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大溪砾岩及其时代归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溪砾岩为一套厚层块状碳酸盐质砾岩,最大厚度达2000m以上,出露于四川盆地西缘的天全、宝兴、芦山一带,出露面积达100km^2以上,经剖面研究和横向追索表明,大溪砾岩的下伏地层为夹关组,横向上与灌口组,名山组呈相变关系,大溪砾岩的电子自旋共振年龄为55-91mA,指示其时代为晚白垩世-老第三纪。  相似文献   

2.
赵兵  李勇 《地层学杂志》1995,19(2):96-103
下第三系名山组广泛分布于雅安地区,地层出露良好。本文简要介绍雅安国光山背斜东西两翼新测的地层剖面,将名山组(包括芦山组)划分成4段(砂岩粉砂岩段、粉砂岩泥岩泥灰岩段、泥岩粉砂岩段、泥岩段),并将芦山组归于名山组上部(Ⅳ段),从而取消该名称,综述了岩石组合特征、沉积环境,进行了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划分。  相似文献   

3.
四川天全芦山宝兴地区须家河组地层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导四川天全、芦山、宝兴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及其丰富的双壳类动物群。须家河组沉积环境划分为三角洲分流河道微相、分流间沼泽和湖泊微相、三角洲分流间湾微相。它的研究为分析四川内陆盆地形成时期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冀北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地层的填图单位(组内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较统一的划分方案。根据该区地层的岩石成因组合和岩层相变规律的研究,提出火山岩系组内以相序的岩石组合划分岩性段填图,可以较好地反映火山岩的构造特征,有助于火山演化历史的研究;沉积岩系组内以沉积体系的岩石组合划分岩性段填图,可以生动地反映盆地的沉积特征和充填样式,有助于沉积层序的建立和盆地分析。这样,岩石地层单位(或填图单位)划分与火山—沉积盆地研究就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分布于芦山-天全地区的大溪砾岩与晚白垩世灌口组、老第三纪名山组属同期异相沉积,大溪砾岩为一大型冲积扇体,该扇体向南东逐渐过渡到以灌口组、名山组为代表的湖相沉积,系陆相盆地中一个典型的冲积扇-湖泊沉积组合实例。  相似文献   

6.
为了查明黔西南地区的地层、岩石、古生物及卡林型金矿分布等特征,充分应用了数字地质填图新方法和现代地质理论及测试手段,开展1:5万敬南幅、巴结幅、坡脚幅区域地质调查。结果表明: 依据岩石组合、生物组合等特征,厘清和划分了研究区地层填图单元,并新建了18个非正式填图单位; 首次发现右江盆地北西侧早三叠世晚期产于陆棚相区的海生爬行动物(鱼龙)化石; 首次发现中三叠世台缘礁相带海生爬行动物(幻龙)化石; 新发现矿化点11处,其中金矿化点9处、钼矿化点1处、胶磷矿化点1处,共圈出了卡林型金矿的3个找矿远景区和1个找矿靶区。该研究为区内开展相关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态地层填图方法 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兵  吴山  王大可 《地质通报》2000,19(4):422-429
通过 1∶5万生态地层填图试点 ,总结了生态地层剖面测制、生态地层基本填图单元———群落的建立以及生态地层填图的具体步骤和工作方法。将研究区内作为生态地层填图试验的以泥盆系为主的沉积地层划分为 12个古生物群落 ,通过填图查明了各群落空间展布及时限 ,提高了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报道四咱天全沙坪、芦山双石、宝兴灵关等地的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中丰富的双壳类动物群,建立了一个以Yunnanophorus-Permophorus-Weiyuanella为特征分子的组合带,分析了双壳类化石组合特征,描述双壳类化石5新种。它的研究对四川盆地西部和西北部须家河组地层的划分和邻区对比以及古地理概况和煤地层的认识,提供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9.
通过1:5万生态地层填图试点,总结了生态地层剖面测制、生态地层基本填图单元-群落的建立以及生态地层填图的具体步骤和工作方法,将研究区内作为生态地层填图试验的以泥盆系为主的沉积地层划分为12个古生物群落,通过填图查明了各群落空间展布及时限,提高了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1:5万生态地层填图试点,总结了生态地层剖面测制、生态地层基本填图单元--群落的建立以及生态地层填图的具体步骤和工作方法.将研究区内作为生态地层填图试验的以泥盆系为主的沉积地层划分为12个古生物群落,通过填图查明了各群落空间展布及时限,提高了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酒西盆地下沟组湖相白烟型喷流岩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酒西盆地下白垩统下沟组首次发现的湖相白烟型喷流岩,以其复杂的矿物组分和丰富的沉积构造业已引起众多地质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深入系统的岩石学研究,按物质组分的组合特征,从此类喷流岩中划分出6种热水矿物组合,分别为钠长石-铁白云石或铁白云石-钠长石组合、石英-钠长石-铁白云石组合、石英-重晶石-钠长石-铁白云石组合、石英-方沸石-钠长石-铁白云石组合、地开石-铁白云石组合和单一铁白云石组合,根据热水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特征,可将下沟组喷流岩划分成4种成因类型,分别为脉状充填型、水爆角砾型、盆地沉积型和区域扩散型,不同成因类型的喷流岩具有不同的热水矿物组合特征和热水沉积地质意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下沟组湖相白烟型喷流岩热水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湖北西部长阳地区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以国际地层表(2008)为指南,从生物地层、岩石地层、事件地层、化学地层角度,对调查区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对长阳地区中/下奥陶统界线、奥陶系/志留系界线进行了重点研究,并与宜昌黄花场剖面、宜昌王家湾剖面进行了对比,实现了金钉子对比标志作用的区域拓展。对调查区各...  相似文献   

