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沙菜属红藻门 Rhodophyta 红藻纲 Florideae 杉藻目 Gigartinales 沙菜科 Hypneaceae,为印度——西太平洋区亚热带性海藻。它是一种重要经济藻类,除可作浆料、涂料、和食用外,还可作制造琼胶原料,去年湛江第一食品厂利用海南岛和徐闻县产的沙菜已生产5吨琼胶,内销全国各地,作医药和食品工业之用,很受欢迎。今年该厂又计划生产15吨沙菜琼胶。因此在目前石花菜与江篱原料的缺乏情况下,利用沙菜作为制造琼胶原料,也是今后发展方向,因为我国沙菜资源极为丰富,从福建的厦门开始,一直到广东大陆沿岸、海南岛沿  相似文献   

2.
江蓠(Gracilaria)是一种经济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细基江篱(G.tenuistipitata)是优良的栽培品种。我们在1984年春节前后,用两个月的时间,在广东省湛江港进行了潮间带浮筏式栽培细基江篱试验。收获时藻体长达80厘米以上,获得了平均亩产191公斤的干品,达每公顷2.8吨以上的高产。这种栽培方法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3.
江蓠(Gratilaria)是一种经济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细基江篱(G.tenuistipitata)是优良的栽培品种。我们在1984年春节前后,用两个月的时间,在广东省湛江港进行了潮间带浮筏式栽培细基江篱试验。收获时藻体长达80厘米以上,获得了平均亩产191公斤的干品,达每公顷2.8吨以上的高产。这种栽培方法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4.
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C.F.Chang et B.M.Xia属红藻门(Rhodophycophyta)真红藻纲Florideophyceae)江蓠科(Gracilariaceae),它和江蓠属的其它种类都是提取琼胶的主要原料,为了适应工农医疗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今后必需大力发展江蓠栽培事业。  相似文献   

5.
江蓠属红藻门江蓠科,它是世界性的暖温带性海藻,我国沿海都有生长,南海种类繁多而蕴藏量也大,江蓠藻体含有大量的琼胶,干品含琼胶量一般达25%以上,是加工琼胶的好原料。琼胶产品有多方面的用途,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属于国际性大宗商品之一。一级琼胶产品目前售价40,000多元/吨,国际市场价1.3—1.5万美元/吨。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研究了次氯酸钠和高锰酸钾漂白剂对两种江篱和鸡毛藻制造琼胶质与量的影响。探索了漂白剂浓度,处理时间与琼胶质与量的关系,选出了较佳的漂白方法及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选定的漂白方法,既保证了产品的质与量,又用最少量的辅料,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人工栽培江蓠分为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在半咸淡水塘中地播栽培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种苗容易解决,栽培方法简单,产量较高,但琼胶含量低;另一种是在浅滩上用浮筏式夹苗栽培真江蓠、细基江蓠、龙须菜等,培养种苗较麻烦,且产量较低,成本也较高,但琼胶含量高,质量也较好。为取两者的优点,我们把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和细基江篱进行杂交,得出了杂交种。实验室培养结果表明,杂交种的琼胶含量介于两者之间,能在半咸淡水中正常生长。初步认为是一个适合于半咸淡水塘中栽培的优良品种,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8.
前言江蓠属红藻门江蓠科,它是世界性的暖温带性海藻,我国沿海都有生长,南海种类繁多而蕴藏量也大,江蓠藻体含有大量的琼胶,干品含琼胶量一般达25%以上,是加工琼胶的好原料[1]。琼胶产品有多方面的用途,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属于国际性大宗商品之一。一级琼胶产品目前售价40,000多元/吨,国际市场价1.3—1.5万美元/吨。据国际贸易的函电往来统计,1979年,全世界琼胶产量为6,500吨,其中日本占世界产量一半以上(3,500吨),但日本国内江蓠产量每年只有1,500—1,800吨,石花菜约4,000吨。因此,大部分原料依赖进口,每年要进口海藻原料约15,000吨,我国台湾省近年来江蓠产量增长较快,年产量达  相似文献   

9.
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C.F.Chang et B.M.Xia属红藻门(Rhodophycophyta)真红藻纲F1ori-deophyceae 江蓠科(Gracilariaceae),它和江蓠属的其它种类都是提取琼胶的主要原料,为了适应工农医疗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今后必需大力发展江蓠栽培事业。细基江蓠在湛江内湾分布广,产量也大,资源是很丰富的。1975年前我们暂名为龙须菜,1976年张峻甫及夏邦美则定名为新种——细基江蓠,现即改用此名。其主要特征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总糖是江蓠属(GraciLaria)主要的化学组分之一,其测定方法已见于文献的有“差减法”,即以100%减去江蓠中所含的脂肪蛋白质、粗纤维、灰分而求得。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分析,提出直接使用铁氰化钾滴定的测定法。一、方法的依据一般来说,江蓠中的总糖包括有红藻淀粉、纤维素,较大量的是,属半纤维素类的琼胶。测定总糖的化学方法都是以其能被各种试剂氧化为基础,这样测定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把其中的琼胶彻底水解使之具有还原性。又因为江蓠中含有色素,以及试样虽经充分捣碎成  相似文献   

