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分布在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和崮山镇,该剖面寒武纪地层发育,出露良好,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保存完好,笔者根据微体古生物牙形石的种属及其在地层中的分布序列,建立了上寒武统6个牙形石生物带,并根据牙形石"Cordylodus lindstromi"的首现,准确地确定了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对寒武系长山阶的碳氧同位素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把长山阶底部的碳同位素曲线与我国华南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寒武系芙蓉统底部的碳同位素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华北寒武系与国内以及国外寒武系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2.
侯格庄金矿床位于胶东栖(霞)-蓬(莱)金成矿带大柳行金矿田东南部。该文采用包裹体显微测温方法对金矿石中石英矿物内残留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总结了金矿石石英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并对该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矿床石英矿物中流体包裹体以纯液包裹体为主,次为H_2O-CO_2气液两相包裹体及H_2O-CO_2三相包裹体,未见含子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09~396℃,盐度在2.9~22.44wt%NaCl,密度在0.64~1.06g/cm~3之间,估算成矿压力为128~340MPa,成矿深度约4.4~11.6km。该矿床至少经历了2个矿化期次,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流体来源于天水与岩浆水的混合产物,属中低温、中浅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3.
一、副矿物的种类和含量 27个人工重砂分析资料列入表16。表中可见,本区花岗岩副矿物的种类达20余种。按照矿物出现的频率,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各岩体中普遍见到的副矿物,如磁铁矿、磷灰石、榍石、褐帘石、锆石。但它们在各岩体中的含量变化很大,如磁铁矿在鹊山岩体中只有2g/T,而在晒字岩体中高达3050g/T;二是在多数岩体中可以见到的副矿物,  相似文献   

4.
观赏石,又称奇石、欣赏石、怪石、供石、异石、巧石、趣石、雅石、石玩等。统指具有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石质艺术品,包括造型岩石、纹理岩石、矿物晶体、生物化石、盆景岩石、事件石、纪念石等。它可以被理解为造型独特、色形迷人、神似万物的岩石,矿物单晶或晶簇;纹理如画、千姿百态的构造样式及纹理岩石;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古生物化石以及那些有特殊意义的事件石、纪念石等自然生成和经粗加工拼接的石质艺术品。它既可在原生露头上直接采集,又可在经风化搬运后的各类转石中搜寻。  相似文献   

5.
2010-2011年在北部湾以底拖网方式按季节定点采样,采集到斑鳍白姑鱼(Pennahia pawak)样本共2 425尾,通过生物学测定及耳石年轮鉴定,研究北部湾斑鳍白姑鱼种群结构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样品体长65~203 mm,体质量5.2~224.0 g,优势体长组为81~130 mm(占84%),优势体质量组为10.1~50.0 g(占83%),平均体长为107 mm,平均体质量为32.5 g;年龄组成主要是0~2龄,大部分1龄以下,未发现3龄及以上样品;1龄样品平均体长153 mm,2龄样品平均体长180 mm。北部湾斑鳍白姑鱼的繁殖期为春季,其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108°~110°E,19°~22°N的湾内海域,资源密度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出现频率、资源密度范围、平均资源密度春季最小,分别为28%、1.59~18.78 kg/km2、1.6 kg/km2,夏季、秋季逐渐递增,冬季最大,分别为56%、5.24~74.80 kg/km2、19.0 kg/km2。  相似文献   

6.
笔者(1988)在辽东半岛南部的瓦房店、复州湾和金州七顶山的晚寒武世凤山组中发现二层笔石化石,第一层笔石产在湾湾沟段中,它们为 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 Mu,Dendrograptus pennatus Lin,Dendrogra-ptus viminalis Lin,Callograptus sp.等;第二层笔石产在下楸树沟段中,它们为 Dictyonema kelanenseLin,Dendrograptus sp.,Callograptus sp.等,与笔石共生的三叶虫为?Calvinella sp.,牙形石为Proconodontus mueller。根据笔石和三叶虫等化石产出的情况及岩性特征,笔者认为辽东半岛南部晚寒武世凤山组可以从下向上划分为燕州段、湾湾沟段、下楸树沟段,寒武系的顶界即为下楸树沟段的顶界。  相似文献   

7.
针对环境中痕量的间甲苯酚用一般仪器很难直接分析测定的问题,提出将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联用测定环境水样中间甲苯酚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影响分散液液微萃取效率的因素,包括萃取剂种类和用量、分散剂种类和用量、萃取时间、离心时间和盐度等,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为:200μL氯苯(萃取剂)和2.5mL丙酮(分散剂)混匀后,快速注入水样,室温静置8min,以3000r/min离心8rain,吸取1μL沉积相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实验结果为:在最佳的萃取条件下,间甲苯酚的富集倍数为98.7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50mg/L,检出限为4.2μg/L(S/N=3),相对标准偏差为5.64%.将方法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86%~~12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7.3%(n=3),实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环境友好,可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沙虫体腔液中含有多种细胞,包括红细胞、盘状细胞、吞噬细胞和一些尚未明确命名的细胞。在对其体腔液细胞组成进行扫描电镜观察中发现:未添加抗凝剂-肝素的样品各种细胞黏附成团,细胞明显变形,未能反映出细胞的真实形态;而肝素通过抑制红细胞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等多步凝血反应,能有效的抑制体腔液中细胞间的凝结,从而观测到均匀散布、形态正常的细胞形态,为进一步实验提供图像依据。1实验样品与测试方法1.1实验材料的制备磷酸缓冲液戊二醛固定液配方:A液:磷酸氢二钠(Na2HPO4·7H2O)7.164 g加双蒸水定容至100mL,B液:磷酸二氢钠(NaH2P…  相似文献   

