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因强降水造成蒸发量缺测和加括号的记录较多。如我市某站1994年4至9月蒸发量缺测和加括号的有9天,属降水影响的就有8天。其中6月份出现三次暴雨,蒸发量缺测2天,记录加括号一天。这种情况,不利于保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序列的完整和准确。因此,探讨强降水时蒸发量缺测的补救办法很有必要。 经查阅记录,我认为有两种做法可以在特定天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避免小型蒸发量缺测的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性,用分流法避免小型蒸发量缺测,可解决实际的问题,保证小型蒸发量的准确性,提高数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我站于1991年增加E601大型蒸发观测以来,历经两年的观测比较,在观测资料中发现,在同一天气条件下蒸发量的变化同小型蒸发比较基本无规律,而且常有余量大于原量的现象出现,即蒸发量为一负值,并时有造成记录缺测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出现尤其是蒸发量较小的日数更为突出,笔者根据记录误差和缺测等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得出引起蒸发误差而变化不规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仅因安装王求不@*楷.按照规范要求只注意蒸发桶放火坑内必须使“器口水平”的安装规定,而忽视了器内直管支撑与测针座的连接是否水平.由于安装原因。器内外座不…  相似文献   

4.
对气象观测的资料,一直来力求真实、准确、完整.但在日常工作中,蒸发量的缺测却屡有发生.如何避免蒸发量的缺测,是我们所有的观测员同志都应该注意的问题.蒸发量的缺测不外乎人为与非人为两大因素.人为因素:有时观测场内有外人进入,或因好奇、或因故意、将蒸发皿中水倒掉或加入一部分,就使得该日蒸发量失真而失去保留价值;还有观测员在取蒸发皿时不小心将水外流,也会使蒸发量缺测.对于这两种情况,只要值班时密切注意观测场内的安全、值班员操作时小心仔细就可以完全避免的.另外夜间小鸟栖在蒸发皿边缘饮水,也会影响蒸发量,在小鸟多的地方夜间最好罩上蒸发皿网罩.  相似文献   

5.
刘立 《气象》1991,17(6):1-1
夏半年有强降水时,往往使蒸发量观测精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造成缺测。据宜宾站1981—1990年10年地面观测记录统计,降水量≥50mm的日数为38天,有24天蒸发量记录缺测。另有13天记录缺测,2天  相似文献   

6.
如何避免日蒸发量缺测付金梅,盛玉梅春、秋、冬三季,北方地区对蒸发量采用称量法来称量余量。为了保证蒸发记录的准确,本文介绍怎样用量杯加次日原量的方法来校正当日蒸发量准确与否,同时当余量有误时如何避免蒸发量缺测。举例说明:1991年3月21日,原量为58...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小型蒸发皿日蒸发量由于降水等原因,每年都有缺测或记录失真情况发生。若运用温,湿、风、日照诸项要素推算小型蒸发皿的日蒸发量,取代因客观原因而缺测了的蒸发记录,以及提供一种作为判别记录失真程度的辅助依据,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根据以上设想,提出了计算小型蒸发皿日蒸发量的近似推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在大雨或暴雨时,蒸发皿的雨水往往溢出,使当天的蒸发量缺测。例如1990年2月16月夜间,我站下了一场65.0毫米的暴雨,由于雨水从蒸发皿的排水咀溢出,使当天的蒸发量缺测。 为了防止蒸发皿中雨水流出,我自制一个防溢装置。事先准备好如下的一些配件:  相似文献   

9.
找出自动蒸发量的缺测取水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蒸发量的影响因素及异常数据的分析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南宁和上林两站不同蒸发器测量蒸发量的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蒸发量因数据异常作缺测处理的记录大都是受强降水影响造成,其次,就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数据异常的现象较多。在地面气象观测中,蒸发量是最容易、最多出现异常现象的观测气象要素。如何对异常记录作出正确的判断处理。笔者从三十多年的工作中总结了几种对异常记录的分析判断及处理方法,并特别介绍蒸发量的分级计算公式,供大家日常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如何减少蒸发量的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可为 《贵州气象》2001,25(5):36-36
蒸发量是指一定口径的水因蒸发而降低的深度 ,以毫米为单位。蒸发量的大小能反应出日照的长短 ;温度的高低 ;风速的大小等。在一般情况下 ,能准确地测量其蒸发量 ,但在某些特殊天气 ,蒸发量的测定往往有一定偏差 ,甚至出现缺测 ,造成资料不准确 ,不完整。为了避免这种现象 ,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供同行参考。①在多雨季节 ,应时常注意天气的变化。此季节应增设一个供蒸发用的雨量器 ,在有降水时应注意取出蒸发器中的水 ,以免水溢出。但有时降水过大 ,过急 ,或有强冰雹时 ,可采取将蒸发器和供蒸发用的雨量器同时用盖盖住 ,待剧烈降水减弱后同时…  相似文献   

