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航地面气象观测手册中规定,当影响能见度变坏的天气现象有数种时,则有效能见度的演变记录在主要影响能见度和一种天气现象的后边.在实际工作中,洛阳机场同时出现的天气现象多为雾现象和降水现象,而大多数同志纪要栏记录时都将能见度的演变记在雾现象的后边,这不准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2.
天气现象共有 34种 ,除了极光、龙卷风等很少出现外 ,其它现象对于观测员来说 ,并不陌生。但这些现象在是否需要记开始与终止时间方面 ,有时会让观测员有一种“提笔忘字”的感觉 ,导致许多观测员在考试时失了分 ,在工作中出了错。为了清楚、准确地记住它们在时间上的记录规定 ,大家不妨记一下这个顺口溜 :记录开始与终止时间的天气现象共有 2 1种 ,降水 1 1种 ,极光和大风 ,3暴 1吹雪 ,龙卷雾雨凇 ;不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共有 1 2种 ,轻雾霜闪尘卷风 ,烟幕浮尘霾结冰 ,积雪扬沙和冰针 ;只记录开始时间的 1种 ,飑。天气现象记录时间口诀@王…  相似文献   

3.
天气现象共有34种,除了极光、龙卷风等很少出现外,其它现象对于观测员来说,并不陌生.但这些现象在是否需要记开始与终止时间方面,有时会让观测员有一种“提笔忘字”的感觉,导致许多观测员在考试时失了分,在工作中出了错.为了清楚、准确地记住它们在时间上的记录规定,大家不妨记一下这个顺口溜:记录开始与终止时间的天气现象共有21种,降水11种,极光和大风,3暴1吹雪,龙卷雾雨凇;不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共有12种,轻雾霜闪尘卷风,烟幕浮尘霾结冰,积雪扬沙和冰针;只记录开始时间的1种,飑.  相似文献   

4.
常晓利 《四川气象》2000,20(1):51-51
民航地面气象观测手册中规定 ,当影响能见度变坏的天气现象有数种时 ,则有效能见度的演变记录在主要影响能见度和一种天气现象的后边。在实际工作中 ,洛阳机场同时出现的天气现象多为雾现象和降水现象 ,而大多数同志纪要栏记录时都将能见度的演变记在雾现象的后边 ,这不准确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1 从降水强度进行判断1 1 当降水强度为中等及其以上时 ,因为中等以上降雨 (雪 )时 ,根据降水现象强度的判定标准 ,雨 (雪 )滴落如线 ,雨 (雪 )滴不易分辨的情况看 ,很明显中等以上降水影响了能见度的变化 ,那么应判定为中等以…  相似文献   

5.
覃章 《广西气象》2005,26(1):57-5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中有10种天气现象不需记起止时间。这10种天气现象中轻雾、烟雾、霾、积雪、闪电、尘卷风生成和消失有很具体的标准划分,但对于冰针、露、霜、结冰四种只有生成的划分标准,没有消失的划分标准。其中露和霜这两种天气现象转记比较难把握。为此,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中有10种天气现象不需记起止时间。这10种天气现象中轻雾、烟雾、霾、积雪、闪电、尘卷风生成和消失有很具体的标准划分,但对于冰针、露、霜、结冰四种只有生成的划分标准,没有消失的划分标准。其中露和霜这两种天气现象转记比较难把握。为此,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以下分析。  根据定义:露是水汽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霜融化成的水珠,不记露);霜则是水汽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或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上述两种天气现象,从定义分析,其生成条件分别是凝结、凝华,生成条…  相似文献   

7.
顺口溜     
我们在大练测报基本功的过程中,对需记和不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编成顺口溜便于记忆。需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三雨五雪粒霰雹雨、毛毛雨、阵雨、雪、雨夹雪、阵雪、阵性雨夹雪、米雪、冰粒、霰、冰雹、小冰雹  相似文献   

8.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气象工作的基础,测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等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笔者在台站业务检查及“百班”验收中发现,云的记录简单化、模式化、云天不符、天气现象漏记、电码与天气现象矛盾、仪器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等现象时有发生,已成为阻碍观测内在质量提高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且主要问回l.l提示性云Acflo、Accast、Sccast几乎绝迹。1.2对云的观测不连续,遇有降雨,不论雨量大小。持续时间长短,只记Asop,很少记Ns。1.3危险报中雾、毛毛雨、雪强度区分不清。1.尽地面3支温度表球部…  相似文献   

