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86年冬,笔者等在海南昌江县石碌群中发现了宏观藻类化石,确定它为末前寒武纪,并与青白口系大体相当,基本解决了石碌铁矿的地质时代。关于石碌群的含义,有关主要含矿层(第六层)、石灰顶组(原第七层)的含义及层序;它们之间的及其与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等问题,多年来存在着不同看法。通过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为客观地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海南石碌铁矿的Sm-Nd法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最新测定的海南岛石碌铁矿 Sm-Nd 同位素年龄(841±20Ma)与石碌群第六层所含宏观藻类化石群代表的地质时代完全吻合,进一步肯定含铁矿的石碌群应归属青白口系。同位素测定结果还表明该铁矿的原始物质形成时间与成矿作用为同一时期,结合含矿层底部存在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稀土模式及矿体产状等特征,推测该铁矿的铁质来源于近源海底火山喷发。  相似文献   

3.
<正> 赋存于石碌群上部的海南岛石碌铁矿,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富铁矿。但是,由于没有在石碌群内找到有说服力的化石证据,致使这个在基础地质和矿产普查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长期悬而未决。1986年,我们在石碌群发现晚前寒武纪的宏观藻类化石,在解决石碌群的地质时代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青白口系一直归属新元古界.近年来,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斑脱岩U-Pb同位素SHRIMP法测年为1368±12 Ma,1370±11 Ma,1366±9 Ma等,时代为中元古代.长龙山组至景儿峪组含宏观藻类化石Chuaria-Tawuia-Longfengshania组合,与北美劳伦古陆西缘加拿大西部麦肯齐山地区新元古界小达尔群所含Chuaria-Tawuia-Longfengshania宏观藻类化石组合完全可以对比,而骆驼岭组(=长龙山组)206pb-238U测年为930±10 Ma,长龙山组至景儿峪组的时代应为新元古代.长龙山组与下伏下马岭组在燕山地区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则青白口系应解体为下部属中元古界,上部归新元古界.因此,青白口系的含义显然应该重新修订,“青白口系”一名应废弃不用.下马岭组与下伏铁岭组也为明显的沉积间断,通过地层区域对比,金县群与下马岭组地层层位相当,金县群的时代相应也为中元古代,并且地层连续,出露较全,金县群提升为系一级的地层单元就更为恰当(同位素年代推测为1400 Ma~ 1000 Ma或1400Ma ~ 1200 Ma).青白口系含义的重新厘定与区域对比和金州系的建立,理顺了我国中-新元古代的地层序列和年代地层格架,为建立系一级的年代地层单元提供了地层基础,具有重要的地层学和地质年代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3年在对新疆喀喇昆仑地区原划长城系甜水海岩群进行地质填图及实测剖面的工作中,采集到了大量叠层石化石,时代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该群岩石变形非常强烈,变质达绿片岩相.本次区调依据其岩石变形变质特征,结合叠层石化石资料,对其形成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  相似文献   

6.
新疆喀喇昆仑地区甜水海岩群发现青白口纪叠层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在对新疆喀喇昆仑地区原划长城系甜水海岩群进行地质填图及实测剖面的工作中,采集到了大量叠层石化石,时代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该群岩石变形非常强烈,变质达绿片岩相。本次区调依据其岩石变形变质特征,结合叠层石化石资料,对其形成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  相似文献   

7.
2 0 0 3年在对新疆喀喇昆仑地区原划长城系甜水海岩群进行地质填图及实测剖面的工作中,采集到了大量叠层石化石,时代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该群岩石变形非常强烈,变质达绿片岩相。本次区调依据其岩石变形变质特征,结合叠层石化石资料,对其形成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  相似文献   

8.
系统分析记录库鲁克塔格地块西段青白口系及古元古代基底顶部构造样式,认为其变形组合特征总体反映了NW向顺层拆离滑脱构造机制。青白口系顶部卷入变形流纹岩及南华系底部未变形流纹岩测年数据显示,本次滑脱构造变形时代限定在(841.0±1.4)Ma~(738.9±5.4)Ma,表明构造变形可能对应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为此次构造事件塔里木东北缘地壳变形记录。  相似文献   

