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麒麟菜高活性膳食纤维的提取与功能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设计法 ,研究了麒麟菜高活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条件 ,筛选出麒麟菜碱处理和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 ,提取出麒麟菜高活性膳食纤维 ,并进行人体的功能性试验。结果表明 ,麒麟菜高活性膳食纤维的产率达 32 .4 1% ,颜色较白 ,膳食纤维干基含量 w达 82 .57% ,钙含量 w2 .13% ,磷含量w0 .0 13% ,膨胀力为 2 4 .5m L / g,持水力为 14 50 % ;麒麟菜膳食纤维的功能性优于小麦麸皮膳食纤维 ,对人体便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设计法 ,研究了江蓠高活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条件 ,筛选出江蓠碱处理和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 ,提取出江蓠高活性膳食纤维。结果表明 ,江蓠高活性膳食纤维的产率达 2 8.3% ,颜色较白 ,膳食纤维干基质量分数达 92 .83% ,钙质量分数 1.0 8% ,磷质量分数 0 .0 6 8% ,膨胀力为 9.0 m L / g,持水力为 82 5% ,质量和功能性指标远远超过西方国家麸皮膳食纤维的标准 (膳食纤维干基质量分数 4 7%、膨胀力 4 m L/ g、持水力 4 0 0 % )  相似文献   

3.
麒麟菜高活性膳食纤维的提高取与功能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麒麟菜高活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条件,筛选出麒麟菜碱处理和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出麒麟菜高活性膳食纤维,并进行人体的功能性试验,结果表明,麒麒菜高活性膳食纤维的产率达32.41%,颜色较白,膳食纤维干基含量w达82.57%,钙含量w2.13%,磷含量w0.013%,膨胀力为24.5mL/g,持水力为1450%;麒麟菜膳食纤维的功能性小麦麸皮膳食纤维,对人体便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马尾藻高活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条件,筛选出马尾藻碱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与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将提取到的两种膳食纤维组分重新组合。结果表明,马尾藻高活性膳食纤维的总产率达27.9%,颜色较白,总膳食纤维干基含量达81.08%,钙含量6.82%,磷含量0.23%,膨胀力为22mL/g,持水力为1250%,质量和功能性指标远远超过西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用正交设计法提取马尾藻高活性膳食纤维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马尾藻高活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条件,筛选出马尾藻碱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与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将提取到的两种膳食纤维组分重新组合。结果表明,马尾藻高活性膳食纤维的总产率达27.9%,颜色较白,总膳食纤维干基含量达81.08%,钙含量6.82%,磷含量0.23%,膨胀力为22mL/g,持水力为1250%,质量和功能性指标远远超过西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交设计法提取江蓠高活性膳食纤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江蓠高活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条件,筛选出江蓠碱处理和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出江蓠高活性膳食纤维。结果表明,江蓠高活性膳食纤维的产率达28.3%,颜色较白,膳食纤维干基质量分数达92.83%,钙质量分数1.08%,磷质量分数0.068%膨胀力为9.0mL/g,持水力为825%,质量和功能性指标远远超过西方国家麸皮善食纤维的标准(膳食纤维干基质量分数47%、膨胀力4mL/g、持  相似文献   

7.
南海3种可食绿藻化学成分及其营养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海3种可食绿藻条浒苔(Enterom orpha clathrata)、石莼(Ulva lactucaL.)和总状蕨藻(Caulerpa racem o-sa)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多糖、蛋白质和粗纤维是构成藻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占藻体的92%以上,其中膳食纤维占64.22%~70.80%;蛋白质占14.15%~18.91%,平均为16.16%,且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占总氨基酸的42.37%~48.37%,氨基酸评分在73分以上,第一限制氨基酸随藻种而变化;脂肪含量在0.51%~0.81%之间,均低于1%,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高,其含量分别为其总量的56.10%~63.20%和37.71%~39.39%;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尤其是Fe、Zn、I等矿质元素和维生素C含量高。3种可食绿藻是高膳食纤维,高蛋白,低脂肪,低热能,且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天然理想保健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8.
对南海3种可食绿藻条浒苔(Erueromorpha clathrata)、石莼(Ulva lactuca L.)和总状蕨藻(Caulerpa racemoso)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多糖、蛋白质和粗纤维是构成藻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占藻体的92%以上,其中膳食纤维占64.22%-70.80%;蛋白质占14.15%-18.91%,平均为16.16%。且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占总氨基酸的42.37%-48.37%,氨基酸评分在73分以上,第一限制氨基酸随藻种而变化;脂肪含量在0.51%-0.81%之间,均低于1%,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高,其含量分别为其总量的56.10%。63.20%和37.71%-39.39%;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尤其是Fe、Zn、I等矿质元素和维生素C含量高。3种可食绿藻是高膳食纤维,高蛋白,低脂肪,低热能,且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天然理想保健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9.
