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锡林郭勒盟15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9年的季、年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件倾向估计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近49年锡林郭勒盟的气温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近49年的气温变化特点是:气温明显上升,年和四季的平均气温均存在突变现象,气温从一个相对较冷的平均态转变到一个相对较暖的平均态.  相似文献   

2.
1951—2010年大连市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1—2010年大连市气温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1突变分析等方法对年和季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大连市年和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升温趋势有所减缓;大连市年平均气温的增温速率为0.33/10 a,明显高于近50 a中国平均增温速率0.22/10 a,更高于近50 a全球平均0.13/10 a的增温速率。大连市平均气温的升高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冬季;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幅度大于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升温幅度;年、季平均气温存在突变,突变始于1987—1990年前后,突变前后平均气温均值相差较大;年、季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大都存在突变,但秋季平均最高气温无突变。  相似文献   

3.
1960~2011年番禺气温的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番禺区1960~2011年逐月气温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法以及滑动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番禺区近52年气温变化的特征及突变特点进行分析,并估算了近10年来番禺的热岛强度。结果表明:近52年来,番禺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030 2℃/年,且冬、秋季增暖贡献较大。番禺年平均气温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各年代年平均气温都很接近,气温变化不明显;90年代以后,平均气温明显上升。M-K法及滑动t检验表明,番禺年平均气温在1994年发生了一次突变,1994年以前为偏冷阶段,1994年代以后气温开始明显上升,且1999年以后增暖趋势更加明显;从各季气温来看,各季气温都出现过突变,秋、冬季气温发生突变的时间要早于年平均气温,说明先是冬、秋季气温的突变导致了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番禺站1993~2002年的平均热岛强度为0.65℃;2003~2011年的平均热岛强度为0.91℃。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近代气温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64,自引:27,他引:37  
马晓波  李栋梁 《高原气象》2003,22(5):507-512
利用青藏高原84个气象站建站至2001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40年来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趋势,揭示了高原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和最高、最低气温普遍升高,最低气温上升速率是最高气温的1倍~3倍,气温日较差显著减小;青藏高原各区的气温突变多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地区早于北半球1988年的气温突变,平均气温和最高、最低气温的突变在各区都有发生,平均气温突变开始于柴达木盆地(1973年),最高、最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DTR)分别开始于高原东部、柴达木盆地和高原南部等地;不同季节的突变随时间地点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隰县1961年-2007年的气温资料,利用线性回归分析,结合年平均气温的五年滑动平均值变化趋势和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分析了隰县年、季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表明47年来隰县年平均气温有明显升高趋势;各季均以增温为主,春季增温尤其显著。通过Mann—Kendall突变分析对年平均气温进行突变检验,表明年平均气温于1985年发,毛突变,突变前后温差1.2℃,突变显著。  相似文献   

6.
1957~2000年沈阳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7~2000年沈阳地区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和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近44a来沈阳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总体特征及趋势,并利用极端气温和降水指数探讨了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4 a来沈阳地区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有较明显的突变特征,突变时间出现在1981~1982年;降水呈波动下降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端降水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淄博60a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岩  环海军 《山东气象》2014,34(4):28-31
利用1954—2013年淄博观测站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拟合、滑动t检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暖最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987年发生增温突变。降水量较气温变化复杂,没有明显突变点,总体呈减少趋势,季节变化差异大,表现为春季降水量明显增加,秋季减少。年平均气温主要存在30a 和8a 左右周期性变化,年降水量主要存在11a和3a左右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喀什市1961—2012年逐日最高、最低、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回归分析、R/S分析、Morlet小波分析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喀什市极端气温长期变化趋势、持续性、周期变化及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喀什市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率高于全球及全国水平且主要变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较全国同期增温时间滞后;极端高温、夏季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极端低温、霜冻日数呈减少趋势,经R/S分析,极端气温指数及年平均气温序列具有较好的连续性,未来喀什市气温保持升高,极端高温、夏季日数增加,极端低温、霜冻日数减少;喀什市极端气温指数在时间域上包含了多个尺度的周期变化,各类极端气温指数具有不同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近52a极端高温日数在1995年发生突变,夏季日数、极端低温、霜冻日数的突变均发生在2001年左右。  相似文献   

