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老挝万象盆地钾盐矿赋矿地层为古近系古新统塔贡组下岩段,为隐伏矿层,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品位高。由于受钾盐矿层沉积基底地形差异及矿层的后期改造,钾盐矿层局部缺失。在钻探揭露控制矿层前预测矿体的赋存位置,可有效节约探矿成本。根据万象盆地古近系古新统塔贡组石盐岩、钾镁岩矿与泥岩之间存在密度差,认为重力测量能够有效区分盐类矿层的埋深、厚度,而钾盐矿层往往赋存于古近系古新统塔贡组巨厚层石盐矿层上部,重力负异常与钾盐矿层的对应性好,是钻探验证首选区域和万象盆地钾盐矿勘查较为有效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2.
白垩纪晚期-第三纪早期喜马拉雅期运动在中国东部形成一系列的内陆断陷含盐盆地,其中不少是中国的主力油气盆地。山东大汶口盆地是该时期山东地区西部最大的沉积赋矿盆地,也是中国东部发现的唯一含钾盐的盆地,盆地中富含石膏、岩盐、钾盐、自然硫等蒸发岩型矿产资源。大汶口盆地具有东向洼地、满庄-大西牛洼地两个沉降中心。本研究即通过满庄-大西牛洼地附近的钻孔,首次对山东大汶口盆地石盐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包括溴含量在内的系统分析,同时分析了石膏夹层的硫同位素。山东大汶口盆地石盐的溴含量在(3~19)×10-6之间,硫同位素在14.7‰~35.7‰之间,这些分析结果都揭示山东大汶口盆地石盐为内陆盐湖成因。  相似文献   

3.
安徽枞阳陈庄铜(银)矿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庐枞火山岩盆地的中偏南部。该区火山岩较为发育,岩浆活动频繁,蚀变与矿化作用强烈,从而保证了陈庄一带良好的成矿条件。文章通过对该区域内的地质特征与矿体(石)特征分析研究,基本查明了区内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的特征和控矿因素;铜矿体的规模、形态、赋存部位、产状、厚度及其变化特征;矿石的结构、构造与主要有益组分以及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为下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红山子铀矿床是我国北方比较典型的火山岩型铀矿床。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构造活动强烈。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它既是区内各种地质体之间耦合关系的主导因素,也是矿(化)体赋存的主要部位。作为该区重要的构造类型之一,推覆构造是本区F1断裂以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目前,区内推覆构造的表现形式、精细构造组成、形成时代及其对矿化的控制或破坏作用研究甚少,且存在很大争议,因此,加强构造控矿特征及其构造活动形成产物(断裂构造岩和充填于断裂构造中的矿脉)的研究,对指导推覆构造区的找矿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着重对推覆构造的形成过程以及控矿作用进行了推断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阿拉善左旗石驼山-新工地石墨矿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矿区内共发现2层含石墨层位,受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地层控制,为2~3期沉积旋廻之产物,顶部泥质岩作为其韵律标志层。在海湾泻湖—沼泽沉积盆地中,由含碳泥质岩、粉砂岩等物质先期形成了原始沉积矿源层,在起变质作用的前提下,经过长时间的持续作用,促进炭质发生结构性转变为石墨,确定石墨矿为炭质板岩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6.
毛呼都格矿区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石崩断裂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中元古界长城系白云鄂博群尖山岩组(Chj)钠长黑云阳起微晶片岩中,矿区内构造以单斜构造为主,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7.
凉城县安家营子金矿矿通过预查工作,大致查明矿体特征、赋矿层位、控矿因素等。共圈定了1条破碎蚀变带、2条金矿体、2个极化率异常和9个化探综合异常,矿体赋存于集宁(岩)群下部片麻岩组地层蚀变破碎带中,矿床成因类型属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此老图矿区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石崩断裂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上太古界色尔腾山群东五分子组(Pt1Sd)钠长黑云阳起微晶片岩中,矿区内构造以单斜构造为主,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9.
昆特依盐湖是柴达木西北部一个次级断陷盆地,大盐滩矿区即位于其中。大盐滩矿区赋存有丰富的卤水钾盐矿床,同时也沉积了储量可观的固体钾盐矿,杂卤石是主要的固体钾盐矿物。大盐滩杂卤石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南部,面积约302 km2。杂卤石主要产出于石盐粒晶间及淤泥或粘土层中,呈薄层状分布,埋深12~65 m,钻孔岩芯化学分析结果揭示,K2SO4品位在2.43%~8.78%之间,平均3.95%。对不同赋存状态的杂卤石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推测杂卤石成因的两种可能性:1在盐湖沉积期间,当石膏和石盐沉淀后,浓卤水和硬石膏反应而生成杂卤石,并交代了硬石膏或结晶在石盐孔洞中。2在构造较为剧烈的升降期,由于钾易被粘土物质吸附,当进一步浓缩的卤水与粘土作用便以杂卤石的形式沉积下来,此类杂卤石原生沉积的特征明显。大盐滩固体钾盐资源成矿潜力大,查明其成因和分布规律可为开发大盐滩固体钾盐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山东大汶口盆地蒸发岩特征及成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汶口盆地是目前苏、鲁、豫、皖诸省早第三纪唯一发现钾盐矿的盆地.研究其特征和成钾规律,对下一步的找钾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盆地具有同断陷同沉积的性质.盐类物质来源丰富,具多源性.杂卤石的分布很有规律,可作为找钾的标志矿物.钾盐赋存在完整韵律的中上部.  相似文献   