9.
摘 要:电力学崩解法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零混染的样品分离技术。该方法借助高频率变化的高压电场,在固体内部诱导形成电场畸变,进而在强畸变域内形成电场破坏,催生毛细管状放电网络,最终导致等离子体通道的急剧膨胀,产生张性破裂,实现矿物相之间的分离。?相较于传统机械碎样法,该方法具有无尘环保、杜绝混染微损耗、高回收,最大程度保留目标对象的粒度和形貌特征,以及低能耗的优势。目前该设备在地学及其相关领域已初步应用于珍贵样品的单矿物分离、矿物材料特性的改善、特殊材料的回收利用,以及古生物样品的完整提取等方面,更多的应用尚待开发。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下石盒子组盒8段物源特征与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天然气主力产层。根据研究区盒8段砂岩组分、岩屑和重矿物分布等物源分析特征,结合粒度分析、岩石薄片和岩心沉积等资料,研究下石盒子组盒8段物源体系及沉积相展布规律。结果表明:盒8段物源主要来自北北东、北北西及南部方向,岩屑等组分的变化趋势指示物源在中心区域形成交汇区;砂岩组分以石英为主,岩屑次之,长石极少,岩屑以变质岩岩屑为主;沉积相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其中三角洲平原亚相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要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以河口坝为主要微相;砂体形态以厚层宽浅型为主,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三段式、两段夹过渡式及多段式。该研究结果为研究区天然气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土壤有效硫检测的常规方法是利用硫酸钡比浊法,鉴于规范推荐的测试步骤在批量土壤样品测试时效率较低,因此对常规方法进行了改进。加入2.0g氯化钡晶粒改为加入浓度为200g/L氯化钡溶液10mL;加稳固剂阿拉伯胶水溶液4mL改为加入浓度为6%甘油-乙醇(1+2)溶液5mL。通过对比实验,改进后检测方法比常规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省时、省力、数据准确可靠,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82。对土壤有效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土样GBW07459(ASA-8)、GBW07460(ASA-9) GBW07461(ASA-10)进行多次平行测试,测试结果全部在标准值范围内,且平行相对相差≤10%,证明改进后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土壤有效硫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城市热岛效应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气候特征,这对于研究由城市化发展与环境改变引起的城市气温的变化及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LandsatTM影像、气象台站资料,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及单窗算法,对河谷型城市西宁市的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分析了地表温度与NDVI、NDBI的空间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西宁市存在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热场分布及延伸与西宁市空间扩展布局相一致,热岛范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低、中温区的热岛面积大幅度减少,高温区的热岛范围显著增加;热岛效应冬季最强,夏季次之,秋季有明显减弱的趋势。在河谷型城市的空间格局上,地表温度与NDVI呈负相关关系、与NDBI呈正相关关系。最后,依据热岛时空演化、成因分析和策略研究的思路,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和对策,为未来西宁市热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参考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自本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采用了酸类处理的方法来溶解碳酸盐岩类型的岩石,使得牙形石分析工作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世界古生界大量碳酸盐岩中的牙形石标本便是靠各种酸处理方法获得的。而处理的基本方式是将经过碎样的岩块(大约2公分左右)放入烧杯或塑料桶中浸泡,溶解。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称之为浸泡法。采用10%浓度的醋酸来浸泡、溶解碳酸盐岩以求获得牙形石化石的方法在美国古生物学家柯林森(C、Collinson)1963年的一本关于牙形石分析技术的专著中已给予明确的肯定(参见图1)并为全世界的古生物学家广泛采用至今。  相似文献   