9.
1961—2006年内蒙古年平均气温突变分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利用内蒙古70个气象站1961—2006年年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近46年来内蒙古气温变化趋势。采用滑动t检验、Mann-Kendall和累积距平曲线3种检验方法对全区年平均气温进行检验分析,揭示了在50年时间尺度上,内蒙古气温存在明显的增暖突变的事实,突变点在1987年。并指出:气温突变后内蒙古气候显著变暖,与突变前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1954—2005年锦州气温变化及其受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54—2005年锦州累年逐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滑动平均方法分析了近半个世纪锦州季和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采用滑动t检验法分析了气温突变。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锦州气温变化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气温发生突变,其后气温持续偏高;同时根据锦州城郊农业试验站的资料,初步分析了城市热环境对气温的影响。分析表明,人为的城市热环境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锦州气温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采用EOF分析、气候突变分析、最大熵谱分析、倾向率等多种方法,对河南省1961-2005年的年平均气温进行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由南向北递减;第一主分量代表了河南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显示出全省气温变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1994年为气温变化的突变点,其后气温增温明显;时间序列具有4 a、5.5 a、2.4 a的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54—2005年锦州累年逐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滑动平均方法分析了近半个世纪锦州季和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采用滑动t检验法分析了气温突变。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锦州气温变化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气温发生突变,其后气温持续偏高;同时根据锦州城郊农业试验站的资料,初步分析了城市热环境对气温的影响。分析表明,人为的城市热环境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锦州气温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EOF分析、气候突变分析、最大熵谱分析、倾向率等多种方法,对河南省1961-2005年的年平均气温进行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由南向北递减;第一主分量代表了河南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显示出全省气温变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1994年为气温变化的突变点,其后气温增温明显;时间序列具有4 a、5.5 a、2.4 a的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14.
近50年阳泉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就近50年来(1955~2000)阳泉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02时平均气温、14时平均气温5个序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阳泉气温呈非连续的增暖趋势,线性变化约为0.24℃·(10a)-1,90年代较50年代上升了约0.9℃.1985年是一个突变点,这以后增温极为明显.夜间气温增温幅度高于白天增温幅度,冬季气温增温幅度高于夏季增温幅度,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1961—2013年威海市所辖4个气象站地面观测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威海市近53a气温变化特征,并利用Mann-Kendall法对年平均气温突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威海市年平均气温明显呈增暖趋势,气候变化趋势倾向率为0.3°C/10a,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气候变化趋势倾向率分别为0.2°C/10a、0.3°C/10a;近53a威海市年平均气温在1987年发生了由冷转暖的突变,增暖趋势自1992年开始趋于显著。  相似文献   

16.
基于呼和浩特地区1959—2011年的气温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Mann-Kendall法对年平均和四季平均气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地区年平均气温变化很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升温突变点出现在1989年。冬季气温升温突变时间最早,夏季、秋季最晚,四季气温的变化并不是同步的。不同季节呼和浩特地区气温变暖的趋势不同,冬季增温最明显,气温倾向变化率达到0.60℃/10a,大于年增温趋势,对年平均气温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7.
增城市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杰英  蔡蕊  赵旸旸  江梦天 《广东气象》2011,33(6):31-33,37
根据增城国家基准气候站1960~2009年50年气温资料,利用小波分析、Mann-Kenddall检验等分析了增城市近50年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月极端最高气温及月极端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发现近50年来增城年平均气温呈增温趋势,倾向率为每10年上升0.12℃,且90年代以后增温较明显,是从1992年开始突变的;增城市...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上思县1960—2017年气温观测资料,对气温的时间分布特征及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上思县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增幅与全球平均增幅接近,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增幅明显大于平均气温。(2)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为平均气温偏低的时期,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期为正常波动阶段,90年代末至今为整体气温偏高的时期,90年代之后的平均气温增暖是突变现象,突变起始年为1993年。(3)秋冬两季气温的增幅比春夏两季明显,对年平均气温上升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庐山气象站逐月观测资料,对1956—2005年庐山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庐山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8℃,其中冬季上升最明显,为1.5℃;夏季呈下降趋势,为0.2℃。20世纪60年代庐山年平均气温、夏季最高气温下降最为明显,1996年以后上升最为明显。年降水量自1996年起明显下降。庐山的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秋季平均气温、秋季最高气温、春季最高气温、春季最低气温在1998年发生了均值突变,冬季最低气温则在1992年前后出现了均值突变;夏季降水在1995年出现均值突变。  相似文献   

20.
1960-2008年山西省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0-2008年山西省65个气象站的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法、小波分析和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49a来山西省气温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山西省年及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气温倾向率分别为0.25℃/10a、0.31℃/10a、0.04℃/10a、0.19℃/10a和0.43℃/10a。山西省年平均气温与秋季气温存在准15a及5-10a的周期,春、夏两季气温主要以5-10a的周期变化为主,冬季气温主要存在准15a的周期。山西省年平均气温以及春、冬两季气温均发生了突变,突变开始时间为1993、1997年和198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