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景丹  倪卫冲 《铀矿地质》2012,28(3):152-156
介绍了GR320γ能谱仪人工核素面源刻度原理和方法、刻度实验过程以及对刻度结果的应用。通过人工核素小面源模拟大面源的刻度,得到人工核素137 Cs和60 Co面源的效率因子,使GR320γ能谱仪在进行环境放射性γ辐射水平调查中能够定量给出人工核素137 Cs和60 Co的面活度。对新疆某地航测异常的地面验证测量结果表明,该航测异常地表确实存在人工核素137 Cs,且GR320γ能谱仪测量的面活度结果与该异常就地HPGe谱仪的测量结果基本相符。此法可推广到其它型号的便携式γ能谱仪的刻度,也可扩展到其它人工核素面源的刻度。  相似文献   

2.
航空γ能谱测量是全球地球化学填图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方法以遥测方式对放射性元素(天然产出的和人工的)进行地球化学填图,所获数据可用放射性元素丰度和核素剂量率来表示。由于该方法可跨越任何陆面,其90%的响应来自地球25cm深度的范围(称为A25层),因此该方法可获得大范围的连贯性结果。在受控制的条件下,在数公里长的测试带上通过空中与上部地表层测量建立的关系对航测仪设备进行标定,就可在一定的范  相似文献   

3.
黄土盖层对地震波、电磁波等有很强的衰减作用,限制了地震反射波法、电磁波法等多种物探方法在黄土覆盖区的应用。针对黄土盖层厚度大、分层细的特点,采用主动源与被动源面波法联合勘探,使两种面波方法优势互补,达到准确探测黄土覆盖区地质分层的目的。研究区位于渭河盆地凤翔县郊,为典型的黄土覆盖区,黄土覆盖层厚度为80~120 m。通过对研究区主动源与被动源面波实测资料的处理,得到的二维横波速度剖面上的主要地层分层位置与实际钻孔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得到了研究区的三维地层结构。联合成像结果表明采用被动源与主动源面波联合勘探进行黄土覆盖区地层结构分层是可行且有效的,为黄土覆盖区地质填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4.
埋入源激发波场分析对岩土工程勘探非常重要。基于模态叠加法给出均匀半无限体中埋入球形膨胀点源激发波场位移表达式,由此研究瑞利波可激性及其传播特性,分析埋入源下瑞利波可激性机制,并通过有限元模拟验证分析方法有效性。结果显示:在均匀半无限体中瑞利波可激性受源埋深与波长比影响,比值越小,瑞利波可激程度越高;当比值大于1时,瑞利波不易激发。与自由状态下以平面波阵面传播的简正瑞利波相比,半无限体中埋入源激发瑞利波速度随传播距离变化,传播具有空间特性,距中心轴线越近,竖直向质点振动相速度越小,当距离大于一个波长时,激发瑞利波传播特性趋于简正瑞利波。  相似文献   

5.
流域面源集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矢量数据结构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和模拟模型集成开发流域面源污染管理系统.以上海市苏州河流域为例,通过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子流域等图层的叠加,将流域空间分割为一系列不规则的矢量多边形,并将这些矢量多边形作为非点源模拟的空间单元;利用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平台MapX、Surfer等,设计和开发了无缝集成的苏州河面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数据库组成,并初步建立了可运行的苏州河流域面源管理信息系统.在系统的支持下,可有效地实现流域面源污染负荷估算、面源污染指数评价、单位面源负荷的等值线绘制以及面源污染的总量控制等功能.所开发的系统,既是面源污染专业软件开发的有益尝试,同时也是流域数字化环境管理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收集、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土壤水蚀模型和流域泥沙输移比初步建立了泥石流坡面侵蚀物源量计算模型,同时列举了降雨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地形因子及植被覆盖因子等水蚀因子的标准算法和经验算法,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对泥石流坡面侵蚀物源量计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使用基于Si-PIN探测器和嵌入式计算机的便携式高能量分辨率X荧光(XRF)分析仪,对采自刚果(金)的铜钴矿样品进行测量。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分含量段建立目标元素的工作曲线,同时求出相应的基体效应校正模型,并编制到仪器内置X荧光分析应用软件中。实现仪器根据实测多道微分谱线中相关元素的特征X射线计数率,自动切换工作曲线与基体效应修正模型,快速输出Cu和Co的含量的测定结果。通过与化学分析结果比较,快速测定结果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在根据γ测井数据确定矿石中的铀含量时,必须考虑钍可能存在的影响。因此就产生了直接根据钻孔中的测量数据分别测定铀和钍的问题。此种分别测定的原理,建立在不同脉冲积分譜的基础上,即在記录能量在l兆电子伏以上的铀矿石和钍矿石的r辐射时,閃爍计数器中产生不同的脉冲积分譜;在分析粉末样品方面,Γ.P.戈利别克等最先对该测定原理作了阐述。计算证明,在高于1.5兆电子伏能量范围内,可见到“最佳区分”。图1列出了具有相同有效原子序数的铀矿石和钍矿石的积分譜。符合于起始录阈(总计数率)的计数率作为一个单位,其他記录阈的计数率以该单位的分量表示。能譜是借助于閃爍γ譜仪在具有“γ辐射饱和体积”的矿体模型上得到的。  相似文献   

