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阐述了应用于地下水pH实时监测的光纤传感技术,介绍了光纤地下水pH动态监测仪的工作原理、设计及其测试结果,并给出了它的主要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2.
羊庄盆地地下水资源丰富,是枣庄市和滕州市的主要供水水源之一。该文采用中子法和烘干法相结合的监测方法,对羊庄盆地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和不同时间段的土壤水分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土壤水分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土壤水分监测为求取有关水文地质参数和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持续的开发利用,出现了水质明显变差,水位持续下降等情况,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该文梳理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发展沿革,概述了各时期监测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国家和省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对山东省地下水监测工作的作用,介绍了地下水监测内容和手段,总结了地下水监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针对重点监测区监测网有待完善,专门性监测井比例尚需提升,自动化监测能力稍显不足,监测经费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站网规划建设,完善技术标准,构建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成果技术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组织人员对全市地下水监测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普查登记,标有“保护监测井,人人有责”等字样的标牌被立在各个地下水监测井旁。自此,宁波市地下水监测井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5.
地理模型分布式集成是虚拟地理环境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分布式系统中多采用XML作为数据交换的统一标准,以解决多种信息在网络空间的表达和传输。本文在VisualC#.NET平台下开发了一个通用的模型数据定义编辑器,用XML来统一描述多源异构的地理模型数据,以实现模型的共享和集成。提供了直观式图形界面,可满足无程序背景的设计人员的需求,使智能化的模型集成成为可能。以地下水模型分布式调用为例,验证了此编辑器的有效性和易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动态监测是获得地下水动态信息,掌握其变化规律的直接手段。目前,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多数采用5天一次的监测周期,也有选用10天的。根据数理统计分析的原理,可针对不同动态类型区地下水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变化规律,观测精度要求,采用不同的监测周期。  相似文献   

7.
数字     
<正>20401个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取得重大进展,90%以上的地下水监测站点建设已经完成。据悉,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将全国划分为16个重点监测区,包括1个国家级地下水监测中心、7个流域监测中心、63个省级监测中心,共建设地下水监测站点20401个。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益阳市区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状况、城市规划发展等,科学合理部署了地下水监测井网.作为湖南省地下水井及自动监测平台建设示范,监测井网部署思路和自动化监测体系建设可为省内其他地区地下水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16日,国家级一孔多层地下水示范监测井建设工程在郑州开工。该监测井设计井深350m,是全国首个一孔四层地下水示范监测井,全孔取心并录井,采用裸孔下入4根观测管分层成井,安装4套水位水温遥测、自动记录混合系统,实现一孔四层地下水动态和水温自动化监测。该孔示范监测井建设项目拟通过1年时间取得阶段性成果,探索多层地下水监测孔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经验,为实施全国地下水监测工程提供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通过实施示范监测井建设,增强地下水监测监督能力和预报预警能力,为保护地质环境,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提供信息服务和…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由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环境调查院和郑州市节水办共同完成的2014年郑州市地下水动态监测报告通过验收。据了解,本次监测将地下水划分为浅层地下水(埋深80米以浅)、中深层地下水(埋深80~350米)、深层地下水(埋深350~800米)和超深层地下水(埋深800~1200米)4个含水层组。本次监测历时1年,从地下水动态分析、水质监测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监测,地表水共取样15组;地下水取样层位涵盖浅层、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地下水,共取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污染预警是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山东双村岩溶水系统是典型的鲁中南单斜构造型岩溶水系统之一,现开采量39.848万m~3/d,为特大型岩溶水源地。30余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表明,岩溶水水质逐渐变差、水化学类型变复杂。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调查和长序列水质监测的基础上,构建了有针对性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全面考虑地下水水质现状、水质变化趋势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等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综合指标法开展了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预警为中警区和巨警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污染源分布以及含水层防污性能是主要影响因素,控制废水排污量、严格执行达标排放以及建立完善地下水水质动态监测网络是控制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手段。本次构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合理,预警结果较为可信,对地下水污染预警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地下水的有机污染已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重视。该文通过对山东省滨州市浅层地下水污染调查,在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滨州市浅层地下水持久性有机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浅层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污染途径、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滨州地区浅层地下水已遭受有机物污染,有机物检出项目较多,共有20种,主要为卤代烃类和单环芳烃类,但总体浓度均较低,仅有3种有机指标超标,主要分布在工业园区、化工厂及皮革城附近。