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2008年4月在布达佩斯召开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8次全会上,决定由IPCC第三工作组组织编写《可再生能源与减缓气候变化特别报告》(以下简称SRREN)①。全球120多位专家,先后举行6次会议,历时2年半,完成了SRREN的编写。2011年5月,IPCC第三工作组  相似文献   

2.
<正>IPCC历次报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以及气候影响和对策都是建立在全球气候模式考虑各种人类活动情景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其关键问题是:用全球气候模式计算的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可信度有多高?为此,2010年1月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和第二工作组联合主席召开了  相似文献   

3.
备受世界瞩目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写作已进入实质阶段。2005年5月10-12日,IPCC第一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二次主要作者会议(IPCC WGI AR4 LA2)在北京召开。会议由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Susan Solomon博士主持。来自世界各国家和  相似文献   

4.
“IPCC主席团第34次届会”于2005年8月30- 31日在日内瓦召开。经国务院批准,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包括: 1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综合报告管理会议IPCC主席于2005年7月7-8日在荷兰主持召  相似文献   

5.
IPCC第三工作组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编写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作者们于2019年9月30日至10月4日在印度新德里参加第二次作者会议,讨论了第零稿的修改,并再次讨论和厘清了报告的主线。2017年10月IPCC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了第46次全会,发布了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三个工作组报告大纲。这些工作大纲确定了AR6的主要任务。相对于第一工作组和第二工作组报告来说,第三工作组报告的转型比较大,承担的任务重。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16日,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中国作者第二次会议。IPCC主席团成员、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到会并在开幕式中发表了重要讲话。来自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  相似文献   

7.
2018年10月8日,IPCC发布了《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1]。2016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在通过《巴黎协定》时发出的邀请,IPCC于2016年10月份决定开始编写这份报告。2017年初,IPCC选择了来自40个国家的91位作者,启动了报告的编写。这份报告的全名为《IPCC在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努力消除贫困的背景下,关于全球升温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的影响和相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路径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  相似文献   

8.
继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以来,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更多关注,特别是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知。近日,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二工作组在日本筑波召开了第一次主要作者会议.  相似文献   

9.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工作组第九次全会暨IPCC第二十六次全会于2007年4月30日至5月4日在泰国曼谷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审议并批准IPCC第三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以及原则通过IPCC第三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主报告。  相似文献   

10.
读图     
<正>IPCC AR5评估:影响和减缓报告IPCC第五次全球变化评估(AR5)继2013年发表第一工作组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报告后,第二工作组(WG2)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第三工作组(WG3)关于气候变化减缓报告陆续发表。对2份报告的文献计量分析表明,WG2和WG3报告的总引文量分别达到18265和9276篇次,其中中国(含港澳  相似文献   

11.
正自IPCC~①第五次科学评估报告3个工作组的报告~([1-3])于2013—2014年先后发表以来,到2022年发表第六次评估报告前,IPCC准备撰写和发布三个特别报告,以进一步评估当前的几个热点问题,即:第一个特别报告是有关全球变暖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路径(简称SR1.5);第二个特别报告是有关气候变化、沙漠化、土地退化、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粮食安全和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第三个特别报告是关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托马斯.斯托克(Thomas Stocker)和技术支持组科学主任吉安卡斯帕.普拉特纳(Gian-Kasper Plattner)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IPCC评估报告工作再思考》~([1])的评论文章,指出单靠义务工作无法维系IPCC的工作,呼吁对此应有更大力度的支持,并建议适当延长评估报告的周期。  相似文献   

13.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3 次全会暨IPCC第一和第三工作组第二次联合会议于2005年4月6-8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共有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9个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15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IPCC全会。埃塞俄比亚国家气象局局长主持开幕式,埃塞俄比  相似文献   

14.
IPCC于2012年发布了《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特别报告》(简称SREX,图1)。该报告通过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二工作组的通力合作,第一次将气候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相结合,综合评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灾害的情况及灾害风险管理和适应措施的进展,为各国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有效降低灾害风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IPCC成立以来对温度升高的评估与预估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自1990年开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已经陆续出版了4次评估报告和1次补充报告。本文回顾了近20a对全球及中国温度升高值的评估及预估的变化。全球平均温度的资料来源于IPCC第一工作组4次评估报告,中国的资料则主要来自与IPCC 4次报告大致对应时期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这是叶笃正院士和董文杰研究员写给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秦大河院士的一封信。他们在信中提出了构建全球有序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思路,并提议中国气候变化科学界和政府有关领导部门能够在联合国(或国际上)倡议和呼吁开展"人类有序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研究计划,以便为COP16及其以后的相关谈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5月18—20日,IPCC情景(Scenarios)专家会议在奥地利拉森堡(Laxenburg)的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召开。IPCC AR5执行主席、3个工作组的联合主席和有关专家共100多人与会,其中9名中国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早在2007年,IPCC专家会议就确定了4种典型浓度路径(RCPs),并将其作为综合气候变化减缓、适应及其相关影响的情景过程。到目前为止,RCPs  相似文献   

18.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4次全会暨IPCC第三工作组第8次会议于2005年9月22~28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共有来自110个国家、17个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28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1 会议的主要议题与工作进展 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审议批准IPCC碳捕获与碳存储(CCS)特别报告。该报告着重考虑了CCS技术对于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性,综述了CCS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一、IPCC简介和广州会议的任务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是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共同发起组织的.目的是成立一个能够处理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组织,下设三个工作组.第一工作组的任务,是对气候变化作出科学的评估.该工作组于1990年6月完成《IPCC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主要是评估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用数值模拟对未来气候变化作出预测.在1990年7月至1991年12月期间,第一工作组的专家们又在原来工作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研究,写出了科学评估的补充篇.1992年1月13日~15日,在广州召开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一工作  相似文献   

20.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于2021年8月在IPCC第一工作组第14次联合大会上得到审议通过,并得到了IPCC第54届全会接受和批准.文中主要对该报告第九章"海洋、冰冻圈和海平面"中与海洋环流的相关评估内容进行解读.与以前的IPCC报告相比,AR6进一步确认人类活动对海洋环流的影响,并基于最新的数值模式给出对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