11.
克什克腾旗同兴乡红眼沟铅锌矿点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型。矿(化)体多赋存在哲斯组灰岩与流纹斑岩的接触部位矽卡岩化带及北东向、北西向的构造破碎带中。蚀变类型丰富,矿化种类多样。矿化体整体走向北东,局部北西,呈弯曲状变形,总体受控于北东向控岩控矿构造,局部受控于接触带的展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德胜太矿区樊家营子区段芒硝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矿区构造简单,无岩浆岩发育。芒硝矿层赋存在第四系中更新统(Q2)中段及上段湖相沉积地层中,共可见工业矿层三层。矿物种类简单,矿石几乎全为十水芒硝及粉砂质粘土构成,可分为芒硝岩和含泥芒硝岩两大类。本矿床为第四纪掩埋型内陆湖相蒸发化学沉积芒硝矿床。  相似文献   

13.
以昌都—兰坪—思茅盆地及呵叻盆地含盐带盐类沉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大地构造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总结和研究了该区含钾蒸发岩矿床的矿床特征,提出了新的成矿模式。研究表明,兰坪—思茅盆地和呵叻盆地的含钾蒸发岩矿床为"海源陆相"成因,即在陆相环境下与海水的变异有关。该矿床缺失正常海水蒸发浓缩而形成的硫酸盐沉积,同时,矿床中少量菱镁矿等自生矿物的出现无法用正常海水蒸发理论解释。矿床中少量溢晶石等矿物的出现预示着该矿床富钙。兰坪—思茅盆地内广泛发育了白垩纪蒸发岩系(勐野井组或云龙组),江城地区甚至沉积了小型钾盐矿床。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该区蒸发岩矿床为海相成因,Rb和Br的含量变化指示海水从北部兰坪侵入到呵叻。昌都及兰坪地区的白垩纪石膏硫、锶同位素研究表明,该区大套的硫酸盐沉积为海相成因,物源研究成果揭示思茅盆地的物源可能来自东羌塘地区,预示着昌都地区的硫酸盐沉积跟兰坪—思茅盆地的蒸发岩沉积具有同源性。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多级盆地海水迁移变质成盐成钾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古河谷砂岩型铀矿主要位于二连盆地,最典型的当属古河谷中东段的巴彦乌拉、赛汉高毕和哈达图铀矿床。目前对古河谷西段(脑木根西南侧)的研究和控制程度较差,通过对乌兰察布凹陷西部脑木根次级凹陷新乌苏地区地面地质调查、土壤氡气测量、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同时对整个二连盆地中西部进行资料综合整理研究,对乌兰察布凹陷西部古河谷构造、建造特征、地面物化探异常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将前人圈定的含铀古河谷向西侧扩展至新乌苏一带,并依据古河谷构造、建造特征、地面物化探异常特征总结了古河谷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预测模型,用以优选古河谷成矿有利地区并确定含矿异常区和砂体位置。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中部中侏罗统石拐群包括五当沟组和厂汉沟组,是一套厚度较大的湖相沉积建造,在石拐地区出露较全,厂汉沟组富含油页岩,石拐盆地发育丰厚的烃源岩。石拐盆地油气藏伴随侏罗系褶皱变形及地层抬升而上升运移,在盆地边缘及煤井中,多处见油气显示,特别是原油油苗的发现,标志着石拐盆地具备油气藏的形成与运移条件。  相似文献   

16.
白音芒来位于二连盆地中北部巴彦乌拉铀矿床西部。通过对该区含矿含水层底板顶面埋深的研究,分析其与铀矿找矿存在的关系,认为含水层底板顶面埋深与铀矿化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沉积特征及其盐类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特依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沉积盆地,可反映盆地西北部的演化历史,对研究盆地内盐湖演化有重要意义。基于研究区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和评价了昆特依盐湖沉积与盐类矿产资源,并得到以下结论:1)昆特依湖自1 925~774 ka期间以暖湿型气候为主,其后呈干冷与暖湿气候交替出现,最早成盐期为1150 ka,最终于30.6 ka成为干盐湖。昆特依盆地早期沉积的细碎屑沉积物沉积速率(0.22 mm/a)慢于晚期沉积的石盐层(0.33 mm/a);2)昆特依盐湖液体KCl储量为1.32×10~8 t,MgCl储量为2.79×10~8 t,NaCl储量为24.15×10~8 t;3)估算出赋存于昆特依盐湖石盐矿中的锂资源量达39×10~4 t,同时估算出液体中的锂资源量约有74×10~4 t,二者总量达百万吨;4)昆特依矿田的成因属典型的内陆湖相沉积,成矿控制因素以构造作用为主,其次为气候及物质来源。关于昆特依盐湖沉积特征与盐类矿产资源特征的研究,有利于对本地区地质演化更全面的认识,对合理开发利用盐类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核工业二O八大队在近十多年来,通过对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和巴音戈壁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发现了一批超大型、特大型、大型和中型等砂岩铀矿床,取得了我国铀矿找矿和科研史上的重大突破。勘查实践证明,内蒙古是我国最重要的铀成矿区带之一,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和巴音戈壁盆地铀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成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索伦山地区是国内最重要超基性岩出露地区之一,铬铁矿规模大小不等均产于超基性岩中。通过对矿体含矿性特征和赋存层位、矿体形态、矿石结构、构造等综合对比研究,认为索伦山地区铬铁矿床属于典型的蛇绿岩型铬铁矿床,矿床成因可能与熔——岩反应有关,同时对该区域进一步铬铁矿找矿工作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生代发育起来的大型内陆拗陷盆地,面积约25万km2。研究区位于盆地北部的Ⅰ号砂岩朵体上。通过对巴音布拉格地段的铀成矿条件分析,认为该地段无论从铀源、构造、含矿含水层的岩性-岩相条件、层间氧化作用及后生还原作用,还是古气候及古水动力条件,都与纳岭沟、皂火壕铀矿床非常一致或者相似,并且业已发现了重要的矿化线索,因此其成矿远景极为乐观,有望发展成为新的铀矿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