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地下燃气管道进行风险评价,可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支持,对于建立城市地下燃气管网的安全评估综合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给出了一种3DGIS地下燃气管道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阐述了模糊风险评价的流程,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管道风险因素权重分析,结合单因素相对隶属度的模糊评价矩阵,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对研究区域燃气管...  相似文献   

2.
GIS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垃圾填埋场选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晓爱  李丽 《测绘科学》2011,36(5):128-130
随着环境保护的呼吁声越来越高,人们对环境污染物之一的垃圾的处理越来越关注,选址工作在垃圾填埋场的整个建设过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本次选用ETM++遥感影像提取基础地理信息,结合垃圾填埋场建址的标准,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出适合场址的几个候选区.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相关评价指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几个候选区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测图质量评价特点与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西灿  边微 《测绘工程》2005,14(2):63-65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测图已代替了传统的模拟法测图.分析数字化测图地形图质量评价的内容与特点,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数字化测图质量的定量评价指标,建立了多指标多层次数字化测图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建立数字化测图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的开采在繁荣经济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何正确的评价矿山环境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以江西省萍乡市为研究区,依据该市的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调查结果,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的权重。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对物元可拓方法在关联函数以及评价尺度上的局限性进行改进。为验证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的可行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可用于矿山环境评价,评价结果可为萍乡市矿山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模糊数学原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并和层次分析法结合起来,建立了水质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利用武汉市洪山区环保局所提供的监测资料,对有关湖河进行了综合评价,效果较为理想,从而为水质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Fuzzy(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实现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软件,在软件中将二者进行了算法实现,并结合GIS的地理空间分析功能将AHP-Fuzzy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运算结果可视化。并利用锡林浩特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若干野外调研数据对该软件的功能实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满足草地管理和决策人员的需要,该软件可以实现对单个指标的评价或几个指标组合的评价,是一个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很好平台。  相似文献   

7.
晋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灏  师学义 《测绘科学》2011,36(3):132-135
探索简便、精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益评价方法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已有评价方法优劣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建立了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HP-FUZZY),并应用于山西省晋城市.通过评价得出晋城市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益较好,较大程度上实现了规划的预期效益...  相似文献   

8.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和探索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的评价体系,该文以饶河边疆区为例,利用遥感数据提取相关生态环境信息,选取地形坡度、土壤侵蚀强度、土壤退化因子、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地质剖面结构、工程地质岩性性状、地貌特征类型等8个指标因子构建生态地质环境分区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因子的权重,借助隶属函数将各个因子图像生成对应级别的模糊栅格图像,建立了基于GIS系统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较好地区分了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的相对稳定程度,为相关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住宅小区尺度上的人居环境状况,以"天地图·宜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了10项评价指标,构建了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宜兴市11个典型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11个住宅小区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总体与样点相结合地分析,从广度和深度上为各样点人居环境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彭  朱邦彦  孙静雯  王晓 《测绘通报》2019,(11):141-144
地面沉降风险评价对城市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InSAR沉降和地质数据对南京河西地面沉降进行风险性分析。首先,利用InSAR技术获取的2012-2016年河西地区的沉降信息,结合软土层厚度、土地利用类型、地面高程和轨道交通分布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三级多因子的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模型;然后,分析了河西地面沉降灾害风险程度;最后,着重分析了轨道交通的沉降风险。结果表明,河西地面沉降风险空间特征明显,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河西北部的江东街道、凤凰街道及莫愁湖街道,面积约6.4 km2,其中地铁2号线地面沉降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1.
程钢  张富杰  杨杰  卢小平 《测绘通报》2016,(1):49-52,61
针对当前城市小区宜居性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城市居民小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科学性、数据可获取性、简洁性、实操性等原则,选取多层评价指标,构建了一个城市小区宜居性简易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1—9标度法得出小区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将RS和GIS作为数据获取、处理分析手段,在模糊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小区适宜性综合评判模型,利用调整梯形分布函数指数的方法调整单指标评价结果,对小区进行模糊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使用实例对上述体系及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GIS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南极考察站选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考察站选址问题关系南极考察站的安全、功能和运行效率。从科考兴趣、环境条件、后勤保障和地形条件四个方面构建南极考察站选址指标体系,将GIS和模糊层次分析法集成构建一种新的数学模型,用于确定南极考察站建立的适宜性区域,实现选址评价。在对已建南极考察站选址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验证,得到模型的准确度为98.89%,证明此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成绩评价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成绩评价体系,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评定,并应用于实践。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克服传统评定的主观随意性,提高学生成绩评定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对于测绘工程专业其他实习课程的评价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合应用 DELPHI法、层次分析法(AHP)、最优综合评价模型、广义量化方法及灰色理论,探讨了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改进了现有权重计算和指标量化方法;建立了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开发了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支持系统。应用该系统对西南三省和华南二省区的59 个城市投资环境进行了多层次综合评价及灵敏度分析,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以GIS空间数据处理为平台,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对攀西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各评价指标所占权重对攀西矿区的地质环境作了评价分级,该评价分级结果反映出研究区的矿山地质环境状况并分析了问题原因,为攀西矿区的地质环境管理和恢复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岷江上游流域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岷江上游流域TM遥感数据和地形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其他统计相关资料,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复杂因素构成的脆弱性特征进行层次分解和重新构造,建立多目标要素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选取植被指数变化率、人口密度、地形起伏度、坡度及土壤类型5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因子,通过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Arc GIS平台下将各指标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岷江上游区域环境脆弱性评价图,再根据环境脆弱性指数阈值分级,将研究区环境脆弱度分为5级。结果表明:岷江上游环境脆弱性表现较为强烈,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是造成该环境脆弱性的本质原因,该方法为岷江上游流域环境脆弱性模式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地铁隧道服役状态决定了地铁行车与海量乘客的人身安全。本文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传统监测技术,获取在役地铁隧道结构病害关键参数,并引入层次分析法,标定各个病害指标的权重关系,建立权重模型,使用多源检测获取的客观关键病害数据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最终对地铁隧道的在役状态进行了综合评定,得到地铁隧道结构服役状态的评定值,并且通过大量的试验样本建立了地铁隧道服役状态评价信息化系统,取得了良好的行业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阳泉市矿区地质环境复杂,人类活动频繁,存在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本文在充分调查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构建了矿区风险评价体系,运用信息量法和层次分析法,选取了交通、居民地、矿山等8项指标开展易发性区划;在易发性评价的基础上叠加降雨因子,实现了矿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采用人口、建筑、交通因素构建了承载体易损性模型;并结合危险性和易损性构建了矿区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矿区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地带主要分布在存在矿山活动的赛鱼、蔡洼街道且靠近人口聚集的地方,其影响范围较大,应及时采取监测预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阐述几种火风险影响因子权重的分析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北电网走廊山火风险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了分析。将湖北电网走廊2014年1~4月的山火风险作为评估对象,将湖北省地表覆盖分类、海拔、坡度,以及2014年1~4月的MODIS温度植被干旱指数与气象山火风险作为评价山火风险的影响因子,得到了各因子对湖北电网走廊山火风险的权重,根据所得权重对湖北电网走廊的山火风险做出了评估,并与用熵值法得出的权重进行比较。经分析可得:层次分析法定权在山火风险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客观性,并且定权结果的合理性取决于判断矩阵建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作为我国生态安全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分析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生态评价理论研究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并根据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EEVI,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