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查了咸阳机场1991—2001年(着重于10月—翌年1月)11年的观测资料发现,在不同的天气形势下,指标△T对机场大雾的预报都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当成阳机场前一日18时露点温度与当日06时的温度差(△T)≤3,且相对湿度≥80%时,则未来出现大雾的概率可达90%以上;另外,还就大雾的消散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EC850hPa温度预报场与自贡市的寒潮降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四川气象》1997,17(1):9-11,15
成都08时850hPa的实时温度自贡站当日的日平均气温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EC850hPa温度预报场对成都850hPa温度的预后误差小,同时EC850hPa温度预后场预邱的降温与自贡市的降温有很好的同步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1995.7.17陕北强降水诊断分析段桂兰,梁生俊(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1995年7月17日08时到18日08时,陕北出现一次强对流性强降水过程,陕北六县出现暴雨,其中,府谷、子洲两县大暴雨。1天气形势17日08时300hPa高空图上,河...  相似文献   

4.
江淮梅雨暴雨的水汽源地及其输送通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T42客观分格网格点资料计算了1991年7月10日08时 ̄11日08时江淮地区梅雨暴雨过程中水汽输送等物理量,以此分析水汽来源及其输送通道。结果表明,江淮地区梅雨暴雨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及其以东地区。江淮梅雨区在850 ̄500hPa层有两个重要水汽源地,而地面到850hPa更重要的水汽源地是南海。南海的水汽主要靠西南及东南季风输送至暴雨区;而孟加拉湾水汽除通过印度季风低压向上输送至850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地面拖曳效应对春季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一个在NCAR的气候模式CCM1(R15L12)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起来的CCM1(R15L7)-LNWP长期数值预报模式,以国家气象中心1992年4月1日客观分析资料和NCAR的固定个例(1975年1月16日)为初始场,进行长期数值预报试验,研究了青藏高原地面拖曳效应对春季大气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月平均的青藏高原地面拖曳系数与全球其它陆面月平均拖曳系数之差由0.0008增大至0.004时,预报效果得到了明显改进.青藏高原至巴尔喀什湖之间的(300hPa和500hPa)温度差可增大3℃,从孟加拉湾一带至青藏高原的温度差可减小1.5℃,使得在青藏高原及其北侧高空西风增强(增强中心在40°N的250hPa层).在青藏高原南侧的25°N的250hPa出现西风的减弱中心,有利于晚春季节东亚南支西风急流的北移.青藏高原的地面拖曳效应有利于在春季加大其迎风坡和背风坡效应,加强北半球经向三圈环流及全球经向环流.  相似文献   

6.
选用试验基地定西站1985-1989年5月至9月24小时降水量和天气观测中出现的雷雨、冰雹天气过程80次,日降水量≥5mm的稳定性降水过程70次。以天气过程发生当天08时500hPa和700hPa、14时△P_24,为依据,综合分类归纳讨论。  相似文献   

7.
用济南平原的雷达回波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了山东冰雹云回波特征和700hPa,500hPa的平均绝热含水量,得出济南周围200km内冰雹季节的700hPa,500hPa平均绝热含水量和用以确定雹云演变不同阶段的雷达回波综合参数BB值,以及该区冰雹云的判别依据和人工消雹作业的用弹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8年丹江口水库流域五场暴雨的入库流量和降水量(08~08时)资料以及同期的500hPa、700hPa、850hPa 高度场及地面天气图资料,对这一流域 1998年7、8月份发生的五场致洪暴雨的气候特征、大尺度环流背景及物理量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揭示水库流域致洪暴雨的成因,为今后加强对致洪暴雨的预报提供判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1970—1989年7月08时850、700、500hPa高空图和14时地面图及本站的气象资料,选出几个相关系数好的因子,采用0、1回归统计方法,对遂宁地区的大-暴雨,进行统计预报。从历史拟合率及验证使用情况来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汉江中上游9—10月副高预报模型及指标的检验与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70~1997年9~10月逐日08时地面,850hPa,700hPa,500hPa历史天气图资料以及同期汉江中上游50个雨量站降水资料,通过对副高活动范围和各物理量场的差异分析,结合流域降水强度,建立了3套降水副高预报模型,3套非降水副高预报模型及20条预报指标(因子),并对其进行检验试报。结果表明,在水库调度应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1993年9月17日本站出现的飑线过程分析发现,能量场和单站物理量对暖云降水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当低层有强能量锋存在,且暖区内850hPa有湿静力温度Tσ≥70℃以上的高能舌,或当日湿静力温度差Lc=Tσ500-Tσ850<-8℃时,即使中层500hPa天气系统较弱.仍能有剧烈的强对流天气发生。  相似文献   

