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德会 《地质论评》1997,43(5):490-497
银山多金属矿床是一个特大型火山—潜火山热液矿床,具有复杂的多期多阶段的成矿作用和有序的成矿分带。成矿作用主要为火山—潜火山热液作用,但在此之前,还经历了一期由韧脆性剪切带形成而引起的动力变质热液作用。根据矿体与3个旋回潜火山岩体的时空关系,火山—潜火山热液成矿作用又可分为两个成矿期和5个成矿阶段。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在空间上具有定向迁移的特点,结合流体动力学计算机数值模拟认为定向迁移的根本原因是构造岩浆脉动和隐伏岩体形态产状。笔者认为,矿区深部可能有隐伏岩体,但对隐伏的斑岩铜矿床不应抱很大希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矿区最新勘查成果, 从成矿背景、物质来源、矿化特征等方面揭示了矿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信息。笔者通过疏理决定矿区找矿方向的关键环节, 提出矿区斑岩体的侵入方向与区域NE向构造-岩浆带一致, 主导矿区富碱斑岩带总体呈NE向展布并由NW向SE侵入的认识, 进一步调整了找矿思路。并分析展现了矿区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的前景, 对区域喜山期富碱斑岩带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江西银山矿区外围225km^2范围内213个双桥山群地层样品的金含量分析,获得了明显的围绕矿区展布的金地球化学降低及其含量梯度变化,从而证实双桥山群为银山矿床的金矿化提供了成矿物质。作者根据这一降低场的性质,对银山的蚀变矿化特征、NE向断裂构造的控矿作用以及找矿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青海同仁县江里沟钨-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欢 《地质与勘探》2010,46(5):872-879
江里沟钨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秦岭西段,矿床形成时的大地构造背景为三叠纪南部大洋俯冲的岛弧带。矿区由主矿区和周围几个矿点组成,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三叠统隆务河群和下二叠统大关山群。多金属矿化主要与矿区南部一个多期侵位的复式花岗岩岩体有关。主矿区以钨、铜矽卡岩矿化为主,分布在岩体北西部附近围岩地层中,同时发现在岩体中有裂隙矿化、石英脉型矿化和浸染状矿化几种型式。主矿区具有典型的成矿分带性特征,表现在成矿元素分带、成矿蚀变分带和成矿构造分带。据此建立了矿床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综合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江西银山铅锌铜矿化机制的讨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华仁民 《矿床地质》1987,6(2):90-96
本文分析了银山矿区所处的火山盆地边缘这一特定地质构造环境,火山活动的多阶段性以及蚀变矿化的基本特征,指出在银山发生过两期矿化作用,分别对应于两个阶段的火山-次火山活动。第一阶段的流纹英安质次火山活动产生铅锌银矿化,第二阶段英安质次火山活动则伴随铜(铅锌)矿化。因此,作者认为银山铅锌铜矿床是典型的次火山热液矿床,是两期矿化叠加的结果,从而对前人关于银山矿的成因模式和归类提出了异议。本文还对银山矿与德兴斑岩铜(钼)矿田的成因联系问题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并指出了银山式铅锌(铜)矿化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成矿构造研究并辅以多种找矿手段综合分析,以期取得危机矿山找矿的新突破。通过矿区构造地质调查、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构造蚀变带填图和以往勘探资料系统整理编图,厘定了沂南金矿田区域性断裂构造(入字型构造)与岩体侵位构造(仌字型构造)复合成矿构造系统,阐述了复合成矿构造系统的基本要素、特征和控矿作用,系统地总结了矿田构造控矿规律。