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条件的好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很大。鉴定作物生育期间气象条件的优劣,并根据不同的气象特点采取不同的农业措施,取得管理小麦生产的更大自由是非常必要的。现对一九七八年春小麦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以及对其生育的影响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2.
唐守顺 《气象》1983,9(6):26-28
本文采用了费希尔(Fisher.R.A)提出的积分回归模式,同时运用一些常用的统计学手段,对宿县冬小麦产量和全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进行了相关计算和回归分析,定量地探讨了冬小麦产量与当地的光、热、水等农业气象条件的基本关系,研究了在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引起冬小麦产量波动的气象原因以及气象因子的波动对冬小麦生产影响的程度,试图从农业气象的角度为合理评价宿县冬小麦的农业气候资源,采取高产稳产栽培措施以及进行产量预测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早稻各生育时段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类;并用一组农业气象模式,在计算机上作各种组合条件下的早稻生长状况和产量模拟试验;构造影响指数C_a和C作为农业气象条件定量评估的依据;通过计算机终端输出早稻生长状况和产量动态监测结果,提供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和早稻生产决策方案。此外,还用决策分析方法讨论了上海早稻适宜的栽插密度。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地区内,当农业技术水平大致相同时,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当年形成产量的农业气象条件,一九八三——一九八四年度冬小麦生育期间气象条件如何?对产最有何利弊?现根据整个生育期降水、温度和光照评述如下:一九八三——一九八四年度小麦生育期  相似文献   

5.
鉴定作物生育期间的农业气象条件已成为广大台站的一项主要农业气象工作,涉及服务、观测以及试验。为了使鉴定结论更加客观、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观测资料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探讨鉴定方法很有必要。本文就目前的几种鉴定方法提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自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频繁出现气候异常以来,美国的农业气象研究工作就转向以天气、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为中心,广泛开展了各方面的研究:分析气象条件对作物生育、产量的影响;测定作物层及其周围环境的物理变化过程(如气流的扩散,热、水、能量的乱流、平流输送和交换等);模拟不同气象条件下作物对水分的利用;风和能量在农业上的应用;作物防御气象灾害的措施与效果;农业病虫害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遥感技术、卫星资料在农业上的应用;气象情报在农业领域中的作用。这些研究工作普遍确定了作物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定量关系,而且研究结果已用于农业计划和农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技》1974,(7):54-55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农业气象情报与预报服务工作,由中央气象水文预报所的农业气象预报研究室负责,该室每季、每月、每旬以书面形式向有关单位发送农业气象情报和农业气象预报。目前所做的农业气象预报有:春季融土期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水田的水温等预报;夏季主要是东海岸的冷害预报(主要指白天的低温对农作物的影响);秋季蔬菜的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鉴定及其预报;冬季大、小麦的冻害预报。  相似文献   

8.
郝文俊 《内蒙古气象》1995,(1):39-39,15
1994年大田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分析郝文俊(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气象中心)我区大田作物以玉米、糜谷、莜麦、马铃薯等为主,在其生育期间,光、温、水等气象条件及其相互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在今年大田作物生长季内,光照条件基本...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冬小麦每年播种面积大约1000万亩,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以旱作为主。从冬麦生育期间土壤水分贮存量和越冬条件等主要因素考虑,我省冬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陇东旱塬、陇西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三个种植区。不同气候种植区,其影响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和关键时段有所差异。从分析不同种植区冬麦生育期间的农业气象条件入手,抓住影响产量的关键期和主要矛盾,确定预报思路,为提供准确的产量预报信息将起  相似文献   

10.
李国师  肖军 《气象》1984,10(8):28-30
本文将芝麻历史产量分解为趋势产量与气候生产力两个分量,并通过多重非线性回归建立了产量及气候生产力模式。其结果,不仅可用于鉴定芝麻生育期间的农业气候资源,评价不同生育阶段气象条件的利弊,为芝麻栽培与趋利避害提供依据,而且可用于产量的预测预报。 文中采用安徽淮北平原阜阳县历年芝麻单产及相应年份的气象资料。五十年代,春、  相似文献   

11.
影响冬小麦产量的气象要素定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冬小麦生育期间的逐日气象资料、冬小麦产量和生理气象指标资料,计算了冬小麦全生育期标准化日照时数、有效积温和标准化降水量;在进行通径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日照、温度和降水对冬小麦气象产量的贡献率;运用积分回归分析,得到了影响冬小麦产量的逐旬日照时数、有效积温和降水量的影响系数,构建了冬小麦产量气象要素影响定量评价模型。实例应用表明,利用通径分析和积分回归原理计算的气象要素影响系数,能够准确反映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的冬小麦产量气象要素影响定量评价模型能够定量评价全生育期各气象要素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出的气象要素定量评价技术路线,为开展气象要素定量评价业务服务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积分回归方法统计分析了旬平均气温、日照、降水量与哲盟小麦产量的关系,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论,并以上述关系为依据,根据所在年小麦生育期间的逐旬气象条件,对小麦生育状况进行定量动态评价,服务效益亦较为明显。因此认为该方法是有实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积分回归方法统计分析了旬平均气温、日照、降水量与哲盟小麦产量的关系,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论,并以上述关系为依据,根据所在年小麦生育期间的逐旬气象条件,对小麦生育状况进行定量动态评价,服务效益亦较为明显。因此认为该方法是有实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近年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气象条件的连续并行观测资料,对冬小麦各生育期,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水分、光照等气象条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同时对冬小麦生育期间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阐述,提出了冬小麦全生育期田间管理上应注意的问题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黄善  邹荣 《山东气象》1998,18(4):40-42
详细分析了菏泽1997-1998年度小麦生育期间气象条件,重点探讨了影响有效穗数,穗数和千粒重的不利气象因素,评价了气象灾害对小麦生产和产量的影响,为指导农业生产趋利避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定量地描述作物生理现象、气象条件等环境因素与作物生态的关系,研究能够说明和预测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式,不仅可以预报作物产量,而且可以用于评价某一地区潜在的生产力、农业生产的风险分析、确定作物的种植条件和适宜种植期,以及根据作物的生育诊断采取  相似文献   

17.
从水分、气温、光照等方面对2011年秦安夏玉米生育期间气象条件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了夏玉米主要发育期的有利、不利气象条件,并对气象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新书架     
由王馥棠等人翻译的苏联Γ.Γ.别洛博罗多娃的专著《提高果树产量的农业气象基础》一书,由气象出版社于8月份出版.本书主要介绍果树作物对生态条件,特别是气象条件的要求及其时空变化对果园产量的影响.内容有:果树作物的产量与农业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在长期贮藏过程中的抗病性;果树作物的越冬,气象条件的影响和鉴定,地区的区划;果树栽培业气候条件的估计;果树栽培与水文气象情报.  相似文献   

19.
2002~2003年度莱芜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琪珍 《山东气象》2004,24(1):22-23
分析了2002~2003年度莱芜市冬小麦全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评价气象条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指出播种期底墒不足、冬前积温偏少、墒情差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有关的改进措施,为实现小麦优质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地研究作物产量与各地农业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近年来,苏联一些农业气象研究人员,相继使用生物监测法。所谓生物监测法就是按植物器官发生(个体发育)的各个发育阶段观察其生育过程,它可以比按一般发育期(物候期)观测及早发现不利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见表1),找出植物生长的临界期(关键期)和主要影响因子,为农作物最佳栽培提供农业气象建议,以便充分发挥农业气候资源的作用。这一方法已在有关学科中广为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