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正2016年4月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IPCC第43次全会上,决定接受来自UNFCCC的邀请,由IPCC第一、二、三工作组联合编写《在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全球升温1.5℃的影响及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路径》特别报告(以下简称特别报告)。为此,IPCC于2016年8月15—18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特别报告大纲编写研讨会。IPCC主席、副主席,第一、二、三工作组和清单工作组联合主席以及有关专家等100多人  相似文献   

2.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工作组第九次全会暨IPCC第二十六次全会于2007年4月30日至5月4日在泰国曼谷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审议并批准IPCC第三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以及原则通过IPCC第三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主报告。  相似文献   

3.
继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以来,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更多关注,特别是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知。近日,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二工作组在日本筑波召开了第一次主要作者会议.  相似文献   

4.
读图     
<正>IPCC AR5评估:影响和减缓报告IPCC第五次全球变化评估(AR5)继2013年发表第一工作组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报告后,第二工作组(WG2)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第三工作组(WG3)关于气候变化减缓报告陆续发表。对2份报告的文献计量分析表明,WG2和WG3报告的总引文量分别达到18265和9276篇次,其中中国(含港澳  相似文献   

5.
IPCC第三工作组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编写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作者们于2019年9月30日至10月4日在印度新德里参加第二次作者会议,讨论了第零稿的修改,并再次讨论和厘清了报告的主线。2017年10月IPCC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了第46次全会,发布了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三个工作组报告大纲。这些工作大纲确定了AR6的主要任务。相对于第一工作组和第二工作组报告来说,第三工作组报告的转型比较大,承担的任务重。  相似文献   

6.
备受世界瞩目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写作已进入实质阶段。2005年5月10-12日,IPCC第一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二次主要作者会议(IPCC WGI AR4 LA2)在北京召开。会议由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Susan Solomon博士主持。来自世界各国家和  相似文献   

7.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4次全会暨IPCC第三工作组第8次会议于2005年9月22~28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共有来自110个国家、17个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28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1 会议的主要议题与工作进展 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审议批准IPCC碳捕获与碳存储(CCS)特别报告。该报告着重考虑了CCS技术对于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性,综述了CCS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酝酿IPCC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的初始阶段,曾提出在3个工作组的报告基本完成时,组织一些主要作者撰写一份有关“气候变化与水”的技术报告。于是在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接近尾声之际,IPCC以第二工作组的有关主要作者为主体(其中有3位专家担任召集人),第一和第三工作组的少量主要作者参加,组成了一个大约30人的“气候变化与水”技术报告主要作者写作班子,在IPCC3个工作组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的基础上,撰写这篇技术报告。这些主要作者中发达国家17人、发展中国家9人、经济转型国家1人;主要作者的国家所在地理分布大致平衡,其中欧洲10人、美洲6人、亚洲5人(中国作者2人,其中一位是召集人)、非洲4人、大洋洲2人。  相似文献   

9.
2005年8月16日,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中国作者第二次会议。IPCC主席团成员、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到会并在开幕式中发表了重要讲话。来自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  相似文献   