14.
DisTrad(Disaggregation procedure for radiometric surface temperature)模型是常用于遥感地表温度空间分辨率提升的主要模型之一。DisTrad模型常面向空间范围有限、地形相对平坦的研究区域,且常选用植被参数(如植被指数或植被覆盖度等)作为关键参数。然而在空间范围较大、地形起伏地区,地表温度的空间变异可能无法完全通过植被参数解释。本研究选取四川盆地及毗邻地区为研究区,通过模拟数据研究DisTrad模型在地形起伏区地表温度空间分辨率提升中的适用性。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等参数,采用滑动窗口逐步回归,将空间分辨率为6km的地表温度提升至空间分辨率为1km。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在平原及海拔较低的高原地区提升获得的地表温度空间分辨率具有较高精度,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5K左右;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RMSE为4K,验证了改进的模型提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Landsat-8卫星设计有2个热红外波段,但由于第11波段存在定标问题,无法用于定量研究,所以基于Landsat-8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目前仍以单通道为主。单通道算法反演地表温度需先已知地表比辐射率并完成大气校正的工作。在大气校正方面,现有的算法主要以传统方法为主,即通过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或经验-半经验公式的方式获取大气参数。但是,传统的经验-半经验的方法并不建立在物理机制上,其自身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的方法虽然精度更高,但执行效率较低,不适用于业务化的产品生产。本文针对现有大气估算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Landsat-8单通道地表温度反演的大气参数快速估算方法。在水汽范围0~6 g/cm2内,大气参数快速估算方法的精度与MODTRAN精度相当,大气透过率RMSE为0.003;大气上行辐亮度RMSE为0.0004;大气下行辐亮度RMSE为0.0004。相较于传统的大气参数估算方法,本文提出的大气参数快速估算方法,不仅可以脱离大气辐射传输模型使用,而且具有与其相当的估算精度,执行效率更高,适用性更广。  相似文献   

16.
元坝天然气藏具有埋藏深、高温高压、储层非均质性强、低孔超低渗、多压力系统等复杂的地层特性.针对该地区储层特点,考虑储层保护,以无机盐和甲酸盐作为基液,通过实验进行处理剂的配比优选和配伍性评价,研究无黏土相完井液技术.结果表明:该系列完井液密度调节范围为1.20~2.00g/cm3,抗温为150℃,悬浮能力强,与储层配伍性好,对岩心损害率小于9%,有利于储层保护.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元坝10-侧-1井,并获高产气流,天然气产量为50.9701×104 m3/d.  相似文献   

17.
农用地土壤中7种重金属可提取态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以氯化钙溶液进行提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农用地土壤中Cd,As,Pb,Cr,Cu,Zn,Ni等7种重金属可提取态,检出限在0.003~0.06 mg/kg之间。该方法用于4个可提取态质控样品的测定,测定值与推荐值基本相符,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n=8)在3.3%~9.1%之间。基于800余件农用地土壤样品的测定数据,对7种重金属可提取态与土壤pH值及重金属总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考察。结果表明,7个重金属可提取态和总量关系无明显相关性,仅在土壤酸性条件下可提取态Cd与总量Cd呈正相关性。7种重金属提取率大小顺序为Cd>Zn>Ni>Cu,As>Pb>Cr,其中Cd,Zn,Ni,Cu,Pb的提取率随土壤pH值的增大而迅速下降,而As,Cr在土壤碱性条件下的提取率略高于中酸性条件下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8.
应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马氏珠母贝中牛磺酸,结果表明:采用邻苯二甲醛为柱前衍生剂,与原料中的牛磺酸发生衍生化反应后,以甲醇-乙酸钠溶液(体积比40︰60)为流动相,使用ODSC18分离柱,FLD检测器(EX=338nm,EM=444nm)等色谱条件下检测,牛磺酸的线性范围为2.0~14.0μg/mL,相关系数R2为0.9984,回收率为97.9%~103.0%,RSD=2.146%(n=6),检出限为0.77μg(S/N=3)。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nperature, LST)和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age, FVC)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因子,研究两者的时空变化及相互关系对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利用2001-2015年MODIS 11A2 LST和13Q1 NDVI数据,在时序数据重构的基础上对福建省LST时空变化及LST与FVC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2015年福建省LST总体呈轻微下降趋势,尤其是2010年之后其LST明显降低。LSTFVC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好的负相关一致性:在FVC较高的区域,LST值较低;在FVC较低的区域,LST较高。② LSTFVCDEM和纬度均成负相关关系,且负相关性在一年之中随着月份的变化而呈规律性增加或降低。夏季FVC对LST的负相关性最大为0.7,冬季FVC对LST的负相关性降低为0.4。③LST随着FVC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呈现分段线性关系,存在“FVC拐点”。“FVC拐点”前后随着FVC增加LST的降低速率在夏季 “先慢后快”,而在冬季则“先快后慢”。春秋两季,LST随着FVC增加而降低的速率在“FVC拐点”前后差异变小。在夏季,当FVC大于0.4时,FVC每增加0.1可降低LST约0.77 °C,降温效果大约是FVC小于0.4时的2倍。因此如果要有效地降低夏季地表高温,要使地表植被覆盖大于40%,才能较好的发挥植被的降温的作用。④在1-8月份,FVCLST的负相关作用存在滞后性,FVC变化对滞后一个月的LST时空分布影响更大。研究成果对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与评估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发挥植被对区域高温抑制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的孔雀石绿和结晶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样品中的孔雀石绿、结晶紫经试剂盒提取,浓缩后用经固相萃取柱净化、硼氢化钾还原、反向色谱柱分离,使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孔雀石绿、结晶紫的加标回收率在76.1%~9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9%~5.8%,检出限均为0.5μg/kg。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孔雀石绿(MG)、结晶紫(GV)处理简单,灵敏度高,节省时间,可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