滨州地区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主要为工业厂家"三废"的不合理排放和处置,导致流经污染源附近的地表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而这些受污染水体又通过不同方式如污灌等进入不同地段的土壤,以垂向入渗形式进入并污染到浅层地下水。典型地段和污染源附近,有机指标检出率和超标率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是研究和预防地下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评价山东省鲁中南水文地质区重点地下水水源地防污性能,本文采用DRASTIC评价模型对区内112个水源地地下水防污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区内大部分岩溶水源地和孔隙水源地防污性能处于中等以上,且岩溶水源地整体防污性能要高于孔隙水源地。岩溶水水源地防污性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不同水文地质亚区岩溶水源地防污性能差异较大,且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是影响岩溶水源地防污性能的重要因素。孔隙水源地受含水层岩性、水位埋深,包气带厚度等因素控制,防污性能相对较差。本研究将为鲁中南水文地质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划分、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的沈阳地区地下水化学微量组分动态特征及趋势分析,是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尽管地下水中绝大部分微量组分在各井点中均能检出,但超背景及超标井点的检出率并不高,且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大部分微量组分的检出有明显的不均一性,以及重现性差,检出具有较强规律性的有六价铬、镉等少数项,并与地表排污有关。而地下水中微量组分污染的特征是,绝大部分组分呈现出明显的点源污染。作者根据有机污染的指标化学需氧量采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它与总有机氮和总有机炭的关系,凡有机污染日趋严重的地段,地下水的化学需氧量就愈高。在动态趋势分析上,采用数字模型方法以六价铬为例,进行了单井的预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污染发展的环境管理目标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及环境地质问题的分析研究,针对当前嘉兴市地表水遭受污染,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及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利用长期监测资料进行地下水开来资源评价,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区域规划意见,为政府部门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地下水开采量、实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是一个城市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的质量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为确定济南地区地下水的污染状况,本文以历年的水文资料作为背景值,采用了单因子和多因子2种评价方法对济南地区岩溶水进行了污染程度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岩溶水污染程度进行了分级;在地下水系统防污性方面,采用DRASTIC模型对济南地区的防污程度进行了分区。结合岩溶水污染程度和防污性能两方面的评价结果,为实现可持续开采岩溶地下水,本文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分别进行了分区,并给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为济南地下水开采与保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地下水污染特征与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世纪80年代以前地下水水质测试资料为背景,利用近几年工作中取得的大量水质测试资料,采用“污染指数法”进行区域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研究表明:目前地下水仍以无机污染为主,但有机污染危害程度更大。“三氮”是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无机污染指标,其中又以硝酸盐污染为最。有机污染指标主要为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和四氯化碳等,裂隙岩溶水较孔隙水更容易受到有机物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晰张家口坝下地区高氟地下水的成因,探究其对当地居民饮用水安全的潜在影响,采集了391组潜水样品(井深≤ 100 m),通过水化学分析法、图解法、离子比例法、饱和指数计算法等对高氟地下水的分布与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美国EPA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四类受体人群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高氟地下水(ρ(F-)>1.5 mg/L)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高氟岩浆岩下游的山前地带、封闭式小盆地、沿河两侧的径流滞缓区等地区,其主要机制主要包括矿物风化溶解作用、碱性环境下的晶格置换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盐效应会影响研究区地下水中F-富集,但不是高氟地下水的主要成因;农业活动与地下水中F-的富集无关。此外,坝下地区分布的电厂、钢铁厂等是永定河水系的潜在污染源,对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区婴儿、儿童、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的平均健康风险指数依次为1.20,0.74,0.69,0.56,呈现出受体年龄越小,风险越高;女性对含氟地下水的抗风险能力优于男性的特征。建议针对高风险区发展多水源联合供水模式,提升退氟改水工程效率,保障区域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主要阐述了大武湖田水源地岩溶地下水污染现状,地下水污染呈现:岩溶地下水无机组分含量普遍增长,其中硫酸根、硝酸盐、矿化度有明显增高;地下水有机污染则主要表现为卤代烃类检出率偏高。依据水源地污染现状从地下水污染特征入手,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水质安全性评价是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关键环节。为了阐明鲁中泰安-莱芜断陷盆地地下水水质安全性,本次研究系统评价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现状、水质变化趋势和地下水污染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地下水污染预警分级,揭示地下水水质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地下水污染预警等级分为巨警、重警和中警3个级别。其中,巨警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表明该区地下水水质极不安全;重警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主要分布在巨警区外围约5km范围,地下水水质不安全;其他地区为中警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3%,地下水水质临界安全。该研究可为鲁中地区泰安-莱芜断陷盆地地下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