10.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3 次全会暨IPCC第一和第三工作组第二次联合会议于2005年4月6-8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共有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9个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15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IPCC全会。埃塞俄比亚国家气象局局长主持开幕式,埃塞俄比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气候安全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5次评估报告以及国内相关科学研究成果,使用最新的观测资料凝练了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关认识;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候承载力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给我国带来的气候风险。研究发现:1961—2015年我国平均高温日数增加了28.4%,暴雨日数增加了8.2%。21世纪以来,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强度明显增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气候承载力将发生明显变化,未来面临的气候风险将加大。因此,保障我国气候安全,需要科学认识气候,提高气候风险意识; 主动适应气候,提高应对极端事件能力;努力保护气候,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度气候系统研究所在准双周振荡结构与起源、东部地区降水年代际演变特征、13变化机理、降水评估和古气候研究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气候系统研究所在气候系统模式研发、陆面过程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以及我国云南持续性干旱的成因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气候和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成果, 主要包括对我国历史气候资料的恢复、重建和整理, 气候区划, 对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研究, 对青藏高原温度和降水、近地层与边界层地-气过程, 大气热源特征和臭氧变化的研究, 古气候模拟, 对气候变化的预测理论和方法以及气候和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近50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收集大量气候资料并整理出版了《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 对风能等资源进行了气候区划; 明确了近几十年中国地区在20世纪40年代和90年代出现了两个暖期, 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相对冷期;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一直在变冷;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多雨带由华北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提出青藏高原近地层与边界层地-气过程的综合物理图像; 发现青藏高原夏季臭氧低值中心; 模拟出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中中国气候变化特征; 揭示出东亚季风环流系统及其成员; 设计了多种预报方法; 还将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向国家经济转化。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代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当然,人们首先想知道变暖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既然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气体增加,使温室效应加剧,则未来变暖的程度显然取决于过去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以及今后以什么速度、排  相似文献   

16.
Climate Change Predic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concept of climate change prediction in response to anthropogenic forcings at multi-decadal time scales is reviewed. This is identified as a predictability problem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first kind and second kind (due to the slow components of the climate system). It is argued that, because of the non-linear and stochastic aspects of the climate system and of the anthropogenic and natural forcings, climate change contains an intrinsic level of uncertainty. As a result, climate change prediction needs to be approached in a probabilistic way. This requires a character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sequence of steps involved in a climate change prediction. A review is presented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recently proposed to produce probabilistic climate change predictions. The additional difficulties found when extending the prediction from the global to the regional scale and the implications that these have on the choice of prediction strategy are final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20,自引:10,他引:110  
总结了近10余年对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重点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大暖期千年尺度气候振荡,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及现代气候变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及其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阐述了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及其引起的气候效应,讨论了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的许多不确定性,如未来温室气体的浓度如何变化,未来气候如何变化,以及气候影响的评价问题等.最后,强调了未来气候变化基础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经典的大众传播学基本理论和模式入手,梳理现有气候变化知识产品的编制方式、主要传播途径和相关实践经验,以期为未来气候变化信息传播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分析表明,气候变化知识传播过程应遵循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并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知识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交叉性特点;在信息采集方面,应注重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在展示方式方面,应注重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精练性和通俗性;在传播途径方面,除传统的大众媒介外,还需要注重利用新兴的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发挥人际关系网络作用;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知识传播的理论、模式和实践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stimates changes in thepotential damage of flood events caused by increasesof CO2 concentration in the atmosphere. It ispresented in two parts: 1. the modelling of floodfrequency and magnitude under global warming andassociated rainfall intensities and 2. the use ofgreenhouse flood data to assess changes in thevulnerability of flood prone urban areas, expressingthese in terms of direct losses.Three case studies were selected: theHawkesbury–Nepean corridor, the Queanbeyan and UpperParramatta Rivers. All three catchments are located insoutheastern Australia, near Sydney and Canberra.These were chosen because each had detailed buildingdata bases available and the localities are situatedon rivers that vary in catchment size andcharacteristics. All fall within a region that willexperience similar climate change under the availablegreenhouse scenarios. The GCMs' slab model scenariosof climate change in 2030 and 2070 will cause onlyminor changes to urban flood damage but the doubleCO2 scenarios estimated using the StochasticWeather Generator technique will lead to significantincreases in building damage.For all the case studies, the hydrological modellingindicates that there will be increases in themagnitude and frequency of flood events under thedouble CO2 conditions although these vary fromplace to place. However, the overall pattern of changeis that for the Upper Parramatta River the 1 in 100-year flood under currentconditions becomes the 1 in44-year event, the 1 in 35-year flood for theHawkesbury–Nepean and the 1 in 10 for Queanbeyan andCanberra. This indicates the importance of usingrainfall-runoff modelling in order to estimate changesin flood frequencies in catchments with different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