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祁晓红 《地下水》2020,(1):51-53
选取四种典型水质综合评价方法,以辽宁营口地区为实例,对区域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方法在地下水质空间评价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营口地区地下水Ⅰ~Ⅳ类的比重分别为11%、28%、33%、28%。营口西南部区域地下水质总体好于东北部区域。通过对比各方法的适用性,改进的AHP方法为营口地区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的总优方法。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干旱缺水问题在滇东南地区较为严重,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评价对人畜供水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侠鱼塘泉为个旧市鸡街镇的一个重要水源地,通过选用PH、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氟化物等20项水质监测因子,分别利用地下水质量标准指数法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泉水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由标准指数法评价法结果可知,监测因子亚硝酸盐氮指标超标,不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地下水质量标准。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是重要的供水水源,近年来由于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工作越发重要。本文以新疆阿克苏某区域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2009年和2011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从数据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潜水水质达到Ⅲ类水类别的比重50%,比09年水质相比总体上变差趋势,浅层潜水水质较差,不能直接饮用或灌溉,需要采取措施改良水土环境。防止水质污染,保证区域水资源安全,保证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高店子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水环境质量现状,为区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和灌溉水水质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水化学组分波动较大,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相对较为稳定。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硫酸-钙镁型水和重碳酸-钙镁型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镁型水和重碳酸硫酸-钠钙镁型水。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水中主要离子组分来自于盐岩、石膏和碳酸盐的风化溶滤,另外还存在阳离子交换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饮用水水质评价表明,54.5%的地表水和71.4%的地下水适于饮用或基本适于饮用,地下水水质稍好于地表水水质;灌溉水水质评价表明,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均适于灌溉,合理灌溉不会造成盐害和碱害。  相似文献   

5.
滨海地区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但易受到咸潮及陆源污染物的影响;海南东北部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但迄今尚无系统的水质监测与分析。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分析监测井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构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海南东北部滨海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水化学特征分析表明:该区地下水化学类型在空间上变化较为单一,所有水样都以碱金属与强酸为主, Na +和 Cl-在水中所占比重大,表明受到了咸潮的影响;水化学类型在时间上变化不明显,潮期对水化学类型并无明显影响。模糊综合评价法表明:地下水水质受到潮期影响:测井 Z1大小潮时段的水质均属于Ⅱ类水;Z3大小潮时段均属于Ⅳ类;Z4大潮期属于Ⅴ类,小潮期属于Ⅳ类。总体来说,该区域地下水水质已受到海水入侵影响,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7,(2)
鉴于呈贡吴家营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现状,为了更好地保护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基于物元可拓法建立了包括总硬度、矿化度等评价因子的地下水质评价模型,对吴家营水源地5个采样点地下水质进行了评价。综合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呈贡吴家营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较好,评定等级在Ⅰ-Ⅲ级之间,部分区域水样水质有从Ⅲ级向Ⅳ级转化的趋势,与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物元可拓法评价结果可靠。评价结果对控制和预防地下水污染、保护区域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水资源比较丰富,通过建立主成分—模糊模型对锦州市各地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模糊模型可较为准确地反映锦州市的地下水水质实际状况,评价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评价结果显示锦州市的地下水水质整体良好,水质总体由北向南呈下降趋势,个别地区部分指标评价值不高,应根据各地区地下水水质治理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洋水河流域81件地下水进行了系统的水样采集化验成果,对流域地下水进行综合评价,洋水河流域地下水以Ⅱ类水为主;次为Ⅲ类水;劣于Ⅳ类水样占比14.8%。利用三种水质评价方法对流域地下水分别进行评价,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最差,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地下水质量标准法评价结果均能反应流域地下水质情况;水质标识指数法能更直观地反应水质类别及与水质目标间差异,体现水质标识指数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洋水河流域81件地下水进行了系统的水样采集化验成果,对流域地下水进行综合评价,洋水河流域地下水以Ⅱ类水为主;次为Ⅲ类水;劣于Ⅳ类水样占比14.8%。利用三种水质评价方法对流域地下水分别进行评价,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最差,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地下水质量标准法评价结果均能反应流域地下水质情况;水质标识指数法能更直观地反应水质类别及与水质目标间差异,体现水质标识指数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洋水河流域81件地下水进行了系统的水样采集化验成果,对流域地下水进行综合评价,洋水河流域地下水以Ⅱ类水为主;次为Ⅲ类水;劣于Ⅳ类水样占比14.8%。利用三种水质评价方法对流域地下水分别进行评价,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最差,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地下水质量标准法评价结果均能反应流域地下水质情况;水质标识指数法能更直观地反应水质类别及与水质目标间差异,体现水质标识指数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质量的优劣是影响水资源可利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合理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依据。本文根据水质评价的特殊性,就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行了改进,将改进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应用于江阴市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基于熵权法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及传统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地下水水质评价问题具有较高的数值稳定性和适用性,模糊模式识别法评价的水质级别趋于平均化、中间化,本文提出的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应用于典型案例地区地下水水质评价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川西大凉山区螺髻山北麓地下水化学特征、演化机制以及评价地下水质现状,笔者系统采集研究区不同地段的15组地下水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Gibbs图解法、离子比例系数法和基于RMSprop算法的BP神经网络评价法,探讨该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演化机制,评价地下水质现状,支持服务帮助当地合理开发和安全利用水资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化学类型以Mg2+·Ca2+-HCO3为主,其水化学离子的形成主要以岩土风化溶滤作用为主,由硅酸盐矿物与碳酸盐矿物共同控制,硅酸盐矿物控制更显著。结合地质背景,认为硅酸盐矿物主要来自火山碎屑岩类、花岗岩类、砂岩类和泥质岩类等岩石。利用BP神经网络对5 000组地下水样本学习训练,对研究区样本进行评价,模型训练图像表明BP神经网络能很好拟合地下水样本训练集并且对测试集进行客观准确的判断。研究区地下水评价结果显示:Ⅰ类水质点占13.3%,Ⅱ类水质点占40%,Ⅲ类水质点占46.6%,整体水质较好,建议Ⅲ类水质地区普格县特尔果乡甲甲沟村、普格县特补乡白庙子需要加强地下水污染源调查以及水质保...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6,(1)
首先总结了目前矿山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和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方法,介绍模糊综合判别法的基本原理。然后结合西藏某铜矿山水质分析资料,分析矿山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矿区地下水水质做出了比较合乎实际的评价。最后提出矿区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和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灰色关联度法在盘锦市曙光地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辽河油田区域水资源环境背景和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本文选取盘锦市曙光地区6个水源地多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20年来,该区地下水水质逐渐变差,集中表现在Cl-和总矿化度较高,主要原因为油田污染及海水入侵等。  相似文献   

