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强震前主破裂潜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地壳形变异常及伴随地壳形变而产生的地下水化学前兆现象随时间变化显示出的动态异常,依据怀来地震台地形变、流体观测资料,研究了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前地形变、地下流体异常特性及同步性,有由短期向临震演化的不同阶段异常特征。形变异常早于流体异常出现,临震异常集中出现,反映明显。断层气CO2、水汞、体应变同时在震前的二个月出现,显示出异常的集中性、同步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基于强震前主破裂潜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地壳形变异常及伴随地壳形变而产生的地下水化学前兆现象随时间变化显示出的动态异常,依据河北怀来地震台形变、地下流体观测资料,研究了1998年河北张北M6.2地震前地形变、地下流体异常特性及同步性,认为其有由短期向临震演化的不同阶段的群体演化特征。形变异常早于流体异常出现,临震异常集中,反映明显。断层气CO2、水汞体应变异常同时在震前2个月出现,显示出异常的集中性、同步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乌什地震台与阿合奇地震台形变和流体数据,采用动态分析、形态法,对新疆于田MS 7.3地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于田MS 7.3地震前,乌什地震台与阿合奇地震台形变和流体数据存在不同程度的趋势异常和短临震异常;趋势异常以趋势性转折和打破年变为主,短期异常表现为部分测项速率变化及倾斜矢量打结,临震异常以震前几天出现数据突跳、掉格和曲线畸变为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呼图壁MS6.2地震周围台站前兆资料的梳理、分析,其结果表明,榆树沟洞体应变趋势压缩、阜康水管仪趋势E倾、库尔勒水平摆趋势W倾、库尔勒断层趋势压缩等背景异常表明此区域应力处于不断积累状态;新源井下摆出现快速N倾、年变畸变中期异常;榆树沟水管仪出现速率加快,巴伦台钻孔应变出现大幅压性变化等短临异常。此次地震发生前前兆中期异常出现时间早,且距震中较远,而临震异常出现时间较为晚,距震中较近,中期和临震异常的空间演化呈现由外围向近场迁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赵彬彬  高丽娟 《中国地震》2017,33(4):728-740
利用形态分析法对天山中段钻孔应变资料进行分析,认为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MS6.6地震前天山中段钻孔应变出现明显的短期异常及临震异常。研究结果表明,精河地震发生前,天山中段9套钻孔应变资料中有5套出现异常现象,其中,2项短期异常,3项临震异常;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压缩-拉张变化、压缩速率变快、高频抖动信息、规律性脉冲及周期性台阶变化等;钻孔应变异常中,如果多套钻孔应变资料在同一时间段均出现异常,要重点关注极大应变方向重合区域;此次震前异常出现的时间顺序在空间上与天山中段断裂走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武善艺  刘琦  龚丽文  张治广 《地震》2018,38(2):145-156
本文以中国大陆西部定点形变观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S变换和超限率时频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在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 距离震中600 km范围内的定点形变个别台站观测到高频异常, 异常持续时间较长; 距离震中300 km范围的个别台站临震高频异常非常显著; 并且不同的定点形变观测手段对高频信号的响应不同, 地倾斜测项临震前高频异常形态较地应变测项更为清晰灵敏。 同时S变换和超限率两种方法处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表明本文提取到的高频异常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高福旺  李丽  韩凤银 《地震》2004,24(1):88-95
通过对首都圈体应变台网观测资料及首都圈多个显著地震前临震异常的分析, 结合岩石实验结果, 将体应变临震异常划分为阶跃型、 脉冲型、 波动型三种类型。 通过在首都圈地区体应变临震异常的识别实例, 总结了在首都圈及北京地区识别体应变临震异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郯庐断裂带及两侧的山东、辽宁、河北、江苏、江西等地区1966~2005年发生的24次中强以上地震的前兆观测异常,从异常持续时间、空间分布、时空相关性、异常形态、幅度特征、异常种类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①7级和6级地震中期异常最多,短期异常其次,临震异常最少。5级地震短期异常最多,其次是临震异常,中期异常最少;②异常具有阶段性特征,部分中期和短期地震前兆异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短期或临震异常;③异常发展具有准同步性,越临近发震,异常转折项目越多;④异常主要出现在震中距100km范围内,在空间上具有相对集中性,且震中距越小,异常台项比越高;⑤异常空间分布与构造走向比较一致,显示出与构造较好的相关性;⑥异常持续时间与震中距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⑦震级越大,同一观测手段的异常幅度相对越大;⑧流体学科异常最多,其次是形变、电磁;⑨不同学科的异常均表现为中、短期异常为主,少数短临异常;⑩流体、形变和电磁学科较可靠异常数量均约为可靠异常的1倍。  相似文献   

9.
