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汶川抗震救灾的基础地理信息综合应急服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国家测绘部门设计和组织实施了以数据成果服务、专用系统服务和专题制图服务为核心的基础地珲信息综合应急服务.其是针对汶川震区地形特点和抗震救灾主体工作需求,快速整合和提供震区已有的基础测绘成果和最新遥感影像资料;快速搭建集震区海量数据集成管理为一体并具备3维影像浏览、对比分析等功能的专用地理信息系统,为灾情评估分析和重建规划研究提供地理空间数据集成展示和分析平台;应需地制作反映受灾范围、受灾程度、救灾响应、规划思路等的各类专题地图和地图集,有效地表达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重建规划布局等.  相似文献   

2.
海岸带环境系统与海岸带信息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海岸带环境系统的概念模型,分析了海岸带环境系统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论述了自然控制和等级调控理论、全球变化和区域调控理论是海岸带环境系统调控的理论基础。阐述海岸带环境系统调控的信息机理。海岸带综合管理是海岸带环境系统调控的一个主要途径。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进行海岸带信息集成与综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复杂的海岸带环境系统动态时空模型,为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灾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之发展建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管理包括减灾、整备、应变及复原四个阶段,灾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置的主要目的,是整合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透过防救灾体系及防救灾信息系统之建立,提供不同阶段灾害管理所需的信息分析及决策支持功能,以期将天然灾害所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本文提出灾害管理决策系统的架构规划,针对不同阶段的灾害管理特性及地区防灾工作实际需求,设置许多相关子系统与之配合,部分子系统已逐次完成。本系统目前朝向发展因特网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供多点远程操作与集中管理功能,以达到灾害实时决策支持之目的。然考虑灾害发生时可能发生停电及网络不通的状况,因此,部分系统仍具有单机操作之功能。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大地震后,由于地震灾区处于多雷区,并且正处于一年中雷电频发时段,救援及重建工作都需要参考雷电产品来开展。针对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的特殊需求,调整雷电监测预警预报平台的内部参数及统计指标,及时制作和发布地震灾区雷电潜势预报、短时临近预警产品和实时雷电活动监测快报。保障了灾民临时安置点避免雷电带来的次生灾害,并为抗震救灾的军、民运输飞机提供了航空气象保障,以及为灾后临时安置房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雷电统计数据,为灾后重建工作做出了贡献。通过对用户的服务,四川省雷电监测产品与潜势预报在抗震救灾中的运用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滑坡是最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其主要诱因是降雨。滑坡灾害多发生在雨量充沛地域或洪水季节。南京市受自然环境和地质环境的影响,滑坡是其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为了有效地预测滑坡的发生情况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滑坡灾害为南京带来的损失,本文在已有的南京市地质灾害易发区等研究的成果上,结合南京市历史滑坡数据、气象资料和地质灾害预测数学模型构建了南京市滑坡灾害预测方法并确定了南京市滑坡灾害预测预报技术流程。在该预测方法和技术流程的基础上,本文同时应用了数据库技术、ArcGIS Server技术、AJAX远程调用技术、网页局部刷新技术和地图缓存技术等,融合地理信息系统功能与滑坡灾害预测预报业务功能,开发了南京市滑坡灾害预测预报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可以对滑坡灾害基础数据和实时气象数据动态、科学地管理,结合南京市实时降雨数据可实现滑坡灾害预测预报并将灾害信息实时在线发布,同时提供对滑坡灾害信息的查询、检索、统计分析等功能,最终通过该信息共享平台,为南京市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为其他需要建立滑坡灾害预测信息共享平台的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格网技术(Fishnet),对龙门山地区"5.12"大地震震后的多期次遥感影像数据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评价、整合并实现了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得到覆盖整个龙门山构造带的、能够反映不同地物信息的影像群.汶川地震造成了大量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震场地灾害,这些灾害体表现为成群、成带分布的特征,并且单一的小灾害体...  相似文献   

7.
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快速编制抗震救灾指挥用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还不断的有余震发生,地震已经波及到陕西的汉中和宝鸡地区,尤其是靠近四川的宁强县和略阳县受灾比较严重,为了更好地发挥测绘服务的保障作用,帮助政府部门更有效地指挥和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我社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揩陕速编制了<陕西省汉中、宝鸡地区抗震救灾指挥崩图>,在地图的快速编制和使用方面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防灾减灾系统灾情信息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各类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各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和重大损失。通过建立防灾减灾系统,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及灾害主管部门的重视。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编码技术、大型关系数据库技术、动态数据交换技术,详细阐述了应用于政府部门的防灾减灾系统中灾情信息的集成方法及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9.
局属动态     
正青海省有了首个"减灾地理信息系统"9月28日,由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承建的"青海省减灾地理信息系统"顺利通过青海省民政厅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填补了青海省没有"减灾地理信息系统"的空白,标志着青海省有了首个减灾救灾工作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将减灾专题信息与地理信息相结合,实现了对减灾物资的日常维护管理,将为青海省减灾救灾工作提供辅助决策支持。该系统还增加了灾情事件、灾情影响分析、减灾资源搜索、路  相似文献   