12.
徐大红 《贵州气象》1996,20(1):32-34
本文采用1995年6月30日,7月1日08时的850、700、500hPa高度场及风场资料,分析了逐日逐层的压能场、湿焓场特征,指出等压能线与等湿焓线密集带与暴雨过程和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兰州单站探空资料700hPa和500hPa风向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兰州700hPa风向既受复杂地形影响,又受天气系统影响。700hPa的东北风和东南风与降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700hPa、500hPa风向有机组合,其降水相关概率提高到71%—82%。  相似文献   

14.
杨正国 《贵州气象》1999,23(2):10-12
用常规天气图,以1995年6月28日08时为初始场,1995年7月2日08时为结束场,对1995年6月30日-7月1日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湿有效能量演化变情况。结果表明:500hPa低糟,中低层切变低涡及地面中尺度低压是主要的影响系统,中尺度特大暴雨发生前期及中期,有大量的湿有效能量贮存。  相似文献   

15.
19980819~21陕西省出现了一次全省性降水过程,其过程雨量从东到西逐渐由小到中雨、中到大雨直至宝鸡地区和汉中地区的区域性暴雨,这次暴雨降水主要集中在20日,强度大,来势猛,范围广,有两个大的中心带,其一在凤翔、宝鸡一带,最大中心点宝鸡为1604mm,其二在留坝、略阳、勉县一带,最大中心点留坝为1860mm。1 高低空形势场变化及配合从1998082008形势(见图1)看,500图1 1998082008700、500、300hPa形势场综合图hPa在平凉以西有一低涡,…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利用当天08时500hPa高度资料,将大气环流分为9个基本环流型,并概括为西风带型和副高型。然后利用HLAFS数值预报产品,分型建立了24小时和强降水天气消空指标以及预报方程。1998年业务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判别回归方法在四川盆地大雾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最近10多年的历史实况资料和四川盆地大雾发生的站数进行相关分析,采用最优分割进行因子筛选,建立了最优判别方程和大雾站数预报的回归预报模型,拟合率较高,残差较小,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8.
据1974~1991年6~8月间暴雨资料统计分析,08h700hPa低涡位于104~109°E、33~36°N或100~105°E、29~32°N时,正阳易出现暴雨;其间,共有暴雨日37个,低涡暴雨日25个,占总暴雨8的67.6%。为此,建立了低涡暴雨模式;首先消空处理,再筛选出一些物理意义明确且相关显著的预报因子,运用事件回归系数法建立低涡暴雨预报方程。经两年应用,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钟有萍 《四川气象》2000,20(3):41-44
利用1959-1998年北半球500hPa、100hPa高度、北太平洋海温等网格点资料以及本区地面气象要素等资料,应用具有引进和剔出因子双重功能的逐步判别方法,建立了铜仁地区关于夏旱和夏季降水3个预报对象的判别方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历史拟合率和独立试报都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本站e-t曲线特征及指标站700hPa高度、露点和风向风速,建立了栾川县7~8月份未来1~3天大~暴雨预报指标。1 前提条件①本站e-t曲线降后升、t14曲线升后降,或e-t曲线连升3天后≥-6,或e-t曲线≥0维持3天以上。②郑州、宜昌、成都3站08时700hPa露点平均值≥4.0℃。2 预报指标在满足上述前提条件之后,根据08时700hPa指标站的高度及风向风速,确定如下预报指标:①兰州高度降后升(或平后升),同时汉口高度≥312位势什米。②成都为≥6m/s的N~SSW风且宜昌、郑州为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