15.
陈婧  赵旭 《地下水》2012,34(6):78-79
采用综合评价法,分析、评价第四系地下水水质污染现状。第四系潜水水质,局部达到水质标准的Ⅳ、Ⅴ类,不适用于生活饮用。第四系承压水局部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需要经过处理才可适用于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论述了地下水水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0,(3)
地下水水质评价中,评价地下水质量的指标较多,且各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信息重叠。本文将主成分分析和水质标识指数结合起来,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取主导因子,建立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水质标识指数方法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通过采集测试天津滨海新区不同地下水监测井中的地下水样品,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水质标识指数对潜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受地下水咸化影响,滨海新区综合水质级别以Ⅴ类为主。剔除反映海水咸化的指标后,潜水水质以Ⅲ~Ⅴ类为主,局部Ⅴ类的潜水可能受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工业企业生产、填垫土质等因素的影响,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做好地下水土环境质量的控制与保护。  相似文献   

17.
高月  卞建民  张真真 《水文》2014,34(4):50-54
针对松嫩平原东部浅层地下水环境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利用该区地下水水质检测数据进行了水化学特征分析,利用1983年、1993年、2003年及2012年四个时段的地下水水质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水质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支持向量机法进行了水质现状评价。结果表明:第四系潜水及承压水中Fe、Mn含量较高,总硬度最大值1321.12mg/L,溶解性总固体最大值2214.45mg/L,水化学类型均为矿化度不大于1.5g/L的HCO3-Ca型水。NO3-、NH4+、Cl-、SO42-的含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也出现了原来没有的酚、Cr6+等有毒物质。潜水Ⅰ、Ⅱ、Ⅲ类水样点占总样本的12.03%,Ⅳ、Ⅴ类水占总样本的87.97%。承压水Ⅰ、Ⅱ、Ⅲ类水占总样本的10.83%,Ⅳ、Ⅴ类水占总样本的89.17%。该方法评价结果与综合指数法结果一致率达95%,因此,评价结果可为该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吴志红 《地下水》2010,32(2):51-53
在对淮南矿区地下水采样、实验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评价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区内的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地下水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健全法制法规,科学管理,加强水源井管理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逻辑T算子和协T算子的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地下水水质的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方法,选取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借助模糊逻辑T算子和协T算子,编制了有效的MATLAB计算机程序,绘制了隶属度函数的数学图形,对北方某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资料进行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采样点水质为Ⅰ、Ⅱ、Ⅲ级的占96.63%,大部分地下水水质较好,符合饮用水的要求。借助T和协T逻辑算子的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地下水水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分析研究淄博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及分布,利用单项组分和综合质量评价法,进行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确定地下水的利用功能和利用方向。选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地下水污染分析,提出地下水水资源保护措施。为淄博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