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国境内的诸多名山当中,中岳嵩山以其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一代女皇武则天,不仅曾多次游历嵩山,并且在她70多岁高龄之时,在嵩山举行了盛大的封禅大典。她以这种方式将她改唐为周的“壮举”向昊天上帝作了汇报,并得到天帝的认可,从而回击了封建正统思想对她君临天下这一行为的非难。今天嵩山地区的登封、告成两地的地名均为武则天所赐。  相似文献   

2.
目前,嵩山开发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太相称,进一步开发的潜力仍很巨大。通过对古代游记的深入研究,可为当今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因此,从旅游者的视角,对古代的嵩山游记进行搜集整理,简析了古代游记基本情况,对古代嵩山旅游者的游览动机、路线进行分析,探讨了古代受关注的景点对于当今嵩山开发的价值,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措施。深入地挖掘和整理嵩山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化价值,开发体现中岳身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拓展儒家文化游、道家文化游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少林寺开发的完整性,从而彰显嵩山作为中岳文化名山的底蕴。  相似文献   

3.
五岳,据《尔雅·释山》载:“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今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周礼·春宫·大宗佰》始言五岳。“五岳独尊”,泰山也。泰山,以其独有的古老礼仪——封禅大典,构成了泰山崇拜与信仰的重要内容。巍巍泰山,记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兴衰,见证着历代帝王的荣辱成败……游山如读史。泰山,一座“露天的历史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嵩山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岳嵩山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然而,认识上的误区导臻嵩山旅游开发与其丰富的资源极不相称,嵩山进一步开发旅游业的潜力巨大,文章通过分析嵩山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以及资源特色。区域性特征,找出了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包装和宣传促销,作好开发规划并分步实施,建立合理的旅游结构和围绕嵩山特色,搞好优势资源开发,以独特之处吸引游客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环嵩山地区9000-3000aBP聚落分布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GIS叠置分析与统计分析,按照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四个时期对环嵩山地区9000-3000 aBP 聚落分布特征与区域构造及地貌的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聚落分布与区域构造存在密切的关系,构造活动深刻影响着区域地形的高低起伏与地势的陡峭和缓,而早期聚落选址对于平坦地形的偏好使得聚落分布时空特征形成过程中与区域构造密切相关。由于主要受正断层控制,环嵩山地区东部华北坳陷与嵩箕台隆地带呈整体抬升与下降特征,区域发育有大量断块山地丘陵、断陷盆地、平原等地势平坦的地貌单元,大量早期聚落分布于这一区域,甚至一些海拔较高、顶部平坦的山地、丘陵顶部也有早期聚落分布。而边缘地带的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等区域,由于多为褶皱控制的褶皱构造山地,区域平坦地形较少,早期聚落则分布较少。环嵩山地区9000-3000 aBP聚落分布与区域构造关系研究表明,早期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环境起到基础性作用,其为人类活动提供了不同自然条件的多种舞台。而人类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其通常依据自身的文化特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自然环境栖息、生活。  相似文献   

6.
嵩山,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境西南部,西浸嵩山湖,东围城子岭,猪水绕其阴,葫芦接其阳;(山钦)(山金)嵯峨,巨石崔嵬;植被丰茂,层累光翠,松青草绿,凝碧连天。置身其上,则见七峰并举,(山献)  相似文献   

