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王文祥  张鹏飞 《地质科学》1995,30(3):259-267
通过对湘中牛马司、保和堂、洪山殿、笠山和桥头河等矿区晚二叠世龙潭组含煤建造的研究,建立了南部三角洲沉积相区和北部湖-潮坪沉积相区,详尽的论述了两相区的差异。指明了同沉积构造是控制两个相区的重要因素,同沉积构造与聚煤作用的关系。沉积相区的建立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湘中涟邵煤田龙潭组含煤建造中同沉积构造普遍存在,而且具有控煤作用。  相似文献   

2.
龙潭组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含煤沉积。近年来,为落实毛主席关于“扭转北煤南运”的伟大战略部署,广大地质勘探队伍,在苏、浙、皖一带,先后对这一含煤沉积作了大量的勘探工作。我们地层组为配合生产实践,在这些地区开展了野外及室内研究,本文即是其中有关孢粉资料的整理成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已完成勘探工作的吐鲁—驼马滩盆地和公婆泉盆地的资料分析研究,结合岩石学特征,对沉积旋回、沉积环境分析,认为下白垩统含煤沉积盆地是在印支运动及其以前发生的历次运动形成的复杂结晶基底上形成的内陆型沉积盆地,以NE向和NW向构造为主。含煤地层为下白垩统老树窝群下岩组,为一套内陆河流—沼泽碎屑岩含煤建造,旋回结构较为明显,属河流相序含煤建造的旋回结构。煤层多,厚度变化较大,煤层结构为较复杂含煤系数在5%~10%之间,煤质以褐煤为主。  相似文献   

4.
新疆准南煤田阜康一带煤炭资源分布区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继兵  曾宪军  樊涛 《新疆地质》2005,23(2):146-15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乌鲁木齐山前凹陷(Ⅲ2)之准噶尔南缘凹陷(Ⅳ3)和大龙口凹陷(Ⅳ5)内.研究区内从古牛—新生代地层均有出露,其中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和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为研究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6)为一套河流-沼泽相沉积为主的含煤碎屑岩建造,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为一套以浅湖.滨湖.湖缘三角洲-泥碳沼泽相沉积的含煤碎屑岩建造.八道湾组含煤层13~23层,可采煤层8~19层,煤的工业牌号以气煤和气肥煤为主.西山窑组含煤11层,可采10层,煤的工业牌号以长焰煤为主.研究区在含煤建造形成之后,又经历了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的改造,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了研究区内自南而北的一系列褶皱和断裂.构造运动对研究区内的煤层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含煤地层(也称含煤岩系或含煤建造)是指含有煤层的一套沉积岩系,它主要由砾岩、各种粒度的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组成。   相似文献   

6.
西北区早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及聚煤规律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五省(区)以早中侏罗世聚煤期最为重要,早、中侏罗世除西南喀喇昆仑和唐古拉山一带为非含煤沉积外,昆仑、秦岭及其以北均沉积了陆相含煤建造。但由于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不同,区内自东而西在陕甘宁盆地、贺兰—六盘山至阿尔金山及阿尔金山以西三大块之间,含煤建造特征、聚煤古地理环境以及含煤建造展布规津均互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将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含铀沉积建造类型划分为陆相暗色(灰色)含煤碎屑沉积建造、陆相红色(杂色)碎屑沉积建造及陆相红色含膏盐沉积建造3类,并概述其沉积特征。探讨了沉积建造研究在砂岩型铀矿科研及生产找矿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盆地内发育众多铁矿床(点)。本文以玢岩型铁矿和沉积-热液叠改型铁矿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钻探等工作,对含矿建造构造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玢岩型铁矿的含矿建造包括粗安岩-凝灰岩建造、与膏辉岩化有关的变质建造和闪长玢岩建造;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矿的含矿建造包括灰岩建造或钙质粉砂岩建造及粗安斑岩建造,与矽卡岩化有关的变质建造和正长岩建造关系密切;铁矿化与基底断裂、基底隆起带和岩侵型穹窿息息相关。初步认为庐枞火山岩盆地铁矿成矿作用可划分为沉积作用成矿期和岩浆热液成矿期。  相似文献   

