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十九大报告都将创新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我国的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颁布,同日,地勘企业共计递交专利申请20件。近年来,在国家创新战略的指引下,地勘企业的专利申请量有了飞跃的发展,这说明在国家和企业共同的重视下,地勘企业的专利挖掘潜力还是非常大的。根据地勘企业的地勘技术分类对专利分布数据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地勘企业的发展要求提出了加强企业专利规划,提高专利孵化力度,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立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倡导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和人才强企业、无私奉献为追求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的实践,针对科技型企业“人是第一资源”的特点,就创新人才制度化建设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介绍了该院企业文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并对科技型企业文化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集内河、界河、国际河流为一体的河流。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涉及云南西部 7个地州39个县市。复杂的地形地貌结构和多种气候带,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和地域分布的特点,呈现出多样性变化特征;域内94%为山区;占流域人口83%的民族(18个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立体分布在山区,土地资源一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不同民族土地利用习俗,使流域内土地利用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在这样一个边疆山区民族地区,寻求一条多元民族文化下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加强民族团结,寻求均等发展机会脱贫致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富裕的关键。
    采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高新技术,典型地区启用了快速农村评估(PRA,RapidRuralAppraise)方法,对流域1990年、1998年土地利用现状及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时空动态叠合研究、森林土地时空动态的整体演变研究以及变化动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多元民族文化下土地利用人地系统演变和流域发展的关联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仅供商榷。  相似文献   

4.
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基本点 传统是人类应对自然和社会严峻考验过程中积累的宝贵文化财富,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在原有文化基础上进行,如果离开传统、断绝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越来越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对于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企业来讲,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力的内在动力以及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法宝。美国著名学者科特与赫斯克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经过对32家企业长达11年的考察发现,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  相似文献   

6.
以当前我国建筑快速发展所引来的"追风"和崇拜"洋设计"社会现象为背景,郑重指出弘扬和继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重申只有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留住我们的"根",民族建筑文化才有发展和进步.同时,还谈到在弘扬和继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过程中所要遇到的误区,提示我们如何辩证看待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积极探讨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前提下,为繁荣中国的现代建筑文化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7.
西辽河流域古代文明的生态背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孢粉、炭屑显微结构、古土壤遥感资料,并结合西辽河流域文化景观的时空格局,探讨了人地关系相互作用机制.历史时期西辽河流域的环境变化有两个适宜期和两个欠适宜期,与此相适应,文化景观则表现为农业文化的3次兴盛:上古农业文化兴盛期;中古农业文化兴盛期;近代农业文化兴盛期.在这3个农业兴盛期中,人类生态足迹逐渐扩大,对资源的利用程度逐渐加强,对该区域的景观面貌的影响逐渐增大.西辽河流域景观演变不表现为简单的南北摆动,而是表现为区域尺度上景观的"弹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为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做为国有企业究竟怎样去通过具体的工作来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我认为:当从分析和认识企业文化的生产性。社会性和时代性人手。从中把握创建企业文化的规律性。使之真正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巨大的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9.
品牌与文化——设计企业长青的沃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伴随企业的发展而成长的,而有企业不等于文化.实践证明,没有文化的企业走不远,而有文化的企业终将昌盛.回顾世界著名公司的成长历程,无论是汽车业巨头通用、丰田和福特,还是IT业航母摩托罗拉、英特尔、IBM等等,无一不是具有鲜明的价值理念与文化特征的.品牌与文化对于企业长青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它是一种尽管烧光工厂也可以使诸如可口可乐这样卓越的企业起死回生、东山再起的灵丹妙药和神奇力量.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55年成立,已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从一个单一的重矿物检验所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地质科研院所,为祖国的地质找矿事业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在,在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潮中,我院又在逐步向科技先导型企业集团方向转轨。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尽快实现企业化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就成为一个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鹏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也就是说,没有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就不可能建立起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热情敦厚、历史悠久的民族,公布在湘、鄂、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土家族受巴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尚未发现文字;有自己的民族标志——虎图腾;还有独特的铜乐器“虎纽淳于”和高亢粗犷的民族歌舞(摆手舞);土家族的民居也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由此可见,土家族是一个有着独立传统文化的民族。 由清江、酉水、溇水源头汇聚的武陵山区,河溪纵横,峰峦叠障,景色秀美,武陵山区是云贵高原的尾闾,由江河深层切割,冲积成一个个肥沃的平坝,宜于农耕。但毕竟是山多田少,因此,土家族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文化进入空前繁荣发展阶段。奇石已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发现更多更有价值的奇石资源和规范奇石市场,本文拟就奇石的一些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大量实例,证明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着重从企业家的角度就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太平 《地下水》2002,24(3):167-168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没有水,无从谈起兴水之利,除水之害。而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山区是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十分密切,其它地区水资源奇缺,生态环境较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李艺 《探矿工程》2007,34(10):21-21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期刊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水平的窗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据统计,科技创新知识的的信息源70%以上来自科技期刊,有的学科领域则高达90%以上,同时科技期刊也是创新知识扩散与传播的主渠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图书情报工作是一个必须引起我们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进行科学地研究论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把这一工作做实做好,为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就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如下意见。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1.重要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  相似文献   

18.
<正>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三流的企业靠生产,二流的企业靠管理,一流的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内在的灵魂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决定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企业的持续、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的国有勘察设计企业大多是从事业单位演变而来的,过去并没有形成显性的企业文化。近年来,这些企业日益重视内部的企业文化建设,以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以下简称"广州市政总院")为例,为应对勘察设计市场大环境的转变,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以此引导员工与企业朝共同的目标奋进,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广州市政总院的企业文化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步落地,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蕴含与各种亚文化的碰撞,最终落脚到制度的改变,从而实现文化落地。  相似文献   

20.
寿嘉毕 《中国地质》2001,28(11):1-3
主席先生,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在金秋的9月,我们相聚在美丽的古都西安。西安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及多达12个王朝的首都,是历史上中华民族鼎盛时期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从恢宏的兵马俑阵到青铜战车和兵器,折射着近1800年前中国古文化和中国古矿业的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发达的古矿业,就没有古都西安。从青铜器到铁器,再到工业革命,矿业支撑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矿业依然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这也是我们汇聚一堂共计中国矿业发展和中国矿业应该对世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