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指标序列"方法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释用,确定出雷暴天气预报方程,并配合应用单站气象要素组成机场航站雷暴预报规则,作出机场雷暴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2.
王秀成  邢杉  赵志军  巩敏莹  李艳芳 《气象》2017,43(10):1232-1240
为了满足航空用户对于高效率高分辨率雷暴短期预报产品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流云特征温度的雷暴解释预报算法。该算法根据模式资料计算得到对流云云顶和云底温度、-20℃层和-10℃层高度等要素,利用相关判据直接得到格点雷暴预报产品。利用2012 2014年中国35个机场的雷暴观测资料和同期美国全球预报系统(Global Forecast System,GFS)模式预报资料对该算法进行了检验,风险评分和技巧评分均表明该算法在上述机场具有较高的雷暴预报水平和正技巧,时间精度可达±1.5 h。同时利用2014年中国5个机场人工发布的终端机场天气预报(Terminal Aerodrome Forecast,TAF)与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算法在较TAF至少提前8h发布的情况下,风险评分略低于TAF,探测概率达到或远高于TAF。该算法满足了目前航空用户对于高时间和高空间分辨率雷暴短期预报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鲜文龙 《四川气象》1998,18(1):19-22
利用极值剔除法来选取预报因子,得出了广汉机场盛夏(7-8月)雷暴大风的二级预报判别条件。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理机场5年天气观测资料和FNL 1.0X1.0数据,对大理机场雷暴特征及潜势预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理机场全年各月都有可能出现雷暴天气,雷暴天气主要出现在6~9月,每年7月和8月雷暴天气出现最为频繁;雷暴天气持续时间0~1小时的次数最多,持续时间1~2小时的雷暴也比较常见,持续时间4~6小时的次数较少,没有出现持续时间6小时以上的雷暴;雷暴可以出现在大理机场的任何方向,出现在东边的次数最多,出现在天顶的次数最少;雷暴初期平均在1月31日,雷暴终期平均在11月14日,雷暴的初期和终期年际差别较大。选取对流有效位能、500hPa相对湿度、0度层高度、近地表四层等压面的抬升指数和可降水量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大理机场雷暴预报方程,预报方程是显著的,有较好的雷暴潜势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5.
预报经验和观测事实表明,对发生在沈阳桃仙机场的暖锋雷暴而言,雷暴出现在暖锋的尾部即“暖锋尖”的比例较大。本文通过本机场历年暖锋尖雷暴的分析,探索暖锋尖雷暴形成的原因,找出暖锋尖雷暴的预报着眼点.从而提高了对本机场雷暴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伊宁机场天气资料及其组合的计算,寻找一些与产生雷暴关系较为密切的因子,利用统计预测中多因子综合相关法建立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7.
许彤  扈宝奎 《贵州气象》2006,30(5):9-11
通过对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统计分析,建立起空、漏报的天气形势模型,在做出桃仙机场是否出现降水现象的基础上,再利用当天天气图及实况资料,进行综合判断,最终做出机场的雷暴预报。  相似文献   

8.
1前言 雷暴预报在航空天气预报保障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雷暴天气形势的分析则是预报雷暴的重要基础,在探讨长春机场雷暴成因的进程中,根据1996年-2002年7年问6—8月观测资料,采用历史天气图,普查造成雷暴天气系统地面和高空气压场、温度场的配置特点,通过分析天气系统的移动演变,逐一追踪造成雷暴的天气系统,在分别确定共计138天造成雷暴天气系统类型基础上,将造成长春机场的雷暴天气系统概括为7种天气形势类型(详见表1)。  相似文献   

9.
数值预报产品在航空气象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旭光 《四川气象》2001,21(4):18-22
文章对WAFS及国内外利用WAFS格点资料和图形产品进行航空天气预报的方法和简要介绍;希望气象业务部门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国民航气象数据库资料制作更丰富的航空预报产品和提高雷暴,积冰,颠簸等对飞行有重要影响天气现象的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满足航空用户的各种需要,提高航空气象服务效益。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青云谱机场1990~2000年产生的雷暴天气与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找出相关气象因子;然后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因子进行筛选,建立青云谱机场夏季雷暴预报方程,并对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1.
黄红兵  陈霞 《气象科技》2000,28(3):31-35
根据能量天气学原理,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1995~1997年的资料者结合分析,建立了雷暴预报的Amk模式、总温度模式和经验预报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雷暴集成预报模式,并在计算上实现自动分析、处理和预报,经回报检验和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与机场相临的盂津站1989-2000年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洛阳机场产生雷暴的环境形势特征和雷暴的基本变化规律,并对预报方法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长春机场夏季有无雷暴的雷达回波最大高度、≥40dBz强核的高度、回波强度及回波移向移速4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识别有无雷暴的临近预报雷达回波指标,并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6年遂宁机场出现的雷暴天气对比《遂宁机场航空气候志》(1986~1995年)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并对其具体的预报做出经验总结,结果表明:2006年遂宁机场出现的雷暴具有较普遍的气候特征,也有一些不同以往的特点,年雷暴日数为近年来较多的一年,雷暴强度较弱,干雷暴较多。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61~2000年武威站雷暴天气实况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40年强雷暴天气发生的气候规律,并研究了河西走廊东部强雷暴天气发生的4种环流背景及4种主要天气条件,归纳总结出其短期预报着眼点,为雷暴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7.24雷暴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海  冉心 《四川气象》2001,21(4):33-38
通过对2001年7月24日双流机场的一次强雷暴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以及物理量场的分析,结合卫星云图分析,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便于预报员优化利用各种资料,作好雷暴的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01年7月24日双流机场的一次强雷暴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以及物理量场的分析,结合卫星云图分析,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便于预报员优化利用各种资料,作好雷暴的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双流国际机场2013—2018年的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interim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成都市气象局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双流机场雷暴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并利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双流机场雷暴天气预报因子,在此基础上基于二级逻辑回归法建立潜势预报模型(预报方程和消空方程),最后进行数据的回代检验。结果表明:对流有效位能、K指数、850 hPa比湿、850与500 hPa假相当位温差、回波顶高、1.5º仰角基本反射率、3.4º仰角基本反射率、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为雷暴天气的主要预报因子,据此建立的潜势预报模型对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指示性,且综合来看在夏季的预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雷暴预警预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暴作为极端天气事件中的一种,不仅常产生强降水、破坏性大风和冰雹等严重的天气灾害,而且还伴有雷电,造成雷击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可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对雷暴的预警预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也促使其理论、技术及应用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有关雷暴预警预报技术的一些研究结果和进展如雷暴的潜势预报、雷暴的临近预报、雷电活动的观测信息在雷暴天气预警中的指示作用及雷暴云的数值模拟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综述,总结了各方面研究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及主要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印江县春季(3~5月)雷暴的气候特点及环流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印江春季雷暴短期预报的着眼点及单站预报方法。同时,介绍了应用本方法在1997年4月1日“亚洲第一爆”的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