11.
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2.4-二氯苯氧乙酸、β-吲哚乙酸、丰产素、α-奈乙酸、三十烷醇和秋水仙素处理了细基江篱3小时,然后在浮箋上进行人工栽培,井和未处理的藻体进行比较。结果比对照组有了不同程度的增产,由12.1%到83.6%的并找出了各种药物处理江篱的较佳浓度。为今后在江篱生产的应用上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用噴雾栽培细基江篱的新方法。试验表明:此法能有效地避开自然海区对细江篱的生物敌害,促进藻体生长,比自然海区可增产,而且藻体清洁干净,收获方便。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半咸淡水塘栽培细基江繁枝变种,已成为海水养殖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遇到最难处理的问題是故害藻类的緣藻类浒苔大量繁殖,严重地影响了江篱的生产。为了清除浒苔,文章作者在海南省海口市附近的水塘中进行了用百草枯清除浒苔的试验。结果证明在放干水的塘底直接用3‰-6‰的百草枯溶液噴撤在江篱和浒苔藻体上,一小时后,再放进海水,则浒苔全部死亡,而江篱仍然很茂盛地生长。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为改变我国华南沿海目前在半咸淡水塘中进行地播式裁培细基江篱繁枝变种单产低的状况而进行的不同水层夹苗栽培和施肥增产试验,证明了越靠近水面江篱藻体生长越快,越接近底部藻钵生长越差,提出如果在水塘中单纯裁培江篱则水塘深度应保持20~30厘米,如果水深超过1米以上,则应采用浮筏式夹苗栽培,并在水中混养鱼虾等。浸泡施肥试验证明,在短短的40天裁培过程施肥藻体比不施肥藻体增产23%,说明了施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海索面Nemalion helminthoides(Valley)Batt.Var.vermicular(sur.)Tseng属于红藻门(Rhodohyta)、红藻纲(Florideophyceae)、海索面目(Nemalionales)、海索面科(Nemalionaceae)、海索面属Nemalion。本种是亚热带性海藻,为我国北方常见种类,南方亦有生长,它是一种经济海藻,各大学的植物学课程亦常把它作为红藻类的代表种之一。曾呈奎和张峻甫等(1962)描述过产于青岛的本种形态构造;  相似文献   

16.
测定江篱(GraciLaria)含胶率历来有不同的方法,通过试验分析,我们认为以清水加压提胶为宜。用水量为原藻干品重的60~75倍,分3~4次进行,第一次的压力为1 kg/cm~2,时间1hr。以后各次应在0.5kg/cm~2以下,0.5hr。  相似文献   

17.
海索面Nemalion helminthoides(Valley)Batt. Var. vermicular(sur.)Tseng属于红藻门(Rhodohyta)、红藻纲(Florideophyceae)、海索面目(Nemalionales)、海索面科(Nemalionaceae)、海索面属Nemalion。本种是亚热带性海藻,为我国北方常见种类,南方亦有生长,它是一种经济海藻,各大学的植物学课程亦常把它作为红藻类的代表种之一。曾呈奎和张峻甫等(1962)描述过产于青岛的本种形态构造;张德瑞(1962)亦详细报导过其孢子萌发过程。本文作者研究了青岛和广东海丰产的本种形态构造及其生殖器官的系统发育。现将其生殖系统发育、及其生活史报导如下,供各大学植物学师生及水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1 我国藻胶工业的历史和藻胶原料的利用近年来我国藻胶业发展较快 ,主要产品为褐藻胶 (Algin)、琼胶 (Agar)和卡拉胶(Carrageenan)。褐藻胶工业在我国起步较晚。 2 0世纪 5 0年代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教授等开拓了海藻化学及海藻胶的研究 [1,2 ] 。在青岛建立了第一个用马尾藻提取褐藻胶的生产车间 ,开创了我国的褐藻胶工业。后来随着海带人工栽培业的发展 ,除把一部分海带作为食品外 ,更把相当部分用来制造褐藻胶。由于马尾藻的含胶量较低 ,在 1 982年开始停用。目前我国褐藻胶的年产量已达 1 0 0 0 0t以上 ,跃居世界第二位。琼胶…  相似文献   

19.
真菌(Fungi)、弧菌(Vibrio)、原虫(Protozoa)在对虾育苗阶段危害很大,直接影响到育苗的成败,常规防病方法是用昂贵的抗菌素药物,而本试验在育苗池不下任何药物,从生态学方法,试验池采用投放细基江篱繁枝变种(Gracilaria tenuistzbitata),旨在改善水体环境,减少对虾池之紧迫(Stress)因子的发生,达到生态平衡。创造不利于细菌(Bacteria)、原虫等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虾苗的生长发育,因此出苗率提高10.42%,每立方米水体多收入41.67元。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生态防治虾苗病是较为理想的措施,既节省成本又具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采用筏式吊养模式,分别研究水层与饵料两因子对九孔鲍幼鲍生长与存活的影响。养殖水层设置5个水深,分别为-1 m,-2 m,-3 m,-4 m,-5 m;3类饵料分别为海带、江篱菜、海带+江篱菜。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养殖60、120日龄时的九孔鲍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并对不同水平下的均数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水层因子对60日龄九孔鲍的壳长和壳宽及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值>0.05),对体质量影响显著(p值<0.05);对120日龄鲍苗的所有生长性状均有显著影响;饵料因子对60日龄和120日龄鲍苗的体质量、壳长、壳宽与存活率均有影响显著(p值>0.05)。综合水层和饵料的实验结果表明,在-2 m水层以江蓠菜+海带为饵料时,九孔鲍幼鲍的生长最好,主要生长性状均显著大于其他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