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莫坝-希拉沟地区16个元素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贫乏元素有Au、Hg、Mo;正常元素有Cu、Pb、Zn、Co、Mn、W、Sn、Bi;富集元素有As、Sb、Ag、Fe、Ni;无强富集的元素。通过各元素空间分布研究,对主要地球化学异常进行推断解释,指出三叠系地层、尤其与喷出岩有关的地区是寻找Cu、Pb、Zn、Au、Ag等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对奔都-汤满地区16个元素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贫乏元素有Sn、Bi、Mo、W;正常元素有Pb、Ag、Hg、Au;富集元素有Zn、Cr、Sb、As;强富集的元素有Cu、Ni、Co、Cd。通过各元素时空分布研究,对主要地球化学异常进行推断解释,指出区内蛇绿混杂岩带、冈达概组二段是寻找Cu、Pb、Zn、Au、Ag等多金属矿的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3.
北山地区植被属戈壁荒漠植被类型,主要植物群落为红沙,红沙中多数元素特别是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的含量和变化系数矿区大于背景区,元素含量背景区呈对数正态分布,矿区呈偏对数正态或多峰分布,红沙中的元素组合分类背景区为Au,Cu,Pb,Zn,As,Sb,Mo,V,Mn和Ag,Sn,Sr,Ba及Ti,Cr,Co,Ni,金矿区为Au,Ag,As,Sb,Mo,Mn,Sr和Cu,Pb,Zn,Sn,Ba及Co,Ni,Ti,V,Cr,铜矿区为Cu,Pb,Zn,Mo,Au,Ag,Ba和As,Sb,Sn,Mn及Ti,V,Cr,Co,Ni,Sr,矿区红沙中浓集系数较大的元素多数在矿区岩石中的浓集系统亦较大,金,铜矿床红沙和岩石中的特征元素分别都有Au,Ag,Ag,Sb,Mo,(Mn)和Cu,Pb,(Ba,Ti,Cr)。在金,铜矿床(体上方分别发育有良好的Au和Cu的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和元素组合及分带,根据红沙的地球化学特征能,判断金或铜矿种类型,并能对掩埋,隐伏金,铜矿床(体)进行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富集系数Ki 为指标 ,将三江中段划分为 7个地球化学区和 16个地球化学子区。探讨了各地球化学区 (子区 )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Au、Ag、Cu、Pb、Zn成矿元素在某些子区的富集特点。  相似文献   

5.
根据区域化探成果,对黑龙江省额尔古纳地块的4个Ⅲ级构造单元及主要构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归纳总结了各构造单元的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共划分5个异常带。研究表明:构造对元素的分布控制较为明显。通过对4个Ⅲ级构造单元含矿性的对比,发现漠河前陆盆地成矿元素以Au、Sb、Y为主,富克山—兴华变质基底杂岩区成矿元素以Au、Cu、Pb、Zn、Sn、W为主,环宇—新林蛇绿混杂岩带成矿元素以Cu、Zn、Sn、Mo、W为主,塔河—翠岗岩浆弧成矿元素以Ag、Cu、Pb、Zn、Sn、Mo、W为主。  相似文献   