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M5.4地震地形变异常及其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又陵  张翼 《内陆地震》2005,19(3):241-248
分析了新疆石河子M5.4地震前震中250 km范围内定点形变的观测资料,认为从2002年5月到震前,单测项异常随时间起伏,多台异常在时间上连续发展并呈增加趋势,震前20天位于震中附近的台站出现临震突变;异常在空间呈现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向震中区发展的态势.与1996年沙湾M5.2地震前的形变异常进行比较,认为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应用芦山MS7.0地震震中附近跨断层及连续形变观测资料, 分析了芦山地震前不同阶段地形变变化的特点, 讨论了震中附近区域异常时空演化过程. 结果表明: ① 自2013年1月起, 沿鲜水河断裂带一些跨断层基线观测到显著的加速转折变化, 沿安宁河、 则木河断裂带个别场地的跨断层水准基线, 2010年以来出现的巨幅异常等是突出的场兆变化; 沿龙门山断裂带一些水准观测在汶川MS8.0地震后持续的调整变化具有近震源区变形特征. ② 鲜水河、 龙门山和安宁河3条主要断裂围成的三叉口地区, 地倾斜、 应变、 重力及断层水准和蠕变观测临震前均未有显著的异常变化, GPS水平、 垂直位移年速率最小, 该地区是形变变化或形变异常分布的“空区”. ③ 在对近场与远场多种连续形变数据通过傅里叶变换提取年周期成分后发现, 临震前2—3年近震源区域的地倾斜、 重力年变化幅度不是增大, 而是减小. 芦山MS7.0地震前观测到的形变前兆现象特征与汶川MS8.0地震等震前的前兆现象较为接近. 因此, 芦山地震前近震源区及外围形变异常分布特征不是个别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在FreeBSD环境下构建基于PPTP的VPN网关的过程和技术,分析了基本概念、实现方式以及在江西省地震信息网的实际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震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球及地壳的分层结构出发,使用较成熟的理论,从地震波传播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多年的震相观察分析工作实践,选取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近年来的一些典型震相进行了分析,得出本台网记录到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方震震相有Pg,P11,Sg,S11震中距在100km~500km的近震震相有Pn,Pg,P11,Sn,Sg,S11对比分析了在本台网内及周边地区发生的爆破与天然地震在震相上的差异性,并对其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对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三段历史作回顾,分别为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体制沿革变迁,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观象台早期创建;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点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4.
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的实时记录波形资料,采用在频率域积分方法,计算出各台站背景噪声的位移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山东地区背景噪声位移值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台站背景噪声幅值与不同地区地质环境、岩性密切相关,位于第四系黄土覆盖层较厚的鲁西聊城、菏泽地区,鲁西北德州地区和鲁北东营、滨州地区各子台的背景噪声位移值较大,鲁中、鲁南山区和胶东半岛地区的基岩台站背景噪声位移值较小;同时,白天噪声值大于夜间噪声值,但深井观测台站的背景噪声值相对稳定。此项研究为绘制台网监测能力图提供基础数据,并为计算各台站的场地响应及震级修正值等测震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促进台网的改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裂隙岩体渗透性空间分布的指示克里格估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较详细介绍了指示克立格估值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以指示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分析了向家坝坝址区裂隙岩体渗透性空间分布的结构特征,表明该址区裂隙岩体渗透性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用指示克立格法对未采样点处进行估值,估值结果显示坝址区裂隙岩体渗透性存在明显的壳状渗透结构特征.通过这一实际应用,表明指示克立格法可以较好地描述裂隙岩体渗透性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6.
王洪体  崔仁胜  王宏远  叶鹏  李丽娟 《地震》2020,40(3):153-166
本文在理论上研究了对齐误差对测试地震计自噪声的影响。指出对齐误差影响到2台仪器记录间的计算互功率谱密度, 进而影响到被测仪器记录间相干函数计算, 最终影响到被测仪器的自噪声计算。发现当存在对齐误差时, 在信噪比较高频段计算得到的自噪声水平比仪器的实际自噪声水平要高, 在一般的实际测试中可能高20 dB以上。为了消除对齐误差对自噪声测试的影响, 提出通过投影逆变换把观测记录变换到标准坐标系下, 再用变换后的观测记录来计算地震计自噪声。给出了基于以上思路和传感参数对比测试方法的地震计自噪声计算处理流程, 合成数据、 实际测试数据的处理检验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地震计自噪声测试中对齐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集夏县中心地震台温泉水及周边水点样品进行水化学组分特征分析。利用矩形图、Na-K-Mg三角图等方法,初步分析温泉水的水质类型、水-岩平衡状态、热储温度以及循环深度等,并结合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初步分析温泉水补给来源。研究表明,夏县中心地震台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Cl·SO4型,水-岩反应属于部分成熟水,热储温度为148.8℃,循环深度为3.91 km,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温泉为断裂型温泉。以上结果可为该台流体异常分析提供基础研究资料,为夏县地区水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萧山-球川断裂是浙江地区1条大规模的北东向断裂,在该断裂附近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本文通过地质调查、电法勘探和探槽开挖等方法,对萧山-球川断裂富阳—建德段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研究。萧山-球川断裂富阳—建德段的遥感影像线性特征清楚,对地貌的控制作用较为明显,对山前的第四系发育有明显影响。通过对断裂露头剖面的分析,认为萧山-球川断裂富阳—建德段活动性质以走滑兼具逆冲为主。通过本次开挖的富阳峙山村探槽,结合ESR年龄测定,判定该断裂在第四纪早、中期有过活动,但未断错上覆中更新统上部地层,其最新活动时代为早、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19.
在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中,常采用双自由度集中参数模型简化土层.这种模型适合各向同性的单一土层,而实际工程场地的地基土多是各向异性的成层土层.为了将这一模型应用于此类土层,本文根据实际地震动记录,提出了一种变阻尼最小二乘反分析方法,可用来识别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值.文中提出的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计算精度较高的优点,并已通过编制FORTRAN程序加以实施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地震台光记录倾斜仪灯光系统故障率高的问题 ,研制了一种时号·光源灯控器。采用了数字钟报时及定闹信号对直接延时时号灯进行控制的措施 ,使仪器的无故障运行期及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明显提高了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