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海洋环境污染和保护方面,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一样,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口问题和经济问题。在刚刚解决了11亿人温饱的国家里,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来治理海洋污染;同时,也不能对海洋环境质量标准提出太高的要求。太高的环境标准必然会阻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低的环境标准又会使海洋污染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如何防止海洋污染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建设和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环境保护政策?是需要大家继续共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的有以下两种:(1)联合国海洋污染专家组(GESAMP)(1983)将海洋污染定义为: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包括河口湾)以至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TheUNConventionontheLawoftheSea)于1982年根据GESAMP的定义,将海洋污染定义为: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湾,以至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他正当用途在内…  相似文献   

3.
从加拿大ACAP项目看非集中式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有效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岸带地区因其独特的地学与生态系结构而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开发价值。据统计,世界上有2/3的城市座落于海岸带地区,海岸带地区人口远比内地人口增长得快。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给海岸带带来的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加重,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如:海洋污染、渔业减产、海洋生物栖息地丧失、海域使用冲突、管理机构之间的冲突等。这些问题简单地沿用以往的行业管理已难以解决,由此,70年代起在  相似文献   

4.
应重视海洋污染生物监测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污染生物监测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方法,现就其现状、意义和发展趋势综述如下: 一、海洋污染生物监测的意义 正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海洋污染科学问题专家组(GESAMP)对污染所下的定义那样,污染意味着种种有害的影响。而这些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浙江省防治海洋污染政策为例,基于2006—2017年我国48个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定量评价陆海统筹防治海洋污染政策对宁波市海洋污染的影响,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围绕陆海统筹理念制定,2013年实施后有效缓解宁波市的海洋污染,促降效应的发挥同时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和持续性,地区安慰剂和替换处理组的检验策略均证实该评价结果的稳健性。研究结果可为运用陆海统筹理念防治海洋污染提供重要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6.
海洋污染基线状况是国家海洋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之一。70年代初,我国曾组织过第一次海洋污染调查,为其后的海洋环境保护和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排海污水逐年增多,新型污染物不断出现,海域整体环境质量日趋下降。第一次海洋污染...  相似文献   

7.
舟山渔场水产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财富,也是沿海省市,尤其是舟山渔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捕捞强度不断增大、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舟山渔场传统的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但对渔场海洋污染给水产资源造成的严重危害却仍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一旦海洋污染进一步加剧和扩散。必将会给舟山渔场的水产资源造成毁灭性破坏。因此。舟山渔场的环境保护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控制捕捞强度、制止酷渔滥捕的同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渔场海洋污染,并把舟山渔场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加以特别保护,使水产资源实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一、海洋环境保护国际立法的演化阶段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愈来愈为全球人类所重视。有时候,对其重视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对战争和核武器的重视。随着环境问题被提到世界政治的议事日程上,防止、减少、控制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环境也已成为1个重要的国际议题。 80年代以来,地球面临着气候异常、海洋污染、臭氧层变薄、森林毁灭、人满为患五大威胁。而海洋污染就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陆源海洋环境污染是导致海洋污染的主要因素,从世界范围看,70%~80%的海洋污染来源于陆地活动而非船舶。有关陆源海洋环境污染的规则主要体现在区域性的法律框架之中,海洋污染采取区域治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区域中各国的利益、传统和价值观比较接近。在治理全球陆源海洋环境的过程中,联合国环境保护署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浅析海洋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面对当前严重的海洋污染问题,文章主要探讨了海洋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是重要的沿海省份,全省沿海大陆海岸线长487千米,有海岛132个,海岛岸线长199千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和京津冀都市圈建设的启动,河北省临海工业区的建设和沿海地区的人口密集度迅速增加,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环境保护和灾害防御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对此,河北省海洋局迎难而上、主动应对,积极探索加强海洋污染治理、搞好海洋生态保护、提高海洋环境监管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东亚海域海洋污染预防和管理项目,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制订,国际海事组织执行的一项区域性多国合作计划,旨在通过有关国际组织的支持和东亚各国政府的努力,在东亚海域周边国家建立各国政府自我支持基础上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海洋污染的综合管理机制和合适的财政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岸海区小尺度水平湍流扩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工业(包括原子工业、核舰船)的发展,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确定各种污染物质元素(核素)在海水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以及特定海区中海水的有效稀释能力,是海洋污染研究中的两个重要课题。其中关于海洋的有效稀释能力估计,则与海洋的湍流扩散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海面状况海洋石油污染处理方法优化配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洋石油污染成为海洋污染的主要类型,对海洋水生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溢油成为石油进入海洋的主要方式,如何对溢油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成为治理海洋污染的关键所在。论文对当今处理溢油使用的物理法、化学法、自然降解法、生物处理法、燃烧法等进行了介绍,详细考察了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以及在限制条件下如何对各种选择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5.
蛤、蝛、鸟蛤等甲壳类动物,全都是海洋污染的最佳“见证人”,科学家习惯通过测量沉积在这群小生物甲壳及柔软组织上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含量定出海洋受污染的程度。可是,长久以来,科学家的测量方法也只是把整只小生物弄碎、检验出小生物一生中吸入污染物的份量。对于不同时期的海洋污染情况,科学家始终无法确知。最近,来自英国威尔士大学的科学家成功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具有灵敏度高,取样量少,操作简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样品的分析。但由于海洋生物样成分复杂,基体干扰严重,给测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行《海洋污染调查暂行规范》仍采用比色法和标准加入法测定,操作繁琐费时,其灵敏度也不能满足海洋污染分析的要求。本文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对样品的消化、基体干扰等问  相似文献   

17.
陆基保障工作是依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以下简称“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开展的一项兼具日常公务办理和应急事件处置的综合事务性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跟踪航次动向、保障海陆联通、协调船舶靠港、落实航次宣传以及为“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和海上现场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撑等。文章回顾了“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陆基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工作特点和存在问题,针对下一步多机构联合和多潜水器协同作业模式下的深远海科考航次特点,提出了陆基保障工作的数字化建设和保密机制建设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8.
海水中~(90)Sr的测定、富集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溶剂萃取法。过去使用的常规方法虽然都比较准确可靠,但操作手续冗长复杂,而且使用发烟硝酸亦有害人体健康。 1964年,在调查海洋污染状况时,根据前人的经验和海洋污染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一个测定海水~(90)Sr的方法,并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以及有关因素的相互关  相似文献   

19.
将16S rDNA技术应用于近海环境监测中,分析海洋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组成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从原核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变较为准确地确定海洋污染程度,是传统海洋环境监测的良好补充,有利于加大近海海洋环境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近岸水域的水质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污水不断排入海洋,污染了海洋环境。尤其是海湾的水质污染状况更为严重。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深入了解水质变化状况,作出海洋污染治理防护的全面规划。首先,应明确海水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规律,认识污染排放与海水之间的关系,确立海洋污染水质模式。八十年代初,由中村武弘等根据parker和柏井提出的海水交换率,运用连续方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