9.
测报时间概念混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欧艺 《广东气象》2008,30(3):53-54
通过学习和比较业务规范与指导文件,参考相关学术论文,并结合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经验,发现在测报业务上存在对“时段”和“时刻”两个概念混淆的情况,以至影响天气现象起止时间的记录和编报不统一。原因是部分测报工作者曲解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地面气象电码手册》的某些表述,使用“自创”的时间概念去指导天气现象出现时间的记录和编报。进而指出在时间的表示与解释、时间误差处理、探测自动化编程等方面厘清“时段”和“时刻”概念的必要性和方法,并提出了对测报业务及管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政 《气象》1991,17(12):1-1
气象观测是一记实性的工作。《规范》第五章天气现象篇的总概要中提到:“台站应观测记录视区内出现的§5.1所列的现象”。并在§5.2的第2条中强调“随时观测记录值班时间内所出现的全部天气现象”。这一系列规定十分明确,只要能观测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新规范开始实行,在第六章天气现象中增加了“高纬度地区出现的冰晶雾也记为雾,并加记冰针”。是否加记冰针不仅影响天气现象的记录,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天气现象的发报。额尔古纳市位于50°15′N,属于高纬度地区,但并不是冬季出现雾就应该加记冰针的。结合观测实际和气象学原理,应该按照温度的高低判断是否加记冰针。由于雾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按照雾质点的聚集态不同,可把雾分为水雾、混合雾、冰雾三类。观测结果显示,当温度高于-18°~-20℃,雾多半是由水滴组成;当温度低于-20℃时,大部分雾中含有冰晶,成为混合雾;在更低的温度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多年报表预审工作中发现 ,每到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时 ,结冰的记录就会不规律 ,甚至出现漏记或多记现象。笔者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作以下分析 ,供测报人员参考。1 概念不清《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结冰的定义为 :露天水面 (包括蒸发器 )冻结成冰。对此有人理解为 :只有水冻结成冰 ,才能记结冰 ;冰在溶化过程中 ,则不能记结冰。笔者认为此两种情况现象栏均应记结冰。2 与温度挂钩的模式化记录有这种概念的人认为 ,只要气温或地面温度在 0℃以下 ,就应记结冰 ,反之则不记。众所周知 ,水的冰点为 0℃ ,但很多时候温度在0℃以下时 ,水面…  相似文献   

13.
雷暴的观测和记录,《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已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按规定认真观测、正确记录好这一天气现象还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规范》中对雷暴观测、记录的要求:“应从整体出发判别其系统,记录其起止时间和开始、终止方向,切忌零乱记载。”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抓住cb云的形成和发展,以此来判别其雷暴的系统,正确记录闻雷的时间和方向。大家知道cb云是雷暴形成的必要条件,观测时,密切注意cb云的形成和发展,就可准确地观测,记录雷暴的起止时间和方向。在判别雷暴的  相似文献   

14.
结冰出现漏记或多记现象,有多种原因. 首先是概念不清.<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结冰的定义为:露天水面(包括蒸发器)冻结成冰.对此有人理解为:只有水冻结成冰,才能记结冰;冰在熔化过程中,则不能记结冰.笔者认为此两种情况现象栏均应记结冰.  相似文献   

15.
韦武康 《气象》1995,21(1):57-57
降水现象和自记降水量不一致的原因分析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我们有时会遇到,降水自记某时段有降水量(指≥0.1mm),而该时段没有降水现象时间记录;或者某时段有降水现象时间记录,且实测雨量≥0.1mm,而自记无降水量等等。这些情况,一般我们说降水现象和自...  相似文献   

16.
大雾时云的观测记录《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因雪暴。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无法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因吹雪、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和可见的三状。虽有吹雪、雾的...  相似文献   

17.
姜恒茂 《贵州气象》1999,23(2):30-30
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毛毛雨容易与较细小的雨相混淆,使得一些经验不足的同志犯难,当毛毛雨出现时,不知该记为毛毛雨或记为雨,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多为微量降水,有的同志既不记毛毛雨,又不记为雨,从而造成气象记录的严重失真。为了客观地记录天气现象,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观测经验,作一些总结,仅供参考和讨论。毛毛雨出现在气层稳定的天气条件下,主要障自层云和雾中。毛毛雨的特征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五章中已经作了全面的描述,笔者就不再重复了。现分白天和夜间两种情况来谈谈毛毛雨的判定方法。①白天:白天判断毛毛雨一是用…  相似文献   

18.
在对云南省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记录月报表审核中发现部份台站对A、J文件首部参数中降水要素的标识不清;自动观测项目中气压和相对湿度分钟数据异常时极值的处理及降水、风、地温、蒸发等要素自记读数异常时的处理不正确;人工观测项目中云状与天气现象的记录与配合、电线结冰观测、气候概况等记录上均存在不符合规范规定问题。该文将2014年以前遇到的以上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与业务技术规定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为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及审核人员在今后的业务工作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德令哈市国家基本气象站1973—2016年地面气象观测天气现象数据资料,采用统计法、气候倾向法等方法,从年代际、年际、季节和月际4个时间尺度来分析天气现象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4a来德令哈地区天气现象共出现11种,雨凇、雾凇、雾、轻雾、霾5种天气现象从未出现。各年代天气现象日数分布不均匀。雨、露和霜日数逐年呈增多趋势;雪、冰雹、沙尘暴、扬沙、浮尘、大风、积雪和结冰日数逐年呈减少趋势。逐月天气现象日数分布不均匀。春季以大风、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现象为主;夏季以雨、冰雹和露天气现象为主;冬季以雪、霜、积雪和结冰天气现象为主。通过对德令哈地区44a来天气现象日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本地区开展预报预测、为农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毛毛雨的定义是:“稠密,细小而十分均匀的液态降水,下降情况不易分辨,看上去似乎随空气微弱的运动飘浮在空中徐徐落下……”在容易混淆的天气现象的区别点综合表表一中又说明:降自“雾及层云”这就使地面气象观测员在记录毛毛雨的时侯要考虑降自何云,而当测站上空不为雾及St(层云),确实看到了毛毛雨时怎么办?当然作为地面气象观测员,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