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在5年前出版的一本小书中曾经写道,“说得清的就是儒学、道义、佛法,讲不明白的便都付与一个缘字了却。”今天却偏偏要在这个“缘”字上发些议论,原因之一就是有些讲不明白的事,可能对我们更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问学生必须首先注意问题准确、答案明确。例如“太阳系按距日远近依次有哪九大行星?小行星带位于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这个问题具体明确,“依次”、“哪两个”等字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若提出的问题为“太阳系有哪九大行星?小行星带位于什么位置?”问题在空间上和顺序上就会含糊不清,学生就难以答出精确的答案。其次,提问要有思考价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结合具体对象,进行精心设计,使题目具有“若隐若现、可望可及”的特点,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和“探索”的位置上,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各地理要素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从而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讲到当前世界人口增长过快,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十七,这一增长率意味着什么,可告诉学生:“现在世界人口达50亿。人均占有陆地面积大约只有两个半足球场大小,如不采取措施,照此增长一千年,人均占地面积比明信片还小,比公共汽车上高峰时间还要拥挤。在那种情况下人类将怎样生存呢?”  相似文献   

4.
我校高考复习推行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布在不同的班级,层次较好的学生往往会提前做大量的习题。有一次在他们的请求下,我来帮助他们解决一道我还未来得及过目的习题,材料中“航天飞机绕地球一周一般需要90min……”对我这个“英语盲”来说,我顺便问了一句“min是什么时间单位呢?”“分钟的英文缩写。”学生毫不含糊地告诉我。或许他们以为我就是有意在问他们。  相似文献   

5.
尤联元 《地理研究》1988,7(3):33-33
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日,建成以后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什么影晌?应该采取什么对策等重要问题,由中国科学院组织院内外38个单位,经过近三年调查研究,编辑出版了“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  相似文献   

6.
耿峰 《地理教学》2013,(9):38-39
正在我们的课堂中,常常见到这些现象:面对教师的提问,当学生不会回答时,教师会说"请坐下来再想一想";当一位学生回答不全时,教师会说"谁能够帮帮这位同学";当学生的回答不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或者一下子不知道对还是错时,教师会说"他的想法对不对呢?有没有道理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去研究研究";当学生答非所问时,教师会提醒"再想想,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然而不知道我们的教师注意到没有:这些学生会很"识相",这节课就一直低着头,再也没说过一句话。长此以往,课堂氛围逐渐沉闷,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于是我们不由佩服那些名师在课堂上的沉稳、睿智,感叹为何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能兴  相似文献   

7.
当你在神州大地旅游时,可曾注意到妙趣横生的“数序名胜”?如果把分布在祖国天南地北的“数序名胜”汇集起来,将会引起无穷的审美情趣。一片云位于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翠绿之中隐映一座戏楼,宛若一片浮云,乾隆题名“一片云”三字,是皇帝妃后看戏赏云之所。二仙观位于山西晋城市东南太行山中峰下。建于宋大观元年。正殿仙台上把二仙姑泥塑像,身姿曼妙,典雅端庄。木制“天宫壁藏”,雕刻精美,金碧辉煌。三清阁位于云南昆明市西山罗汉崖上。元代为梁王避暑宫,后改今名。沿阶拾级而上,依次为灵宫殿、玉皇阁、三清阁、吕祖殿、凌霄阁…  相似文献   

8.
徐东泽 《地理教学》2011,(23):31-32
我有收集鹅卵石的习惯,一次偶然有感,在讲“内外地质营力对地球表面形态的作用”一课时,我带去一块鸡蛋大小的花岗岩鹅卵石。当我把石块放到讲台上时,所有的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起来,盯着看我要做什么。  相似文献   

9.
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不同点之一,表现在地理事实多一些,地理原理少一些。也就是常说的初中地理多讲“有什么”,高中地理多讲“为什么”。初中地理大量的“有什么”,如果处理不好,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我利用自身吹拉弹唱、吟诗作赋的才艺,尽可能使单调的地理课堂变得生动、幽默,使学生爱屋及乌、爱我及“地”。比如,学习第二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这一节时,我把我写得“中国地形赞”投影出来,用于新课导人和课堂小结。  相似文献   

