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曲江近50年气候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16,他引:2  
杨万春  关鸿志 《广东气象》2007,29(3):30-31,34
利用位于曲江的韶关国家气象观测站1956~2005年逐年气象资料,选取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无霜期、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蒸发量7个有代表性的气候要素,并制作冷暖、干湿指数,综合分析曲江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发现其总体上具有暖、干的气候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紫金县1961-2009年历年日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降水量、蒸发量资料,分析近50年来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其中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四季增温的程度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降水量在波动中呈现上升的趋势.蒸发年代际变化总体上呈...  相似文献   

3.
根据海阳1961—2010年气温、降水量、日照、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 突变检测法、滑动t检验法,对海阳市气候变化及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历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在过去的50a间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历年极端最高气温的上升趋势不显著,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出;年降水量呈缓慢的减少趋势,变化趋势不显著,年代际间分布不均,变化较大,年降水量减少的原因是夏季和秋季降水减少;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发生突变的时间点是2004年;年平均相对湿度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发生突变的时间点是1977年,秋季湿度减少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冷暖变化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河南省107个观测站1961-2006年46 a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河南省冷暖变化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及其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别.结果表明:河南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都呈现增温趋势,增温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全省7个气候分区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具有整体一致性,都呈现升温趋势,但各区域的增温幅度不一,增幅最大的区域是太行山气候区,最小的区域是豫西山地气候区.平均最高气温南阳盆地、淮北平原、豫北平原3个气候区呈略降趋势,其他4个气候区呈升温趋势,豫西山地气候区增幅最大;各季气温变化呈现春、秋季平均气温变化幅度相对比较平缓、冬季增温幅度最大的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初始,暖冬现象明显;在全球和中国气候将继续变暖的背景下,河南省平均气温按10 a增加0.22℃计,估计未来50 a升高1~2℃.  相似文献   

5.
利用清水河气象站1957—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清水河地区近57年来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及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年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线性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近57年以来,清水河地区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降水量和蒸发量均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倾向率分别为0.29℃/10a、0.39℃/10a、0.31℃/10a、6.4mm/10a和8.6mm/10a;日照时数则以-2.5h/10a的速度减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近43a来气候变化的趋势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蒸发量呈增加趋势;年降水量、日照时数、辐射量、日平均风速呈减少趋势;日平均相对湿度的年变率呈小幅波动,变化不大。根据小兴安岭林区气候趋势变化特征、森林覆盖率、森林质量等因素,初步探讨了林区气候变化趋势特征与林区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图里河测站1961-2006年的气温、降水量、大风日数、无霜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等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图里河近46年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显示:46年来,图里河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0.39%/10a,且上升幅度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80年代最多,2001--2006年平均降水量最少:相对湿度和大风日数呈波动下降趋势;无霜期日数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没有明显的升降趋势;年蒸发量总的趋势是微量上升,尤其是1990年以后。  相似文献   

8.
张璐  李红梅  温婷婷 《气象科技》2023,51(4):489-498
选取1961—2020年青海高原5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月气温(平均、最高、最低)、降水和风速资料,利用气候变化趋势转折判别模型(Piecewise Linear Fitting Model,PLFIM)、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青海高原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和年代际趋势转折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JP2〗①近60年来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尤为明显,为0.62 ℃〖DK〗·(10a)-1;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呈显著增加趋势,速率为39.9 mm〖DK〗·(10a)-1;年平均风速整体呈减小趋势,其中以茫崖站最为明显,风速减小速率为-0.56 m〖DK〗·s-1〖DK〗·(10a)-1。〖JP〗②年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在1972年和1983年发生了年代际趋势转折,平均最高气温第3次转折发生在2009年,平均最低气温没有发生明显的年代际趋势转折。年降水在1972年、1983年和2000年发生年代际趋势转折;年平均风速发生在1998年和2009年。③与旧气候态(1961—1990年)相比,新气候态下(1991—2020年)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均值分别上升了1.16 ℃、1.22 ℃和1.81 ℃,向高温方向漂移,且概率密度分布形状更加偏平,气候趋于不稳定;④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的增温速率远超中国、同纬度地区及全球平均水平;降水量年际波动较大,但整体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1961年-2009年山西东南部的上党盆地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相关系数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其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结果表明:上党盆地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全市年平均气温和极端低温最低值都出现在盆地西北部的海拔最高处沁源,极低值为一30.2℃。全市年平均气温和极端高温最高值都出现在盆地东部的海拔最低处黎城,极高值为40.1℃。极端最低气温与冷空气的活动强度、地理位置及地形有关而与海拔高度无关。极端最高气温与暖气团控制、地形及海拔高度关系密切。年极端最低气温1月出现的最多,占52%;年极端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6月、7月,6月占46%,7月占26%;日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在4时-7时;日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14时-16时。  相似文献   

