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球》2016,(6)
5月31日,备受各方关注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终于出台。无论从应对因"常外毒地""毒跑道""镉大米"等公共事件而引发的公众焦虑,还是从土壤环境治理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来看,这份历经3年修改、"五十易其稿"的文件都可谓恰逢其时,为推动我国土壤治理与修复提供了行动指南。那么,国内污染土壤的修复经历了哪些阶段?目前在土壤修复的技术方面存在着什么问题?江苏常州的"毒地"治理又将何去何从?近日,中科院地理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863计划土壤修复领域首席专家陈同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6,(3)
正土壤是最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安全,还关系到国土资源环境的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月1日,湖北省通过了《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法规,被誉为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湖北样本",具有探路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6,(6)
正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形势日益严峻,不论是以镉、汞、砷等重金属污染为主的无机污染物,还是以苯、甲苯、三氯乙烯为代表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都不时造成严重污染后果,各种"毒地""镉大米""重金属污染"等热点事件暴露了我国土壤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各界一直期待着国家早日出台土壤污染防治制度的顶层设计。5月3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完成了和《大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6,(12)
正详查土壤状况健全法规标准摸清家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构建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健全法规配合完成土壤污染防治法起草工作。适时修订污染防治、城乡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土壤污染防治有关内容。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7,(7)
<正>土壤环境质量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土壤污染防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去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一年后的6月21日,环保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6年以来土壤环境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环保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司长邱启文、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锁研究员出席并介绍了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5,(8)
土壤污染问题是继大气和水污染问题之后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制定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土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是落实各方责任的有力保障,也是构筑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7.
正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土资源部曾做过全国土壤污染调查,但污染数据至今没有公开。近日,一名律师向环保部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数据,环保部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公开。此新闻一出,原本被水污染、空气污染折腾得"风声鹤唳"的社会舆论,再次炸开了锅。土壤污染信息算是国家机密吗?是不是污染太严重所以不敢公开?现在脚下的土地是有毒的吗?在沸沸扬扬的舆论中,有关部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5,(8)
<正>土壤,是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时下,中国的土壤安全状况正面临严峻的危机,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甚至严重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甚至社会和谐发展。2015年是第68届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土壤年"。在我国,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发布后,《土壤污染防治法》也于2015年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在此背景下,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6,(2)
正《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水十条》,是继环保法之后国务院2015年发布的重大政策文件,为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而制定,旨在把政府、企业、公众攥成拳头,向水污染宣战。《水十条》中有哪些亮点?后续又有哪些工作?带着这些问题,《地球》记者采访了环保部污染防治司饮用水处处长石效卷。  相似文献   

10.
从探地雷达GPR(Ground Penetrating Radar)在土壤污染探测中的应用、污染土壤介电常数模型的演化和土壤介电常数求取三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开展的土壤污染探测研究.研究认为以土壤介电常数为纽带,采用适宜的方法从雷达回波信号求得介电常数,基于合理的土壤介电常数模型,通过神经网络技术,可驯化建立介电常数和污染土壤多个参数之间联系,从而实现污染土壤中多种污染物含量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6,(6)
5月3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全面战略部署,具有重大意义。环保“三大战役”(空气、水和土)的最后一部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靴子终于落地。环保部有关负责人对《土十条》出台的背景、意义及《土十条》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6,(2)
正"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联动协同效应,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6,(7)
正2016是中国的"十三五"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到底有哪些重点问题,有哪些特点?绿色发展规划会对全球的环境问题或者环境发展问题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在不久前世界资源研究所与凤凰国际智库联合主办的"展望十三五:2016全球热点观察"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展望了中国"十三五"创新绿色发展。"十二五"综合治理达到过去十五年最好首先是新的理念。胡鞍钢讲到: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介电特性获取污染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污染土壤复介电常数与污染成分的关系模型、污染土壤复介电常数测量技术两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介电特性和电磁波信号开展的土壤污染探测研究.最后指出,基于污染土壤的介电特性获取污染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其目的是通过获取土壤复介电常数的变化信息,定性和定量的对污染场地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7,(1)
<正>国务院不久前印发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份方案对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有何意义?方案对我国"十三五"时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低碳发展进行了哪些工作部署?与五年前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相比,这份方案中又有哪些亮点?就此,《方案》编制起草组副组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艳兵近日对《方案》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6,(5)
正2016是中国的"十三五"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到底有哪些特点?绿色发展规划会对我国的能源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地球》记者近日采访了在能源行业一线耕耘值守几十载的前辈——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  相似文献   

17.
正在雾霾盛行的当下,供热采暖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供热采暖是建筑能耗的大户,中国北方地区冬季供热采暖每年消耗煤炭1.5亿多吨标煤,占全国建筑能耗40%以上。如果全面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必将对我国节能减排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产生重大影响。那么,目前我国供热计量改革进展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岩溶区分布面积较广,其形成的土壤中微量元素普遍富集,具有典型的地质高背景特征,土壤生态风险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以广西碳酸盐岩出露的岩溶区为研究区,采集了1090套水稻籽实及对应耕层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稻与对应土壤中Cd、As等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按照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广西岩溶区土壤中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含量大于风险筛选值的比例均普遍高于中国表层土壤和广西非岩溶区土壤中对应元素所占比例,其中Cd和As元素含量富集现象较为突出.依据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7),研究区水稻籽实中Pb不超标,Cr、Hg和无机As的超标率仅为1%左右,而Cd超标率为12.5%.随着土壤pH的增加,土壤Cd含量逐渐增大,但水稻籽实的Cd含量和超标率逐渐减小,且当pH6.5时,水稻籽实Cd超标率仅有4%.这些结果表明,中国现有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Cd元素筛选值并不适用于岩溶区土壤Cd的生态风险评价工作.因此,本研究提出了针对岩溶区土壤Cd的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阈值建议值,为我国岩溶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级、污染风险管控和土地安全区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7,(4)
<正>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京津冀三地相通的文脉形成了三地文化的相似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地人民共同铸就了生活的理想与和谐。那么,在古代,京津冀地区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休闲时喜欢把玩什么物件?哪些玉器又是他们的最爱?在近日首都博物馆展出的《金玉满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之"居家篇"中,《地球》记者感受了一把古代京津冀地区流行的居家时尚。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6,(10)
正"碳"是宇宙大爆炸后,恒星核聚变反应所造就的一个神奇的非金属元素,熔点高达3550。C、沸点4800。C。它无处不在,没有它,地球上就没有生命和人类,也就没有动植物和有机界。真正碳元素有何特异之处?碳的单质元素有哪些?它的神奇之处你知道多少?火与炭一百万年前,"古猿"学会了用火取暖和防止野兽侵扰,并开始了烧制猎物,熟食大大提高了猿人的健康和智力。50万年前,中国猿人"北京人"在周口店猿人洞遗址遗留下大量的黑色灰烬,它就是人类最早熟知的含碳元素的木炭灰烬。熊熊燃烧的木材和草茎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光明,其中"碳"元素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