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孫健初 《地质论评》1940,5(3):243-248
金鑛分山金及沙金兩種,山金多生於石英脈內。此項石英胍剝蝕冲刷,金粒伴砂礫堆溝渠中,是爲沙金;故有山金之地均有沙金。西北山金尚少人注意,含金石英胍夾於志留紀、泥盆紀及二叠紀變質地層内(變質地層内之石英蹶,往往夾有黃  相似文献   

2.
差不多在五十年以前,人們就已經注意到含煤系中岩層是有規律的或者是呈旋廻交替等問题。所謂旋廻,簡單地说,就是煤層包含在岩層的總體中,岩層自下至上依一定次序成層:如砂岩、頁岩、煤、頁岩、砂岩。含煤系就是由上列交替岩層的總體組合而  相似文献   

3.
一、地質情况簡介 1.地層——貴州的地層分布是比較全面的,最老的有元古代的下江系变質岩,最新的有零星分布的第三紀紅色礫岩和泥砂岩,但分布最广而比較發育的地層是整个古生代和下部中生代。震旦纪地層底部常有冰碛層和其他碎屑岩,上部为矽質灰岩及白云質灰岩,与下江系呈不整合接触。寒武紀底部为石牌頁岩,  相似文献   

4.
徐瑞麟 《地质论评》1938,3(5):497-506
前言泥盆紀地層,在廣西境內,甚爲發育,舉凡大背斜層之外圍,莫不爲此層所分佈。全部地層,又因上下部岩質之差異,而成不同之地形。由堅緻砂岩所組成之下部地層,常高(?)成山  相似文献   

5.
李四光 《地质论评》1937,2(4):317-320
「地質論評」,第一卷第六期中載有熊秉信先生一文,論及北平西山清水澗頁岩層。由此頁岩中,熊先生曾採集化石甚夥,其中有孔蟲一類,已由熊先生初步鑑定,列舉種名。自研究中石炭紀地層者觀之,熊先生此次所獲之化石,極為重要,其重要之理  相似文献   

6.
矿床的地质环境重晶石矿床产于石炭二叠紀砂岩中。与重晶石有关的砂岩中夾有薄层黑色頁岩,其中产有植物化石高特木(Cordaltes Principalis)(?),因此可以認为含有矿体的砂岩可能是屬于二叠纪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中國志留紀地層,最初德人李希霍芬在秦嶺山之南麓,四川北部陕西西南部與甘肃南部,曾經一度研究。李氏復在南京附近之崙山奧陶紀石灰岩之上,發現筆石頁岩層。嗣後美人威理士調查揚子峽地質,統名巫山石灰岩以下徐家壩過渡層以上之頁岩砂岩系,曰新灘頁岩,彼等在新灘頁岩内並未採得化石,僅依其層  相似文献   

8.
劉基磐 《地质论评》1938,3(2):147-156
(甲)分佈 湖南煤鑛豐富,分佈甚廣,就地質時代而言,約可別為三種:(一)石炭紀。多為無煙煤,產侧水煤系中。岩石以石英砂岩為主,中夾砂質及炭質頁岩,內含煤層凡三。煤層之下,常見菱鐵鑛及黄鐵鑛結核,平铺成層,可資開採,湘中一帶所產之土鐵,均取於此。重要產地為湘鄉實慶新化安化等縣。(二)  相似文献   

9.
曾鼎乾 《地质论评》1940,5(5):415-422
導言昆明附近地層除下寨武紀頁岩、二叠紀火山岩流外,分佈最廣(?)厥爲石炭二叠紀之石灰岩。民國十二年朱庭祜調查昆明附近地質,曾分石灰岩爲西山層(上石炭紀或下二叠紀)、老煤山層(石炭紀)及明朗層(石炭紀下部)。二十八年土鸿楨  相似文献   

10.
馮景蘭 《地质论评》1939,4(Z1):173-184
月前接到中國地質學會食誌第十八卷第三四期,讀了楊锺健、卞美年、李悅言三君的「湖南之紅色岩層」,及陳國達君的「中國東南部紅色岩層之劃分」(259—324頁)二文,想起我民國十六年冬,在粤北丹霞、南雄、民國二十三年冬,在湖南潭市、湘潭、衡陽、宜章,舆民國二十七年春在廣東坪石,雲南祿豐、楚雄,及民國二十八年春在雲南路南旅行時,所得的一點印像和所發生的意見,茲特寫出,以供討論。  相似文献   

11.
在西北太古代古老岩層的上面,有很厚的變質岩層,都叫它南山系。南山系的岩層,最初是洛采(1898)在南山(祁連山)中看到的,主要是砂岩和片岩,所以叫它南山砂岩。後來謝家榮(1925)在西北调查時,看到其中並不祗有砂岩,而且還包含很多千枚岩、石英岩和石灰岩等,因此,他就改名之  相似文献   

12.
楊鍾健  卞美年 《地质论评》1939,4(Z1):165-172
雲南各地,間山盆地甚多,路南即爲其一。路南盆地中主要地層爲紅色岩系。此等紅色岩系,以前地質學者,多視爲二疊紀上部(戴普拉)(安寧系朱庭祜)。二十六年卞美年於赴邱北途中,在路南城北約五里之山坡,獲得雷(?)及古豬與龜鳘類化石若干,首次證明路南有第三紀初期地層之存在。因時局關係,此項地層與化石之研究,均未能即時問世。邇來地質調查  相似文献   