9.
华北陆表海层序地层有无中低水位期沉积,学术界观点不一。通过对华北(主要是山西境内)晚古生代含煤沉积建造特征与北美精典层序地层特征进行分析对比,认为山西晚古生代含煤沉积建造中存在中低水位期沉积。待征表现为:在北部近陆源区的一套巨厚砾石、含砾粗砂沉积,向南变为一套含砾粗砂岩、粗砂岩的河流相沉积,最南部变为三角洲相和泻湖—堡岛相含煤沉积。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中、新生代火山喷发作用频繁,火山岩分布广泛,火山、沉积地层命名不一,层位及其与主要含煤地层的关系存在争议。通过对区内义县组、吐呼噜组、冮台山组、榆树沟组、大兴庄组和大凌河组等火山岩的野外调查研究和采样,用SHRIMP法进行了U-Pb同位素年龄测定,得出仅1块样品年代属古近纪,其他10块样品的U-Pb同位素年龄都在115.5~132Ma,且大多数集中在125~127Ma,时代应属早白垩世中期。早白垩世火山-沉积岩系按岩性、岩相和层序自下而上可分为4个喷发-沉积旋回:义县组-金刚山组旋回、吐呼噜组-九佛堂组旋回、榆树沟组(冮台山组)旋回和沙海组-阜新组旋回。义县组总体为裂隙式喷发的玄武安山岩、粗安岩和粗面岩夹湖相沉积岩,吐呼噜组为中心式喷发的英安岩,冮台山组为裂隙式玄武安山质潜火山岩,金刚山组和九佛堂组是火山喷发间歇期的湖相沉积,沙海组、阜新组是火山活动期后的含煤沉积。研究区东部彰武—黑山一带广泛分布的大兴庄组火山岩与阜新盆地南部义县县城附近义县组火山岩的年龄相当,都比主要含煤地层八道壕组(沙海组)的时代要老,而所谓覆盖在含煤地层之上的晚白垩世大凌河组火山岩实际是早白垩世火山岩,时代比含煤地层更老,据此否定了火山岩覆盖之下寻找早白垩世煤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广西上二叠统包括合山组和长兴组,岩性以石灰岩为主,夹有少量泥岩、硅质岩,含海相化石,极少见高等植物化石,煤层的顶底板和夹矸多是石灰岩或硅质岩。煤层结构复杂,厚度变化大。煤质呈现高灰份、高硫份的特征。因此对这种海相煤系和煤层的生成条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早在六十年代刘焕杰等就提出过滨海红树成煤的看法[1],近年来,由于碳酸盐理论的广泛应用,以及对现代沉积的考察,对它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黄酒和等(2) 深入地进行了合山剖面的岩石学研究,详细描述岩石类型,系统分析了该区碳酸盐的浅水成因标志。李有亮等(3) 进而提出潮坪沼泽成煤的论点。卓越提出与海南岛红树林和红树泥炭类比,认为它们是合山组煤层形成条件的自然模拟(4. 5) .作者最近大量观察合山组岩石薄片,发现煤层顶板和底板的裸松t:极勺发一育从而提出藻坪沼于子成煤模式。  相似文献   

12.
化石Anabarites的发现及再论玉尔吐斯组的时代归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在新疆阿克苏—乌什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中发现的真正Anabarites化石,纠正了过去误定为Anabarites的几个化石,再次论证了玉尔吐斯组的时代归属.与梅树村阶可以对比.本文还阐述了玉尔吐斯组中,与小壳化石共生的高肌虫是一类较原始的最古老的甲壳类高肌虫,区别于筇竹寺阶的高肌虫.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泰康地区的铀源条件、构造条件、含矿建造地质特征以及氧化-还原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泰康地区四方台组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认为盆地西部和北部的富铀岩体为其提供丰富的铀源,四方台组具有成矿所必需的泥-砂-泥结构,良好的补-径-排水文体系以及良好的氧化-还原条件.四方台组底部砂体中获得铀工业孔和铀矿化孔,显示出泰康地区四方台组在砂岩型铀成矿勘探方面具有较好的前景,找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  相似文献   

14.
广西晚二叠世合山组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根发  温显端 《现代地质》1995,9(1):119-126,T001
晚二叠世合山组总体上是在低能的浅水局限台地中沉积下来的,由于海平面下降,局限台地露出水面,发生泥炭沼泽化,堆积泥炭.根据沉积学特征、生物组合类型及岩石组合类型,在合山组中识别出4种微相类型:单粒度基底型、双粒度单模式型、双粒度双模式型、过渡类型和7种沉积相:滨岸平原沼泽-泥炭沼泽相、潮上沼泽-泥炭沼泽相、潮上相、潮间-潮上沼泽-泥炭沼泽相、潮间相、浅水潮下相、较深水潮下相.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木里地区侏罗系窑街组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木里坳陷侏罗系窑街组煤系泥岩和煤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分析结果表明, 窑街组煤系泥岩为好的烃源岩, 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 处于成熟阶段, 以生油为主, 生气为辅; 煤为差等烃源岩, 有机质类型为Ⅲ型, 处于成熟阶段, 富氢基质镜质体含量高, 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综合其它层位烃源岩分析结果, 认为窑街组煤系泥岩和晚三叠世尕勒得寺组湖相泥岩为祁连山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源岩。   相似文献   