7.
嵩山地区地貌和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从地貌演变、外力地貌过程和人为地貌作用等三方面。论述了嵩山地区的地貌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
彭雪开 《中国地名》2014,(10):71-73
花垣,亦称花园、花园寨。作为军事、行政区划地名,历有崇山、永绥、元里、花垣之称,皆有历史文化依源。今依次作初步考释。 崇山,何以为名?崇,《说文》:“崇,嵬高也。”段玉裁注:“嵬高”为“山大而高”。古文中“崧”、“嵩”通“崇”。《释山》、《毛传》皆曰:“山大而高曰崧”。古今文中有近20种释义,其本义指山大而高。山,《说文》:“山,有石而高。”王筠旬读:“无石曰丘,有石曰山。”《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古今文中有数种释义,其本义指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今有学者认为:此崇山当指今湖南凤凰县西部和贵州省松挑苗族自治县东部边境的腊尔山。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嵩山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嵩山主要位于豫西登封县,是河南省重点开发的风景区。景区包括太室山南坡、少室山和登封盆地部分地域,面积约150km~2。这里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观遍地,少林寺、少林武术等享誉国内外,旅游资源开发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0.
南岳衡山,中华五岳名山之一。南岳衡山,历史悠久,史称“寿岳”。南岳衡山,主峰坐落在湖南省衡阳市境内,逶迤八百余里。南岳衡山,七十二群峰,层峦叠嶂,气势磅礴。南岳“四绝”闻名天下。南岳衡山,佛道共存,国内一绝。清人魏源在《衡岳吟》中言:“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  相似文献   

11.
以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为研究对象,以GIS技术为支撑,考虑聚落间的空间关系及地形与水系对聚落群的影响,改进K-medoids方法,利用聚落的加权距离代替欧氏距离,将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划分为三大聚落群。伊河、洛河、涧河流域的聚落群从裴李岗到龙山时期古人的生产活动越来越活跃,从龙山到夏商时期,有可能受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逐渐走向衰退。沙河、汝河流域聚落群4个时期的聚落数量均较少,说明不太适合古人类居住。贾鲁河、双洎河、颍河流域的聚落群从裴李岗到夏商时期,聚落数量不断增加,说明该地区古人类的生产活动越来越活跃。通过聚落群划分研究,揭示史前聚落空间分布特征,更深入地了解史前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法器礼人“琮”始见于《周礼》等古籍。其形以《周礼·考工记·玉人》所释:“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白虎通·文质篇》曰:“圆中牙身玄外曰琮。”郑玄补注《周礼》时说:“琮,八方象地。”南唐徐锴释琮时讲:“状若八角而中圆。”后人因难辨琮状的实体,以致南宋时称为“镇圭”。至清乾隆,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琮,瑞玉,大八寸,似车”的说法为据,直呼“琮”为“辋头、杠头笔筒”等,  相似文献   

13.
费鹏程 《中国地名》2014,(10):52-53
银冈书院,位于铁岭市南门里路西,是一所园林式的古建筑群,是清人郝浴所建“致知格物之堂”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定名于1675年,是东北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五大书院”之一。康熙年间奉天府尹的屠沂撰文勒碑留记,在《重修银冈书院碑记》中写道:“维天下之书院多矣,惟嵩阳、白鹿、岳麓、石鼓以大称。岂高阁、周建长廊四起云尔哉!盖人其人,故大其书院也”。  相似文献   