10.
宁夏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1961-1997年宁夏平罗、永宁、同心、隆德等4个代表性站点37a的月平均气温、降水、最高和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方法,对1961年以来宁夏气候变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过去37a宁夏各地年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最低气温均有明显的升高趋势,且主要是由于冬季气温的升高所致;最高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没有随时间的变化而升高或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观测、自动站逐时降水量、乌鲁木齐市风廓线雷达及ECMWF1°×1°再分析等资料,对2018年10月17—18日乌鲁木齐雨夹雪转大暴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雪是在低空西北气流与中高层西南急流叠加并维持的有利环流背景下,由700~850 hPa风切变、风速辐合、地面冷锋及地形强迫抬升等多尺度系统共同作用造成的。强降雪时雷达探测高度维持较高达7500 m,随着降雪结束探测高度明显降低。水平风场表明低空西北急流与中高层偏南急流形成的垂直风切变廓线的维持,是强降雪持续的动力条件。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垂直速度的大小与雨雪的开始、结束时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且低层较强偏北风与C_n~2大值区相对应,降雪时低层垂直速度为0.8~1.2 m·s~(-1),雨或雨夹雪时垂直速度为1.8~2.5 m·s~(-1)。因此,水平风向风速、C_n~2和垂直速度的垂直变化对暴雪短临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By using a linear and stationary atmospheric model (Luo and Jiang, 1994, Zebiak and Cane,1987) and the initial data coming from Zebiak and Cane (1987), the influenc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hift of warm pool and that of the equatorial convergence zone (ITCZ and SPCZ ) on atmospheric surface stream field and divergence field during 82/83 ENSO is analysed by numerical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SPCZ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TCZ in developing phase and mature phase of warm event.The interaction of warm Pool and SPCZ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warm pool and ITCZ in the two phases.SPCZ is as important as ITCZ in the initial phase and decline phase of warm event.  相似文献   

13.
湖南2次典型的冰冻灾害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和2008年湖南出现了2次典型的冰冻灾害天气,造成的损失都相当严重,2008年出现的特大冰冻灾害天气更是百年一遇。通过对这2次典型冰冻灾害性天气的成因、特征对比分析,指出了湖南冰冻灾害性天气的形成与发展的天气气候特征及判别因子,对进一步提高湖南省冰冻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预报能力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连地区冷暖冬年冬季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黎红  王谦谦 《高原气象》2005,24(6):1034-1039
利用合成分析方法,对大连地区1960--2000年冷暖冬年冬季的环流形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冷暖冬年冬季,海平面气压距平场、500hPa高度距平场、300hPa纬向风距平场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蒙古高压、极涡的位置、面积、强度及东亚西风环流指数、极锋急流差异都显著,说明极锋急流、极涡、乌山脊、东亚大槽及蒙古高压等都是影响大连冬季气温异常的关键系统。  相似文献   

15.
THE CLIMATE FEATUR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ARM POO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e exists a warm pool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SCS warm pool is investigated using water temperatures at a depth of 20 min the sea. The formation of the warm pool is discussed by combining water temperatures with geostrophic currents and simulated oceanic circul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changes in the warm pool an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of the atmosphere. The development of SCS warm pool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yre activities in the sea and imported warm water from Indian Ocean (Java Sea) besides radiative warming.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全国160站1951—2008年11月温度、降水资料和同期秋季NCEP/NCAR 500 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东部季风区11月暖湿、暖干、冷湿、冷干年同期环流特征,并对同期、前期环流特征进行了差异t检验。结果表明:暖型 (冷型) 同期环流对应乌拉尔山阻塞高压不明显 (明显),欧亚中高纬度地区盛行纬向 (经向) 环流;干型 (湿型) 同期环流对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 (强)、偏东 (西)。差异t检验分布特征表明:在亚洲中高纬度地区,暖干、冷湿型 (暖湿、冷干型) 同期环流主要表现为南北 (东西) 气压场的差异;暖干、冷湿型的前期和同期环流特征分别具有EU (Eurasia) 和反EU遥相关距平结构,而暖湿、冷干型前期和同期环流特征分别具有反PNA (Pacific/North American) 和PNA遥相关距平结构。  相似文献   

17.
冷、暖冬预测与三麦等越冬作物防减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慧  耿建武  王永红 《气象科学》2003,23(4):491-495
本文采用冬季负积温和冬季平均气温距平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冷暖冬年型分级指标;选用环流、海温等资料,建立了回归预报方程,并借鉴滤波的基本思想,研制了冬季负积温的海温因子和环流因子的分阶段滚动预报模式,该模式通过系数修正函数的运算,使得原为常量的预报因子系数变为变量,从而有效地提高预报精度,并在冷暖冬决策预报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本文将天气预报、农业气象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研制了冷暖冬预测与三麦等越冬作物防减灾对策系统,近2a预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ENSO冷暖事件与郑州地区汛期气候异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1—2000年郑州站汛期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ENSO冷暖事件与郑州地区汛期气候异常的关系。结果发现:ENS0冷暖事件对郑州地区汛期降水和气温均有较大影响,对降水异常的影响更显著。暖事件出现当年,郑州地区汛期易出现降水异常偏少,次年则易出现降水异常偏多;冷事件出现当年,郑州地区汛期降水易出现异常偏多,次年降水出现异常的几率较小。  相似文献   

19.
积云对流与西南低涡的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观测观测资料、每隔6小时一次的1°*1°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相当黑体温度TBB对2011年10月6—7日预报偏差较大的广西区域性暴雨进行分析得出: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东南气流和台风“尼格”减弱后的后部偏南气流带来的暖湿空气和地面冷空气在桂中上空交汇,850hPa切变线和500hPa西风槽触发了暴雨的产生;比湿和假相当位温的分布显示了冷暖空气的对峙情况;TBB平均场的变化可以反映强降雨的落区和移动:水汽主要从东边界进人广西,少部分从南边界和北边界进入,来自于西北太平洋、孟加拉湾和东海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