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珏 《地理教学》2010,(7):11-13
“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在教师心目中早已有了明确的答案,形成了共识。而“如何用教材教”则是老师们一直努力探讨和不断实践的主题。教师的成长,是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学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研究如何“教”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感晤和经验积累是教师成长最宝贵的财富。然而教师的成长往往会出现一个高原期,  相似文献   

2.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所在。所谓重点就是章、节中最主要的关键性的内容,是教材中的中心内容和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教师必须深入分析讲解、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部分。确定重点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其方法有四:①根据教材的主次——主要的关键性的部分必然是重点;②根据教材的从属关系——主体教材是重点;  相似文献   

3.
杨燕 《地理教学》2005,(2):24-26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奉若神明”,对教材安排的课时、进度、章节、逻辑体系乃至观点不敢作丝毫调整变更,而新课程强调,教材是“教学材料”,而不是“学校教学事实上的唯一依据”,教材仅仅是一种充满了变数和弹性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大胆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材处理的创造性,是指对教材的处理要因人(教师、学生)而异,这创造也是教师教学风格差异与学生认知差异的体现。这个创造性决不是“随心所欲”,恰恰相度?教材处理应在遵循一般教学规律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剪辑教材,形成自己的独特解读。  相似文献   

5.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材料,但现行人教版地理新教材的正文内容大多数较少,往往是寥寥数语,因此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阅读,有的学生甚至看不懂课本。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中地理新课程试用的实验教材共四套,分别是鲁教版、人教版、中图版和湘教版。各种版本的教材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又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其中鲁教版的每个教学节都由情境问题、正文、知识窗、活动等4个部分组成。如何处理知识窗,是每个接触新课程的教师都要面临的一个课题。知识窗是为了丰富和补充知识而设计的,也是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而设计的,在教学中应该依据其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  相似文献   

7.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对于教师而言,课程标准、考试手册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而言,虽然课程标准、考试手册也是学习的基本依据,但教材毕竟是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8.
张桂兰 《地理教学》2006,(7):19-20,4
教学地图是应教学需要而诞生,它是以为课堂教学服务为目的,与教材、课堂、教师、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地图的发展是伴随着教学改革而逐步发展完善的。课程教材的变革与地理科学的发展,以及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变化,随之带来教材体系的深刻变化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使得教学地图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地理教学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中国地图出版社教学地图就是在历次课程改革中为适应地理教学的新变化、新要求不断创新、完善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经济地理部分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因而如何让学生学好经济地理,这也令教师大伤脑筋,如果我们在分析有关经济地理教材时,不难发现: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与当地的地形,气候,交通,资源等自然地理方面有一定联系,因而,我们把这自然和经济二者结合起来,往往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0.
凌锋 《地理教学》2009,(12):25-27
一、把握五大“要点”、合理处理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师不仅要研究、分析、理解和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而且要根据需要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材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地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凭借。地理教师为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必须正确分析和合理运用地理教材。地理教材的分析与运用是地理教学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用"同题异构"方式上课是近期不少学校进行教学研讨活动的常用形式,受到很多教师的欢迎。"同题异构"是不同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生活体验和知识背景,建构出具有个人色彩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的课堂教学风格,在课堂中教师与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交流、对话,使同一教材展示出不同的教学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教学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理解、掌握、运用教材内容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处理。目前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多、课时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教材的主要环节,其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工业建设的重大成就”是“我国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一节中的重点内容。但因该部分教材的内容量大,罗列的地理材料多,知识点零碎等特点,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感到枯燥难记。为此,笔改用探究法教学,即将教材中的地理材料和事实转化为图表或音像,通过投影机和放像机显示,并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通过形象直观地比较、分析、归纳、认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成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避免了被动地去记教材上的结论。其教学过程为:显现图表或音像→设问→结论。  相似文献   

15.
宋健  李晓 《地理教学》2014,(6):41-44
正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现在的地理教材已呈现出"一标多本"的多样化现象,教材内容较以往更加简明扼要,栏目类型更加丰富多样,这也给地理教师在教材使用上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目前仍有许多地理教师无法适应地理教材的新变化,更无法用新的理念去接纳这种变化,这也让新地理课程标准和新地理教材之间出现了一片不确定的宽阔地带[1]。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打破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克服对教材的盲目依赖,重新认识地  相似文献   

16.
教材是地理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新课程实施以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认可,但如何“用教材教”却并未解决,结合一年的中图版实验地理教材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黄小晶 《地理教学》2006,(8):12-13,48
现在我国的一些学校正在进行地理双语教学实验,但至今还没有成套的地理双语教材供教师和学生使用。要保证地理双语教学的有效进行,一本好的教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套好的双语教材要有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要集科学性、思想性、先进性和适合于教学的适应性于一体,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地理双语教材的开发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何美珑 《地理教学》2006,(11):13-15
地理新课程的目标能否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否提高,取决于教师能否切实转变“以教论教”的观念。审视当下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其中“教材一看就懂,不好教”、“教材知识体系不够严密”、“新课程缺乏时间保障”等观念,事实上已经成为新课程地理教学推进的障碍。现择要分析某些具有普遍性质的障碍观念,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寻求转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白玲 《地理教学》2011,(9):7-10
一、地理“活动”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机械照搬“活动”的多,深入理解“活动”案例功能的少尽管课程改革实施已经多年,教师们对“用教材教”也已经耳熟能详,但受惯性的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一些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还常常将地理教材奉为“圣旨”,对教学内容不敢越雷池一步,对如何“用教科书教”还存在着某些困惑。一方面,机械照搬和使用教材中“活动”栏目所提供的案例,不考虑“活动”内容是否适用  相似文献   

20.
教材是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教材的处理者,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对教材没有经过科学地处理,所讲述的知识,大多是教材知识平面推移,实际造成教学重点知识埋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