6.
新疆昆仑山东段布喀达坂峰-依吞布拉克一带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长城系富集W、Pb;奥陶系富集Au;二叠系富集Cu、Zn、Hg、Sb;三叠系富集Zn、Pb、Ag;三叠纪石英斑岩富集Cu、Zn、Hg、Sb.元素区域分布规律表明:与全国高寒山区平均水平相比,工作区相对富集Ba、Hg、Pb、Sn、Mo元素,贫化铁族元素;工作区可分为北、中、南3个地球化学带.北带形成了富集Au、Ag、Sb、Hg、Cu、Zn、Pb、Mo、Mg及铁族元素,贫化Cr、Co、Ni、Li、Be、Bi元素地球化学带;中带富集Cu、Pb、Zn、Ag、W、Sn、Mo、U、Th,贫化Hg、Li及铁族元素,形成了有色、稀有稀土、放射性元素地球化学带;南带富集Au、As、Sb、Hg、Cu、Zn,形成了贵重、有色元素地球化学带.石英斑岩富集Cu、Zn、Hg、Sb元素.祁漫塔格带元素组合与斑岩型铜钼矿、层控型Pb、Zn矿和夕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元素组合相似.第四系元素含量均一,不存在元素大面积区域性富集与贫化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7.
黑河市北大沟金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东南部,是在三道湾子金矿外围利用地球化学测量发现的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与三道湾子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对比,选定了该区为找矿靶区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圈定Au、Ag、As、Sb、Cu、Pb、Zn、Mo异常多处,以Au、Ag、As、Sb、Mo异常为主,各元素异常浓集中心吻合较好.经过对异常验证,发现了北大沟金矿,说明该靶区的选定是比较成功的,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找矿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青海冷龙岭地区位于北祁连成矿段的东段,是形成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及岩浆热液型矿床的有利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对青海冷龙岭地区Au、Cu、Pb、Zn等17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本区Ag、Pb、Zn、W、Sn、Bi、Mo、Ba、Cd等元素丰度明显高于青海省及祁连地区水系沉积物的平均丰度值;元素分布特征显示下奥陶统阴沟群除Hg、La、Ce相对贫化外,各元素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浓集,加里东期侵入岩中Ag、Cu、Pb、Zn、W、Au、Sn、Bi等元素富集程度较高,海西期正长岩内Ba、La、Ce等元素富集程度较为显著;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显示区内的主要成矿元素组合为Cu Pb Ag Mo Ba La Ce,Au具有独立成矿的潜力。结合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及富集离散特征,认为本区Au、Ag、Cu、Pb、Zn、Mo、La、Ce等元素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本次工作共圈定8个综合异常。根据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异常特征及查证成果,与该区域内浪力克铜矿床和青分岭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后,优选出干沙河和三道路圈—倒阳河2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东秦岭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东段,该区是一典型的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球物理梯度交叉区,壳幔富含Cu、Pb、Zn、Au、Ag、W、Mo元素,为一元古宙一古生代裂陷槽,熊耳群、宽坪群、二郎坪群、耀岭河组火山岩系中的火山喷发Cu、Pb、Zn、Ag、Au矿(化)层.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使区内Cu、Pb、Zn、Ag、Au、W、Mo叠加富集体成矿,从而使东秦岭地区铜矿床在区域分布、成矿空间、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并找矿标志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在黄埠岭-七厘山测区约13.8km2范围,共采集865个样品,测试了Au、Ag、Cu、Pb、Zn、Ni、Ni、Co、Mo、Sn、As、Sb、Hg、Ba、B、Mn、V、Ti、Cr等19种元素.Au异常的分布与测区已知矿体分布范围相吻合,其中黄埠岭测区Au异常范围最大、强度最高,七厘山测区及凤凰庄-选...  相似文献   

11.
河南萑香洼金矿床作为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研究分析该矿床F985矿化带的Ⅰ号矿体各类元素组分在不同地质体的含量变化特征,原生晕异常分带特征和地球化学轴向分带特征,建立了该矿床完整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理想模型,得出矿床地球化学异常轴向分带序列确定为:烃类、Sb(前缘晕)→As、Hg(矿头)→(矿中晕)Au、Ag、Cu、Pb、Zn、W、Mn→(矿尾晕)Mo、Co、Ni、Sn,并总结出了找矿预测标志,为该矿区深部找矿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湖金矿在构造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中段,是一个石英脉型大型金矿.本文应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对该金矿8线周围330m、295m、260m三个中段各微量元素和烃类组分含量变化规律以及矿体周围各元素(组分)异常展布特征经行计算分析总结,得出其原生晕分带序列为:烃类、Hg(矿前缘)→As、Sb(矿头)→Au、Ag、Pb、Cu、Ni、Mo、Bi、W(矿中)→Sn、Zn、Co(矿尾),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型,并总结了其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三江北段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江”地区北段1:20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该区元古宇至新生界地层和不同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本区主要成矿元素为As、Au、Cd、Hg、Ni、Sb、Ag、Cr、Pb、Sn、W、Zn、Cu;岩体中的Ag、Pb、Sn、Cd、Zn主要与中基性火山活动有关,而Cu、Mo、Bi、Au的成矿作用主要与中酸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在新生代地层中Cu含量比岩体中的高,Au含量在中生代岩体中远远大于其他时代的岩体,因而这些地层和岩体最有可能成为矿质来源.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安徽宁国石口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并对单元素进行异常评价,发现Cu、Pb、Zn、Bi和Sn异常较弱,Ag、W、Mo异常次之,Ag、W、Mo在黑色岩系具有较高的背景值;Au、As、Sb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异常套合较好,各元素之间具有较好的亲和性;Au为富集元素,变异系数较大,反映矿化不均匀,深部已发现工业金矿体,与构造破碎带有关,与硅化、黄铁矿化呈正相关。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研究区圈定了19个Au异常,3条Au异常带。对异常进一步验证,发现NW向金异常带AuP3异常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NE向异常带中的AuP1异常和AuP2异常,可能为寒武纪西阳山组钙质泥岩风化导致Au次生富集引起的异常。  相似文献   

