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广汉机场一次连日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娓 《四川气象》2002,22(4):28-29
本文针对2001年12月27日至2002年1月11日广汉机场出现连日大雾的情况,利用2001年12月24日至2002年1月13日的有关资料并结合中长期预报的有关理论综合分析,得出跟踪分析北部贝加尔湖及阴山一带、南部孟加拉湾一带冷空气移动路径对此类预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天空云量预报及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使用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分别建立了天空云量的预报模型。利用2001年5月1日~2004年12月31日的武汉市地面、高空观测值及欧洲中心的24小时预报场等资料,通过按不同比例随机抽取样本进行交叉验证的方法,分析了SVM和ANN模型的预报能力和鲁棒性;然后再用全部样本资料建立预报模型,来预报2005年1月1日~5月31日武汉市天空云量。交叉验证和实例预报的结果显示:虽然SVM和ANN模型都表现了较好的预报能力,但SVM的预报能力高于ANN方法,且在计算速度上有ANN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孙凤华  班显秀等 《气象科技》2002,30(5):282-283303
根据沈阳观象台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百叶箱外温度和同期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百叶箱外温度的分布特征及成因,百叶箱外温度与百叶箱内温度相比,具有日较差增大,日最高温度夏季增幅最大,日最低温度秋季减幅最大等特点,可以更好地代表体感温度,专业气象服务中可采用百叶箱外温度加上风速和温度订正计算体感温度,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百叶箱外日最高,日最低温度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78,(2):40-40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于1977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在湖南湘潭召开了能量天气分析、预报方法经验座谈会。到会有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气象台站及有关科研单位、部队和大专院校的代表共92名。会议交流了三年来能量天气分析、预报方法的研  相似文献   

5.
顾欣 《贵州气象》2001,25(3):12-13
利用MICAPS平台提供的常规及数值预报资料对2001年1月14-15日的一次降温,降雨和凝冻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用数值预报产品对该预报过程进行了分析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1996年12月下旬,江淮、江南多大雾天气,其中27日至1997年1月1日,江淮、江南连续6天出现大范围大雾,江西也在其中。大雾天气给交通运输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从天气形势、云图特征、单站探空、测风、数值预报等方面阐述其特征,分析其成因,以利雾的预报。  相似文献   

7.
KNN方法在11—3月中国近海测站日最大风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对欧洲中心(ECMWF)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逐日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场进行天气形势分型,发现11-3月影响我国的天气形势基本属于同一类型。对2004-2007年11-3月ECMWF逐日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动力诊断,提取与中国近海16个测站日最大风速相关较好的预报因子,将改进后的KNN方法作为预报手段,建立11-3月近海测站日最大风速预报模型,并对2007年1-3月16个测站进行逐日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近海测站日最大风速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8.
KNN方法在11-3月中国近海测站最大风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对欧洲中心(ECMWF)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逐日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场进行天气形势分型,发现11-3月影响我国的天气形势基本属于同一类型.对2004-2007年11-3月ECMWF逐日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动力诊断,提取与中国近海16个测站日最大风速相关较好的预报因子,将改进后的KNN方法作为预报手段,建立11-3月近海测站日最大风速预报模型,并对2007年1-3月16个测站进行逐日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近海测站日最大风速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
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在天空云量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熊秋芬  顾永刚  王丽 《气象》2007,33(5):20-26
以2001年5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逐日武汉市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及欧洲中心24小时预报场等资料为基础,构建了不同的训练样本集,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了大量多因子的随机交叉验证,从而筛选出了包含最佳预报因子的训练样本集和相应的核参数g,建立了武汉市天空云量的预报模型。交叉验证结果表明预报模型是稳定性的、且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和推广应用能力。预报试验和实时预报的结果都显示出SVM方法对天空云量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2001年1月6日河南省中北部出现的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中天气系统的演变、物理量场,并对数值预报产品作出天气学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