9.
北京及邻区青白口纪化石生物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烽  高林志 《地质论评》1999,45(1):50-58
笔者综合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典型剖面-北京西山芹峪剖面和北京昌平十三陵剖面新发现的宏观藻类化石及邻区相应层位中的化石资料,通过生物相分析认为,北京西山青白口、芹裕的宏观藻类化石可能产于静水泻湖相中;而北京昌平十三陵的宏观藻类化石组合则反映出具有水下冲积型环境的特色;在河北怀来所发现的极完整又丰富的化石可以代表正常的滨海潮坪环境。因此,笔者认为青白口纪微古植物和宏观藻类化石在区域丰度和形态变化方面与水深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地层表(2014)中—新元古界尚存的地层学问题,并以十多年来有关专家及本课题组地层年代学成果为基础,结合地质事件的时空发育和对比关系,重点研究了中元古界底界、中元古界待建系、中—新元古代过渡时期地层关系、成冰系底界的划分及震旦系罗圈冰期的时代归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案建议,并进一步讨论和对比了中国华北、扬子和塔里木三大陆块中—新元古代地质特征异同。研究表明:中国中元古界以1800 Ma(或1780 Ma)为底界,比1600 Ma更合理;中元古界待建系虽在华北陆块北缘和南缘、扬子陆块北缘和南缘均发育,但以扬子陆块北缘神农架地区神农架群最佳,建议暂以神农架群为待建系候选层型进行重点研究;华北胶辽徐淮吉豫的原青白口纪地层很可能跨越了1000 Ma界线,有一部分地层属于中元古界;建议与国际接轨,原南华系与成冰系对应(720~635 Ma);青白口系以820 Ma构造面为界两分,下部称青白口系下统(1000~820 Ma),上部称青白口系上统(820~720 Ma),待以后证据更充分时再决定是否分为两个系;华北陆块南缘以罗圈冰川为代表的罗圈组及相应地层...  相似文献   

11.
震旦系在北方的一个完整剖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正> 前几年,辽东半岛南部(下称辽南)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被认为是衔接青白口系与震旦系之间的过渡层。换言之,青白口系与震旦系之间有一段地层缺失,缺失的地层由辽南  相似文献   

12.
兴地塔格为东天山山脉南支脉,位于尉犁县兴地村一带。兴地塔格地区,青白口系发育较好。E.诺林于三十年代通过兴地作过路线地质调查,首次划出区内的震旦系及冰碛层。解放后新疆地质局曾先后作过百万分之一和二十万分之一地质填图,把前震旦系划出爱尔基干群和杨吉布拉克群。1976年高振家等在东库鲁克塔格的帕尔岗塔格进行了较详细的地质调查,将前人划分的上元古界爱尔基干群上部的一套由碎屑岩到碳酸盐岩地层命名为帕尔岗塔格群。首次确定了青白口系的存在。笔者于1981年对兴地以西、以北地区作过短期二十万分之一填图工作,发现有一套产丰富叠层石和核形石的地层,其时代属于青白口纪。  相似文献   