13.
西藏1∶5万班戈县西南地区四幅区调成果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1∶5万班戈县西南地区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为青藏专项地质调查项目。该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为:1发现了区内寒武系火山岩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念青唐古拉群之上,其内部划分为3个岩性段;新建了上寒武统他多雄组。2对下奥陶统扎扛组进行了解体;新建了芙蓉统龙郊组。3通过详细的地质填图,在永珠蛇绿混杂岩带中新发现一套沉积混杂岩,认为该混杂岩区域延伸稳定;新建了晚侏罗世索尔岩组。4对蛇绿岩填图单元进行了解体,由超镁铁质岩、辉长岩、席状岩墙群、枕状玄武岩岩片、放射虫硅质岩组成,新建了晚侏罗世永珠蛇绿岩群。5确定了念青唐古拉群,新识别出的变质花岗岩形成时代为中新元古代,为研究古印度地盾北缘罗迪尼亚大陆形成期和裂解期的构造热事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4.
秀水盆地下白垩统义县组的油气发现,使义县组成为辽宁省西北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系。通过开展钻孔岩芯编录、路线地质调查、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综合应用电法、二维地震和钻探等资料,分析了秀水盆地下白垩统发育特征、生烃条件及盆地形成发展史等。结果表明: 义县组三段泥岩分布范围广,沉积厚度大,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适宜,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为中等—好的烃源岩; 秀水盆地早白垩世发育4期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使其具备了一定的生、储、盖油气地质条件,具有油气勘探潜力。该研究可为区内进一步油气资源勘探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秀水盆地下白垩统义县组的油气发现,使义县组成为辽宁省西北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系。通过开展钻孔岩芯编录、路线地质调查、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综合应用电法、二维地震和钻探等资料,分析了秀水盆地下白垩统发育特征、生烃条件及盆地形成发展史等。结果表明: 义县组三段泥岩分布范围广,沉积厚度大,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适宜,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为中等—好的烃源岩; 秀水盆地早白垩世发育4期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使其具备了一定的生、储、盖油气地质条件,具有油气勘探潜力。该研究可为区内进一步油气资源勘探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含煤区的地质勘查中,依据测井单参数曲线与多参数组合曲线特征,结合传统地质学,建立了与勘探区地质沉积相对应的测井相。其中鱼卡二井选择了详查阶段的7个钻孔测井资料,依据各岩性段的岩石组合、层序、沉积相变化等规律,将其含煤地层大煤沟组分为4个测井相;同样在红柳泉项目,将整个含煤岩段从下到上划分为8个测井相。通过以岩石标志层和煤岩层为骨架进行的全井田测井相分析,为该区建立了一套直观、连续、可比性强的煤岩层对比和聚煤环境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东北地区侏罗系火山—沉积序列与储盖组合等地质特征,进一步评价深层油气勘探潜力,本文基于勘探现状,利用露头调查、钻测井对比、岩芯观察、结合地震解释等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侏罗纪盆地构造背景,认为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具有不同的构造环境和盆地性质。早—中侏罗世为受控于蒙古-额霍茨克造山作用的挤压型断陷-坳陷盆地,受到了后期构造的强烈改造。晚侏罗世为陆内伸展环境下与火山活动相关的火山断陷盆地。东北地区晚侏罗世火山活动频繁,形成广泛分布的火山—沉积序列。海拉尔盆地晚侏罗世塔木兰沟组发育典型火山—沉积序列,以火山岩与沉积岩的互层为特征,表现为砂泥岩—中酸性火山岩—砂泥岩—中基性火山岩序列。岩石组合在不同凹陷单元差异性较大,中部凹陷带以火山岩和砂泥岩为主,外围凹陷以火山岩和砂砾岩为主。火山—沉积序列的岩性复杂,储层岩石类型多样,主要有"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砂砾岩"3类岩性储层,储层物性普遍较低,总体属于中低孔极低渗储层-致密储层。依据火山—沉积序列的不同岩石组合及油气显示情况,可识别出砂泥岩或砂灰泥岩储盖组合、火山岩内幕储盖组合、火山岩-沉积岩复合岩类储盖组合、基岩风化壳储盖组合等四大类九小类油气储盖组合。最有利储盖组合是与烃源岩毗邻的砂泥岩储盖组合,其次是火山爆发相-喷发相的火山碎屑角砾岩、凝灰岩与火山岩的储盖组合。火山—沉积序列发育中等较好的暗色泥岩烃源岩,有一定的生烃潜力,油气成藏条件较好。围绕中部凹陷带的红旗凹陷、乌尔逊北凹陷烃源岩分布区的最有利储盖组合,是侏罗系深层火山—沉积序列的主要勘探领域。通过该研究,可以为其他地区火山—沉积序列的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30年来, 燕河营盆地中生代沉积地层一直以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或地质志所厘定的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为基准。经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从层位、岩性组合、层序、年代及生物组合等方面对该套地层进行了系统研究, 认为该地层与区域上九佛堂组与义县组指状交互关系不符, 而岩石组合和沉积旋回也与区域上九佛堂组难以对比。采集的叶肢介化石属于Yanjiestheria-Orthestheria属组合, 其壳饰特征在叶肢介演化史上属进步类型, 被认为指示早白垩世的时代。本文将义县组之上的这套河湖相沉积地层时代划归早白垩世晚期, 并依据岩性组合和沉积层序等特征将其对比为南天门组。  相似文献   