13.
一、矿床地質概述 (一) 地层: 矿区內最老的岩层为震旦紀白云岩和角頁岩。白云岩的出露宽度一般在300~1100公尺,岩层中常夹有燧石和白云質的条带及結核。角頁岩在矿区內出露常可1~2层以上,在矿区内常与花崗閃长岩体接触,也有夹于白云岩层中者。角頁岩多呈黑色、黑褐色、紫色块状結构及不明显的片状結构,主要矿物成分为黑云母、石英及少量长石、黃鉄矿、磁鉄矿和磷灰石等,在靠近接触带的边部,有时出现紅柱石。在北湾子、朝梁子一带角頁岩的厚度較大。  相似文献   

14.
沈永和 《地质学报》1951,(Z1):31-62,109,112
赤山位於南京的東南六十華里,屬江蘇句容縣,是赤山砂岩的命名地。該山高出海面二百五十餘公尺,底部為磚紅的赤山砂岩,不整合其上的是玄武岩流,高度在一百六十公尺左右。玄武岩流全部屬方山火山岩系的下玄武岩,為灰、深灰至紫灰的細密隱晶質岩石,通常呈氣孔狀至岩鋅狀,氣孔中間填着米黄色的玄武質玻璃,也偶見藍色的氧化鈷外皮。出露於西南坡的共有岩流十九層,總厚達七十餘公尺,出露於東南坡的共有岩流十五層中夾三層火山角礫岩,總厚達八十餘公尺,在山的東北坡有磚紅至紫紅的火山錐塊集岩出露,其中並有後期的小型侵入體及岩牆,後二者也為玄武質,隱晶,僅在山的南顶見有小型粗粒玄武岩侵入體。火山時代屬第三紀的中期至後期,與江寧的方山東西遙遙相對為南京東南的二姊妹火山。這兩處不僅時代相同,就是岩流性質,構造,鑛物組成,組織及其化學特性舆噴出程序也略可相互比擬。火山靜止後,經後來的剝蝕,現在所存的僅為原來火山的一部。  相似文献   

15.
平顶山煤田位于淮陽地盾北緣。煤田类型为地台边緣凹地型,地層系統基本上与華北各地相同,区內构造由兩向斜及一背斜所組成。总面積約330平方公里,含煤42層,震旦紀、寒武紀等古老地層在礦区南部,九里山、土牛山一带有其分布。煤系地層大部分为第四紀地层所掩盖,出露稀少。礦区北部有二迭紀平頂山砂岩及三迭紀石千峯統紅砂岩露出,構成高山,拔海400—500余公尺.地形陡峻、南沿山坡,切割溝谷甚多,具有泉水及季節性地表水流.  相似文献   

16.
青海循化隆務寺河(又名保安河)河口一帶之黑綠色及部分紫紅色變質的板岩砂岩系,孫健初在1938年調查時以为是三叠紀的地層,但他並沒有找到確切的證據來證明它。1952年張興仁等在調查此區的報告中則列为南山系。1954年著者等路過那裏時曾做一簡略的剖面其層序如下(見附圖一)。  相似文献   

17.
我們五月份在粤北找到一个中型以上的鉄矿,全部是黄鉄矿氧化的铁帽,有千余公尺长,平均数百公尺寬,十多公尺厚,按褐铁矿要求,一般为富矿,矿体位于两层砂岩中的頁岩灰岩夹层中,頂板砂岩已剝蝕,所以褐鉄矿呈原生和坡积状态露出地表;这一发現,不仅使我們获得一定的鉄矿儲量,而且对寻找原生黄鉄矿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春昱 《地质论评》1940,5(Z1):21-28
(一)侏羅紀白堊紀地層在四川之分佈及其普通性質在四川赤色盆地以内,白堊紀紅色岩層分佈甚廣,北起廣元、昭化,南至雲、貴邊界,東自奉節、雲陽,西抵大渡河岸。在此東北西南之斜長方形盆地内,除於數背斜層中,有較古  相似文献   

19.
周光煦 《地质论评》1940,5(Z1):57-60
石灰岩中含有小顆粒物,狀如魚卵,故名魚卵石Oolite。Gümbel氏以具有層理之薄層,作同心圆狀而包有一核心者,爲外層魚卵石(Extcolithes),内中含許多結晶小粒狀物質者,爲内層魚卵石(Entoolithes)。兩種常產生於一處。其詳細分類另有  相似文献   

20.
叠锥构造是沉積岩中極有兴趣的构造之一,在柴达木盆地的东北缘,曾先后在魚卡及赛冷朶秀(旺朶秀)發現过叠锥構造。賽冷朶秀所見叠錐構造系產于石炭紀地层中,当地石炭纪系海陸交互相的含煤系,主要岩性为石灰岩及砂、頁岩,並含煤层:叠锥构造即產于石炭纪地层的中下部,主要岩性为石灰岩及頁岩,在頁岩中也常夾有石灰岩的凸鏡体,凸鏡体大小不一,可由几公尺到几十公尺,/而叠錐構造即產于石灰岩凸鏡体中,叠锥大小不一,但發育尚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