10.
李卫 《地理教学》2007,(1):22-24
新学期我拿到了教科书。第一章是《中国的产业》,介绍了农业,工业、高技术产业等产业部门。翻开课本,看到一个新名词——“新型农业”:包括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生产模式。课本上的解释只有言简意赅的几句话。怎么能跟学生讲明白呢?当然还是举例最有说服力,可我搜肠刮肚竟然想不出几个有关新型农业的例子来,主要是自己本身对“新型农业”这个名词就有些困惑。猛然间,我想起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地理学习必须把实地观察与调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习地理的重要方式”。对啊,我何不让学生搜集有关新型农业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呢?平度市本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市,学生也大都来自农村,搜集身边有关农业方面的资料,对他们来说应该算不上什么难题,而且这也是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绝佳机会,既能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真是一举数得!我为自己这突如其来的“灵感”感到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1.
陈曦 《地理教学》2019,(11):1-1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却在现实操作中屡遇瓶颈。怎样打破教学惯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促进深度教学?老师应该在课堂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传统的讲授法是否该被完全摒弃?这些问题困惑着许多一线教师,让课堂的改革难以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徐洁老师的这本书不只是鲜明地提出了“要还”,还详细回答了“还什么”、“怎么还”,用鲜明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帮助一线教师在课堂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想课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名》2011,(10):55-55
北京天安门是沿中轴线而建。故宫一带,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里参观中国古代建筑的恢弘与伟大。然而如果把时间往前推移,历史上的天安门一带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可能很多人就不太了解了,能够知晓曾经屹立于毛主席纪念堂一带的“皇城第一门”的人应该就更少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相关的问题:(1)把世界描述成空间经济系统意味着或可能意味着什么?(2)如果这种描述被证明是确切的,则会产生什么样的洞察力?(3)这种概念化是否有利于考虑有关世界和单个国家的问题?在该尺度上考虑问题与近期的地理研究、写作及教学相抵触,人们一直强调个别和地方尺度(即使观察到的现象确认为是受普遍规律或法则支配的)。  相似文献   

14.
婺源,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一个如诗如画的好地方。初见“婺”字,大多数人会读错,经查得知,它念“wu”,且有一个很美的寓意“静女翌立水中”,据说它是上古汉语的词汇。当你有幸走进婺源——中国最美的乡村,在其山麓水畔、村落亭榭间,在一个“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去尽情感受那浓浓烈烈的民居文化。穿行于婺源的古老民居中,最令人惊叹的就是民居中的雕刻。在每一栋民居的内部,在每一个可能的地方,都恰到好处地布满了出神  相似文献   

15.
邵洁 《地理教学》2012,(13):60-60
地理教学的复习课要把知识点线状、网状梳理,才有利于学生脑中的知识结构化,让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能力。大部分时间,我们会结合一道题目,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往往效果也不错。但是,总觉得在学生心情比较紧张的时候,能出现一些“小惊喜”,让学生眼前一亮,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制造的许多个“小惊喜”中,有一个就是用一个小说情节。  相似文献   

16.
李卫 《地理教学》2012,(11):61-62
地理课上,我正在讲南亚的地形,刚讲完三座大山(喜马拉雅山、西高止山、东高止山)的分布,下面传来不协调窃窃私语声,寻声望去,一位同学正在和同位嘀嘀咕咕呢,我停下讲课,生气的看着他俩,这位站起来故作神秘地说:"老师,我发现南亚的"南"字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呢……"。字里藏着秘密?这位同学平时对一些地理现象就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石祥 《中国地名》2012,(7):74-75
什么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就是那个能证明皇帝身份和权威的印章。那么这个"传国玉玺"是什么样子?它从何而来,现在又在什么地方呢?历史上的玉玺是秦朝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印玺。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下令镌造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  相似文献   

18.
华红新 《地理教学》2011,(19):26-27
高中地理学科是理科性比较强的学科,特别是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各个版本,一开始就是“宇宙中的地球”,理科性很强,需要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初中地理学习相比,大多数学生很不适应。如何让严谨的理科性学习,变得形象一些、活泼一些、更吸引人一些呢?“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上有这样的要求:“为使教科书具有可读性、直观陛、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无论地名圈内或地名圈外的人士,对地名商品化的看法基本上持两种观点:反对者认为,祖上有光荣传统“站不改名坐不更姓”,怎能为几个钱把属于我们自己的路名换上洋公司的名字呢?赞同者认为,不就是些乡村小路吗?要不搞工业区引来这么多大公司,这些泥巴路一  相似文献   

20.
一、“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按纬度分布曲线图”的运用(图略)。在“海水的盐度”教学中,我在两处运用了该图像。第一,在讲授“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规律”时,向学生出示该图像.并提出了下面三个问题:(1)哪几十纬度带盐度最高?(2)哪几十纬度带盐度较低?(3)整十盐度曲线呈什么形状?在引导学生逐一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再向学生提出下面的问题:世界大洋表面盐度的分布特点,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性地表达出来,那么.这句话应该怎样说呢?这样.学生就会顺利地总结出盐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