提出:由金场岩体、铜井岩体、银山庄岩体构成了门字形的区隔化空间,控制了金场矿区和铜井矿区富矿段的产出;中酸性岩柱、岩颈及近接触带的寒武系和新元古界多层次的层间滑动带和岩床构造,控制了多层次金铜矿体的产出,但在远离接触带的部位,高角度次级的NNE、NWW-NW向断裂,控制了构造蚀变岩型的金铜矿体;堆金山矿段不是典型的斑岩型金矿,而是产在玢岩体中受NWW-NW向断裂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土门群和泰山群不整合面亦是重要的控矿界面,值得下一步找矿的重视;矿田矿化深度东深西浅,南深北浅,与基底泰山群顶界的埋深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江西银山矿区黄铁矿的标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山矿区黄铁矿有七个世代,其中与矿化密切的为3-6世代,随着矿化的演化,黄铁矿中硫相对减少,砷相对增高。银山黄铁矿微量元素以高As、Te,低Se、Co、Ni,且Se/Te<1,Co/Ni<1为特征,黄铁矿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与矿区火山岩一次火山岩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正>宝贝金矿位于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东南部,与哈图金矿同属于哈图-萨尔托海金成矿带。矿区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统太勒古拉组(C1t),岩性主要为中酸性的晶屑凝灰岩和凝灰质粉砂岩;侵入岩主要为似斑状花岗岩岩体。矿区主要发育NNE向断裂和SN向、EW向、NE向和NW向构造裂隙。宝贝金矿似斑状花岗岩岩体和围岩中均有矿化发育。似斑状花岗岩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褐色黑云母组成,斑晶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发育绢云母化、角岩化和弱绿泥石化蚀变。岩体显示出很好的Cu、  相似文献   

9.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发育南北不对称的矿化与蚀变分带。矿区南部的分带性较完整,从九区Cu(Au)矿化带往南依次为银山区Cu-Pb-Zn矿化带、含银Pb-Zn矿化带和南山区Pb-Ag矿化带,形成了相应的矿物共生组合及演化序列。矿化作用发生在成矿热液的缓慢演化过程中。九区Cu(Au)矿化带北侧的九区Zn-Pb矿化带,是在物理化学条件急剧变化的热液体系中,各种矿物在溶液浓度同时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后快速沉淀的产  相似文献   

10.
梧州市金山顶金矿产于黄塘、铁冲等岩体外接触带的EW向断裂中,赋矿围岩为寒武系黄洞口组的碎屑岩及矽卡岩。矿区金矿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EW向层间断裂是矿区主要容矿构造,成矿元素的矿化富集受其顶底板围岩岩性、岩脉侵入的产状和规模等因素影响。文章介绍了金山顶金矿地质特征,并对其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1.
The Yinshan deposit,one of the large-scale Cu-Pb-Zn-Au-Ag polymetallic deposits,may be named a middle-low temperature subvolcanic hydrothermal deposit and referred to as the “transitional deposit“linking mineralization of the epithermal and porphyry coppertypes.In this paper,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es of ore zoning are briefly described.On the basis of the dynamics of ore-forming processes and applying computer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ique,the mechanism of ore zoning is discussed and a concealed igneous body controlling ore deposition at depth of the Yinshan mine is predicted.  相似文献   

12.