12.
夏金元  王世华  王玉泉 《气象》2005,31(2):86-87
针对现行蒸发器的缺点,进行了有益的改进。经改进后的蒸发器,可避免因强降水影响造成蒸发量缺测的现象,其观测资料可与未改进蒸发器观测的资料一起统计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从近年来广水市自动气象站观测实际出发,指出了两组相似云的观测要领,解析了发报云量与低云总量不一致现象;对避免飑的漏记或误记的方法和天气现象电码的选编技巧进行了归纳;总结出防止蒸发量(E-601B型)缺测的几点经验,并提出了消除人为因素造成蒸发量失真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2001年第4期《河南气象》刊登的张照河、冯素芳《预防强降水时小型蒸发缺测的方法》的“强降水”一词,我们略有异议。1998年汛期,我们也曾实验过,实践证明,采用“在蒸发皿倒水嘴连接胶管,胶管另一端连接容器”的方法,对强度不是很大(过程雨量可以很大)的稳定性降水较适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量的缺测,但对于积雨云带来的强阵性降水,往往并不适用,通常在蒸发皿内水面还未达到倒水嘴时,因其强度大,下降猛,就已经将其内的水溅到蒸发皿外。对此,特提出以下建议:改进蒸发皿的结构,防止雨滴外溅。生产厂家可将倒水嘴再下移1cm左右,将蒸发…  相似文献   

15.
在气象观测中,常常由于暴雨等原因而造成蒸发缺测和记录失真,因此,研制订正措施十分必要。本文从道尔顿定律出发,以温、湿、风订正后的自记记录,用积分回归公式计算日蒸发量,效果较好,精度也较其他方法高,颇有实用价值。一、建立在道尔顿定律基础上的蒸发计算式  相似文献   

16.
李白佳  刘作安 《气象》1982,8(8):26-27
我国气象台站用701雷达探测高空风,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雷达测风法”(简称雷达法)。但在斜距资料缺测时,往往改用探空高度代替斜距计算高空风,即改用“经纬仪测风法”(简称经纬仪法)。这种观测方法的改变,若使用不当,将会使测得的高空风速误差急剧增大。因此,不能盲目地将701雷达当无线电经纬仪使用来测定高空风。  相似文献   

17.
1前言佳木斯市地处寒温带气候区,由于一年四季温差大、冬季结冰期长,最低气温低(可达-414℃),玻璃制的大型蒸发器一遇低温,易被冻裂,造成记录缺测。为了补充记录,曾用70高的小型蒸发器代替,但小型蒸发器只能测定特定环境下的蒸发量,不能直接用来代替水...  相似文献   

18.
小型蒸发器失真记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小型蒸发器观测记录的准确性,对德州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蒸发量失真记录(负值、偏大可用、缺测记录),结合当时天气状况等气象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负值记录占失真记录的54.8%,集中在11至次年2月,多发生在非阵性的小雨(雪)、连阴雨、大雾天气;偏大可用记录、缺测记录多集中在6--8月,多发生在阵性强降水和湿度小、日照强、风大天气;造成失真记录的原因有人为操作不当、特殊天气、操作不科学等因素;针对不同天气条件下避免失真记录的发生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央气象局今年下发的《1951-1980年全国地面基本气候资料统计方法》(下称“统计方法”),是全国统一的气候资料整编工作的准则,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我站文革期间某年1-2月,7-9月的气候纪录缺测,给气象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按“统计方法”,对这几个月缺测资料进行了插补订正,基本上弥补了  相似文献   

20.
对2001年第4期<河南气象>刊登的张照河、冯素芳<预防强降水时小型蒸发缺测的方法>的"强降水"一词,我们略有异议.1998年汛期,我们也曾实验过,实践证明,采用"在蒸发皿倒水嘴连接胶管,胶管另一端连接容器"的方法,对强度不是很大(过程雨量可以很大)的稳定性降水较适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量的缺测,但对于积雨云带来的强阵性降水,往往并不适用,通常在蒸发皿内水面还未达到倒水嘴时,因其强度大,下降猛,就已经将其内的水溅到蒸发皿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