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GPS隧道平面控制测量中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 GPS用于隧道平面控制测量时 ,进洞方向和横向贯通误差受垂线偏差影响的规律 ,得出了消除或减弱垂线偏差影响的 3种有效方法 ;给出了新的 GPS数据处理的步骤和方法 ;同时提出了一种有效利用野外观测数据来获取可靠的单点定位解  相似文献   

2.
高海拔、大高差及贯通距离长等特殊环境给川藏铁路特长隧道控制测量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为在川藏地区建立满足精度要求的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需要进行实地勘察、测量及数据计算分析实验.本文介绍了一种铁路隧道洞内旁点导线网测量新方法,提出利用EGM2008重力场模型来计算隧道洞外控制点的垂线偏差;顾及是否对进洞联系边全站仪水平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重力垂线偏差对CHZ-Ⅱ重力仪稳定平台水平姿态精度的影响,建立了包含重力扰动的平台惯导系统的组合导航模型,通过能观性分析,给出了平台水平姿态角的极限精度,分析了出测前基点比对、测线作业、收测后基点比对3个阶段中垂线偏差对平台水平姿态精度的影响,并对是否进行垂线偏差补偿给出了指导性建议。出测前基点比对时,平台水平姿态角精度受当地垂线偏差和加速度计零偏水平分量的综合影响,要根据垂线偏差的方向决定是否进行垂线偏差补偿;测量作业中和收测后基点比对时,平台水平姿态角精度只受平台所在地垂线偏差影响,补偿垂线偏差能够提高稳定平台的水平姿态精度。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4.
李厚朴  边少锋 《测绘学报》2011,40(6):730-735
为提高利用Molodensky公式反演测高大地水准面中央区效应的精度,视中央区为矩形域,将垂线偏差分量表示成双二次多项式插值形式,引入非奇异变换,推导出了大地水准面的计算公式。垂线偏差理论模型下的分析表明本文导出公式误差为零,而传统公式的误差与纬度以及垂线偏差子午分量与卯酉分量之间的比值有关;以中纬度区域分辨率为2'*2'的垂线偏差数据为背景场进行了实际计算,结果表明在反演计算点本身所在的1个网格对大地水准面的贡献时,传统公式与本文导出公式计算结果差值的最大值达数厘米。本文导出公式可为测高大地水准面的高精度反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陆地垂线偏差的精化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阐述了全国局部地形改正和1′×1′平均法耶异常的计算方法;重力资料充分地区和重力资料不充分地区的垂线偏差计算方法。用214个天文点的天文大地垂线偏差与本文相应方法计算的垂线偏差的不符值,算得的4地区垂线偏差中误差平均值小于±2″。  相似文献   

6.
郭金运  金鑫  边少锋  常晓涛 《测绘学报》2022,51(7):1215-1224
垂线偏差是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基础数据。固体潮和海潮是影响高精度垂线偏差测量的重要因素,固体潮改正主要表现为天体引潮位对垂线偏差的直接影响及造成地球形变而产生的附加位对其的间接影响。本文基于引力场球谐展开理论,推导了垂线偏差测量中固体潮和海潮的改正公式。利用JPL DE421星历和EOT11A海潮模型,计算全球19 570个GNSS测站处垂线偏差的潮汐改正值,分析了垂线偏差潮汐改正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实例给出了日、月引潮位及附加位、海潮对垂线偏差子午和卯酉分量的改正。现有高精度垂线偏差测量精度已达到0.1″,而固体潮和海潮对垂线偏差的改正总量级可达我国一等天文规定精度(0.3″)的17%,因此在高精度的垂线偏差应用中需要顾及潮汐改正。  相似文献   

7.
从重力学和牛顿力学的基本概念出发,给出了包含重力扰动影响的惯导误差力学编排方程,以单通道惯导系统为例,讨论了三种变化情况下,由垂线偏差引起的惯导位置误差及其误差传播特性,并以分辨率为1′×1′的某区域垂线偏差数据为背景场进行仿真。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设定航线上,垂线偏差引起的惯导系统水平误差最大可达3 km。  相似文献   