16.
岩相古地理研究和编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这里首次对四川盆地嘉陵江组九个储层段进行了岩相古地理的恢复,其中重要的含盐亚段在纵向上分布于T1j42、T1j44、T1j15、T1j25等层位,在区域上膏、盐盆主要分布于川中至川东北的局部地区。利用单井卤水层水化学分析数据以及重要的含盐亚段岩相古地理的研究结果,对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卤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富钾卤水的相关工业开采指标预测圈定了富卤中心和聚钾中心,为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富钾卤水的勘探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大陆岩石圈形成过程中的克拉通化阶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何国琦  李茂松  周辉 《地学前缘》2002,9(4):217-224
克拉通化是大陆岩石圈形成和演化中 ,从活动转变到稳定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的鉴别和正确划出 ,无疑有助于大陆岩石圈形成和演化研究的深入。不仅如此 ,大量研究实践表明 ,克拉通化阶段还提供了形成大规模有用矿产的有利条件 ,往往构成成矿作用高峰期。因此 ,克拉通化阶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然而 ,长期以来 ,多数学者只认同始于古元古代末、世界上几个主要老地台地区的克拉通化作用。文中通过对文献的分析 ,并结合作者们自己的研究经验 ,回顾了克拉通化有关概念和理论的发生、发展 ,重点探讨显生宙以来形成的新大陆岩石圈的稳定化过程 ;目的是借鉴克拉通化概念和研究问题的思路对碰撞后和陆内阶段的构造岩浆作用的规律做一讨论。笔者认为 ,克拉通化作用的第一阶段 (碰撞后阶段 )仍继续碰撞阶段板块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运动学特征 ,继承碰撞阶段的区域构造格局 ;第二阶段 (板内阶段 )则出现新的构造格局 ,深部地质作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增加了。  相似文献   

18.
广西合山马滩地区晚二叠世沉积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区晚二叠世分合山和大隆两个组。文章从岩石特征,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群组和遗迹化石方面论述了其沉积环境特征。合山组在桂中地区为含煤岩系,煤层顶底板是灰岩和硅质岩。古生物化石较单一,以裸松藻科为主,有少量有孔虫、(竹蜓)、介形虫和腕足类海百合的碎屑。遗迹化石以居住潜穴Skolithos为主。研究证明,合山组属低能潮坪环境。大隆组在该区出露不足10m,以凝灰岩、硅质岩和硅质泥岩为主。浊流沉积特征明显以鲍马层序中A.C.E段最为发育。并在硅质泥岩中,发现半深水遗迹化石Chondrites,Planolites和Rind Burrow等,说明大隆组属深水或半深水沉积环境。合山与大隆两组的接触界线不清,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布龙果尔组的建造类型及地质时代进行了论证,认为其应属磨拉石建造叠加坍塌建造的复合型建造,并将其地质时代从晚奥陶世厘正为早志留世早期。此外,首次提出早古生代西准噶尔北部地区有一次造山运动,这次运动北疆邻区称为“艾比湖运动”,其发生的确切时间应为晚奥陶世末期。最后,根据布龙果尔组中出现蛇绿岩套的近源砾石。推断洪古勒楞蛇绿岩的形成年代早于早志留世。可能是奥陶纪。  相似文献   

20.
西藏措勤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对措勤盆地的油气生成、储集、运移、圈闭等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盆地中发育的主要烃源岩有 7套,岩石类型主要为灰岩,储集层主要为各种灰岩和砂岩;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型式主要为自生自储自盖式及互层式生储盖组合;野外调查发现的油气苗及微观包裹体的研究均证实了盆地内油气运移过程的发生;推测盆地内主要的圈闭及油气藏类型为背斜及断层遮挡油气藏,K2-R构造层主要发育完整的背斜油气藏,J-K 1构造层主要发育被断层复杂化的背斜油气藏;建议将主要目的层放在较新的构造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