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的受精卵为圆球形、分离透明、无油球的悬浮卵。卵膜具粗波纹状的纹络。卵黄均匀,浅黄色或米黄色。卵径平均为1.70 mm±0.02 mm。卵黄囊径1.57 mm±0.025 mm。卵黄间隙狭窄,约为0.11 mm。受精卵的可孵化水温为6.0~11.0℃,最适孵化水温8.0~10.0℃。可孵化盐度为27.00~36.00,最适孵化盐度为33.00~35.00。受精卵在不同盐度的海水中,呈现不同的生态分布特征。在水温8.0~10.0℃,盐度33.00,光照500~6000 lx,pH值7.5~8.4的孵化条件下,受精卵约历时216 h孵化出膜,出膜方式以头部首先破膜为主。优质卵的孵化率可达90%以上。在条斑星鲽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期及原肠期以前的时期对温度的敏感性明显强于原口关闭后各个发育时期。卵胚卵裂期的不同步分裂现象要比其他硬骨鱼类提前,出现在第三次卵裂时期。多细胞期的裂球均一程度较低。在孵化育苗生产中,出现大量带有"空泡"的不正常的卵胚和前期仔鱼。该研究结果为比较鲆鲽鱼类早期发育过程提供了基础参考资料,同时揭示作为冷温性鱼类条斑星鲽受精卵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特殊规律,从而为该鱼种进一步大规模苗种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鲍鹰  张鹏  祝承勇  王伟  刘鸣 《海洋科学》2009,33(2):5-10
为了了解红小丑鱼(Amphiiprion frenatus)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和仔鱼培养的条件,采用实验生物学的方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培养亲鱼、胚胎和仔鱼.结果表明,红小丑每次产卵500~1 100粒,为黏性卵,成片集中附着在靠近海葵的坚硬物体表面,亲鱼有护卵行为.受精卵呈长椭圆形,长径为2.6 mm±0.2 mm,短径为O.9 mm±O.1 mm,经过9~10 d孵出仔鱼.初孵仔鱼平均体长3.84 mm±0.21 mm,对不饱和脂肪酸的依赖非常高,最好的饲喂方式是立即投喂经小球藻(Chlorella sp.)强化的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is),密度在10个/mL左右,并保持到第7天.从第5天开始投喂经小球藻强化的卤虫(Ar-temia sp.)幼体.第6天进入稚鱼阶段,平均体长为6.32 mm±0.32 mm.到第18天,鱼苗已转入幼鱼阶段,平均体长为14.83 mm±1.62 mm.幼鱼期投喂用小球藻或其他单胞藻饲养了2 d的小卤虫.25 d后,饵料从卤虫逐渐过渡到鱼糜或虾糜.  相似文献   

3.
四指马鲅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人工培育的2龄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亲鱼自然产卵受精而获得的受精卵在实验室中孵化和培育,对受精卵胚胎发育到仔鱼孵出的全过程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结果表明:四指马鲅受精卵呈圆球形,卵膜光滑,单油球.平均卵径675.78μm,油球平均直径258.46μm.在水温为31~33℃,盐度为27.50~28.00,p H值为8.2条件下,胚胎发育用时13 h 52 min,可分为卵裂、囊胚、原肠胚、胚体形成、器官分化和孵化6个阶段,初孵仔鱼全长1.46±0.25 mm,3DAH仔鱼全长2.42±0.18 mm,口和肛门张开,仔鱼开口摄食.  相似文献   

4.
黄海大头鳕胚胎发育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驯化野生大头鳕(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作为亲鱼,通过自然受精和人工授精两种方法获得受精卵,自然受精卵通过虹吸法收集。受精卵孵化条件为水温6~8℃,盐度32~33,pH7.8~8.2,微充气。在奥林巴斯SZ61解剖镜下对大头鳕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并使用CCD图像传感器拍照,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大头鳕受精卵为圆球形端黄卵,弱黏性,无油球,卵膜上具龟裂结构,卵子直径0.95~1.12mm,n=30,卵黄均匀透明。类似于大部分硬骨鱼类,其胚胎发育可分为胚盘形成期、卵裂期、桑椹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发生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在水温6~8℃,盐度32~33的条件下,受精卵历时约336h完成胚胎发育过程,孵化出膜。在大头鳕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4个不同于其他硬骨鱼类的地方:(1)发现早期分裂球具有不规则现象;(2)很多胚胎发育过程不出现柯氏囊,有柯氏囊的胚胎仅占10%左右,且出现晚,消失快;(3)胚胎孵化为仔鱼与发育进程关联性不大,孵化的仔鱼有3种主要形态;(4)胚胎各个时期都有较高死亡率,以原肠期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毕加索小丑鱼(Picasso clownfish)因其皮肤中的白色斑块分布杂乱抽象而得名,同时也由于其白色斑块的形成无规律性和稀缺性,属于名贵的小丑鱼,因此,解析毕加索小丑鱼的皮肤白斑形成机制,可以为毕加索小丑鱼的人工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在本研究中,我们对3种体色毕加索小丑鱼的背鳍和臀鳍之间的身体相同部位3种色块(黑色、...  相似文献   

