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本文针对盆地区代表点的小麦条锈病冬繁与气候条件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由此确定四川小麦条锈病冬繁的适宜、次适宜、不适宜气候条件指标。从风险基本理论出发,建立了包括气候条件出现频率和寄主存在数量两个环境因子的四川省小麦条锈病冬繁农业气候风险模型,并划分了高、中、低风险等级。基于GIS技术,对四川省小麦条锈病冬繁农业气候风险进行了区划。区划结果表明,四川省的川西高原地区和川西南山地是小麦条锈病冬繁阶段低风险或无风险区,而盆地区是中、高风险的集中区。其中,盆地中部地区是主要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2.
天水地区条锈病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4~2006年天水市条锈病监测资料、天水市7县(区)气象站的常规观测资料和冬小麦生长发育期资料,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征及气象因子与冬小麦生长发育期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使条锈病的越冬、越夏条件优越,自1994年以来发生面积呈线性增长,发病程度天水市东南部重于西北部。条锈病的爆发流行既受当时气象条件制约,又受周边地区条锈病发生发展趋势的影响。根据分析制作的条锈病预测预报模型,为条锈病的积极防治及科学决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病点系统观察和大田普查,结合空中孢子捕捉和天气情况,从小麦条锈病大田发病规律和天气变化中发现外来菌源与本地菌源对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祁宦 《气象》1994,20(2):40-43
分析表明,冬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的轻重,取决于法地小麦孕穗期前后的光照,降水量,雨日数和日平均相对湿度等气候因素。利用多因子综合相关法,通过计算条件频率,得出淮北地区冬小麦白粉病发病程度的预报方程,其历史拟合率达91.7%。  相似文献   

5.
赤霉病是麦类的主要病害。上海郊区每年三麦(即元麦、大麦、小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是影响夏粮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为搞好三麦赤霉病的气象服务,以适应科学种田的需要,本文根据有关农业科学试验资料,对赤霉病的发病及其危害轻重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作一初步分析。 上海地区常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正当三麦抽穗扬花、灌浆乳熟的时候,刚好是春雨最多的季节。这时期气温逐渐回升,平均气温一般在14—18℃。由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病点系统观察和大田普查,结合空中孢子捕捉和天气情况,从小麦条锈病大田发病规律和天气变化中发现外来菌源与本地菌源对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0—2014年勉县小麦条锈病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条锈病在冬、春、夏、秋四季对小麦危害的气象条件。分析表明秋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利于小麦条锈病菌侵染、越冬;春季降水量大,易形成小麦条锈病爆发流行;夏季气温偏高,小麦条锈病菌不可能越夏。根据小麦条锈病与气象条件的特点,提出防治措施,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从病菌越夏、侵染秋苗的一般途径、潜伏越冬的有利因素、春季条锈病早发流行的基本条件四个方面,分析了条锈病侵染流行的基本特点,进而建立了秋、春季小麦条锈病预测的气象模式。  相似文献   

9.
小麦锈病是由锈菌生理小种变异,丧失抗性而引发的一种病害.锈菌的越夏、越冬、传播侵染、流行与气象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四川麦区作为全国条锈病的重发区近年爆发流行,对小麦生产造成危害,潜在威胁很大.本文从农业气象角度探讨其发病规律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期解决这一生产问题,对粮食安全有着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预测其流行趋势,可以为当地麦区适期开展综合防治、控制其流行为害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陕西省小麦条锈病历年发生程度与上年11月至4月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月资料相关分析,选择对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敏感的气象因子,经过归一化处理和加权组合,组成小麦条锈病气象指数,进而建立小麦条锈病气象预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气象指数与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通过0.001显著性检验;关中、陕南地区预报模型回代值与调查值差值在2个等级以内的样本占94.5%,差值在1个等级以内的样本占57.3%;对2014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预报相差2个等级以内的样本占90%,相差1个等级以内的样本占40%;总体检验结果为正确或偏高。  相似文献   