13.
北京西山宏观藻类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萧宗正 《地质科学》1990,(4):403-407
1980年,作者于北京西山青白口系的命名地点——青白口村西,发现了宏观藻类化石。这些化石呈椭圆形、卵形、肾形及鞋底形等多种形态,有的带有拟茎构造。它们与广泛出现在我国东部前寒武系相当地层中的宏观藻类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14.
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总被引:51,自引:5,他引:51  
华北中、新元古代地层一直是建立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标准剖面的主要目标,其年代地层位置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基础地质问题。然而,许多关键层位仍缺乏高质量同位素年龄的约束。首次在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凝灰岩中获得大量岩浆型锆石,利用SHRIMPII技术进行了高精度定年,测得凝灰岩层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68Ma±12Ma。进而结合区域资料讨论了锆石年龄的地质意义。该同位素年代学资料为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最新的资料,不仅准确地确定了地层的形成时代,而且对整个华北地台中、新元古代地层地质演化史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朝板块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柱与构造环境新思考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中国北方燕辽裂陷槽位于中朝板块北部,是巨厚中、新元古界的沉积区。中、新元古界包括长城系(1800~1600Ma)、蓟县系(1400~1000Ma)和青白口系(1000~800Ma)。上述划分是中国地质学家长期研究的共识,由全国地层委员会发布,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全国地质调查填图中施行[1]。青白口系自下而上包括下马岭组、龙山组、景儿峪组,由于在下马岭组的斑脱岩中获得了锆石SHRIMPU-Pb年龄1368Ma±12Ma,从而对1000Ma作为青白口系底界的年龄乃至中国中、新元古界地质年表提出了挑战。中国地质学家必须面对新的下马岭组年龄值,拼弃传统思维,重新排定北方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柱中各系、组的界线年龄。本文建议:长城系为1800~1600Ma;蓟县系为1600~1400Ma;新建西山系为1400~1200Ma;1200~1000Ma是一个待命名的系;新的青白口系为1000~800Ma,包括龙山组及景儿峪组。由于下马岭组中的斑脱岩反映了岛弧构造环境,从而可重塑中朝板块北部下马岭组及整个中元古界(指1800~1200Ma)为沟-弧-盆板块体系的弧后扩张盆地,即传统概念中的燕辽裂陷槽是弧后扩张的产物。沟-弧-盆板块体系可以系统地解释燕辽裂陷槽的动力学成因、各种地震灾变事件、火山活动、层控矿床等形成的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震旦系、青白口系新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青白口系在天津蓟县出露,下与蓟县系呈不整合接触,上与寒武系下统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震旦系没有直接接触关系。震旦系在峡东地区出露,下与黄陵花岗岩呈沉积不整合接触,与青白口系没有直接接触关系。也就是说震旦系与青白口系的关系没有衔接剖面控制,因而将震旦系叠置于青白口系之上是缺少衔接剖面基本的地质依据。笔者认为辽南及苏皖北部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可以解决二者的关系。由于人们对辽南及苏  相似文献   

17.
豫皖交界的白大山地区,沉积一套浅变质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合,以往被划归青白口系刘老碑组。笔者首次于该套地层灰岩段中发现牙形刺化石,岩石虽受区域性变质作用,但牙形刺Belodina compressa,Panderodus gracilis,Pseudobelodina dispansa?保存完好,时代为晚奥陶世,本区牙形刺的发现为白大山群的地质时代归属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8.
辽宁复县震旦系高家屯组皱节虫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东半岛南部晚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发育完整,顶、底界线清楚,厚度巨大,生物化石丰富,并为中、外地质学家所重视,但是其地层对比一直是争论的问题。有的认为偏老,属青白口系以下,有的认为偏新,属青白口系以上。微古植物、可疑化石Chuaria、叠层石的研究结果受到怀疑;南关岭组底部所产的后生动物化石“水母”、“海绵骨针”和“遗迹化石”,现被查明是非生物成因的;同位素年龄的数据也是矛盾重重。  相似文献   

19.
广西云开地区元古代不整合事件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详细的地质填图,在云开地区原定为“云开群”的变质岩系中识别出古老的不整合事件,表现为中浅变质岩系不整合覆盖在中深变质岩系之上,二者在岩石组合、原岩沉积环境以及变形变质特征上均存在较大的区别,同位素年龄及变质作用P-T-t轨迹的研究证明上覆中浅变质岩系明显晚于下伏中深变质岩系形成。利用SHRIMP法测得下伏岩系石榴辉石岩锆石的谐和207Pb/206Pb年龄为(1894.4±17.36)M a和(1846.8±58.58)Ma,并获得3个分析结果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1817±36)Ma,其形成时代应为古元古代。上覆岩系中一些微古植物化石保存完好,微古植物化石组合的时代为长城纪—蓟县纪,部分为青白口纪;获得其变质基性火山岩锆石SHRIMP法同位素年龄为(1462±28)Ma,表明上覆岩系的时代应为中—新元古代。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一明显的巨大灾变事件,其应为古元古代末吕梁期造山作用形成的产物。笔者把下伏岩系从“云开群”中分离出来,并命名为“天堂山岩群”。  相似文献   

20.
经过许多地质工作者的多年努力,海南铁矿的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有关海南铁的论著多而分散。为此,笔者就所接触到的近年来有关该矿的重要科研成果作一综述。主要包括三棱山砾岩的性质,石碌群第六、七层的接触关系,铁矿地层时代和铁质来源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