10.
以当前海洋信息集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背景:以海洋信息集成、业务整合的迫切需求,以及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为驱动;以基于Mashup的信息聚合技术和Web服务技术为支持,提出了海洋信息服务聚合平台的体系框架.研究了面向聚合应用的海洋信息服务模式和基于Mashup的海洋信息服务的聚合方法.最后以海洋信息服务聚合...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应对电网分析决策面临数据量大、决策复杂、技术手段匮乏的局面,文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平台化设计、具备可视化及多维度智能分析决策支持功能的基于电网 GIS 的多维度智能分析决策平台。该平台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密切融合,具备多源数据资源协同管理、电网可视化图形建模、电网仿真模拟,多维度智能分析、辅助决策、项目管理等功能。本文介绍的基于电网 GIS 的多维度智能分析决策平台建成了覆盖整个电网生命周期的一体化平台,具有电网分析可视化、决策智能化的特征,可对电网相关工作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立足于项目实践,软件成果在全国多地电网相关部门得到实际应用,验证了文中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济南泉域四维环境可视化平台从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地质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开发平台,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综合应用数据库、GIS、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数值模拟与数学模型分析评价等核心技术,建立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四维可视化信息系统,实现多源、异构、海量地理地质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和统一管理,为轨道交通建设与泉水保护、政府决策、城市建设布局和功能区划、灾害防治、城市土地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等提供地质科学依据。数据内容的规范与统一是保障平台功能正常运行的关键,该文结合济南泉域四维环境可视化平台的数据库建设实践,探讨了该平台数据库对数据源进行的分析与处理过程。该平台数据库的建立实现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为济南泉域四维环境可视化平台的科学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因特网地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的结合 ,有其独到的特点。特别是对于绿色食品的电子商务 ,具有一种地域的直观性 ,为客户提供全面完整的产品信息 ,消除客户决策中的不确定性。GeoSurf开发平台为地理空间信息的可视化表示提供了技术基础。综合多学科技术研究成果 ,提出一种新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4.
构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信息服务业务技术体系是支撑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必然要求。文章聚焦全链条、多主体、多灾种综合风险防范信息服务需求,建立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信息服务的技术体系框架,构建了涵盖常态减灾和灾前预防、灾中救援、灾后恢复重建等非常态救灾全过程的综合风险防范信息服务产品体系,建立了信息产品开发、行业数据协同、网络大数据挖掘、信息服务平台集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其中,信息产品体系构建从灾害管理过程、主要业务类型和工作任务方面进行三级分类。信息产品开发方面研发了基于致灾、灾情、救灾3类标准灾害信息要素的灾害信息产品制作、表达和动态定制技术;行业数据协同方面研发了双向自适应的部门微服务数据共享新机制及多部门多源异构数据接入、融合处理技术;网络大数据挖掘领域研发了基于网页、移动通信、社交网络、物联网等网络大数据的致灾、灾情、救灾要素信息挖掘与融合分析技术;信息服务集成平台搭建领域研发了基于云服务架构的时空分布式大数据管理、业务工具模型集成、“云+端”多渠道信息服务技术。该技术体系解决灾害信息服务时效性不高、完备性不足等问题,为开辟与政府部门统计并行的灾害信息数据获取新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服务可以应用到客户资源分析、运营成本分布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贷风险管控、实物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公共地理信息服务建设还处于空白阶段。为提高全行网点管理水平,有效地推动网点转型工作,迫切需要公共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持。本文从中国农业应用金融GIS云平台建设的实际出发、阐述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GIS在灌区的初步应用,实现地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相结合,采用了B/S和C/S的混合架构,集成了空间数据管理,为灌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关于测绘服务的全业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在充分调研全省“多测合一”改革现状和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微服务、云计算、云容器、GIS等技术,开发了山东省一体化“多测合一”信息服务平台,介绍了平台关键技术,设计了平台业务流程和技术架构,对平台管理、业务功能、成果管理、共享和应用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提升了全省“多测合一”改革测绘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研究矿山地面灾害监测传感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建立矿山地面灾害监测地学传感网系统,进行矿区地面灾害精准监测及预报工作,对矿山及时准确科学预报、预防和减小地面灾害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地学传感网主要是指采用GPS、测量机器人、倾斜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温度和气压传感器、全景相机、CCD相机、视频传感器、RFID传感器、地面3D激光扫描仪和地基SAR等测地型传感器和测地辅助传感器,应用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库管理软件构建的地学传感网。矿山地面灾害精准监测地学传感网的理论,主要包括:矿山时空监测基准、矿山地面灾害监测地学传感网数据整合、监测空间数据聚类分析、矿山监测功能分区、矿山区域动态形变场理论和矿山地学传感网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理论。 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监测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和传感网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技术。  相似文献   

19.
遥感数据作为一种信息量非常丰富的数据类型,在许多GIS系统中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目前上海城市管理GIS系统应用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以上海旧区改造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与应用为例,通过介绍遥感数据在该系统中的应用方式,阐述了基础平台遥感数据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旧区改造宏观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源。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建设云GIS的完整的解决方案,通过研究云平台技术的交付模式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结合山东省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开发了基于云平台的山东省地质灾害综合服务系统。针对云GIS(地理信息系统)海量的存储空间数据及丰富的信息显示的特点,对地质灾害点数据进行高速处理和实时显示,文中设计了系统的建设方案,在云平台的架构设计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对山东省地质灾害信息点的管理、查询、科普、统计等需求,实现了基于云平台技术的山东省地质灾害综合服务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