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地理环境是历史发展的空间,军事活动的“舞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脱离的物质基础。自古以来,人类在地理环境这个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史剧。战争总是在一定地域上进行的,地理环境对于政治、军事力量的抗衡以及作战规模与方式等有着深刻的影响与制约作用。纵观历史,历代区域政治、军事力量间的抗衡多有一定的地理背景与自然基础。而魏、蜀、吴三国鼎立也概莫能外。剖析魏蜀吴创基立国的地理背景,自然基础以及政治、军事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历史军事地理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对军事活动的影响的一门学问。它是历史学、地理学、军事学相交叉的一门学问。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是军事双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打击对方的一场智力博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军事战争的影响不可小视。下面就自然地理环境对军事活动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对军事的影响等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张红 《地理教学》2006,(11):31-32
一、让新闻更新教材内容 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随着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特别是人地理环境中的要素变化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地理环境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是地理学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尽管地理学的幸福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幸福感如何表现为一种短暂的情感经历并与日常活动时空地理背景相联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生态瞬时评估(EMA)获取实时的幸福感,通过GPS和移动传感器收集活动地的即时环境数据,来探索日常活动地理环境与瞬时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瞬时幸福感体验受到活动地点即时环境的影响,适宜的温度、POI密度可以促进幸福感,而噪音、PM2.5、人口密度、POI类型和交叉路口不利于幸福感。日常活动地理环境与瞬时幸福感的关系也受到时间和空间要素的调节,相比工作日,休息日的活动地即时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而活动的离家距离会削弱建成环境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证实了日常活动地理环境与瞬时幸福感相关,并受到时空行为特征的调节,为指导中国城市的环境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理环境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地理环境的封闭性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 ;内部环境的差异性则是历史上民族战争、南北分裂的内在根源之一 ;地理环境的变迁进一步加强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 ;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多元一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地理环境具有区域差异性,包括从赤道到极地,从沿海到内陆的差异,以及高山地区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决定了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又影响了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决定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人口与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因此,在地理学科中,地理位置的判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要研究人地关系.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于阐明人地关系。现行高中地理课本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给予学生有关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对如何正确处理、协调人地关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全书教学内容紧紧围绕人地关系理论这一条主线逐章逐节展开.最后一章“人类和环境”更是以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作为总结。  相似文献   

8.
一、对湘教版地理必修…教材的分析(一)教材地位分析“地理必修III”是学生在学爿了“地理必修l”和“地理必修II”,基本了解了地理环境的组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如何应用有关的地理原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玲 《地理教学》2004,(12):6-7
一、服饰色彩与地理 1.服饰色彩是地理环境美的积淀 地理环境对服饰的色彩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具有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内容,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培育了人们不同的审美心理。反映在穿衣打扮上,不同环境中的人们对服饰色彩的选择搭配上有着不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0.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1、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主要学说的考察;2、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分析;3、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反作用;5、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共生。  相似文献   

11.
章玲 《地理教学》2004,(8):33-34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和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学科本身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充满生活味。  相似文献   

12.
我很同意钱学森院士所提出的地理科学是十大科学体系之一的观点。地理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它研究地表各个圈层的结构及其规律性,以及它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也是社会物质建设的基础。国家各部门经济建设及各类科学的发展,均离不开地理环境。总而言之,地理科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有着密切关系的科学。  相似文献   

13.
伴随人类社会阶级的产生,战争则随之而来。战争总是在一定地域上进行的,它的直接目的是对一定地域的占领与控制。因此地理环境对作战的规模、方式有一定影响和制约作用,故自古以来军事家在运筹谋略的时候,无不把地理因素作为重要的战争因素加以考虑,因之就逐渐形成了军事地理学。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何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教师小结:整体性表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地理环境;某地理要素改变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葛文城 《地理教学》2004,(11):22-24
“地理2”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理1”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地理课程。“地理2”以人文地理为主,且主要是通过讲述人类活动——人类的自身生产和人口最密集的聚居地城市,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阐述了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6.
一、课标解读 1.学习内容 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就是人地关系。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但是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因此,要实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人地矛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是黄河中游的核心地区,其土壤侵蚀之严重,侵蚀危害之大早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但严重侵蚀何时开始,与地理环境有何关系,在学术界至今还存在较大分歧;一是认为黄河中游的侵蚀由来已久,是一种地质过程,人类活动参与以后使侵蚀发展。另一认为黄土高原的侵蚀是由于土地利用的不合理,破坏了生态平衡而引起的。这种分歧不仅涉及到对本区地理环境演变的认识问题,而且还直接关系到黄河中游生产方针和治理方向的确定。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侵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西古典地理学思想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鞠继武 《地理研究》1992,11(1):5-14
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及哲学思想,是我国先秦时期和古希腊时期的古典地理学思想发轫的主要渊源。由于先秦和古希腊在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及哲学思想上的差异,因而双方古典地理学的发展,异多于同,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包罗万象,有着无限的时、空运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视野的拓宽,使地理学科的信息密度大幅度增长,信息质量大幅度提高。这样,地理环境的无限时、空运动与中学生的极为有限的时、空运动之间的距离迅速增大.矛盾日益尖锐。传统的教学方法提供的信息密度低,信息陈旧,  相似文献   

20.
地理学语言是人类认识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交流与传递地理信息的重要媒介。该文从传统地图、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到虚拟地理环境的发展,阐述了地理语言的演变与发展特征。作为地理语言的最新发展,笔者认为虚拟地理环境可以让地理学语言变得更为贴近地理信息的使用者,并为当今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参与提供一种新的交流平台。虚拟地理环境是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虚拟模型,它在强调地理信息使用者身临其境之感受的同时,还追求超越现实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