14.
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分布时空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鹏  田燕  陈盼盼  莫多闻 《地理学报》2016,71(9):1629-1639
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型分析,按照裴李岗(9000-7000 aBP)、仰韶(7000-5000 aBP)、龙山(5000-4000 aBP)、夏商(4000-3000 aBP)4个时期对环嵩山地区史前(9000-3000 aBP)聚落的空间分布形态、演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一套适应于史前聚落时空分布模式研究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① 环嵩山地区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4个时期史前聚落均具有集聚型空间分布特征,其中裴李岗和夏商时期聚落分别具有2个集聚中心,仰韶和龙山时期聚落分别具有3个集聚中心;② 区域史前聚落空间分布重心具有由南向北迁移的特征。裴李岗时期聚落以分布于南部地区为主,仰韶聚落分布重心开始向北部迁移,这种态势在龙山时期仍在持续。夏商时期,聚落分布形成了以嵩山北部为重心的东西分异特征;③ 史前聚落空间分布总体形态及演化特征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条件与人类文化演进关系密切。以狩(渔)猎采集为主的经济形态使得裴李岗聚落主要分布于近山丘陵岗地与近水高台地两种地貌单元。全新世中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对于南部平原地区影响较大,近山地区地势较高、顶面平坦的地貌单元成为仰韶、龙山时期聚落营建与开展农业生产理想的场所。夏商时期社会形态的复杂化使得聚落具有围绕都邑性中心聚落集中分布的趋势,嵩山北部也成为聚落分布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15.
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分布与环境三维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IS技术实现了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分布与环境的三维可视化,制作了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分布与环境三维效果图.依据三维效果图与区域环境演化特征,将环高山地区划分为河水(古黄河)、淮水与济水(古济水)3个水系区,并统计分析了3个水系区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4个时期的遗址分布特征,以此探讨了该区域史前人类迁移的环境背景.希望能为区域聚落考古研究提供依据,并能为其他区域聚落考古三维可视化与空间分析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从而推动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用GIS方法和既有的考古资料研究了嵩山南麓颖河上游和双洎河上游龙山晚期和夏商期聚落的时空特征。受距今4000年前降温事件影响,嵩山南麓地区的史前聚落在夏商期对地貌的选择与龙山晚期有显著差异,而且两个时期聚落的R-S分布也从多要素竞争型向单因素支配型转变;对聚落在龙山晚期和夏商期的域面进行的泰森分析表明,环境变迁对聚落域变化幅度的影响在颍河上游大于双洎河上游。根据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文化因子,文章认为龙山晚期的聚落空间结构演化表现为文化选择型模式,反映了人本主义的规划法则,而夏代早期的聚落结构则表现出环境选择型的某些特征。基于此演化序列,文章最后归纳了气候转折期史前聚落演化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按照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4个时期对环嵩山地区史前时期聚落选址与水系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落选址与水系存在密切的关系:(1)聚落选址偏好最强的地区位于距河流水平距离为200~300 m的地区,聚落分布数量随着距离水系水平距离的增大而减少,而且聚落选址距离水系的水平距离基本不超过3 km。(2)距离水系垂直距离为20 m的范围内是聚落选址偏好程度最强的地区,聚落分布数量随着距离河流垂直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距离水系垂直距离太大,不利于古人取水,垂直距离超过40 m无聚落分布,说明聚落选址对距离水系垂直距离的偏好度在40 m以内。(3)聚落选址偏好随着水系级别的增大而降低,裴李岗时期、龙山时期、夏商时期3级水系附近聚落密度最大,而仰韶时期1级水系附近聚落密度最大。有可能因为在仰韶时期,气候属于暖湿期,相对于其他3个时期来说,降水较多,3级水系水流量可能较大,没有1级水系附近的居住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8.
张健 《中国地名》2012,(2):56-56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为中国五大名山之一,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最高峰连天峰1512米,面积450平方公里,东西绵延60多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南依颍水,北邻黄河。嵩山地区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9.
鲁鹏  许俊杰  王霞  胡亚毅  王辉 《地理科学》2022,42(4):730-738
嵩山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与早期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区域植被全新世演化研究也备受关注,孢粉分析是此类研究的重要手段。分析嵩山地区已有的16处地点的19套孢粉数据,梳理出区域晚更新世以来的植被演化历史。结果表明,10 ka B.P.之前,区域乔木花粉极少,为草地植被景观;10~7 ka B.P.,乔木花粉增多,丘陵、台地地区为疏林草地,平原地区乔木分布较多,为森林草地;7~5 ka B.P.,乔木花粉含量继续增加,丘陵地区仍为疏林草地,台地地区已经具有森林草地景观特征,平原地区则为针阔混交林植被景观;5~2.5 ka B.P.,乔木花粉含量逐渐减少,区域又转变为疏林草地植被景观。区域早期植被研究存在沉积样品孢粉含量少,地层年代分辨率低,自然沉积剖面较少,山地、丘陵区域数据不多等问题。未来研究需要有效引进信息技术,在孢粉提取与鉴定方法不断改进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地貌类型的高分辨率研究。研究思路也需要从孢粉数据重建气候演变向植被特征与人类活动交互作用所延伸。  相似文献   

20.
黄霖 《中国地名》2014,(5):30-32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曲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