6.
虎斑乌贼( Sepia pharaonis )胚胎发育及孵化历期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道海 《海洋与湖沼》2012,43(2):394-400
采捕虎斑乌贼野生卵群进行室内培育,采用显微成像系统,观察其胚胎发育过程,并详细描述各发育期的特征。结果显示:虎斑乌贼卵长径(30.7±2.4)mm,短径(13.4±1.3)mm,胚胎发育过程共分为卵裂、囊胚期、原肠期、器官芽原基出现、眼色由无色到黑色等30期,探讨了主要器官(眼、漏斗等)的发生变化过程。在胚体生长期间,胚体长度随时间逐渐增加,而卵黄大小则随之减小。从7—20d,胚体长度由2.5mm增至11.3mm,而卵黄直径由8.9mm减至4.5mm,胚体与卵黄长度比例由0.28增至2.51。在水温(23±0.5)℃,盐度28,pH7.41条件下,孵化高峰期为20—24d,孵化率为85.3%,初孵乌贼幼体平均体长(13.5±0.3)mm,平均胴体长(8.6±0.3)mm,平均体重(0.18±0.02)g。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鲤科经济鱼类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胚胎及仔稚鱼发育特点,采用人工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在人工孵化及培育条件下观察了马口鱼胚胎发育及仔稚鱼的形态变化与生长特性。马口鱼成熟卵及受精卵均呈圆形、沉性,卵径分别为1.00—1.20mm及1.4—1.6mm。在26—28oC水温下,胚胎发育历时37h,历经了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发生期、心跳期和孵出期等阶段,所需积温为968.95oC·h。初孵仔鱼全长3.74±0.04mm。在26—28oC水温下,仔鱼孵后12h,胸鳍原基形成;孵后48h,肠道形成;孵后84h,一鳔室形成;孵后96h,多数开始平游;孵后108h,卵黄囊消失,早期仔鱼发育至后期仔鱼,营外源性营养;孵后14d,两鳔室形成;孵后17d,全长12.46±0.76mm,各鳍发育完整,鳞片开始出现,进入稚鱼期;孵后23d,全长达17.09±1.08mm,外部形态特征与成鱼相近。马口鱼仔稚鱼生长方程显示异速生长特性。本研究积累了马口鱼早期生活史资料,为马口鱼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受精卵,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观察了可口革囊星虫胚胎及幼虫发育过程及其盐度和pH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探究可口革囊星虫胚胎及幼虫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胚胎及幼虫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担抡幼虫→海球幼虫→稚虫.在水温28-29℃、盐度23、pH 8.1-8.2条件下,受精后7h 1...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丝鳍圆天竺鲷(Sphaeramia nematoptera)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了其繁殖习性以及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丝鳍圆天竺鲷的繁殖活动由雌鱼主导,在凌晨1点至3点交配,产卵受精后由雄性口孵,产卵间隔期为11~18d,无季节性。雌鱼单次产卵3126~4882粒,受精卵近圆球形,卵径(720±10)μm,内有数颗油球;在水温(27.0±0.5)℃条件下,受精卵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到出膜需187h。丝鳍圆天竺鲷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和成鱼期,初孵仔鱼全长(2.8±0.1)mm,口裂高度(0.202±18)mm,孵化后第二天仔鱼开口摄食;孵化后24d鳍条形成,身体出现两条黑色条带,结束浮游阶段,进入稚鱼期;孵化后50d鳞片完全形成,体色斑纹等外形特点与成鱼相同,进入幼鱼期;孵化后360d性腺发育成熟,具备生殖能力。  相似文献   

10.
犬齿牙鲆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朴贤 《海洋科学》2012,36(6):64-71
犬齿牙鲆(Paralichthys dentatus)卵为端黄卵,受精卵浮性,卵径950~1100μm,油球径200~225μm.在水温20.5~22.0℃,盐度33条件下培育,受精后1 h 20 min 进入卵裂期,6 h 10 min 进入囊胚期,11 h 20 min 进入原肠胚期,19 h 10 min 发育到胚孔封闭期,胚体形成,26 h 50 min 尾芽出现,33 h 35 min心跳开始,48 h 10 min 开始孵化出仔鱼.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59 mm±0.02 mm,在培育水温为17.0~21.0℃,盐度24~34条件下,胚后发育时序为:1日龄~9日龄为仔鱼前期,10日龄平均全长5.52 mm±0.05 mm,卵黄囊和油球完全吸收进入仔鱼后期;40日龄平均全长20.82 mm±0.67 mm,各鳍鳍条发育形成进入稚鱼期;65日龄平均全长41.13 mm±0.88 mm,全身鳞被完整进入幼鱼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