银山矿床成矿作用时空特征及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德会 《矿床地质》1997,16(4):298-308
在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银山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时空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表明,银山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第二阶段侵位的次火山岩具有密切的时空和物质组分的联系,然而,矿床与次火山岩都是深部隐估岩体岩浆分异的流体和熔体的产物,二者是同源但侵位有早晚的亲缘关系,矿床的成矿深化具有多期多阶段性。矿床分带上有多中心性、不对称性、叠加性和定性性。引起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机制是注体的混合作用而不是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some new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fluid inclusions of the Yinshan deposit in Jiangxi Province,China,are presented.The fluid inclusions of the depos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1) gas-rich inclusions;2)liquid-rich inclusions;3)salt-saturated H2O inclusions;and 4)single-phase or multiphase CO2-rich inclusions.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range from 100 to 520℃,aminly in the range 120-400℃.The daughter crystal-bearing multiphase inclusions present in quartz porphyries(including Nos.13 and 4 dikes)have been observed.In ore veins,some daughter crystal-bearing multiphase inclusions have been observed.too.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fluid inclusion research,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 must have a close genetic relation to magmatic hydrothermal solution.The ore-forming fluid was dominantly originated from the depth and the mixing of magmatic solution with meteoric water was enhanced during ascending of the fluid,accompanying immiscibility and boiling of fluid.Teher may be a conceales igneous body at the depth of the Yinshan deposity,which furnishes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metallogenic prognosis at th depth of the Yinshan deposit.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毕力赫大型金矿勘查突破过程及启示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内蒙古毕力赫金矿原为一资源严重危机的小矿山.为缓解资源危机,维持矿山可持续发展,笔者等应邀对该矿床进行了资源潜力评价,并开展接替资源勘查工作.在对该矿床进行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和资源潜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针对矿山地质工作程度并结合矿床具体特点、采用以现有资料综合分析为基础、以针对性的地质科研引路、以有效的勘查方法技术组合配套使用为手段、适时设计验证工程、分期分阶段有重点地加以实施的找矿勘查思路.通过3年多的研究与勘查,实现了找矿的重大突破,在原矿区外围新发现了Ⅱ号金矿带.通过系统勘探,发现大型高品位隐伏斑岩型金矿体,提交新增金资源/储量21.916 t,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矿一跃而成为大型金矿床.经验表明,要实现危机矿山的找矿突破,扎实的基础地质工作、科学的资源潜力评价和有针对性的找矿勘查思路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高盐度包裹体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学研究表明,银山矿床石英斑岩和金金属矿床中都发现须含石盐的高盐度流体包裹体,表明至少在成矿作用的早期成矿流体为高盐度流体,高盐度流体不是由热水溶液的不混溶作用或沸腾作用形成的,而是直接从饱和水的结晶岩浆熔体中出溶的,银山矿床的成矿流体与斑岩铜矿的成矿流体具有相似性,证实矿床深部可能有隐伏斑岩铜矿。  相似文献   

16.
银山金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赣东北深断裂的北西侧。矿区大面积出露前震旦系双桥山群浅变质岩,其上有零星不整合产出的上侏罗统鹅湖岭组火山碎屑岩—熔岩。矿区褶皱构造主体为双桥山群浅变质岩构成的银山背斜,沿背斜轴部发育一条斜贯全区的剪切带。区内主要发育燕山早期的火山碎屑岩、熔岩、次火山岩及隐爆角砾岩。大量事实表明,该矿床经历了构造动力热液成矿和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两种成矿作用在时间上具同期性,在空间上两者密切相关,构成了构造动力—火山岩浆同步一体的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17.
赣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铜铅锌金银多金属矿集区,银山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床是赣东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大型次火山热液型多金属矿床。银山铅锌矿发育有闪锌矿-方铅矿-石英脉,前人研究认为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为伴生关系,但是没有强调它们的成因上的联系。本次研究开展了矿石矿物中闪锌矿和伴生脉石矿物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对比研究。通过详细的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显微激光拉曼探针工作,对伴生石英脉和闪锌矿内原生包裹体,伴生石英脉中的晚期微细石英脉和闪锌矿内部次生包裹体进行流体特征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伴生石英脉原生流体包裹体比闪锌矿的原生包裹体的平均均一温度高约30℃,明显富集CH4、N2、CH4、CO2等挥发份,伴生石英脉中的晚期微细石英脉流体包裹体比闪锌矿次生包裹体的平均均一温度高23℃。闪锌矿原生包裹体与想伴生的早期石英脉在平均均一温度有所差别,气相成分差异明显,均表明矿石矿物与伴生脉石矿物可能形成于不同的地质环境,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流体成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爱林金矿床的控矿条件分析,矿床地质特征阐述,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热液来源、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成矿与燕山期次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属浅成次火山热液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