9.
AMT近源干扰压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在野外采集的是包含了多种频率的时间序列数据,这些数据中常含有干扰信号。大量查看音频大地电磁法野外实测时间序列数据,发现测量数据受到严重的近源干扰,但干扰信号不是连续出现的。于是通过分析V5-2000大地电磁仪的原始数据格式,根据干扰信号的特征,提出一种自动筛选时间序列数据的方法。宁芜地区的实测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近源干扰。  相似文献   

10.
杨妍 《地球科学》2017,42(10):1842-1850
地震的不易预见性易导致突发性环境污染,目前的相关研究多侧重于地灾发生后的调研评价,对高概率地震灾害区域潜在重金属面源污染风险预评价的研究尚有限,而预风险评价能为制定有效措施以降低灾害污染程度提供重要参考信息.为初探地震所致突发性重金属面源污染的风险预评估方法,基于地震峰值加速度因素结合建筑破损因素、潜在重金属污染物负荷值以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例构建潜在重金属面源污染及人口暴露风险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11个子流域受到潜在重金属面源污染风险,其中六价铬涉及子流域最多.不考虑人口暴露时,六价铬引发风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域东北角、中部及中南部,其他9种重金属污染物的潜在面源污染区主要分布于四川中南部.考虑人口暴露因素时,则六价铬引发风险主要分布于子流域W1和W2的东南部,其他重金属污染物则集中于子流域W4的北部.以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例初探性地建立了基于地震峰值加速度因素的地震引发潜在重金属污染及人口暴露预风险模型.   相似文献   

11.
Smoothing and Change Point Detection for Gamma Ray Count Da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mma ray detectors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natural radioactivity of rocks. For a number of boreholes drilled at a site the gamma ray detector is lowered into each borehole and counts of gamma ray emissions at different depths are recorded as the instrument is gradually raised to ground level. The profile of gamma counts can be informative about the geology at each location. The raw count data are highly variable, and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use of adaptive smoothing techniques and change point models in order to identify changes in the geology based on the gamma logs. We formulate all our models for the data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lass of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 and describe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Bayesian inference and model selection for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 that improve on existing techniques. Application is made to gamma ray data from the Castelreagh Waste Management Centre which served as a hazardous waste disposal facility for the Sydney region between March 1974 and August 1998. Understanding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is site is important for further modelling the transport of pollutants beneath the waste disposal area.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地表水地源热泵在千岛湖库区的适用性,介绍了杭州普天别墅项目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实例,并与VRV空调系统+电热水器的全年运行费用相比较,得出该系统全年运行费用可节省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空气潜孔锤在水源钻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空气潜孔锤钻进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循环介质来洗孔、冷却钻头,将岩屑从孔底带出孔外的钻进方法。它具有钻井效率高、施工周期短和施工用水少等优点。通过两个不同情况钻孔的实际施工,介绍了施工背景、地层结构、配套设备及施工过程。从应用效果来看,该方法的钻效是传统泥浆钻进的3-4倍。根据水源井施工经验,总结出在干旱缺水和漏失层地区采用空气(泡沫)潜孔锤钻进的操作方法,并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实际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及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岩溶水源地勘探方法.即通过地面调查、物探、钻探、大流量单、群孔抽水试验以及地面物探等综合勘探评价手段,查清了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获取了该区域水资源计算的有关参数,为岩溶水源地水资评价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源热泵工程试验场两年监测数据,分析了地下换热区地温场分布特征以及地源热泵系统短期运行对地质环境的热影响效应。换热区地温场分布主要受气温、建筑冷热负荷、原始地温、岩土导热系数、与换热孔距离等因素影响。在吸排热比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对地质环境的热影响较小。选择合理的埋管间距,充分利用地源热泵的热回收功能,采用冷却塔—地埋管、地表水—地埋管等复合系统,有助于消除吸排热比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16.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新方法在济南市平阴县安城乡东凤凰村地裂缝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物探成果异常明显,推测了与地裂缝形成有关的隐伏断层产状,分析了地裂缝成因,据野外实地调查和访问,物探推测成果符合事实。该法在地质灾害调查等工程物探领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杨清 《中国煤田地质》2003,15(3):32-33,71
介绍了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和土壤源热泵)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根据各自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地源热泵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以工程实例具体说明了水源热泵节能、环保的成效,以及该类空调工程存在的问题与水文地质专业在该类工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自然伽马等常规测井系列长期仅能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3砂层组大规模发育的与烃源岩相关的高伽马砂岩解释为“油页岩等优质烃源岩”的问题,根据岩心观察及测录井资料、电子探针薄片和大量页岩油实际生产资料的分析,对长73砂层组内与烃源岩相关的高伽马砂岩的定义、成因以及其发育特征与长7油层组页岩油试油效果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73砂层组内与烃源岩相关的高伽马砂岩可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类型,高放射性的成因可能与深部热水作用有关,首次发现其发育特征与长7油层组页岩油试油效果关系密切。该项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页岩油的大规模高效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路景华 《铀矿地质》1990,6(3):163-169
本文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推荐:“在伽玛总量中利用放射含量单位—Ur表示测量结果”,在放射性测量准(一级)站地面饱和模型上进行了为期2年的伽玛总量测量及有关试验,解决各标准型的Ur定值、总量仪器标定方法及照射量率转换为Ur单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