化学方法处理的数据均在3号矿化蚀变带表现出明显的转折点,说明3号矿化蚀变带是客观存在的地质体,并且有一定延伸。通过激电中梯物探方法进行异常查证,发现低阻、高极化异常带延伸通过处,正是3号矿化蚀变带位置,二者对应良好。地质、化探和物探三者对应良好,表明该区仍有一定找矿前景,下一步工作应重点针对3号矿化蚀变带进行勘探。  相似文献   

20.
那哥铜多金属矿床是江南古陆西南端黔东南地区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该矿床产于新元古界地层中,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与辉绿岩空间接触。利用ICP-MS,本文系统获得了该矿床矿石、赋矿围岩、外围花岗岩和隐伏花岗斑岩的REE组成,结果显示矿石具有变化的总稀土含量(∑REE=6.61×10-6~235×10-6)、轻稀土富集和负Eu异常(δEu=0.59~0.88)特征;赋矿围岩∑REE值范围较宽,介于74.2×10-6~286×10-6,并具有轻稀土富集和负Eu异常(δEu=0.79~0.88)特征;辉绿岩∑REE值介于78.1×10-6~90.9×10-6,较为稳定,为轻稀土富集和不明显的Eu异常特征(δEu介于0.98~1.01);花岗岩总稀土含量稳定(∑REE=132×10-6~193×10-6),具有轻稀土富集和明显的Eu负异常特征(δEu介于0.55~0.79);新发现隐伏花岗斑岩∑REE=74.9×10-6~120×10-6,具有轻稀土明显富集和显著的Eu负异常(δEu=0.44~0.56)。对比研究认为,那哥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中的REE主要继承围岩,表明部分成矿物质由赋矿地层岩石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