8.
从惯性导航力学编排方程出发,将高阶重力场模型代替正常重力模型,分析了扰动重力引起的惯性导航误差;并从另一角度,对理想状态下扰动重力对惯性导航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扰动重力影响显著。通过将重力垂线偏差分量引入惯性导航方程,改善传统方程的缺陷,探讨了垂线偏差对惯性导航的影响。在全面论述了扰动重力和重力垂线偏差对惯性导航的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进行重力场误差补偿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重力场对惯性导航定位误差影响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惯性导航力学编排方程出发,将高阶重力场模型代替正常重力模型,分析了扰动重力引起的惯性导航误差;并从另一角度,对理想状态下扰动重力对惯性导航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扰动重力影响显著.通过将重力垂线偏差分量引入惯性导航方程,改善传统方程的缺陷,探讨了垂线偏差对惯性导航的影响.在全面论述了扰动重力和重力垂线偏差对惯性导航的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进行重力场误差补偿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精度天文水准的布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磐 《测绘工程》2001,10(2):1-5
天文水准是利用垂线偏差确定高程异常的一种经典方法。过去由于垂线偏差测量的作业效率低而不可能大量布测垂线偏差点,我国的天文水准测线上垂线偏差点间距为20-54km,因而精度很低(μ=±0.07-0.11m)。当前发展中的垂线偏差快速确定技术为高精度天文水准创造了条件。本文讨论了垂线偏差的代表误差和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提出了高精度(μ=±0.01m)天文水准布设方案,用物理大地测量实验区实测数据对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GPS现代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要介绍GPS的技术应用现状,总结其现有技术的不足,对GPS现代化进行介绍,再由此得到GPS现代化计划对其技术应用带来的影响,重点介绍军用M码、在L2载波上增加C/A码以及增加第三民用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光电测距中平距归算的严密公式,分析了棱镜准直误差对光电测距的影响,并就全站仪仪器自身误差对光电测距的影响进行了阐述,进而得到了系统的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同时也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得出了竖角对光电测距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观测环境对水准测量的精度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根据数字水准仪观测的自动记录特点,设计了振动对水准测量成果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3部分:地形变台站)》(GB/T19531.3—2004)和《地震水准测量规范》(DB/T5—2015)关于距铁路50 m以内不应选定埋设水准点的规定,为水准测量中点位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坡度分级对地面坡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地面坡度是最重要的地形定量指标之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地面坡度分级体系对坡度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了近些年在坡度分级研究方面的已有成果,利用高精度1∶10000 DEM数据为信息源,提取了不同分级的坡谱,研究了不同分级方法及等差分级的不同级差对地面坡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坡度分级法可以获得不同的地面坡谱表达;自定义分级法得到的坡谱对具体的应用有实际指导意义,模式分级法可以更好地表达地表形态;3°等差分级的坡谱在实际研究中更具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区域内插点的分布对GPS高程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GPS高程异常拟合中,选取分布不同的内插点,采用二次曲面、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3种方法,对两种点位分布情况进行高程异常值的拟合。拟合后的数据采用了格拉布斯准则检验各种拟合模型的外推点数据的粗差情况,并查找剔除粗差。分别对两种情况进行精度分析,评定不同内插点的分布对高程异常的影响。实例分析证明,在实验地区均匀分布的内插点,无论是内插点的精度,还是外推点的推估精度都有明显的提高,合理地选取内插点,有利于高程异常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太阳活动影响电离层变化的问题,该文利用2000年到2020年太阳黑子数和IGS组织提供的全球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格网数据,借助数理统计、相关系数及时间序列等方法,研究了太阳黑子数与电离层TEC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①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具有分段变化的性质,分段变化由太阳黑子数的临界点L决定,因此确定了太阳黑子数与TEC日均值相关性的分段函数,并给出了太阳黑子数临界点L;②太阳黑子数的变化会引起电离层TEC值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具有1~3 d的滞后性,其中电离层TEC日均值滞后于太阳黑子数2d最为明显;③太阳黑子数和电离层TEC值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太阳黑子数与电离层TEC值之间年相关性强弱不均.  相似文献   

17.
云技术的影响有技术层面的,有社会层面的,也有文化层面的。这些影响在我们的创造之外,却在我们希望的结果之内。它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塑人类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18.
刘念  盛新蒲 《测绘科学》2012,37(6):26-28,36
大气折光是测绘领域数据采集时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本文从大气折射率与大气密度的关系入手,论述了大气折光的两种形式,详细分析了大气折光对天顶距测量和光电测距的影响,进一步论证了在温度梯度逆转时刻进行观测可以有效地削弱大气折光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将行人的生理因素与GIS路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生理学研究进展,建立了步行体能消耗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坡度转换的等效水平距离计算原则,从而将三维空间距离转换为等体能消耗平面距离,实现了顾及地形起伏的最优路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兼顾坡度与距离关系的优势,提高了路径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卫星测高误差对海洋重力场探测的影响,导出了卫星测高随机误差在海洋重力异常推估过程中的误差传播公式,实验分析了卫星测高随机误差在多种测量分辨率下对重力异常推估值影响的大小,可为我国未来的测高卫星系统论证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