可降解纤维可以强制人工裂缝发生转向,促进复杂缝网的形成,目前还不清楚纤维强制裂缝转向规律。通过纤维滤失暂堵能力实验,评价纤维转向剂对人工裂缝的暂堵转向作用,分析纤维转向剂对不同裂缝宽度、不同流速时裂缝暂堵规律,确定形成暂堵的临界纤维质量分数。根据降解性能评价实验,纤维在少量水存在的情况下降解率能够达到85%以上,并在暂堵后依靠储层温度恢复而实现自动降解;根据真三轴压裂物模实验,验证纤维转向剂在裂缝存在条件下形成暂堵强制裂缝转向的可靠性,得出裂缝发生转向的水平主应力差上限为7.5 MPa,两次压裂产生裂缝间夹角与水平主应力差呈负相关关系。85口井次的现场纤维转向酸压工艺试验表明,转向压力最高达到40.0 MPa,增产效果明显。该研究结果对理解纤维暂堵裂缝转向机理与指导现场压裂施工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ZnO/Ag复合粒子(ZA)对基于羟乙基壳聚糖(HCS)的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效果,并通过静电纺Pickering乳液工艺优化制备包埋有茶树精油(TTO)的纳米纤维。【方法】以合成的ZA为稳定剂,研究ZA和TTO用量对HCS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电压、聚乙烯醇(PVA)用量和接收距离为考察指标,优化纳米纤维加工工艺;以水蒸气透过法和滤纸片法研究所得纳米纤维的透气性能和抗菌活性。【结果】采用质量分数1.5%的ZA和体积分数60%的TTO,可获得最稳定的HCS乳液。最优的成丝条件为电压22kV、接收距离15cm、PVA质量分数10%,此条件下所得纤维的直径约为0.60μm,其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菌的抑菌宽度分别为(16.97±0.09)和(15.97±0.11)mm,所得纤维膜的水蒸气透过率为0.21 g/(cm2·d)。【结论】通过ZA的稳定作用,可获得包埋TTO的HCS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11.
崤山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由 15%的绿岩带 (变质表壳岩系 )和 85%的花岗质片麻岩系(变质侵入岩 )组成。呈包体产出的绿岩系分为以变火山岩为主的兰树沟岩组和以变沉积岩为主的杨寺沟岩组。花岗质片麻岩包括早期富钠的TTG质花岗岩和稍后的富钾花岗岩。晚期则有代表大陆地壳裂解的基性岩墙群侵入。文中介绍了各岩石单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花岗—绿岩带的变形和变质特征 ,探讨了研究区太古宙的大陆地壳演化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a)幼鱼的摄食特性。结果表明:在幼鱼阶段,云斑尖塘鳢的摄食方式为主动掠食;个体全长10mm的日摄食量约为体重的11.66%,40mm的日摄食量约为体重的51.04%,69mm的日摄食量约为体重的55.30%;日摄食量与幼鱼全长呈正相关关系:A=11.3577+0.7664L(r=0.876);云斑尖塘鳢幼鱼的适口饵料鱼全长为其全长的25%~50%,幼鱼摄食15~17h后可完全消化饵料鱼;云斑尖塘鳢幼鱼昼夜摄食节律明显,一昼夜出现一个摄食高峰,高峰时段为19:00-01:00。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相当正压层”的方法,分析计算了那曲、拉萨站的探空资料,求得其“相当正压层”高度约为270hpa。又以此方法分析计算了我国平原地区一些代表站的“相当正压层”高度。结果发现,其高度不是500hpa,而是在400~300hpa之间,平均约在356hpa左右。这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计了一个简便的Fry应变测量法的计算机制图求解程序,将实测的标志体中心点化为坐标值输入机内,便可得到一张完整的Fry图解。本文还就Fry图解的正确解释和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统计了1970~1989年20年西南低涡生成的资料,得到了西南低涡生成的月际和年际分布的其本事实。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成低涡的500hPa环流背景和九龙涡生成的地理环境,试图揭示西南涡生成的机理,最后,文章利用非热成风适应原理,对低涡生成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陈庄隧道工程勘察为例,讨论了运用综合工程物探方法进行隧道勘测的可行性,阐述了查明风化层分层、断层、地下水分布等的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并对各种物探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单独解释和综合解释,从而避免了单一物探方法的多解性,提高了解释结果的可靠性,经钻孔资料验证,效果良好。另外,对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断层、塌陷等情况也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锡铁山铅锌矿床深部生产勘探发现,3062米中段以下矿体比地质勘探时控制的形态复杂,普遍向北东位移。在无矿段和深部发现品位较富的盲矿体,使矿石储量增加73.73%,铅锌品位分别提高60.9%和7.49%。依矿体与大理岩之关系,矿体分为四种类型,赋存于大理岩中的矿体为主矿体。矿床具分带性,为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变质改造叠加型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8.
本设计采用混合罚函数法对10级活塞加工机床主轴箱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目标为展开图上总的中心距为最小。在IBM-PC机上运算10分钟得最优解,最优解值比常规设计值小17%。本文对机床主轴箱的优化方向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鄂西北南化塘地区中元古界武当山岩群由三个岩段组成,其原岩分别以火山角砾岩、岩屑凝灰岩及晶屑凝灰岩为主。它们的空间展布与上覆上元古界耀岭河岩群高角度相交,三岩段所显示出早期褶皱也只限于武当山岩群内部,与上覆岩群的构造轮廓极不谐调,耀岭河岩群没有经历过这一期变形。因此,武当山岩群与耀岭河岩群之间最初存在着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该区域不整合面的厘定和早晋宁运动的确认将改变以往关于扬子地块北缘构造层的划分及构造演化历史的认识,对研究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粘性土的透水性首先取决于孔隙的大小,其次是孔隙的多少。本文在对洛川塬黄土地层进行水银测孔试验和渗透试验的基础上,用曲线图分析法及逐步回归分析法对自变量进行筛选,找出了黄土地层透水的最小孔径大于5μm,并以此推算出黄土地层中结合水的厚度约是水分子直径的9000倍。文中还建立了描述渗透系数与透水孔隙孔容关系的随机数学模型,开辟了一条通过水银测孔取得粘性土渗透系数值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