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寻甸县金源磷矿,矿体呈层状产于下寒武统渔户村组第二段,矿体层位稳定,矿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层顶、底板为渔户村组白云岩。矿石以Ⅲ级品为主,厚6.30m~21.80m。该磷矿属海相沉积磷块岩、生物碎屑化学沉积型矿床。在矿区东部沿倾斜方向,深部还有进一步找矿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没租哨矿区磷矿体呈层状产于渔户村组第二段,矿体规模大、品位富,后期东西向走向断裂、南北向横向断裂破坏矿体倾向和走向连续性,磷矿受台凹相、台凹与台隆交界的边缘斜坡带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于上涌洋流,属生物化学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梨树坪-下包包磷矿集区的成矿背景,总结出该区控矿因素包括寒武系渔户村组中上部地层以及古海凹盆地环境内碳酸盐相及碎屑岩、硅质岩相,且磷矿化受古洼陷海凹构造控制,而后期构造控矿作用微弱,但对磷元素的后期次生富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为含磷的陆源碎屑沉积风化物,并讨论了磷矿与铅锌矿化的时、空关系。  相似文献   

4.
云南东川区白龙潭磷矿区位于巧家-会泽-武定成磷区,该矿区磷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中谊村段中,共含有四个矿层;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均较为平缓,平均倾角15°。矿石以泥晶结构、内碎屑结构、生物碎屑结构为主,呈致密块状、条带、条纹状构造。综合特征反映出该磷矿属于浅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5.
小婆左矿区磷矿体呈层状赋存于层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第三段,矿体延伸稳定,其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床受层位控制特征明显。该矿区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贵州织金磷矿为一超大型含稀土磷矿床,产于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底部含磷岩系。本文在分析该磷矿矿石化学组成、矿物组合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磷块岩的结构特征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发现在纵向上:上段硅质磷块岩结构类型包含泥晶结构、内碎屑结构、无定形结构和少量生物屑结构,其结构成熟度较低,沉积水体较深,属于宁静的半局限海/浅海沉积环境;而下段白云质磷块岩结构类型包含内碎屑、无定形结构和较多生物屑结构,其结构成熟度较高,水动力作用较强,沉积水体较浅,属于动荡的滨海沉积环境。横向上,织金戈仲伍组与滇东渔户村组大海段在地层年代上相互对应,两处的磷块岩系所含的结构类型相似,只是各种结构类型所占比例不同。此外,结合其他沉积环境指标,发现织金磷矿沉积于弱氧化―贫氧的滨海向浅海过渡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滇东北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同样富含丰富的磷矿资源,区域上早寒武世一般都存有两个磷矿的形成期,分别沉积了上、下两个含矿层,而东川下包包磷矿虽然可划分为上、下两个岩性亚段,但无下层矿,仅存在上层矿,上层矿赋存在渔户村组第三段上亚段(∈1y3-2)中。矿层厚度较大,达32.89m,但品位不高,多为Ⅱ-Ⅲ品级矿。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8.
鲕粒,豆粒磷块岩的显微结构和生成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东旭 《岩石学报》1989,5(4):66-75
晚震旦世陡山沱组和早寒武世渔户村组、辛集组磷矿中有各种鮞粒、豆粒磷块岩。豆粒、鮞粒内核的成分和结构复杂,有来自陆地的各种岩石砂屑、细砾,也有盆内沉积物破碎成的各种内碎屑。鮞粒、豆粒的壳层是同心纹层状磷灰石,它是内核在富磷海水扰动中逐层淀积而成。大部分豆粒、鮞粒在滨海高能浅水中与陆源砂、砾和岔内碎屑沉积在一起,少量鮞粒则沉积在滨外深水低能环境巾。豆粒、鮞粒和碎屑等沉积后又被不同物质胶结。  相似文献   