19.
任永健  张成信  孟庆伟 《地质学报》2022,96(7):2333-2347
本文通过岩石组合特征和区域对比,将张广才岭南部西蛤拉河子—大锅盔一带分布的浅变质地层重新厘定为杨木岗组。为了确定杨木岗组的形成时代和沉积物源,进行了碎屑锆石U- Pb年代学和微体古生物地层学研究。锆石大多数呈自形—半自形晶,显示典型振荡岩浆生长环带,暗示其岩浆成因。该地层中测得的两组碎屑锆石U- Pb产生多组谐和年龄,其中PM010- TW样品56个测点最小峰值(谐和)年龄为307 Ma,DB02- TW样品51个测点最小峰值(谐和)年龄为275 Ma;覆盖在杨木岗组之上的中生代二浪河组安山岩的定年结果为181. 1±0. 9 Ma,表明杨木岗组形成于早二叠世晚期。杨木岗组中获取疑源类化石组合出现了新元古代晚期—早寒武世和奥陶纪地层常见分子,结合碎屑锆石年龄结果,反映杨木岗组沉积时周围存在早古生代和中—新元古代地质体。碎屑沉积岩Al2O3/TiO2平均值为24. 44,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稳定和负Eu异常特征,结合碎屑锆石的年龄频数可以看出,确定杨木岗组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沉积盆地周围的晚古生代早期中酸性火成岩,次要物源由沉积盆地周边的早古生代地质体和近地表的中—新元古代地质体提供。佳木斯地块为松嫩- 张广才岭地块上晚古生代地层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物源,暗示佳木斯地块与松嫩- 张广才岭地块于早二叠世之前已完成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