15.
岩石化学元素丰度在地球化学块体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迟清华 《物探与化探》2003,27(6):428-430,444
以Au、Ag、Cu、Pb、Zn、Sb、Hg、W、Sn、Mo、U、Cr、Ni、Co等14种成矿元素为例,利用中国东部不同构造单元的出露地壳和不同类型岩石的元素丰度阐明其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块体划分与研究中的意义.利用岩石元素丰度对地球化学块体进行研究,既可查明不同地球化学景观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块体的成因,又可为地球化学块体的研究对比提供条件.因此,应建立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或不同地球化学景观区的岩石元素丰度并加强其与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的对应关系的研究,这将会对地球化学块体的划分与推断解释提供重要的更加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惠  张文华 《地质与资源》1999,8(4):217-222
胶东地区大型、特大型金矿都严格受构造控制,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晕特点,一般都有1~2个主成矿阶段.在矿体周围能形成异常的元素有Au、Ag、Cu、Pb、Zn、As、Sb、Bi、Mo、Hg、Co、Mn、Ni、W(F、B)等元素.单阶段形成的晕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Hg、As、Sb(B、F)强异常总是分布在矿体上部及前缘,而Bi、Mo、Mn、Co、Ni的强异常总是分布于矿体下部及尾晕,Au、Ag一般正相关,Cu、Pb、Zn有时偏于矿体上部,有时偏于下部.典型金矿床的元素组合及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垂直分带特征是研究金矿床原生叠加晕叠加结构、建立矿床叠加晕模型、确定盲矿体预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翁城调查区的地质特征和元素组合分布规律,将该区划分为49个综合异常区,并根据异常分布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异常查证结果,将其归纳为3个找矿远景区:Ⅰ以W、Sn、Cu、Pb、Zn、Au、Ag、Sb为主,Ⅱ以W、Sn、Mo为主,Ⅲ为采矿污染区,有待进一步查证。  相似文献   

18.
普老地区Pb、Zn、Sn多金属异常区位于老挝北部长山成矿带,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发现了以Pb、Sn为主,伴生Zn、Ag、W、Sb、Bi、As、Hg、Cu、Au等元素异常。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3个综合异常带,Pb、Zn、Sn等元素具有异常强度高、规模大、浓集中心明显的特点,经异常检查发现铅锌、锡多金属矿化点13处。研究和分析异常区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和异常特征,认为该区多金属异常为矿致异常,具有寻找热液型铅锌、锡及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地球化学异常具有成片集中分布的特点,依据主要成矿元素浓集特征可划分为十九个异常集中区.地球化学异常集中区的分布与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关系密切,在深部构造上则主要分布于幔坡区.综合研究表明,河北省的太古代地层区主要富集Au;中生代火山盆地区富集Pb、Zn、Ag、Mo;北东向的乌龙沟~上黄旗深断裂带是Pb、Zn、Ag、Cu、Mo、Au浓集区;东西向的大庙-娘娘庙深断裂主要发育铁族元素.建议今后在矿产勘查工作中注意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