9.
会泽大坝子磷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中谊村段(∈_1y~3)顶部,矿体呈层状。沿走向矿体在地表及中深部延伸总体较为稳定,矿体厚度变化不显著,但沿倾向矿体厚度不稳定;Ⅰ、Ⅱ品级矿体主要分布于地表浅部,向深部渐变为Ⅲ品级矿体。大坝子磷矿体的品位及厚度变化很可能与成矿后期遭受次生风化、溶蚀富集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滇东北部地区产于下寒武统渔户村组的磷矿地质区域调查资料进行了综合,概略介绍了含磷层位,磷矿层厚度、品位及其变化,并对成磷前后的岩相古地理条件作了分析,对磷矿成因作了探讨。磷矿形成富集于渔户村中期,前阶段(相当于含磷岩段)仅在海凹中心形成工业磷矿层,总貌是偏贫的;后阶段(相当于磷块岩段)海凹普遍成矿,其中有富而稳定的磷矿层。碳酸盐型的矿石品位最佳,其次为硅质岩型;认为磷矿的厚度品位较好者一般处于海凹中心或较低凹的地段,属活动地台型海相生物——化学沉积型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11.
磷矿赋存于下寒武统渔户村组(∈1y).薄层、微薄层磷质粉砂岩、磷块岩,间夹紫、灰黑色泥质粉砂岩.层理平直似板,层控明显,由潮间高能向潮下高能演化阶段成矿.  相似文献   

12.
小场院磷矿含矿层位为下寒武统渔户村组,胶磷矿由砂屑、砾屑、鲕粒组成,孔隙式、孔隙—基底胶结,铁泥质胶结,颗粒形态显次圆—不规则状,粗颗粒含量显著增高;沉积环境处于古陆边缘浅海域,推测沉积的矿物质来源主要取决于古陆风化淋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会泽县黄草岭磷矿含矿层位为下寒武统渔户村组中谊村段(∈1yz),胶磷矿由砂屑、砾屑、鲕粒组成,孔隙一基底胶结,多伴铁泥质胶结,颗粒形态次圆、不规则状,细、粗颗粒含量不均;沉积环境处于古陆边缘浅海地域,矿物质来源主要取决于古陆风化淋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渔户村组,命名于云南省澄江县抚仙湖北岸的渔户村。1940年,王竹泉等,将相当于渔户村组地层,分别称为“渔户村含燧石石英岩”与“旧城紫色页岩”,时代归震旦纪。1942年,米士统称“含燧石系”,时代归寒武震旦纪1963年,刘鸿允等,将其订名为渔户村组,时代定为寒武纪并得到许多人赞同,但一些寒武系地层专家如卢衍豪等,强调以Redlichia作为早寒武世地层上下界限的标准,实际上将渔户村组排除于寒武系之外。因  相似文献   

15.
马龙县平海子磷矿其工业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渔户村组第三段第一层(∈_1y~(3-1)),该磷矿层层位稳定,矿体沿走向、倾向连续性较好,矿区地表矿石以Ⅰ~Ⅱ级品为主,深部矿石以Ⅲ级品为主;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磷块岩矿床,其特征的含矿层位是最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金牛厂磷矿赋存于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第三段,属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矿体延伸稳定,其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体受层位控制明显,生物成矿作用贯穿始末。该矿区地质构造简单,含矿岩层出露完整,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以滇东寻甸-大湾下寒武统渔户村组磷矿为研究对象,基于钻孔的岩心编录和系统采样,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等工作,对该区磷矿的物质组成、磷质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对磷质富集成矿具有重要作用,吸收了磷元素的磷质生物体可以直接堆积成矿,而生物的死亡腐解也为磷酸盐沉积创造了有利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8.
金钟以则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充填于小江深大断裂带旁侧的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中,赋矿围岩为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上段(∈_1y~3),本区渔户村组岩层富含Ba、Cu、Pb、Zn元素,后期构造作用使这些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形成含矿热液并沿断裂破碎带充填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9.
雪岭磷矿处于东川断隆与禄劝断坳接合部,为一浅海相沉积层状磷块岩矿床。磷矿主要赋存在下寒武统渔户村组一段,岩性为胶磷矿磷块岩、含磷白云岩、含磷泥质粉砂岩、含磷粉砂质泥岩及含磷白云质灰岩。矿石矿物主要为胶磷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和少量硅质、粉砂质泥质物;矿石化学成分主要为P2O5,CaO,MgO,SiO2,F,酸不溶物。矿石结构主要为不同粒级的颗粒胶结结构,构造以条带状构造为主,以及少量的块状构造。矿床成因属于早寒武世时期海侵背景下磷质随上升洋流在扬子地台沉积所致,后期的风化作用导致了磷质的进一步富集。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镇雄县银厂湾磷矿为隐伏矿,矿体呈层状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 1ms),现已控制三个矿体,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均较为平缓。矿体矿石矿物为胶磷矿、微晶碳磷灰石和氟磷灰石。通过研究,该矿床形成于海湾潮下低能带的古地理环境,主要由富磷生物碎屑沉积聚集而成,属沉积的碳酸盐-硅质层状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