11.
四川小麦锈病成因及生产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锈病是由锈菌生理小种变异,丧失抗性而引发的一种病害。锈菌的越夏、越冬、传播侵染、流行与气象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四川麦区作为全国条锈病的重发区近年爆发流行,对小麦生产造成危害,潜在威胁很大。本文从农业气象角度探讨其发病规律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期解决这一生产问题,对粮食安全有着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条锈病发生与温、湿条件关系密切.温度高、湿度大及早播,是镇平县小麦条锈病病发趋重的原因.对条锈病的防治,一是选择抗病品种,二是适时晚播,三是适时防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小麦条锈病浸染、繁殖、流行的气象特征角度,分析了2009年成都市在小麦条锈病生物环境存在的背景下,小麦条锈病特重发生的原因:秋季温适湿重、冬季温暖露重、春季暖和多雨。初步总结出条锈病爆发流行的定量指标:在条锈病流行期内日平均气温≥10℃时,雨日(≥0.5mm)达到10天有利于爆发,该结论可为成都市小麦条锈病的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小麦条锈病浸染、繁殖、流行的气象特征角度,分析了2009年成都市在小麦条锈病生物环境存在的背景下,小麦条锈病特重发生的原因:秋季温适湿重、冬季温暖露重、春季暖和多雨。初步总结出条锈病爆发流行的定量指标:在条锈病流行期内日平均气温≥10℃时,雨日(≥0.5mm)达到10天有利于爆发,该结论可为成都市小麦条锈病的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适宜的风力、雨日及雨量、温度是小麦赤霉病分生孢子传播和萌发的必需条件。受气候条件影响,平舆县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在4月下旬~5月上旬。据此,根据4月中旬~5月上旬中长期降水及温、湿度预报,作出小麦赤霉病是否发生及发生程度的预报,根据发病预报趋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风力、雨日及雨量、温度是小麦赤霉病分生孢子传播和萌发的必需条件.受气候条件影响,平舆县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在4月下旬~5月上旬.据此,根据4月中旬~5月上旬中长期降水及温、湿度预报,作出小麦赤霉病是否发生及发生程度的预报,根据发病预报趋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运城地区小麦病虫的发生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城是山西的重要产粮区,被誉为“麦棉之乡”。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麦的产量。本文通过分析掌握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本地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对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做出预测,对有的放矢地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和减轻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以及小麦增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关中地区小麦安全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同时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概率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而逐渐加剧。利用户县1998—2012年的小麦种植面积和小麦赤霉病发病面积数据以及降水量、相对湿度、温度、日照时数等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气象因子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年来陕西户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但波动性较大,其中2010年发病最严重,病田率高达100%。抽穗扬花期平均相对湿度、上年秋季降水量和抽穗扬花期降水量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别高达0.90、0.80和0.76,是影响户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的3个主要气象因子。抽穗扬花期平均相对湿度和同期降水量可以用来预测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上年秋季降水量、抽穗扬花期的平均相对湿度和抽穗扬花期日平均日照时数对预测小麦赤霉病发病面积的波动情况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麦类赤霉病的流行受菌源和花期天气条件的制约。为越过天气预报准确率不高的因素,我们直接运用气象要素进行赤霉病预报。从仙居县农科所1967~1978年小麦产量分析,间接得到这些年赤霉病发病轻重程度资料。以四月上、中旬代表小麦开花期,探讨本站气象要素与小麦赤霉病发生发展、危害程度的关系(见表一)。由表一可见开花期(四月上、中旬)总雨量≥100.0毫米的,都是重发年,60.0~  相似文献   

20.
石鹏皋  何祥照  李开林 《气象》1982,8(9):25-26
麦类赤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气候型病害。是麦类生产上的严重威胁。我省中部和南部麦区,特别是沿江滨湖地带,病害流行频率高,为害程度重。为作好小麦赤霉病的预报,本文根据麦类赤霉病的病原生物学和病害流行学,对作物的发育阶段、发病的气候条件,尤其是对感病阶段的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以常发重病区广济为例,试作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的长期预测预报。现分述如后。 一、气候条件是赤霉病流行的决定因素 大面积的感病寄主,充足的菌源及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气候条件,是引起赤霉病流行的必要条件。其中,病原菌和感病品种的大量存在,是赤霉病发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